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62618发布日期:2019-09-13 19:3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肥组合物,特别是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减肥,是当下高生活压力、高工作竞争、高媒体广告曝光和时下审美要求下,多数人所追求和当下十分流行的一件事,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大体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可释放能量,因而,此三者也被统称为“产能营养素”,人的主食里,例如,粮谷类和薯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较多,是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也是膳食能力最经济的来源,人体在摄入这些食物后,会通过胃肠运动的机械消化以及人体内酶的作用将这些食物分解并消化吸收。一般而言,人体每日摄入的能量是会多于正常工作与生活所需能量的,过多的能量摄入会在人体内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起来;同时,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也更倾向于将高热量(例如高糖或者高脂肪含量)的食物作为主要的餐食,“糖”的过度摄入和运动量的不足会导致机体的肥胖,人们对于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肥胖症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例如可以采用饥饿减肥或运动减肥,也可以通过对胃部进行束缚进而减少对事物的摄入,还通过服用减肥茶或者其他药物来协助减肥。但上述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着弊端,如何在保持正常饮食和正常运动量的前提下实现减肥是当下研究的一个课题,对减肥组合物的研究也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目前的减肥组合物普遍从减少摄入和增强代谢两方面来着手,如专利公告号cn105685995b中公开了一种减肥的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白芸豆粉40-70份、茶树花提取物20-40份、绿茶提取物50-80份和菊粉60-100份;所述的白芸豆粉为白芸豆的水提取物,该白芸豆的水提取物中,淀粉酶抑制活性不低于1000units/g;所述的茶树花提取物为山茶科山茶属茶树的花的水提取物,该提取物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为1.0%-1.8%;所述的绿茶提取物为绿茶的水提取物,该提取物中茶多酚的质量分数不低于15%;所述的菊粉为菊苣的水提取物,该提取物中,总膳食纤维的质量分数不低于85%。上述专利从减少摄入和增强代谢两方面来实现减肥,其中减少摄入方面主要通过组合物中白芸豆粉含有α-淀粉酶抑制成分,能够抑制α-淀粉酶,阻止淀粉转换为糖类,从而减少葡萄糖的吸收,直接从根源遏制了糖分的吸收,但需要严格控制组合物整体的摄入量,每个不同的个体对此种减肥组合物的摄入量需要找到个人最平衡的一个点,摄入过少会导致减肥效果不明显,过度摄入一来针对那些特殊体质,如低血糖患者会影响其正常血糖浓度,对身体造成危害,二来白芸豆粉本身是一种高蛋白物质,过度摄入也不利健康。因此,现有的减肥组合物存在需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容易对特殊体质人群造成身体上的危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无需过度严格地控制食用量,不会对特殊体质人群造成身体上的危害、减肥效果好的优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芸豆提取物2.0~4.0份、桑叶提取物2.0~4.0份、辣木叶提取物0.5~1.3份、异麦芽酮糖1.0~3.0份、塔格糖1.0~3.0份。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芸豆提取物3.0份、桑叶提取物3.0份、辣木叶提取物0.9份、异麦芽酮糖2.0份、塔格糖2.0份。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中,组合物中还包括0.6~1.0重量份的辅料,所述辅料由菊粉、蓝莓粉和奇亚籽以3: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中,所述白芸豆提取物为白芸豆的水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中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不低于1100units/g。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中,所述桑叶提取物是以桑叶为原料,先对桑叶进行超声波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桑叶用20~40℃的水搅拌水提。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中,所述辣木叶提取物是将辣木叶加入体积浓度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0~20h,浸泡过程中每1h对其进行10min的超声处理,最后真空冷冻干燥得辣木叶提取物。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白芸豆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异麦芽酮糖按重量份的组分称量配比并混合,放置在无尘环境下备用;b、在配料罐中按重量份的组分加入辣木叶提取物和塔格糖,并加入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溶液粘稠;c、依次向配料罐中加入辅料和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加料过程中持续加等离子水并搅拌,等离子水的用量按体积计,为辅料和步骤a中混合物的两者体积之和;d、配料罐以2000~2500r/min的搅拌功率搅拌15min,搅拌后真空低温干燥得块状混合物;e、将块状混合物研磨得粉状半成品组合物,将半成品组合物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最终的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成品。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保持配料罐温度在39~45℃,搅拌时长为10min。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真空低温干燥的温度为10~20℃,湿度控制在10~30%rh,干燥时长为25-40h。前述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e中研磨后的粉状半成品组合物的细度为200~300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白芸豆提取物、桑叶提取物、辣木叶提取物、异麦芽酮糖和塔格糖,通过对各组分的比例调配得到了一种具有意想不到减肥效果的组合物,本发明中的白芸豆提取物如常规减肥组合物中扮演的“角色”一样,起到从源头上抑制糖分吸收的作用,在本发明中起到阻止部分淀粉转化为糖类的作用;桑叶提取物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清除氧自由基以及抗病毒等作用,含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显著延缓多糖的降解过程,并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还能够稳定空腹血糖;同时,桑叶提取物还有胰岛素增敏的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另外,所述桑叶提取物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短,无需分解,不会发生毒性积累,也不会产生代谢副产物;辣木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消炎抗菌,通便。本发明中异麦芽酮糖的作用是与白芸豆提取物起配合作用的,两者之间的比例设置尤为重要,在上述白芸豆提取物的有益效果中已提到其能从源头上抑制糖分吸收的作用,起到阻止部分淀粉转化为糖类的作用,人体内血糖含量的激增主要在用餐后,若过量服用含有白芸豆提取物的组合物,理论上能阻止血糖的激增,但在
背景技术
里已经论证过过量服用含有白芸豆提取物的组合物的不量后果,只要不过量摄入本发明的组合物,用餐后仍然会有部分淀粉转化为糖类,而异麦芽酮糖的作用是能短暂抑制人体对这部分糖类的吸收,异麦芽酮糖是一种与二糖类物质分解酶亲和性强,但分解能力较弱的糖类,因此,其能较蔗糖等其他二糖类物质先与二糖分解酶结合,由于其完全分解需要一段时间,从而能抑制人体对其他糖类的吸收,因此能在用餐后的短暂时间内抑制蔗糖、葡萄糖等二糖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抑制血糖激增,而在异麦芽酮糖完全分解过程中,蔗糖、葡萄糖等二糖才开始补位被人体吸收,此时距离用餐后已经有着一段较长的缓冲时间,此时血糖浓度不会再激增,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趋于平和,使人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血糖浓度稳定。在白芸豆提取物和异麦芽酮糖两者的配合中,实质上本发明在减少摄入方面为两种手段并驱进行,减肥效果好,一来阻止部分淀粉转化为糖类,从源头上抑制部分糖分的吸收,二来缓解部分糖类的吸收,但并非完全不吸收,针对低血糖患者也能有正常量的糖分补充,不会危害其身体健康,但整个吸收过程血糖浓度不会激增,而是较长时间的处于平缓,针对糖尿病患者也不会因为血糖激增为危害身体,在本发明食用量方面,只要需要避免过量服用,在正常量服用范围内均能起到减肥效果,无需过度严格地控制食用量。另外,塔格糖的摄入对于健康的人和糖尿病患者均不会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明显变化,而且可以明显抑制糖尿病患者因摄入葡萄糖所引起的血糖升高,辅料由菊粉、蓝莓粉和奇亚籽以3: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使本发明的组合物兼具部分促进矿物质吸收、增殖有益菌、富含膳食纤维、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等效果。综上,本发明具有无需过度严格地控制食用量,不会对特殊体质人群造成身体上的危害、减肥效果好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实施例1: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芸豆提取物2.0份、桑叶提取物2.0份、辣木叶提取物0.5份、异麦芽酮糖1.0份、塔格糖1.0份。组合物中还包括0.6重量份的辅料,所述辅料由菊粉、蓝莓粉和奇亚籽以3: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白芸豆提取物为白芸豆的水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中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不低于1100units/g。所述桑叶提取物是以桑叶为原料,先对桑叶进行超声波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桑叶用20~40℃的水搅拌水提。所述辣木叶提取物是将辣木叶加入体积浓度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0~20h,浸泡过程中每1h对其进行10min的超声处理,最后真空冷冻干燥得辣木叶提取物。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白芸豆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异麦芽酮糖按重量份的组分称量配比并混合,放置在无尘环境下备用;b、在配料罐中按重量份的组分加入辣木叶提取物和塔格糖,并加入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溶液粘稠;c、依次向配料罐中加入辅料和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加料过程中持续加等离子水并搅拌,等离子水的用量按体积计,为辅料和步骤a中混合物的两者体积之和;d、配料罐以2000~2500r/min的搅拌功率搅拌15min,搅拌后真空低温干燥得块状混合物;e、将块状混合物研磨得粉状半成品组合物,将半成品组合物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最终的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成品。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保持配料罐温度在39~45℃,搅拌时长为10min。所述步骤d中真空低温干燥的温度为10~20℃,湿度控制在10~30%rh,干燥时长为25-40h。所述步骤e中研磨后的粉状半成品组合物的细度为200~300目。实施例2: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芸豆提取物2.5份、桑叶提取物2.5份、辣木叶提取物0.7份、异麦芽酮糖1.5份、塔格糖1.5份。组合物中还包括0.7重量份的辅料,所述辅料由菊粉、蓝莓粉和奇亚籽以3: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白芸豆提取物为白芸豆的水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中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不低于1100units/g。所述桑叶提取物是以桑叶为原料,先对桑叶进行超声波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桑叶用20~40℃的水搅拌水提。所述辣木叶提取物是将辣木叶加入体积浓度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0~20h,浸泡过程中每1h对其进行10min的超声处理,最后真空冷冻干燥得辣木叶提取物。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白芸豆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异麦芽酮糖按重量份的组分称量配比并混合,放置在无尘环境下备用;b、在配料罐中按重量份的组分加入辣木叶提取物和塔格糖,并加入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溶液粘稠;c、依次向配料罐中加入辅料和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加料过程中持续加等离子水并搅拌,等离子水的用量按体积计,为辅料和步骤a中混合物的两者体积之和;d、配料罐以2000~2500r/min的搅拌功率搅拌15min,搅拌后真空低温干燥得块状混合物;e、将块状混合物研磨得粉状半成品组合物,将半成品组合物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最终的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成品。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保持配料罐温度在39~45℃,搅拌时长为10min。所述步骤d中真空低温干燥的温度为10~20℃,湿度控制在10~30%rh,干燥时长为25-40h。所述步骤e中研磨后的粉状半成品组合物的细度为200~300目。实施例3: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芸豆提取物3.0份、桑叶提取物3.0份、辣木叶提取物0.9份、异麦芽酮糖2.0份、塔格糖2.0份。组合物中还包括0.8重量份的辅料,所述辅料由菊粉、蓝莓粉和奇亚籽以3: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白芸豆提取物为白芸豆的水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中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不低于1100units/g。所述桑叶提取物是以桑叶为原料,先对桑叶进行超声波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桑叶用20~40℃的水搅拌水提。所述辣木叶提取物是将辣木叶加入体积浓度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0~20h,浸泡过程中每1h对其进行10min的超声处理,最后真空冷冻干燥得辣木叶提取物。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白芸豆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异麦芽酮糖按重量份的组分称量配比并混合,放置在无尘环境下备用;b、在配料罐中按重量份的组分加入辣木叶提取物和塔格糖,并加入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溶液粘稠;c、依次向配料罐中加入辅料和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加料过程中持续加等离子水并搅拌,等离子水的用量按体积计,为辅料和步骤a中混合物的两者体积之和;d、配料罐以2000~2500r/min的搅拌功率搅拌15min,搅拌后真空低温干燥得块状混合物;e、将块状混合物研磨得粉状半成品组合物,将半成品组合物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最终的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成品。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保持配料罐温度在39~45℃,搅拌时长为10min。所述步骤d中真空低温干燥的温度为10~20℃,湿度控制在10~30%rh,干燥时长为25-40h。所述步骤e中研磨后的粉状半成品组合物的细度为200~300目。实施例4: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芸豆提取物3.5份、桑叶提取物3.5份、辣木叶提取物1.1份、异麦芽酮糖2.5份、塔格糖2.5份。组合物中还包括0.9重量份的辅料,所述辅料由菊粉、蓝莓粉和奇亚籽以3: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白芸豆提取物为白芸豆的水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中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不低于1100units/g。所述桑叶提取物是以桑叶为原料,先对桑叶进行超声波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桑叶用20~40℃的水搅拌水提。所述辣木叶提取物是将辣木叶加入体积浓度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0~20h,浸泡过程中每1h对其进行10min的超声处理,最后真空冷冻干燥得辣木叶提取物。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白芸豆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异麦芽酮糖按重量份的组分称量配比并混合,放置在无尘环境下备用;b、在配料罐中按重量份的组分加入辣木叶提取物和塔格糖,并加入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溶液粘稠;c、依次向配料罐中加入辅料和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加料过程中持续加等离子水并搅拌,等离子水的用量按体积计,为辅料和步骤a中混合物的两者体积之和;d、配料罐以2000~2500r/min的搅拌功率搅拌15min,搅拌后真空低温干燥得块状混合物;e、将块状混合物研磨得粉状半成品组合物,将半成品组合物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最终的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成品。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保持配料罐温度在39~45℃,搅拌时长为10min。所述步骤d中真空低温干燥的温度为10~20℃,湿度控制在10~30%rh,干燥时长为25-40h。所述步骤e中研磨后的粉状半成品组合物的细度为200~300目。实施例5: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白芸豆提取物4.0份、桑叶提取物4.0份、辣木叶提取物1.3份、异麦芽酮糖3.0份、塔格糖3.0份。组合物中还包括1.0重量份的辅料,所述辅料由菊粉、蓝莓粉和奇亚籽以3:1: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白芸豆提取物为白芸豆的水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中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不低于1100units/g。所述桑叶提取物是以桑叶为原料,先对桑叶进行超声波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桑叶用20~40℃的水搅拌水提。所述辣木叶提取物是将辣木叶加入体积浓度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10~20h,浸泡过程中每1h对其进行10min的超声处理,最后真空冷冻干燥得辣木叶提取物。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白芸豆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异麦芽酮糖按重量份的组分称量配比并混合,放置在无尘环境下备用;b、在配料罐中按重量份的组分加入辣木叶提取物和塔格糖,并加入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合搅拌至溶液粘稠;c、依次向配料罐中加入辅料和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加料过程中持续加等离子水并搅拌,等离子水的用量按体积计,为辅料和步骤a中混合物的两者体积之和;d、配料罐以2000~2500r/min的搅拌功率搅拌15min,搅拌后真空低温干燥得块状混合物;e、将块状混合物研磨得粉状半成品组合物,将半成品组合物进行高温杀菌得到最终的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成品。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保持配料罐温度在39~45℃,搅拌时长为10min。所述步骤d中真空低温干燥的温度为10~20℃,湿度控制在10~30%rh,干燥时长为25-40h。所述步骤e中研磨后的粉状半成品组合物的细度为200~300目。以下通过试验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有效效果。试验例:1对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1.1实验原理于屏障系统下小鼠喂曼可顿超醇切片面包观察7天,在实验前一天晚上8点后禁食,实验日早上8点开始测量空腹血糖水平作为0min血糖值,喂食后15min、30min、60min、120min对血糖水平分别再进行测量,每天于早上8点,下午13点,晚上18点对小鼠血糖浓度变化进行记录,一天3次记录,取7天21次记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1.2实验动物选用成年雄性小鼠(20±2g),每组10只,分为6组。组1:对照组(210g的60℃蒸馏水与每餐100g曼可顿超醇切片面包一同摄入)组2:实验组(实施例1制备的组合物10g溶于200g的60℃蒸馏水与每餐100g曼可顿超醇切片面包一同摄入)组3:实验组(实施例2制备的组合物10g溶于200g的60℃蒸馏水与每餐100g曼可顿超醇切片面包一同摄入)组4:实验组(实施例3制备的组合物10g溶于200g的60℃蒸馏水与每餐100g曼可顿超醇切片面包一同摄入)组5:实验组(实施例4制备的组合物10g溶于200g的60℃蒸馏水与每餐100g曼可顿超醇切片面包一同摄入)组6:实验组(实施例5制备的组合物10g溶于200g的60℃蒸馏水与每餐100g曼可顿超醇切片面包一同摄入)1.3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4实验数据的分析由上表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例1-5中的一种可有效分解摄入糖分的组合物对小鼠餐后血糖浓度的激增均有着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实施例3中配比的组合物对血糖激增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由于实施例1-5对小鼠餐后血糖浓度的上升均有着类似的抑制效果,现以抑制效果最好的实施例3为例,总体来看,小鼠血糖浓度虽有小幅上升,但是上升量峰值不超过正常水平的25%,整个过程小鼠血糖浓度变化比较平稳,相比于对照组,实施例3在第15min测得的小鼠血糖浓度为7.74±0.54mmol/l,略低于对照组的8.98±0.76mmol/l,这里主要是白芸豆提取物起到的作用,阻止部分淀粉转化为糖类,而在第30min,实施例3测得的小鼠血糖浓度为8.46±0.39mmol/l,而对照组已经激增至13.66±0.32mmol/l,可以看出此时异麦芽酮糖与白芸豆提取物协同配合,白芸豆提取物继续阻止部分淀粉转化为糖类,异麦芽酮糖逐渐开始发挥效用,其较蔗糖等其他二糖类物质先与二糖分解酶结合分解,短暂时间内抑制蔗糖、葡萄糖等二糖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抑制血糖激增,效果叠加后血糖浓度远低于正常水平。而在第60min,实施例3测得的小鼠血糖浓度为8.39±0.44mmol/l,而对照组还保持在12.95±0.79mmol/l的高血糖浓度,此时,白芸豆提取物的效力逐渐失去,而异麦芽酮糖继续与二糖分解酶结合分解,占据所有二糖分解酶的配额,高效地抑制蔗糖、葡萄糖等二糖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因此,小鼠血糖浓度仍然保持在一个较低值;第120min,实施例3测得的小鼠血糖浓度为7.89±0.63mmol/l,对照组也逐渐降低至10.23±0.68mmol/l,此时,异麦芽酮糖逐渐被分解,蔗糖、葡萄糖等二糖才开始补位与二糖分解酶结合分解被人体吸收,此时距离用餐后已经有着一段较长的缓冲时间,血糖浓度不会再激增,而是保持一段时间的平稳再恢复至正常水平。1.5由上述试验数据推出的衍生效果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将血糖浓度长时间地维持在一个波动较小的范围,在试验例中补测了对照组和实施例1-5中小鼠血糖浓度最终回归正常值所用的平均时间,见下表。组号小鼠数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值用时对照组10只176min实施例110只198min实施例210只210min实施例310只224min实施例410只208min实施例510只204min由表可知,对照组平均176min后血糖浓度恢复至平均水平,而实施例1-5由于食用组合物后,血糖浓度多维持24-48min不等才恢复至正常水平,可以使人体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血糖浓度略高于正常水平且稳定,为机体生命活动提供更持久的热量来源。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