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6473发布日期:2021-02-02 09:5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肉类在进行加工处理时,通常都需要将肉类加冷水先进行预加热,等水沸腾后,进行焯水去除浮沫和血水后,才对肉类进行正式的加温处理,对肉类的进行焯水去除浮沫和血水的预处理动作,不但可以去腥,还能使得二次加工的肉类产品味道更加鲜美。但是,目前的食材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处理装置中,并不存在对肉类的预处理装置,这样就使得肉类在加工的过程中,浮沫和血水会混合在最终的成品中,会直接导致最终的肉类菜品的成品味腥、味道不佳。所以现有的食材处理装置并不能够很好的处理肉类食材,弊端比较明显。
[0003]
再者,现有的自动化的洗锅装置通常都是使用驱动装置带动水幕刷在炒锅主体内部进行摩擦,从而实现炒锅主体的清洁处理的。采用这种水幕刷确实能够将锅体内部清洗干净。但是,如果针对整个食材处理装置,再额外增加肉类的预处理装置,则会使得整个食材处理装置的体积显得非常庞大,不适合家用。
[0004]
综上,急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对肉类进行预处理的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并且最好能够将两者的功能集成在一起,使得体积减小,有利于普通家庭的厨房空间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主轴发生旋转,并且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同步轮旋转从而带动螺旋轴在主轴内部伸缩,从而带动主轴发生上下移动,在主轴的上端固定有筛漏,从而可以控制筛漏的升降以及转动,筛漏中用于存放经过焯水后的肉类,或者存放洗锅用的钢珠,并且筛漏的底部设有可以自动打开和闭合的开口,这样可以将焯水后的肉类或者钢珠投放到炒锅主体中,实现肉类的正式加工或者洗锅。
[0006]
一种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其包括水槽1、主轴2、螺旋轴4,水槽1的底部设有开孔,其特征在于:第三尼龙圈3通过螺丝固定在水槽1的底部的开孔周围,第三尼龙圈3的内部穿过主轴2,第三尼龙圈3上设有第一卡槽位31和第二卡槽位32,第二卡槽位32正好卡接水槽1的底部的开孔,第一卡槽位31的周围卡接第二尼龙圈25,第二尼龙圈25与第一卡槽位31的圆周方向存在间隙,且第二尼龙圈25的高度与第一卡槽31的高度相同,确保第二尼龙圈25只能够沿着第一卡槽位31转动而不会发生其他方向的运动;第一齿轮22设置在第二尼龙圈25的下方,第二尼龙圈25上设有螺丝孔,第一齿轮22上设有螺丝孔,第二尼龙圈25和第一齿轮22上的螺丝孔位置对齐后通过螺丝进行锁死;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箱23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减速箱231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24的中心轴相连,第二齿轮24与第一齿轮22啮合,第一电机23通过固定支架232固定在水槽1的底部;第一齿轮22的中心设有
定位槽221,主轴2上设有定位导轨21,主轴2上的定位导轨21正好卡接在定位槽221的内部;主轴2的下部固定有螺母5,螺母5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结构,螺旋轴4的外部设有螺旋槽41,螺旋槽41能够与内螺纹匹配,螺纹轴4固定在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底部通过轴承座63固定在第二固定板62上;主轴2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有筛漏76,筛漏76上设有沥水孔761和底部开口,底部开口可以在气缸的作用下打开和闭合。
[0007]
进一步的,第二尼龙圈25可以为一个整体的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的结构;为了方便安装,第二尼龙圈25优选采用分体的结构,当分体的结构采用两半式的结构时,可以将两半的第二尼龙圈25从第一卡槽位31的对向位置向内部进行卡接,这样可以使得第二尼龙圈25固定在第三尼龙圈3上,并且第二尼龙圈25卡接在第一卡槽位31后无法发生上下移动,只能沿着第一卡槽位31进行旋转。
[0008]
进一步的,第一电机23采用步进电机,可以有利于控制第一齿轮的旋转角度,从而控制筛漏76的旋转角度。
[0009]
进一步的,主轴2的最大旋转角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最大旋转角度为15
°
~90
°
,较为优选的,从节约空间角度来考量,主轴2的最大旋转角度为15
°
~55
°
。主轴2的最大旋转角度决定了筛漏76的旋转角度,且筛漏76的旋转角度与主轴2的旋转角度保持一致。
[0010]
进一步的,筛漏76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筛漏76的数量为1个的时候,可以将预处理的肉类食材从炒锅主体中倾倒在筛漏76中进行滤水处理;当筛漏76的数量为多个时候,其中有一个筛漏76中含有钢珠,以上钢珠可以在筛漏76的底部船形开口762打开时,被投放到炒锅主体内部,从而进行下一步的炒锅清洗的动作,其他的筛漏76中则不放置钢珠,用于对肉类食材的预处理。较为优选的,考虑到空间的局限性,筛漏76的数量为2个,这样可以同时进行炒锅主体的清洗和肉类食材的预处理动作。
[0011]
进一步的,第一齿轮22的中心每隔120
°
的位置设置定位槽221,主轴2的中心每隔120
°
的位置设置定位导轨,定位导轨21平行于主轴2的中心轴。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电机23能够带动主轴2进行旋转动作,从而带动上部的筛漏76发生旋转动作;并且可以使得第一电机23在没有进行动作,而皮带轮6在第二电机61的带动下发生旋转时,能够带动主轴2在的定位导轨21沿着定位槽221发生上下移动。
[0012]
进一步的,在水槽1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62的上部之间设有感应器8,用于感应主轴2的上下移动的距离;进一步的,在水槽1的底部位置设置上限位感应器81,在第二固定板62的上部设置下限位感应器82,且上限位感应器81和下限位感应器82均为金属感应器,其可以感应螺母5的位置,通过感应到螺母5的位置后,将信号传送给第二电机61,从而控制第二电机61停止工作。
[0013]
进一步的,在螺旋轴4的外部一圈套接皮带轮6,皮带轮6的外圈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61的电机轴连接,使得第二电机61能够带动皮带轮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轴4在螺母5的内部发生旋转,带动主轴2发生上下移动。
[0014]
进一步的,第二电机6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62上。
[0015]
进一步的,主轴2的顶部固定有v形固定支架7,v形固定支架7的两个分支上分别设有一个筛漏76,筛漏76的底部设有底部船形开口762,且底部船形开口762通过连杆74与v形固定支架7相连,v形固定支架7的每个分支上都分别设有两个u形孔73,在两个u形孔73中穿过连接轴75;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固定在v形固定支架7的底面上,且第一气缸71和第
二气缸72的推杆分别连接在连接轴75的中间位置。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向前推动的动作,带动连接轴75沿着u形孔73向前推动,从而使得底部船形开口762打开,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向后推动的动作,带动连接轴75沿着u形孔73向后推动,从而使得底部船形开口762闭合。当然,也可以控制底部船形开口762的初始位置,使得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在向前推动时,底部船形开口762闭合,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在向后推动时,底部船形开口762打开。
[0016]
进一步的,在水槽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用于将水槽1中的污水排出。
[0017]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主轴2采用翻砂件,并且采用铝材。
[0018]
本发明的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炒锅主体中的肉类进行预处理焯水后,炒锅主体发生倾斜,将炒锅主体中的所有物质全部倒入到筛漏中,此时浮沫和血水从筛漏中的沥水孔中穿过,肉类则保留在筛漏中,然后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运动,使得旋转轴带动主轴往上移动,并通过上限位传感器进行感应,当上限位传感器感应到螺母后,则发出信号给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停止运动,接着第一电机控制主轴发生旋转,使得筛漏旋转到炒锅主体的上方,并通过气缸控制筛漏的底部船形开口打开,使得肉类掉到炒锅主体中,然后由炒锅主体对肉类进行正式处理;当需要实现洗过功能时,也是如上一样的动作,只是掉入到炒锅主体的是钢珠而已。接着第一电机带动主轴旋转,使得筛漏远离炒锅主体的上方位置,并且控制第二电机通过螺旋轴带动主轴向下移动,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动作。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
[0021]
图3为带动筛漏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带动筛漏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带动筛漏旋转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带动主轴上下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控制筛漏的底部船形开口打开和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9为第一齿轮和第三尼龙圈装配的剖视图。
[0028]
水槽1主轴2定位导轨21第一齿轮22定位槽221第一电机23第一减速箱231固定支架232第二齿轮24
第二尼龙圈25第三尼龙圈3第一卡槽位31第二卡槽位32螺旋轴4螺旋槽41螺母5皮带轮6第二电机61第二固定板62轴承座63v形固定支架7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u形孔73连杆74连接轴75筛漏76沥水孔761底部船形开口762感应器8上限位感应器81下限位感应器82
[0029]
如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附图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具体实施案例1:
[0031]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如图3~5所示,为带动筛漏旋转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带动主轴上下移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控制筛漏的底部船形开口打开和闭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为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为第一齿轮和第三尼龙圈装配的剖视图。
[0032]
一种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其包括水槽1、主轴2、螺旋轴4,水槽1的底部设有开孔,其特征在于:第三尼龙圈3通过螺丝固定在水槽1的底部的开孔周围,第三尼龙圈3的内部穿过主轴2,第三尼龙圈3上设有第一卡槽位31和第二卡槽位32,第二卡槽位32正好卡接水槽1的底部的开孔,第一卡槽位31的周围卡接第二尼龙圈25,第二尼龙圈25与第一卡槽位31的圆周方向存在间隙,且第二尼龙圈25的高度与第一卡槽31的高度相同,确保第二尼龙圈25只能够沿着第一卡槽位31转动而不会发生其他方向的运动;第一齿轮22设置在第二尼龙圈25的下方,第二尼龙圈25上设有螺丝孔,第一齿轮22上设有螺丝孔,第二尼龙圈25和第一齿轮22上的螺丝孔位置对齐后通过螺丝进行锁死;第一电机23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箱
23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减速箱231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24的中心轴相连,第二齿轮24与第一齿轮22啮合,第一电机23通过固定支架232固定在水槽1的底部;第一齿轮22的中心设有定位槽221,主轴2上设有定位导轨21,主轴2上的定位导轨21正好卡接在定位槽221的内部;主轴2的下部固定有螺母5,螺母5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结构,螺旋轴4的外部设有螺旋槽41,螺旋槽41能够与内螺纹匹配,螺纹轴4固定在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底部通过轴承座63固定在第二固定板62上;主轴2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有筛漏76,筛漏76上设有沥水孔761和底部开口,底部开口可以在气缸的作用下打开和闭合。
[0033]
第二尼龙圈25采用两半式的结构时,可以将两半的第二尼龙圈25从第一卡槽位31的对向位置向内部进行卡接,这样可以使得第二尼龙圈25固定在第三尼龙圈3上,并且第二尼龙圈25卡接在第一卡槽位31后无法发生上下移动,只能沿着第一卡槽位31进行旋转。
[0034]
第一电机23采用步进电机,可以有利于控制第一齿轮的旋转角度,从而控制筛漏76的旋转角度。
[0035]
主轴2的最大旋转角度为15
°
~55
°
。主轴2的最大旋转角度决定了筛漏76的旋转角度,且筛漏76的旋转角度与主轴2的旋转角度保持一致。
[0036]
筛漏76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筛漏76中含有钢珠,以上钢珠可以在筛漏76的底部船形开口762打开时,被投放到炒锅主体内部,从而进行下一步的炒锅清洗的动作,另一个的筛漏76中则不放置钢珠,用于对肉类食材的预处理。
[0037]
第一齿轮22的中心每隔120
°
的位置设置定位槽221,主轴2的中心每隔120
°
的位置设置定位导轨,定位导轨21平行于主轴2的中心轴。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电机23能够带动主轴2进行旋转动作,从而带动上部的筛漏76发生旋转动作;并且可以使得第一电机23在没有进行动作,而皮带轮6在第二电机61的带动下发生旋转时,能够带动主轴2在的定位导轨21沿着定位槽221发生上下移动。
[0038]
在水槽1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板62的上部之间设有感应器8,用于感应主轴2的上下移动的距离;进一步的,在水槽1的底部位置设置上限位感应器81,在第二固定板62的上部设置下限位感应器82,且上限位感应器81和下限位感应器82均为金属感应器,其可以感应螺母5的位置,通过感应到螺母5的位置后,将信号传送给第二电机61,从而控制第二电机61停止工作。
[0039]
在螺旋轴4的外部一圈套接皮带轮6,皮带轮6的外圈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61的电机轴连接,使得第二电机61能够带动皮带轮发生旋转,从而使得旋转轴4在螺母5的内部发生旋转,带动主轴2发生上下移动。
[0040]
第二电机6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第二固定板62上。
[0041]
主轴2的顶部固定有v形固定支架7,v形固定支架7的两个分支上分别设有一个筛漏76,筛漏76的底部设有底部船形开口762,且底部船形开口762通过连杆74与v形固定支架7相连,v形固定支架7的每个分支上都分别设有两个u形孔73,在两个u形孔73中穿过连接轴75;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固定在v形固定支架7的底面上,且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的推杆分别连接在连接轴75的中间位置。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向前推动的动作,带动连接轴75沿着u形孔73向前推动,从而使得底部船形开口762打开,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向后推动的动作,带动连接轴75沿着u形孔73向后推动,从而使得底部船形开口762闭合。当然,也可以控制底部船形开口762的初始位置,使得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
在向前推动时,底部船形开口762闭合,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在向后推动时,底部船形开口762打开。
[0042]
在水槽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用于将水槽1中的污水排出。
[0043]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主轴2采用翻砂件,并且采用铝材。
[0044]
以上食材预处理及洗锅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炒锅主体中的肉类进行预处理焯水后,炒锅主体发生倾斜,将炒锅主体中的所有物质全部倒入到筛漏中,此时浮沫和血水从筛漏中的沥水孔中穿过,肉类则保留在筛漏中,然后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运动,使得旋转轴带动主轴往上移动,并通过上限位传感器进行感应,当上限位传感器感应到螺母后,则发出信号给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停止运动,接着第一电机控制主轴发生旋转,使得筛漏旋转到炒锅主体的上方,并通过气缸控制筛漏的底部船形开口打开,使得肉类掉到炒锅主体中,然后由炒锅主体对肉类进行正式处理;当需要实现洗过功能时,也是如上一样的动作,只是掉入到炒锅主体的是钢珠而已。接着第一电机带动主轴旋转,使得筛漏远离炒锅主体的上方位置,并且控制第二电机通过螺旋轴带动主轴向下移动,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动作。
[0045]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