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茶油滴剂及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5495发布日期:2019-11-15 23:28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益生菌茶油滴剂及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制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益生菌茶油滴剂及一种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婴幼儿的母传抗体在出生后会逐渐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年时间里抵抗力比较低。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肠胃功能不完善,时常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肠胃吸收不良、感染性疾病等。

对于宝宝期的婴幼儿,益生菌就显得尤为重要。益生菌具有如下好处:1.由于肠道内存在着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至正常状态,益生菌这种免疫调节的作用也被认为有助于抗癌与抑制过敏性疾病;2.益生菌能够扼制肠道内的有害菌群,还能为肠道内的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健康肠道;3.饮食习惯不良或服用抗生素均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腹泻,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内的菌群并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4.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肠道内繁殖,减少毒素,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

茶油的亚麻酸与亚油酸含量最接近《欧米伽膳食》推荐的比例1∶4的国际营养标准。如果亚麻酸和亚油酸比例失调,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类疾病;而在人们日常的膳食中此比例严重失衡,甚至高达1∶20。婴幼儿大脑要发育,均衡的脂肪酸摄入非常重要。医学研究表明:亚油酸、亚麻酸是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物质。专家教授就茶油中的亚油酸(ω-6)和亚麻酸(ω-3)的成份比例符合国际营养标准的4∶1作出了很有价值的肯定,并认为这种比例达到了营养学界称之为“脑黄金”的最佳配比。婴幼儿多吃茶油能促进大脑发育和视力发展。同时,茶油还能促进婴幼儿食欲,可利气、通便、消火、助消化,对促进骨骼等身体发育很有帮助。

益生菌制剂需要摄入足够量的活菌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益生菌制剂中活菌数及其存活时间与制剂剂型、储存条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绝大部分益生菌是厌氧或偏厌氧活菌,一般怕光、怕热、怕湿。在现有的各种益生菌制剂中,固体制剂其活菌相对较稳定,但其不适用于婴幼儿服用。而液体制剂比较适用于婴幼儿服用,但是现有的益生菌液体制剂绝大部分都为发酵水制剂,其益生菌活菌数量很低,产品有效周期短。

益生菌滴剂产品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益生菌剂型,是益生菌在油脂类溶剂中分散形成的一种滴剂产品,但这类产品主要有以下问题:(1)为了保证益生菌在脂类溶剂中均相分布,加入了分散剂等食品添加剂,但这类成分并不能保证婴幼儿食用的绝对安全;(2)目前在售的益生菌滴剂所选用的脂类溶剂主要是葵花籽油,葵花籽油行业最普及的提取方法是浸出法,有微量的有机溶剂的残留(符合国家标准),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健康、安全性更好、易长期保存、益生菌存活率高且存活时间长的益生菌茶油滴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益生菌茶油滴剂,所述益生菌茶油滴剂中含有97.0-99.5重量%的茶油和0.5~3.0重量%的益生菌菌粉。

进一步的,所述益生菌菌粉含有一种或者多种益生菌。

进一步的,所述益生菌菌粉含有嗜酸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短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以及发酵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准备用于盛装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容器;将益生菌菌粉加入所述容器中;将茶油加入所述容器中;以及封闭所述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将益生菌菌粉加入所述容器中具体为使用自动装量机将所述益生菌菌粉定量加入所述容器中。

进一步的,在将益生菌菌粉加入所述容器中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容器中充入保护气体,以避免所述益生菌菌粉与空气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气体选自于氮气、氦气、氖气、氩气、氪气和氙气。

进一步的,在封闭所述容器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振动所述容器以使得所述益生菌菌粉与所述茶油混合。

进一步的,在将茶油加入所述容器中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茶油灭菌;以及将灭菌后的茶油冷却。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准备用于盛装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容器;将益生菌菌粉与茶油接触以形成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加入所述容器中;以及封闭所述容器。

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由于含有97.0-99.5重量%的茶油和0.5~3.0重量%的益生菌菌粉,因此具有更健康、安全性更好的优点;另外通过采用茶油作为益生菌的保护剂,隔断了益生菌与空气、水分等外界元素的接触,因此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具有易长期保存、益生菌存活率高且存活时间长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益生菌茶油滴剂,具体地,所述益生菌茶油滴剂中含有97.0-99.5重量%的茶油和0.5~3.0重量%的益生菌菌粉。

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由于含有97.0-99.5重量%的茶油和0.5~3.0重量%的益生菌菌粉(不含任何分散剂、甜味剂、香精等),因此具有更健康、安全性更好的优点;另外,通过采用茶油作为益生菌的保护剂,隔断了益生菌与空气、水分等外界元素的接触,因此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具有易长期保存、益生菌存活率高且存活时间长的优点(在冷藏(3~10℃)条件下,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比室温条件下活性益生菌存活率高)。与此同时,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所有成分均为婴幼儿可服用纯天然物质,安全性极高,同时还能补充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而特别适用于婴幼儿服用(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在服用时只需直接口服、进行滴鼻或者滴到食物里面,因此非常方便,特别易于婴幼儿服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茶油通过物理冷榨法提取(整个提取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且茶油中水份的质量在0.1%以下,茶油的ph值在6~7之间。

在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优选地,所述益生菌菌粉含有一种或者多种益生菌,从而能够通过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同时补充多种益生菌到肠道中,具体地,所述益生菌菌粉含有嗜酸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短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以及发酵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益生菌菌粉中所含有益生菌并不仅限于以上菌种,这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准备用于盛装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容器;将益生菌菌粉加入所述容器中(温度在25℃以下);将茶油加入所述容器中(温度在25℃以下);以及封闭所述容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容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例如上述容器可以是真空成品瓶。

在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中,具体地,所述将益生菌菌粉加入所述容器中具体为使用自动装量机将所述益生菌菌粉定量加入所述容器中,从而能够定量地将益生菌菌粉定量加入容器中。

在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中,优选地,在将益生菌菌粉加入所述容器中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容器中充入保护气体,以避免所述益生菌菌粉与空气接触,从而能够避免益生菌菌粉与空气接触,由此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中的益生菌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具体地,所述保护气体选自于氮气、氦气、氖气、氩气、氪气和氙气。

在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中,更优选地,在封闭所述容器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振动所述容器以使得所述益生菌菌粉与所述茶油混合,从而能够将益生菌菌粉与茶油混合,使得益生菌分散在茶油中,进而更好的保护益生菌的活性。

在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中,进一步优选地,在将茶油加入所述容器中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茶油灭菌(灭菌方式可以为加热茶油至121℃并保持15分钟);以及将灭菌后的茶油冷却(例如冷却至室温),从而防止茶油中存在细菌而影响益生菌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准备用于盛装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容器;将益生菌菌粉与茶油接触以形成第一混合物(温度在25℃以下);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加入所述容器中;以及封闭所述容器。

在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中,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搅拌所述第一混合物。该步骤能够将益生菌菌粉与茶油混合,使得益生菌分散在茶油中,进而更好的保护益生菌的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容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之内,例如上述容器可以是真空成品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制备方法均在在无菌生产环境中进行,该无菌生产环境具体是10万级gmp无菌生产环境。

以下是本发明的益生菌茶油滴剂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取茶油于121℃灭菌15分钟,灭菌后,冷却至室温,经过真空充氮气处理后,备用。

取上述灭菌后的茶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短双歧杆菌60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样品i。

实施例2:

取上述灭菌后的茶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嗜酸乳杆菌60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样品ii。

实施例3:

取上述灭菌后的茶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乳双歧杆菌bb-12六十克,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样品iii。

实施例4:

取上述灭菌后的茶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罗伊氏乳杆菌60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样品iv。

实施例5:

取上述灭菌后的茶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短双歧杆菌以及嗜酸乳杆菌各30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样品v。

实施例6:

取上述灭菌后的茶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bb-12以及罗伊氏乳杆菌各15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样品vi。

对比实施例1:

取菜籽油于121℃灭菌15分钟,灭菌后,冷却至室温,经过真空充氮气处理后,备用。

取上述灭菌后的菜籽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短双歧杆菌60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对比样品i。

对比实施例2:

取上述灭菌后的菜籽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嗜酸乳杆菌60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对比样品ii。

对比实施例3:

取上述灭菌后的菜籽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乳双歧杆菌bb-12六十克,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对比样品iii。

对比实施例4:

取上述灭菌后的菜籽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罗伊氏乳杆菌60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对比样品iv。

对比实施例5:

取上述灭菌后的菜籽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短双歧杆菌以及嗜酸乳杆菌各30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对比样品v。

对比实施例6:

取上述灭菌后的菜籽油1kg,置于2l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bb-12以及罗伊氏乳杆菌各15g,充分搅拌分散均匀,用15ml的玻璃瓶或者塑料瓶灌装(每瓶灌装10ml)后轧盖,即得对比样品vi。

上述实施例的益生菌茶油滴剂和益生菌菜籽油滴剂采用冷藏3~10℃以及高温30℃条件下进行长期试验考察,分别于0、1、2、3、6、9、12、18、24月后取样,检测活菌数,检测结果如表1、表2、表3和表4所示,由检测结果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的益生菌茶油滴剂在冷藏条件下放置24个月活菌数可达109cfu/g,在高温条件下放置24个月活菌数可达107cfu/g,上述实施例的益生菌茶油滴剂中的益生菌的存活率高于益生菌菜籽油滴剂中的益生菌的存活率,上述实施例的益生菌茶油滴剂中的益生菌的存活时间长于益生菌菜籽油滴剂中的益生菌的存活时间。

表1益生菌茶油滴剂在冷藏(3~10℃)条件下长期试验样品活菌数检验结果

表2益生菌茶油滴剂在高温(30℃)条件下长期试验样品活菌数检验结果

表3益生菌菜籽油滴剂在冷藏(3~10℃)条件下长期试验样品活菌数检验结果

表4益生菌菜籽油滴剂在高温(30℃)条件下长期试验样品活菌数检验结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