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米凉面及大米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07016发布日期:2020-01-31 17:43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热米凉面及大米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方便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热米凉面及大米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米凉面是四川省广元市的特产食品,又称女皇蒸凉面,仅产于广元市及周边地区,其风味品质离市中区产地愈远愈差。其外型与陕西凉皮近似,但其原材料是大米而不是面粉,传统做法是将大米浸泡12小时候后磨成浆,然后将米浆均匀铺洒在白布上使用特制的蒸笼蒸熟,取出冷却、切条,加调料拌匀后即可食用。由于在其处于温热状态时是最佳的食用时刻,从而又叫广元热凉面。米凉面色泽白净,柔软可口,绵韧不粘,其酸、甜、麻、辣、香兼具,开胃,爽口,味道浓久,川味十足。曾有人在广元市以外地区试行制作,但口感风味难与当地相比,据说与广元当地水质有关,遂成广元特产。

米凉面成品属于高水分食品,20℃室温下保鲜期为16小时以内,真空包装也只能冷藏保存7日,并且其口感将大打折扣,目前均是采用现做现卖的传统生产销售模式。由于其保质期短,不适于长途运输,使得这一美食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

公开号为cn11014087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热米凉面,将米凉面制成自热形式,随煮随吃,不受季节、时间、产地限制,方便携带。但是,该专利中所用核心原料“大米粉”是将大米浸泡后烘干、磨粉制得,其溶解性、成型性不够理想,还不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热米凉面及大米粉的制备方法,改进大米粉的制备方法,使得米凉面的成型性更好,口感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米粉的制备方法,将大米用水浸泡后磨成米浆,然后将米浆干燥后磨粉,制得所述大米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米浆的干燥温度为30~5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大米粉的粒径为100~2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大米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热米凉面,所述自热米凉面包括粉包,所述粉包中装有所述大米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粉包中还装有豌豆淀粉,所述豌豆淀粉与大米粉的质量比为1:2~1: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热米凉面还包括调料包和液瓶,所述液瓶中装有水,所述粉包中的大米粉与液瓶中的水的质量比为1:3~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热米凉面还包括自热盒,所述自热盒包括外盒、内衬和盒盖,所述外盒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内衬的凸台,所述内衬上设有用于供水蒸汽通过的通气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衬为三个,并且三个内衬从上至下依次放置在外盒内形成三层内;所述内衬的形状为扁平状,所述内衬上表面设有分隔条将内衬分隔为若干个条状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热米凉面还包括食用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先将大米用水浸泡后磨成米浆,然后将米浆干燥后磨粉,制得大米粉,该大米粉用作自热米凉面的原料,显著改善了米凉面的成型性更好,使米凉面口感更好。

2、本发明设计了特制的自热盒,该自热盒利用通气口使加热的水蒸汽能够上升到米凉面的上层空间,从而使米凉面上下层能够均匀受热,进一步改善了米凉面的成型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自热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食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自热盒内部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6为自热盒的热力学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本发明的大米粉(命名为特制大米粉)与cn110140875a中公开的大米粉(命名为普通大米粉)对比

(1)特制大米粉:将大米以清水浸泡12小时后,磨成米浆,随后将米浆用低温干燥装置在35℃温度下干燥,接着将所得固体物质进行磨粉,再通过150目筛子得到特制大米粉。

(2)普通大米粉:将大米以清水浸泡12小时后,沥干水分,用烘箱45℃烘干,磨粉,制得普通大米粉。

将特制大米粉与普通大米粉添加不同比例的水后,分别在蒸笼里进行8min蒸煮实验对比,感官与口感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得,特制大米粉与普通大米粉相比,特制大米粉能更快的溶解于水,并且所制得的产物更加光滑。

表1

实施例2:优化米凉面配方

向特制大米粉中分别加入豌豆淀粉、玉米淀粉,补充淀粉含量(加入比例为:淀粉:大米粉=1:3)。将分别加入豌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大米粉在不同比例水量下于蒸笼内进行8min实验对比,感官与口感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植物淀粉可以增加产物的弹性,豌豆淀粉由于其溶水性更好,因此优选豌豆淀粉。当米粉和水比例在1:3~1:4时效果更优。

表2

实施例3:优化自热盒设计

市面上正在售卖的自热盒使食物上下层不能均匀受热,将其用于自热米凉面时,米凉面上表面成型差,不能满足自热米凉面的要求。经研究,现有自热盒所利用的传热方式主要为热传导,在水被发热包加热生成水蒸汽后,水蒸汽上升到自热盒内衬底面发生对流换热,内衬在经过内部导热后,内衬上表面与食物底层进行对流传热,因此,造成食物上下层成型差异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设计了特制的自热盒,所述自热盒包括外盒1、内衬2和盒盖3,所述外盒1内部设有用于放置内衬2的凸台4,所述内衬2上设有用于供水蒸汽通过的通气口5。待成型的米凉面水浆铺洒在内衬2上,在外盒1底部放入发热包并加入水,再将内衬2放置在凸台4上,盖上盒盖3;发热包放热生成水蒸汽,通气口5使加热的水蒸汽能够上升到米凉面的上层空间(如图5所示),从而使米凉面上下层能够均匀受热,改善了米凉面的成型性。对本发明的自热盒进行热力学分析,如图6,能够明显看出在蒸煮状态时(发热包放热时),三层内衬空间处于相似的温度(最大温差<3k)。在冷却过程中,上层空间从上层开始冷却。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衬2为三个,并且三个内衬2从上至下依次放置在外盒1内形成三层内衬2(相应的用于放置内衬2的凸台4也有三个);所述内衬2的形状为扁平状,所述内衬2上表面设有分隔条6将内衬分隔为若干个条状格。内衬2的数量可根据产品规格而增减,扁平状的内衬2特别适用于米凉面等扁平状食物,并且有利于米凉面均匀受热以及成型,内衬2上的分隔条6便于消费者食用,免去切割操作。

如图4所示,所述自热米凉面还包括食用盒7,食用盒7便于米凉面与调料拌匀食用。

实施例4:一种自热米凉面

(1)制备大米粉:将大米以清水浸泡12小时后,磨成米浆,随后将米浆用低温干燥装置在35℃温度下干燥,接着将所得固体物质进行磨粉,再通过150目筛子得到大米粉。

(2)制备粉包:将大米粉30kg与豌豆淀粉10kg装入混合机充分混合后,排气分装,即得粉包。

(3)制备液瓶:将广元本地水进行净水消毒处理后,密封瓶装,即得液瓶,液瓶中水的质量按照与粉包中的大米粉4:1的质量比灌装。

(4)食用方法:将粉包中的混合粉剂倒入液瓶中,使得其混合均匀后,分别倒入实施例3的自热盒三层内衬之中,然后进行蒸煮16min,结束后将三层内衬取出,待室温冷却后将所有米凉面放入食用盒,倒入调料包中的调料,拌匀即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