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抵茶的做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82544发布日期:2020-01-24 13:0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抵茶的做形方法。



背景技术:

牛抵茶属于炒青绿茶,始产于石门县夹山地区,汉族茶农创制于唐代,为唐宋八大贡茶之一。元、清时期,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专职官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清嘉庆《湖南通志》引《一统志》:“澧州,石门牛抵山产茶,谓之牛抵茶”。该茶因其外形肥壮、带扁、锋利、似牛角,泡入杯中,芽芽相碰,状似牛抵角而得名。民国时期,夹山寺年久失修加之人为的毁拆,日益衰落,僧人外游,使该茶制作工艺失传。

牛抵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炒青绿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

传统绿茶加工中,茶叶萎凋(摊放)、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极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氧气、光线等条件的影响,导致茶叶产品品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抵茶的做形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牛抵茶的做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摊青:将采摘的鲜叶,均匀放置于摊青机中,湿度控制在60-70%,室内温度控制在18-26℃,直至鲜叶萎凋;

(2)杀青:将步骤(1)中摊青完成的茶叶放置于高温汽热杀青机组中,在120—180℃的蒸汽和130—160℃的热风中进行杀青,杀青至茶叶含水率为50-60%;

(3)炒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炒制,控制茶叶含水率为30-40%;

(4)揉捻做形:将杀青炒制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成形,保证茶叶叶面完整、保持原色;

(5)初干:将揉捻成形的茶叶采用远红外燃油式烘干机进行初步烘干,烘干机的温度控制为90-100℃,时间为10-15分钟;

(6)摊凉:将初步烘干的茶叶进行摊凉,至茶叶冷却变凉;

(7)烘茶:将摊凉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烘干,直至茶叶成形,成为略扁、似牛角的形状。

所述步骤(2)中杀青至茶叶含水率为58%。

所述步骤(2)中的高温汽热杀青机组为现有技术设备。

所述步骤(5)中的远红外燃油式烘干机为现有技术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方法实现茶鲜叶摊放的控温、控湿,使牛抵茶特定的花果香品质成分的酶促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得到更好的激发,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提高名优绿茶(牛抵茶)品质及其稳定性。具有优质高效、叶面完整、保持原色、节能环保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牛抵茶的做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摊青:将采摘的鲜叶,均匀放置于摊青机中,湿度控制在60-70%,室内温度控制在18-26℃,直至鲜叶萎凋;

(2)杀青:将步骤(1)中摊青完成的茶叶放置于高温汽热杀青机组中,在120—180℃的蒸汽和130—160℃的热风中进行杀青,杀青至茶叶含水率为50-60%;

(3)炒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炒制,控制茶叶含水率为30-40%;

(4)揉捻做形:将杀青炒制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成形,保证茶叶叶面完整、保持原色;

(5)初干:将揉捻成形的茶叶采用远红外燃油式烘干机进行初步烘干,烘干机的温度控制为90-100℃,时间为10-15分钟;

(6)摊凉:将初步烘干的茶叶进行摊凉,至茶叶冷却变凉;

(7)烘茶:将摊凉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烘干,直至茶叶成形,成为略扁、似牛角的形状。

实施例2:

一种牛抵茶的做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摊青:将采摘的鲜叶,均匀放置于摊青机中,湿度控制在60-70%,室内温度控制在18-26℃,直至鲜叶萎凋;

(2)杀青:将步骤(1)中摊青完成的茶叶放置于高温汽热杀青机组中,在120—180℃的蒸汽和130—160℃的热风中进行杀青,杀青至茶叶含水率为58%;

(3)炒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炒制,控制茶叶含水率为30-40%;

(4)揉捻做形:将杀青炒制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成形,保证茶叶叶面完整、保持原色;

(5)初干:将揉捻成形的茶叶采用远红外燃油式烘干机进行初步烘干,烘干机的温度控制为90-100℃,时间为10-15分钟;

(6)摊凉:将初步烘干的茶叶进行摊凉,至茶叶冷却变凉;

(7)烘茶:将摊凉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烘干,直至茶叶成形,成为略扁、似牛角的形状。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