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别山冬青茶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62822发布日期:2020-04-03 18:00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绿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别山冬青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别山冬青(拉丁名:ilexdabieshanensisk.yao&m.b.deng),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乔木,原产安徽、湖北等大别山地区,为天然杂交树种,是华东、华中地区重要的园林景观及茶饮、药用经济树种之一,其早春嫩叶可用来制作大别山冬青茶。大别山冬青茶,又名苦荆茶,小苦丁茶,并非小叶苦丁茶(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和苦丁茶(冬青科冬青属大叶冬青,拉丁名:ilexlatifoliathunb.),具消炎、降脂等药用保健功效。

大别山冬青茶成茶后苦涩味儿较轻,不及苦丁茶强烈,具有绿茶特有的清香,冲泡后茶汤清透翠绿,先苦后甘。大别山冬青茶由于具有较高含量的苦丁皂苷,为苦味儿的主要来源,且大别山冬青茶分布范围仅在大别山地区,平时基本是农户自己凭个人经验做茶,工艺流程不尽完善和统一,成茶后品质不一,因此在制茶过程中如何保持较低苦涩味儿和成茶的品质统一,才能更有利于市场开发和进一步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别山冬青茶的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别山冬青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大别山冬青的嫩叶;

2)常温摊晾步骤1)所得嫩叶;

3)高温杀青步骤2)常温摊晾后的嫩叶;

4)两次揉捻步骤3)高温杀青后的嫩叶,得到揉捻成条的嫩叶;

5)烘干步骤4)所得揉捻成条的嫩叶,使之成型,即得大别山冬青茶。

优选地,步骤1)具体为:在三月中旬,待大别山冬青嫩梢抽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时采摘其嫩叶。

优选地,采摘的嫩叶要求为:长度为5-7cm,嫩绿色或浅绿色,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芽叶完整,无杂质。

优选地,步骤2)具体为:将采摘后的嫩叶放在半遮阳的通风环境中,摊晾的嫩叶堆积厚度2-3cm,摊晾时间为2h。

优选地,所述摊晾的过程还包括对嫩叶翻动2次。

优选地,步骤3)具体为:将摊晾后的嫩叶投入到控温炒锅中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保持在160℃-180℃,杀青时间为1.5h-2h。

优选地,步骤4)具体为:待高温杀青的炒锅温度下降至80℃-90℃时对高温杀青后的嫩叶进行初揉,初揉时间为45min-60min;待成条率达到80%以上后,温度升高至110℃-120℃进行复揉,复揉时间为30min-40min;待成条率基本达到95%以上时摊晾,时间为30min。

优选地,步骤5)具体为:将步骤4)揉捻成条的嫩叶转移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8-12min,即得大别山冬青茶。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为:

(1)统一了大别山冬青茶的制作流程,所制茶叶完整,茶条干紧,成茶冲泡后甘香兼有,汤色清绿;

(2)在揉捻过程中进行了先低温后高温的两次不同温度下的揉捻,保证了茶叶成型率;

(3)针对于大别山冬青春季嫩叶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进行加工,提高了嫩叶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大别山冬青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嫩叶采摘:在三月中旬待大别山冬青嫩梢抽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时采摘,由于大别山冬青芽叶较长,因此材质长度为5-7cm,嫩叶要求为嫩绿色或浅绿色,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芽叶完整,无杂质。

(2)常温摊晾:将采摘后的茶叶放在半遮阳的通风环境中,摊厚度2-3cm,摊晾时间为2h,中间翻动2次。摊晾后可见芽叶柔软,但不变色。

(3)高温杀青:将摊晾后的茶叶投入到控温炒锅中进行杀青,杀青温度保持在160℃-180℃,杀青时间为1.5h-2h。

(4)二次揉捻:待炒锅温度下降至80℃-90℃时进行初揉,初揉时间为45min-60min,待成条率达到80%以上后,升高温度至110℃-120℃进行复揉,复揉时间为30min-40min,成条率基本达到95%以上,然后摊晾,时间为30min。

(5)烘干成型:将摊晾后的茶叶转移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成型,烘干温度为120℃-140℃,烘干时间为8-12min,此时即可得到成型的大别山冬青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