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辣木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5978发布日期:2020-03-31 10:0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方辣木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辣木茶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方辣木茶。
背景技术
:辣木(moringa)又称鼓槌树(drumsticktree),是一种多年生的热带地区落叶乔木,原产于印度北部,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现在我国也有大范围种植,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开展种植。辣木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多糖类成分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低人体血糖血压、抗真菌及消炎等,所以对辣木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对辣木的研究相对国外而言较多。辣木在我国也有大面积种植,在主要产区内,辣木也作为一种蔬菜使用,制作成为辣木面条、辣木饼干、辣木菜肴等使用。而也有一部分地区,将辣木制作成辣木茶饮用。辣木籽油因为其含有辣木甾醇等成分,被加工成为一种解酒产品,辣木护胃解酒胶囊。而辣木直接捣汁,加入脱脂奶粉,制作成独特的辣木风味酸奶,也受到部分人的青睐。辣木叶干燥后磨成辣木粉,经过片剂制作压制成辣木叶片剂,直接供以服用。辣木叶营养丰富,可以被开发成各种功能性产品,而辣木茶则是一款流行的产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制作方法分为红、黄、白、青、绿、黑六大茶系,各种茶系的制作工艺推陈出新,制得茶的口感风味均不一。因此辣木叶制作成辣木茶的技术基础还是很扎实的。而除了工艺上的基础外,辣木还含有大量的黄酮、多糖类化合物,因此可以制作成辣木茶,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对预防和减低“三高”有着良好的作用;长期服用可抗氧化,抗肿瘤,改善睡眠和增强免疫力,缓解便秘情况。现有的辣木茶开发主要是针对其干预慢性疾病康复强壮体质等保健功能食物的开发,cn106070789a公开了一种干预慢性疾病康复强壮体质的辣木黑豆颗粒食物,其中包括辣木即辣木茶、或粉4g另包、黑豆30g,生姜1片碎粒,大蒜1片碎粒,绿茶粉0.2g,香八角粉0.2g,肉桂粉0.2g等七味中药,但对于如何提升辣木茶中的总黄酮含量,同时降低有腹泻风险的结合型蒽醌含量的问题,并未有提供任何相关的技术启示。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复方辣木茶制品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复方辣木茶,通过辣木、肉桂与红茶的协同配伍。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方辣木茶,所述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所述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辣木茶8~12份,肉桂1~1.5份,红茶3~6份。本发明的复方辣木茶中包含辣木茶、肉桂和红茶成分,肉桂的有效成分为总黄酮,通过肉桂和辣木茶的协同配伍可以获得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同时,有助于降低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含量,消除复方辣木茶的致腹泻隐患。同时,肉桂还具有特殊的气味,可以综合调节辣木茶的刺激性气味,再配入红茶,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改善了辣木茶本身味道有些生和辣味,增强茶的口感以及顺应性,获得气味感官评价较好的复方辣木茶。更优选地,所述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辣木茶10份,肉桂1份,红茶6份。优选地,所述辣木茶为通过蒸式杀青制茶法制备得到。本发明的辣木茶的制备方法采用蒸式杀青法,通过水蒸气将辣木叶中的结合型蒽醌水解,转化为无致泄作用的游离蒽醌,很好地解决了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含量较高,存在饮用腹泻风险的问题。且蒸汽杀青成本较低,为日后的大批量生产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蒸式杀青法中,辣木叶结合型蒽醌水解成游离型蒽醌,所得辣木茶结合型蒽醌的含量为0.00096%,明显低于传统工艺制茶法和微发酵法制得的辣木茶,该法制出的辣木茶含量远低于致泄量20mg/g。传统工艺与蒸式杀青法制得辣木茶总多糖含量相差不大,蒸式杀青法略高,含量为3.53%。蒸式杀青制茶法所得茶色泽油润、叶型匀整、香气高香,茶汤汤色明亮、滋味醇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对时间进行控制,时间短会造成仍有青味,时间长则过熟,失去了清香味。揉捻过程需要揉至叶片呈深绿色,且有黏手感,下锅快速杀青5~15min至有刺手感,不粘手,随即焙茶处理。这样较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清香味,避免了过火导致产生焦味,微发酵制茶法中没有进行杀青步骤,导致了成茶青臭味重,而且不具有香气。优选地,所述辣木茶为老叶茶。在蒸式杀青制辣木茶过程中,嫩茶叶失去水分最多,产率只有27.50%,老叶茶可以达到48.70%。且老叶辣木茶的结合型蒽醌含量低,只有0.25%,而嫩叶茶为:0.33%,中等叶茶为:0.38%。优选地,所述辣木茶的总黄酮含量为≥1.37%,结合型蒽醌含量≤0.00163%。优选地,所述辣木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s1.新鲜辣木叶清洗晾干,蒸汽杀青处理;s2.将s1中辣木叶揉捻至叶片卷曲皱缩,且有液体流出,打散;s3.将打散辣木叶炒青处理,炒青时间5~15min;s4.炒青后进行焙茶处理,焙茶温度60~80℃,焙茶时间50~70min。优选地,s3中炒青时间为10~15min。优选地,s4中焙茶温度70~80℃,焙茶时间60~70min。优选地,s3中炒青时间为10min,s4中焙茶温度80℃,焙茶时间70min。优选地,s3中炒青温度为100℃,蒸制3.5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方辣木茶,通过其组分辣木茶和肉桂的协同配伍作用,一方面可以提升辣木复方茶中的总黄酮含量,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降低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含量,消除复方辣木茶的致腹泻隐患。其中辣木茶的制备采用蒸式杀青法,通过水蒸气将辣木叶中的结合型蒽醌水解,转化为无致泄作用的游离蒽醌,很好地解决了辣木茶中结合型蒽醌含量较高,存在饮用腹泻风险的问题,辣木茶结合型蒽醌含量可以降低到0.0005336%,黄酮含量为1.86%,能保证黄酮成分不过多的流失,还能保持较低的结合型蒽醌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芦丁标准曲线。图2为1,8-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原料试剂为常规购买的原料试剂。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如下:二、总黄酮含量测定1.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经120℃干燥并至恒重的芦丁标准样品5mg,放入25ml烧杯中,用70%乙醇溶解后定容至25ml容量瓶后,摇匀,即可得浓度为0.2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分别精密量取0.2mg/ml芦丁标准溶液0ml,1ml,2ml,3ml,4ml,5ml,6ml置于25ml容量瓶中,先加水6ml,再加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随机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加4.3%氢氧化钠溶液10ml,最后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5min后,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试剂空白做参比)。以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得标准曲线y=12.358x-0.0086(r=0.9986),结果如图1所示。2.总黄酮提取分别取样品(70℃真空干燥至恒重)1.50g,精密称定,置于圆底烧瓶中,按照物料比1:20的比例加入7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2次,随即趁热过滤,并且合并滤液,将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并加7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样品溶液。3总黄酮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样品溶液1ml置于25ml量瓶中,先加入6ml的蒸馏水,然后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随后加10%硝酸铝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后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4ml,最后再用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放置15min后,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试剂空白做参比),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总黄酮的含量。v:提取液定容体积(ml)m:样品质量(g)c:待测液总黄酮含量(mg/ml)d:供试液的稀释度(2)结合型蒽醌含量的测定结合型蒽醌含量=总蒽醌含量-游离蒽醌含量1、绘制1,8-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1,8二羟基蒽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量取1,8-二羟基蒽醌0.0100g,置于50ml容量瓶内,用适量甲醇溶解后,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制成浓度为0.2000mg/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显色剂的制备:取0.5000g醋酸镁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液溶解后,定容至刻度,制成浓度为0.5%的醋酸镁甲醇溶液,备用。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精密移取1,8-二羟基蒽醌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6、0.7ml至10ml容量瓶中,水浴蒸干,分别加0.5%醋酸镁甲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于波长510nm处测定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得标准曲线为y=64.75x+0.004(r=0.9991),结果如图2所示。总蒽醌含量测定样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各工艺所得辣木成茶(70℃真空干燥至恒重)10.00g,精密称定,加70%乙醇100ml浸泡15分钟,随即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抽滤,滤液定容至25ml,加8%hcl25ml超声至溶解,加氯仿50ml,摇匀后,静置分层。取氯仿层,浓缩后定容至10ml,即得样品溶液。总蒽醌含量测定:精密取2ml样品溶液至10ml容量瓶,水浴挥干,残渣加0.5%醋酸镁甲醇适量,溶解后定容至10ml,以测定吸光度,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总蒽醌含量。游离蒽醌含量测定分别取各工艺所得辣木成茶(70℃真空干燥至恒重)10g,精密称定,加70%乙醇100ml浸泡15分钟,随即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抽滤,滤液定容至25ml,加蒸馏水水25ml,超声相同时间,加50ml氯仿,摇匀后,静置分层,取氯仿层,浓缩后定容至10ml,即得样品溶液。精密取2ml样品溶液至10ml容量瓶,水浴挥干,残渣加0.5%醋酸镁甲醇适量,溶解后定容至10ml,以测定吸光度,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游离蒽醌含量。实施例1一种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辣木茶10份,肉桂1份,红茶6份。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新鲜辣木叶清洗晾干,将叶片从叶脉上分离,只留单片叶,置于带盖容器中,盖上盖子蒸3.5分钟;s2.将s1中辣木叶取出后揉捻,揉捻至叶片卷曲皱缩,且有少量液体流出时,打散;s3.将打散辣木叶炒青处理,置于约100℃炒锅内用手进行快速翻炒10min,避免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焦味,炒至不粘手;s4.炒青后即可转移至干燥箱中进行焙茶处理,焙茶温70℃,焙茶时间60min。实施例2一种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辣木茶12份,肉桂1.5份,红茶6份。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辣木茶8份,肉桂1份,红茶3份。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实施例4~12一种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辣木茶10份,肉桂1份,红茶6份。一辣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新鲜辣木叶清洗晾干,将叶片从叶脉上分离,只留单片叶,置于带盖容器中,盖上盖子蒸3.5分钟;s2.将s1中辣木叶取出后揉捻,揉捻至叶片卷曲皱缩,且有少量液体流出时,打散;s3.将打散辣木叶炒青处理,置于约100℃炒锅内用手进行快速翻炒,避免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焦味,炒至不粘手;s4.炒青后即可转移至干燥箱中进行焙茶处理。具体工艺条件见表1。表1序号a炒青时间(min)b焙茶温度(℃)c焙茶时间(min)实施例456050实施例557060实施例658070实施例7106060实施例8107070实施例9108050实施例10156070实施例11157050实施例12158060实施例13一种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辣木茶10份,肉桂1份,红茶6份。传统工艺制茶法制辣木茶辣木茶的加工工艺的基本流程:采摘→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采摘:摘选辣木新鲜嫩叶,挑去包括发黄、受损的叶子。清洗:制茶前清洗干净叶子,甩干表面水分,摊开放置,沥干水分。晒青:平摊晾干,进行晒青,晒青的时间为2h,晒青后的叶片开始萎凋。晾青:将晒青过的茶叶转移至室内阴凉处,平铺摊开,使萎凋的叶片降温并且能重新吸收水分。碰青:在晾青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晾青时间2-3小时,根据叶片恢复水分情况而调整时间。碰青的操作就是翻动茶叶,使茶叶相互碰撞,而且增加叶片与空气的接触,在晾青过程中碰青3-4次平均一个小时碰一次,一次3-5分钟即可。杀青:用电热套设置在约100℃,使用炒锅进行杀青,投入250g茶叶,迅速翻炒40-50次,持续2-3分钟,使叶片柔软萎蔫即取出揉捻。揉捻:将萎蔫的叶片放置在洁净台面上进行揉捻,直到有适量汁液流出,叶片卷成条状,立即抖松并重新入锅复炒。复炒温度略低于初炒温度(约80℃),时长约为10分钟,炒至不粘手即可。烘焙:使用真空干燥机在70℃下真空干燥1h。即得成品茶。实施例14一种复方辣木茶,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辣木茶10份,肉桂1份,红茶6份。微发酵制茶法制辣木茶采摘新鲜嫩叶,挑去枝条只留叶片。随即揉捻,揉至叶片皱缩弯曲成条状后,加盖放置72小时,随后打散,将茶团分离,直接进行干燥。70℃真空干燥1小时。即可。结果检测实施例1~5的复方辣木茶的总黄酮含量和结合型蒽醌含量如表2所示。表2复方辣木茶的总黄酮含量和结合型蒽醌含量项目总黄酮含量(%)结合型蒽醌含量(%)实施例11.860.0005336实施例21.730.0006694实施例32.490.0010019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15、实施例16的辣木茶的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如表3。表3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项目样品质量(g)吸光度(a)总黄酮含量(%)实施例1蒸式杀青制茶法1.510.1562.22实施例15传统工艺制茶法1.500.1902.68实施例16微发酵制茶法1.500.1572.23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15、实施例16的辣木茶的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如表4。表4项目结合型蒽醌含量(%)实施例1蒸式杀青制茶法0.00096实施例15传统工艺制茶法0.00167实施例16微发酵制茶法0.00127蒸式杀青制茶法结合型蒽醌的含量最低,为0.00096%,生首乌最低致泻量为0.02%,0.00096%<<0.02%,故选择蒸式杀青制茶法为较优的制茶方法。实施例6-14的辣木茶的总黄酮含量和结合型蒽醌含量如表5所示:表5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