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液和含该菌液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87098发布日期:2020-04-21 21:4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液和含该菌液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反刍动物粗饲料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但其营养价值差异较大,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优化饲粮配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科学准确的评定非常关键。

与单胃动物不同,反刍动物的胃由4部分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真胃。瘤胃是反刍动物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消化主要依托的是瘤胃微生物,尤其是消化纤维的微生物。反刍动物日粮中的氮源主要为植物蛋白质、非蛋白氮(非蛋白质含氮物总称)和菌体蛋白质(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绝大部分的植物蛋白(60-80%)被瘤胃微生物分解成氨基酸和氨,若蛋白分解速度过快或者非蛋白氮过多,产生氨的毒素超过微生物利用的速度,多余的氨被瘤胃吸收进入血液,经肝脏处理产生尿素由尿中排出,造成氮源浪费;如果氨浓度过高还会抑制反刍动物的采食量,甚至造成氨中毒,引起反刍动物的精神呆滞、食欲不振、全身肌肉颤抖、四肢麻痹、呼吸困难、肾炎、肺水肿等症状。因此,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决定了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率,也直接影响瘤胃的健康情况。如果微生物生长弱或活性低,不仅消化吸收能力差,还会引起瘤胃疾病,继而引发全身疾病。

反刍动物日粮中的精饲料和粗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转化为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vfa),并被瘤胃壁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供能。精饲料和粗饲料的消化速度不同,精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发酵速度也不同,如可溶性糖、淀粉、半纤维素及纤维素被降解的时间分别为12-25min、1.2-5h、8-25h、1-4d。瘤胃中vfa的吸收速度是由瘤胃壁上的瘤胃乳头发育程度直接决定的,而vfa能刺激瘤胃乳头发育。瘤胃酸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当瘤胃微生物短时间快速产生大量vfa,特别是丁酸和丙酸,瘤胃壁吸收速度跟不上产生速度,瘤胃内ph值下降,乳酸产生量增加并过度堆积。长时低ph会让瘤胃壁(瘤胃乳头)受到损伤,又导致瘤胃壁vfa吸收能力进一步减弱。即因vfa产生/吸收能力之间失去平衡,导致瘤胃内ph值长期低于正常瘤胃ph值范围。

现代养殖中,为了提高反刍动物的育肥速度,会尽可能高的增加精饲料饲喂量,患瘤胃酸中毒的风险极大;此外,反刍动物的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也比较高,蛋白会被瘤胃微生物分解成氨基酸和氨,增加了瘤胃氨过量的风险,进一步增加了瘤胃的承担风险,容易引发全身疾病。此外,在反刍动育肥过程中还会出现,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率低,反刍动物的采食量低、过料、上膘慢、料肉比高、疾病多、死淘率高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从根本上改善养只强度育肥过程中的健康问题,对饲养业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饲料易导致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氨中毒、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率低和反刍动物采食量低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菌液和含该菌液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液,包括产丙酸丙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和绿色木霉;

所述菌液中总的有效活菌数≥8×106cfu/g。

所述产丙酸丙酸杆菌溶液、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溶液、所述产朊假丝酵母溶液、所述黑曲霉溶液和所述绿色木霉溶液中的有效活菌数的比为2:2:(1-7):(1-5):2。

所述产丙酸丙酸杆菌溶液、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溶液、所述产朊假丝酵母溶液、所述黑曲霉溶液和所述绿色木霉溶液中的有效活菌数的比为1:1:3:2:1。

所述产丙酸丙酸杆菌溶液、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溶液、所述产朊假丝酵母溶液、所述黑曲霉溶液和所述绿色木霉溶液中的有效活菌数的比为2:2:2: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饲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0-35份玉米、20-30份喷浆玉米皮、5-10份棉粕、5-10份米糠粕、25-30份上述菌液。

所述饲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33-35份玉米、20-22份喷浆玉米皮、7-9份棉粕、7-9份米糠粕、28-30份菌液。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各原料至碎屑直径为1-2mm,备用;

所述碎屑混合均匀后加入菌液形成混合料;

所述混合料在密闭条件下发酵1-2周后,得到所述饲料。

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0-30℃。

所述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5%。

发酵过程是好氧环境逐渐变为厌氧环境的过程;好氧菌在好氧环境下迅速增殖,消耗氧气,使好氧环境逐渐过渡至厌氧环境,此期间厌氧菌在好氧环境下被抑制,不进行增殖;进入厌氧环境后,厌氧菌下迅速增殖,好氧菌被抑制,不进行增殖。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菌液,包括产丙酸丙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和绿色木霉;所述菌液中总的有效活菌数≥8×106cfu/g。该菌液可以改善发酵底物的口感,提高了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另外,可以使微生物在瘤胃中可以大量增殖,提高了氨的利用率,避免了氨中毒的问题,该菌液可以在瘤胃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该菌液的有效活菌数高,可以促进饲料在瘤胃中的消化,使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易于被反刍动物吸收。该菌液可以将大分子蛋白分解为多肽、氨基酸,并利用植物蛋白和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蛋白品质更高,氨基酸种类更丰富,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

该菌液有助于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这是因为地衣芽孢杆菌能提高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率;绿色木霉和黑曲霉能提高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率;产朊假丝酵母及其代谢产物能提高蛋白、淀粉、纤维素的消化率;产朊假丝酵母代谢产物提高瘤胃中植酸酶的活性,提高对磷的吸收率。

该菌液有助于改善瘤胃微生物环境,提高氨的利用率,预防酸中毒:含该菌液的饲料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提高瘤胃中瘤胃微生物的数量和代谢活性,从而提高了瘤胃内营养物质的利用速度,提高了氨的利用率。产丙酸丙酸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能提高瘤胃中微生物对乳酸的利用,防止瘤胃ph值过低,稳定的ph值能促进瘤胃壁对挥发性脂肪酸吸收,同时也能提高瘤胃中乳酸利用菌的活性,进一步控制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等酸性物质的堆积,从而预防酸中毒,进而降低了酸中毒引发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

2.本发明提供的饲料,包括玉米、喷浆玉米皮、棉粕、米糠粕和菌液。该饲料中含有多种益生菌和酶,可以快速改善瘤胃中的微生物环境,且富含有机酸,适口性好,能够提高动物的采食量。该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理,原料廉价易得,能够等比例替换育肥羊精补饲料;该饲料可中的菌液可以将大分子蛋白分解为多肽、氨基酸,并利用植物蛋白和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蛋白品质更高,氨基酸种类更丰富。米糠粕的发酵时间长,可持续提供能量;棉粕可以使菌液发酵产生参与纤维降解过程酶类的代谢产物;玉米在发酵中期供能;喷浆玉米皮能直接被微生物利用,可以保证发酵前期微生物快速增殖。米糠粕、棉粕和喷浆玉米皮作为氮源,代谢后被分解生成多种氨基酸、小肽等,喷浆玉米皮中的铵态氮形式的非蛋白氮可直接被利用,使微生物在发酵前期快速增殖。该饲料能提高育肥羊的日增重,料肉比降低,死淘率降低,这是因为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增加、消化吸收率增加,保证了瘤胃健康,减少疾病产生。

该菌液与饲料配合,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地衣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其代谢产物中含有木聚糖酶和漆酶(降解棉酚和木质素)含量,可降解饲料中大分子营养物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解霉菌毒素。绿色木霉及其代谢物能提高木质素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黑曲霉能够提高纤维二糖酶的活性,避免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因纤维二糖的积累而产生的产物反馈抑制。绿色木霉和黑曲霉能够提高瘤胃对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利用率。黑曲霉同时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b1。产朊假丝酵母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丰富菌体蛋白、小肽、游离氨基酸、核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消化酶,还能提高瘤胃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植酸酶活性,提高瘤胃中微生物对乳酸的利用,稳定ph值,同时还可以降解棉酚和单宁等抗营养物质。产丙酸丙酸杆菌能够使瘤胃发酵向产丙酸方向改变,改善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的产生,防止乳酸积累过多引起的酸中毒。

该饲料中的喷浆玉米皮中的非蛋白氮和单糖能被饲料中的微生物直接利用,使微生物快速生长和繁殖,为其提供稳定充足的氮源和碳源,且喷浆玉米皮的粗蛋白含量较高,选用本发明提供的菌液在保证喷浆玉米皮提供非蛋白氮、单糖和粗蛋白的同时,减少霉菌毒素的富集。

该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木质素、棉酚、单宁)和霉菌毒素(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含量较低,这是因为微生物通过提高瘤胃内酶活性发挥作用,提高了瘤胃内木质素酶的活性,进一步的提高了木质素的降解率。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棉粕产生的代谢产物漆酶能够降解木质素、棉酚、玉米赤霉烯酮和黄曲霉毒素,黑曲霉能降解黄曲霉毒素b1;产朊假丝酵母能够降解棉酚和单宁。

3.本发明提供的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可行、易操作,适合用于大规模制备饲料;该制备方法中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多种维生素、多肽、氨基酸、短链脂肪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类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同时降低了单宁、棉酚等抗营养因子含量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棉粕植物戴白和纤维含量高,微生物发酵后可以产生纤维类酶和漆酶等特殊代谢产物,同时还含有棉酚、单宁等抗营养因子;饲料发酵后有效活菌数高于1010cfu/g,能够快速调整瘤胃微生物区系。益生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能促进纤毛虫、原虫、纤维分解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提高植酸酶、木质素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的活性,提高并使瘤胃发酵向产丙酸方向改变,从而提高纤维的消化率,增加有机酸利用率,稳定瘤胃ph值,提高氨的利用率,增加蛋白合成,改善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的产生,促进育肥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该饲料的发酵过程先从好氧发酵逐渐过渡到厌氧发酵,优势菌种从前期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和绿色木霉,逐渐过渡到产朊假丝酵母和产丙酸丙酸杆菌。前期,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和绿色木霉比较强势,能够很好的抑制其他好氧杂菌生长,避免发酵失败,随着含氧量逐渐降低,产朊假丝酵母逐渐发挥主要作用,最终形成厌氧环境和偏酸性环境,有利于产丙酸丙酸杆菌生长和繁殖。

通过控制发酵时间为1-2周,可以得到最佳发酵效果的饲料,如果发酵时间过长,产生的营养物质不足,导致微生物失活,产生有毒有害的代谢产物,发酵时间过短,发酵不充分,饲料达不到育肥效果。

4.本发明提供的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5%,说明本发明的发酵后的饲料的均匀性好。

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可以保证充分发酵,产生足量的微生物和酶等代谢产物,如果温度太低,就会抑制微生物或酶的活性或者使低温杂菌增殖,影响发酵效果,如果温度过高,使微生物和酶失活或高温杂菌增殖,导致发酵失败。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菌液及含该菌液的饲料和饲料的制备方法,其中饲料包括33kg玉米、20kg喷浆玉米皮、9kg棉粕、8kg米糠粕、30kg菌液;

其中,菌液中产丙酸丙酸杆菌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产朊假丝酵母中的有效活菌数3×106cfu/g、黑曲霉中的有效活菌数2×106cfu/g、绿色木霉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各原料至碎屑直径为1-2mm,备用;

所述碎屑混合均后加入菌液形成混合料,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为4;

所述混合料在25℃密闭条件下放置2周后,得到饲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饲料,包括35kg玉米、22kg喷浆玉米皮、8kg棉粕、7kg米糠粕、28kg菌液;

其中,菌液中产丙酸丙酸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2×106cfu/g、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2×106cfu/g、产朊假丝酵母中的有效活菌数2×106cfu/g、黑曲霉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绿色木霉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各原料至碎屑直径为1-2mm,备用;

所述碎屑混合均后加入菌液形成混合料,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为4.5;

所述混合料在25℃密闭条件下放置2周后,得到饲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饲料,包括30kg玉米、30kg喷浆玉米皮、5kg棉粕、5kg米糠粕、30kg菌液;

其中,菌液中产丙酸丙酸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产朊假丝酵母中的有效活菌数3×106cfu/g、黑曲霉中的有效活菌数2×106cfu/g、绿色木霉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各原料至碎屑直径为1-2mm,备用;

所述碎屑混合均后加入菌液形成混合料,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为4.3;

所述混合料在25℃密闭条件下放置2周后,得到饲料。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饲料,包括33kg玉米、20kg喷浆玉米皮、9kg棉粕、8kg米糠粕、30kg菌液;

其中,菌液中产丙酸丙酸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4×106cfu/g、产朊假丝酵母中的有效活菌数3×106cfu/g。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各原料至碎屑直径为1-2mm,备用;

所述碎屑混合均后加入菌液形成混合料,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为4;

所述混合料在25℃密闭条件下放置2周后,得到饲料。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饲料,包括包括33kg玉米、20kg喷浆玉米皮、9kg棉粕、8kg米糠粕、30kg菌液;

其中,菌液中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3×106cfu/g、黑曲霉中的有效活菌数3×106cfu/g、绿色木霉中的有效活菌数2×106cfu/g。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各原料至碎屑直径为1-2mm,备用;

所述碎屑混合均后加入菌液形成混合料,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为4;

所述混合料在25℃密闭条件下放置2周后,得到饲料。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饲料,包括10kg玉米、40kg喷浆玉米皮、10kg棉粕、10kg米糠粕、30kg菌液;

其中,菌液中产丙酸丙酸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产朊假丝酵母中的有效活菌数3×106cfu/g、黑曲霉中的有效活菌数2×106cfu/g、绿色木霉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各原料至碎屑直径为1-2mm,备用;

所述碎屑混合均后加入菌液形成混合料,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为4;

所述混合料在25℃密闭条件下放置2周后,得到饲料。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饲料,包括35kg玉米、30kg喷浆玉米皮、10kg棉粕、10kg米糠粕、15kg菌液;

其中,菌液中产丙酸丙酸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地衣芽孢杆菌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产朊假丝酵母中的有效活菌数3×106cfu/g、黑曲霉中的有效活菌数2×106cfu/g、绿色木霉中的有效活菌数1×106cfu/g。

上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粉碎各原料至碎屑直径为1-2mm,备用;

所述碎屑混合均后加入菌液形成混合料,碎屑混合后的均匀度变异系数为4;

所述混合料在25℃密闭条件下放置2周后,得到饲料。

试验例

本试验例提供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中的饲料在育肥羊中的应用;每个饲料均采用下述方法用于育肥羊中,然后计算羊的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和死淘率,具体如下,

从内蒙古临河市富民养殖合作社中选择800只试验用羊(选择小尾寒羊及小尾寒羊与本地杂交的f1、f2代羔羊),该羊只已全部接种疫苗及驱虫一次,通过一周时间进行过渡。按公母体重分为8个组,每个组100只(公母各50只,分开圈舍饲养),试验期90天。基础日粮饲喂包头九州大地饲料有限公司市售的肉羊育肥期全混合饲料。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额外补加相当于精补料1/10喂量的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中的生物发酵饲料,对照组饲喂原有饲料,不额外加生物发酵饲料。

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进行称重(初始体重和期末体重),称重均在早晨饲喂前进行。每天饲喂2次肉羊育肥期全混合饲料,每天补饲一次草(羊草等粗饲料,不是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制得的发酵饲料),每个栏里设置一个饮水槽,自由饮水;每日详细记录采食、增重及病死羊情况。

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死淘率分别由以下计算公式得到,实验结果见表1;其中,日采食量就是每只羊一天采食饲料的重量,平均日采食量就是试验期日采食量的平均值。

日采食量=(饲喂量-剩料量)/羊只数量式ⅰ;

平均日增重=(期末重量-初始重量)/试验天数式ⅱ;

料肉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式ⅲ;

死淘率=死亡或淘汰数量/试验数量式ⅳ。

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饲料饲喂肉羊的试验结果

表1中,实施例1与对比例1和2比较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菌液有助于提高羊的采食量和增重,降低羊的死淘率;

实施例1与对比例3比较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菌液与一定量配比的饲料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羊的采食量和增重,降低羊的死淘率;

实施例1与对比例4比较说明,特定用量的菌液和饲料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羊的采食量和增重,降低羊的死淘率。

由此可知,通过菌液中各个菌种的互相配合对饲料的发酵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将其用于含有一定配比的玉米、喷浆玉米皮、米糠粕和棉粕的饲料中,可以提高饲料的发酵效果和口感,提高肉羊的采食量和增重,降低羊的死淘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