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煮机,尤其涉及一种海产品加工蒸煮机。
背景技术:
海产品,尤其是海洋贝类,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而广受大众的喜爱,因此,海产品商品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这也促使海产品加工行业需不断发展以适应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对海洋贝类等海产品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蒸煮装置,传统的海产品加工蒸煮装置一般采用高压蒸汽锅炉,高压蒸汽锅炉需加温产生蒸汽才能把蒸煮锅内的水煮沸,由于高压蒸汽锅炉升温速度慢,因此,使用高压蒸汽锅炉不但生产成本高,并且生产效率十分低。主要表现为:通常高压蒸汽锅炉产生一吨蒸汽需要1个多小时,再把蒸煮锅内的水烧开需要40~50分钟,因此,使用高压蒸汽锅炉进行海产品蒸煮时需使用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还大大增加了燃气、煤、电等能源的使用量及使用费用,不但延长了生产时间还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高压蒸汽锅炉的安装也十分麻烦,需耗费更多的人力成本,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产品加工蒸煮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产品加工蒸煮机,包括燃烧炉、燃烧室,它还包括机身、上不锈钢网带、下不锈钢网带、进料斗、烟囱;
机身的顶端盖置有保温锅盖,机身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腿,机身的内部设置有蒸煮室和送料室,送料室倾斜设置且送料室与蒸煮室相连通,送料室的右端开设有送料口;
燃烧炉设置在机身的左侧,燃烧炉通过燃烧支架与燃烧室相连通,燃烧支架固定在机身的左侧壁上;燃烧室设置在蒸煮室内且燃烧室连通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连通有烟囱座,烟囱座一端设置在蒸煮室内、另一端穿过机身的后侧壁并与烟囱相连通;
上不锈钢网带设置在蒸煮室内,上不锈钢网带的左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右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共同带动上不锈钢网带运动;
下不锈钢网带具有连接为一体的直线部和倾斜部,直线部位于蒸煮室内内,倾斜部位于送料室内;直线部的左端设置有第三传动轮,倾斜部的右端设置有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共同带动下不锈钢网带运动且第四传动轮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三传动轮的设置高度;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副轴上,转动副轴连接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与控制箱相连接;
上不锈钢网带与下不锈钢网带的直线部之间形成夹层,用于将蒸煮完成的海产品进行传送;进料斗位于燃烧室的正上方并与蒸煮室相连通,进料斗的上部位于机身的顶部上方、下部设置在蒸煮室内,下不锈钢网带的直线部延伸到进料斗与燃烧室之间,从而进料斗顺利地将待加工的海产品送入到夹层内;进料斗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设置有电动阀门;
机身的前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水口和引水口,引水口处设置有电动阀门,蒸煮室的内壁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位于上不锈钢网带与下不锈钢网带之间;当蒸煮室内的水量过多时,液位传感器将液位过高的信号传送给控制箱,由控制箱控制引水口处的电动阀门开启,将蒸煮室内多余的水量排出;当蒸煮室内的水量不足时,液位传感器将液位过低的信号传送给控制箱,由控制箱控制进水口处的电动阀门开启,补足蒸煮室内的水量。
进一步地,送料室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45度。
进一步地,送料室的外部安装有加强方管,加强方管位于送料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下不锈钢网带、上不锈钢网带均由不锈钢网和支撑杆组成,支撑杆等距固定在不锈钢网上。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均为链轮。
进一步地,保温锅盖为多个,多个保温锅盖分别盖置在蒸煮室和送料室的顶端,用于保持蒸煮室和送料室的内部温度。
进一步地,支腿的下端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调整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产品加工蒸煮机,为一体化蒸煮机,采用全自动带式变频调节,实现了连续加工蒸煮,极大的提高了生产量,同时,摒弃高压蒸汽锅炉的加热方式,直接采用燃烧机进行蒸煮,具有升温速度快的优势,并且使用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不但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还符合安全环保无污染的要求。此外,本装置采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更长,还可以根据要求定制大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产品加工蒸煮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海产品加工蒸煮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海产品加工蒸煮机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上不锈钢网带或下不锈钢网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蒸煮室;3、送料室;4、燃烧炉;5、进料斗;6、上不锈钢网带;7、下不锈钢网带;8、第一传动轮;9、保温锅盖;10、第二传动轮;11、烟囱;12、燃烧支架;13、第三传动轮;14、燃烧室;15、第四传动轮;16、加强方管;17、出料口;18、倾斜部;19、排气管道;20、烟囱座;21、液位传感器;22、支腿;23、调整座;24、排水口;25、引水口;26、夹层;27、轴承;28、支撑杆;29、不锈钢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海产品加工蒸煮机,包括燃烧炉4、燃烧室14,它还包括机身1、上不锈钢网带6、下不锈钢网带7、进料斗5、烟囱11;通身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造型美观、结构合理,耐腐蚀性更强,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机身1的内部设置有蒸煮室2和送料室3,蒸煮室2用于海产品的蒸煮加工,送料室3用于将蒸煮完成的海产品送入到下游生产设备如振动筛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在本装置中,送料室3倾斜设置且送料室3与蒸煮室2相连通为一体,并且送料室3的右端开设有送料口17。通常为确保海产品顺利的送入到下游生产设备中,送料室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设置在20~45度之间。此外,为确保送料室3的支撑强度,在送料室3的外部安装有加强方管16,加强方管16位于送料口17的下方。
为防止蒸煮室2和送料室3内热量的散失,如图1至3所示,在机身1的顶端盖置有保温锅盖9,保温锅盖9为多个,多个保温锅盖分别盖置在蒸煮室2和送料室3的顶端,从而有效的防止蒸汽外泄,降低能源的损耗,保持蒸煮室2和送料室3的内部温度;并且设置了多个保温锅盖,打开更为方便。同时,为便于本装置的移动和调增,在机身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腿22,支腿22的下端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调整座23。
本装置摒弃了高压蒸汽锅炉的加热方式,采用燃烧机、燃烧室进行蒸煮,具体的设置方式为:燃烧炉4设置在机身1的左侧,燃烧炉4通过燃烧支架12与燃烧室14相连通,燃烧支架12固定在机身1的左侧壁上;燃烧室14设置在蒸煮室2内且燃烧室14连通有排气管道19,排气管道19连通有烟囱座20,烟囱座20一端设置在蒸煮室2内、另一端穿过机身1的后侧壁并与烟囱11相连通。
燃烧机使用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并通过排气管道进行热量的传递,直接把蒸煮室内的水煮沸,再通过烟囱排出;采用燃烧机和燃烧室配合的方式进行蒸煮,通常5~6吨水只需30~40分钟便能煮沸,比传统的高压蒸汽锅炉的煮沸速度提升了45%,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省去安装高压蒸汽锅炉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装置采用上不锈钢网带6和下不锈钢网带7进行待加工海产品的传送和出料,即上不锈钢网带6与下不锈钢网带7的直线部之间形成夹层26,夹层的结构十分稳定,用于将蒸煮完成的海产品进行传送,还为待加工海产品的蒸煮提供空间,保持海产品形状的完整性。具体的设置方式为:如图1所示,上不锈钢网带6设置在蒸煮室2内,上不锈钢网带6的左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8、右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轮10,第一传动轮8与第二传动轮10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传动轮8和第二传动轮10共同带动上不锈钢网带6运动;下不锈钢网带7具有连接为一体的直线部和倾斜部18,直线部位于蒸煮室内2内,倾斜部18位于送料室3内;直线部的左端设置有第三传动轮13,倾斜部18的右端设置有第四传动轮15,第三传动轮13与第四传动轮15共同带动下不锈钢网带7运动且第四传动轮15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三传动轮13的设置高度;第一传动轮8、第二传动轮10、第三传动轮13、第四传动轮15均为链轮,分别通过轴承27安装在转动副轴上,转动副轴连接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与控制箱相连接,从而实现了全自动网带式变频调节连续加工,采用高强度优质的不锈钢网带自动传输,可随时调控,实现了自动连续生产的目的,提高了加工产量以及生产效率。为使得海产品能有效的传送,如图4所示,下不锈钢网带7、上不锈钢网带6均由不锈钢网29和支撑杆28组成,支撑杆28等距固定在不锈钢网29上,支撑杆略高于不锈钢网29的平面,不但起到支撑作用还使海产品能有效的随下不锈钢网带7、上不锈钢网带6移动。
进一步地,为确保待加工海产品的入料过程,如图1和图2所示,进料斗5与蒸煮室2相连通,进料斗5的上部位于机身1的顶部上方、下部设置在蒸煮室2内,下不锈钢网带7的直线部延伸到进料斗5与燃烧室14之间,从而进料斗5顺利地将待加工的海产品送入到夹层26内。并且,进料斗5位于燃烧室14的正上方,确保燃烧室能实现快速的蒸煮。
此外,水的加入对蒸煮过程的完成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进料斗5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设置有电动阀门;如图2和图3所示,机身1的前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水口24和引水口25,引水口25处设置有电动阀门,蒸煮室2的内壁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21,液位传感器21的安装高度位于上不锈钢网带6与下不锈钢网带7之间;当蒸煮室2内的水量过多时,液位传感器21将液位过高的信号传送给控制箱,由控制箱控制引水口25处的电动阀门开启,将蒸煮室2内多余的水量排出;当蒸煮室2内的水量不足时,液位传感器21将液位过低的信号传送给控制箱,由控制箱控制进水口处的电动阀门开启,补足蒸煮室2内的水量。此外,当需要将蒸煮室2内的水全部排出(如清洗本装置)时,可开启排水口24,实现水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产品加工蒸煮机,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为:首先,检测海产品加工蒸煮机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保温锅盖9均盖置好;随后,开启电源,外接水源从进水口将水送入到蒸煮室2内,同时,燃烧炉4开始工作,燃料在燃烧室14内燃烧并对水进行加热,液位传感器21检测水位高度并将水位信号传送给控制箱,当水位位于设定高度时,控制箱控制进水口处的电动阀门关闭,燃烧炉4仍继续工作,燃烧室14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断在排气管道19内传递并将水煮沸;此时,从进料斗5处不断投入待加工的海产品,待加工的海产品进入到夹层26内并被蒸煮,蒸煮完成后在上不锈钢网带6和下不锈钢网带7的作用下连续送入到送料室3并从送料口17进入到下游生产设备内;在对待加工海产品蒸煮的过程中,若蒸煮室2内的水位高压设定水位时,液位传感器21将液位过高的信号传送给控制箱,由控制箱控制引水口25处的电动阀门开启,将蒸煮室2内多余的水量排出;当蒸煮室2内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液位传感器21将液位过低的信号传送给控制箱,由控制箱控制进水口处的电动阀门开启,补足蒸煮室2内的水量,使得本海产品加工蒸煮机能自动连续的工作。
本装置的操作十分便利,对生产人员的要求低,实现了入料、蒸煮、出料等工序的连续作业,无需间断,具有劳动强度小、功效高、便于操作、省时、省力等优点。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