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芽掐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3831发布日期:2020-04-03 13:1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芽掐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食品加工机械,更具体说是一种豆芽加工机。



背景技术:

绿豆芽,即绿豆的芽,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泡后发出的嫩芽。食用部分主要是下胚轴。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会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质也会分解为各种人所需的氨基酸,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七倍,尤其是绿豆芽发芽后,如果直接用来炒菜食用,豆芽的根部有土腥味、芽部有苦味,因此,需要将豆芽的芽部及根部掐掉;如果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加工,会增加很高的成本,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加工,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豆芽加工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保证掐掉豆芽的芽部及根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芽掐菜机,通过将豆芽放置在周转套筒中(豆芽沿周转套筒的轴向放置,放入量适当),再经过振动,使得豆芽的下端对齐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切割长度将下端切掉;然后翻转周转套筒,经振动后将豆芽的另外一端对齐后,按预先设定的切割长度将豆芽的另外一端切除;最终豆芽的两端都被切除,达到去除芽部及根部的技术效果。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结构如下:

一种豆芽掐菜机,包括机架,机架的前端、后端及一个侧端设置传输带;机架上设置进料装置、推进装置、第一振动装置、第二振动装置、翻转装置及相互抵接的多行多列周转套筒;

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斗的下方设置周转套筒,豆芽沿所述周转套筒的轴向设置;机架的前端设置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端与推进板固定,推进板与周转套筒的前端侧壁抵接;推进装置将周转套筒推至下一工位;第一振动装置及第二振动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机架上方的振动框架,振动框架的上端与偏心轮轴接,偏心轮由振动电机驱动旋转;振动框架上设置周转套筒;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轴,所述翻转轴端部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由气缸的活塞驱动来回运动,翻转轴上固定有翻转上盖及翻转底板,周转套筒设置在翻转上盖及翻转底板间,所述翻转上盖及翻转底板间还设置推筒装置,所述推筒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端与推杆固定,推杆与周转套筒抵接;

所述第一振动装置及第二振动装置的下端设置料板,料板的下方设置限位板,料板上设置通孔,豆芽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限位板抵接,料板与限位板间设置切刀,切刀的上部切刃与料板的下方抵接以切割豆芽;所述切刀与传动杆固定,传动杆与推进装置的推进板固定;周转套筒由进料装置装满豆芽后,被推进装置推送,依次经过第一振动装置、翻转装置、第二振动装置后,由后端的传输带经侧端的传输带到达前端到达传输带,再被进料装置装满豆芽,循环运动。

所述周转套筒进入翻转装置前由定位装置限定周转套筒与翻转装置的距离以保证旋转时不发生干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架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塞端与联动杆固定,联动杆下端设置具有中间凸起的定位杆,定位杆下移时将周转套筒向前端推移。

所述推筒装置的活塞杆的长度保证推出翻转装置后的周转套筒与翻转装置的距离,以防止翻转装置转动时与后端的周转套筒发生干涉。

进料斗下方设置进料挡片,所述进料挡片的一端与气缸活塞杆固定。

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限位板下方设置漏孔,漏孔的下方设置回收箱;第二振动装置的料板上设置两排通孔,前端的通孔下方为限位板,后端的通孔下方为成品回收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了自动切除豆芽的芽部及根部的目的,且效果良好,自动化程度较高,适合大批量工厂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转装置的放大图;

图5翻转装置中的推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切割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前端是指附图的右端,后端是指附图的左端;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机架的前端设置传输带6、后端设置传输带4及一个侧端设置传输带5;机架上设置进料装置2、推进装置3、第一振动装置7、第二振动装置8、翻转装置9及相互抵接的多行多列周转套筒20;这里的“行”指机架的前后方向,“列”指与其垂直的左右方向;

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21,进料斗的下方设置周转套筒20,进料斗21下方、周转套筒的上方设置进料挡片16,所述进料挡片16的一端与气缸13的活塞杆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的推动下,进料挡片的通孔与进料斗对应时可以进料,当进料挡片的通孔不与进料斗对应时,则无法进料。豆芽沿所述周转套筒20的轴向设置;

机架的前端设置推进装置3,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气缸13,气缸的活塞端与推进板17固定,推进板17通过一个推板18与周转套筒20的前端侧壁抵接;推进装置3将周转套筒20推至下一工位;

第一振动装置7及第二振动装置8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方的立架76,立架的上端设置导轨77,振动框架71的上端设置转轴72,转轴72的两端设置导轮73,导轮73沿导轨77来回运动;振动框架的上端还通过连杆与偏心轮74轴接,偏心轮由振动电机75驱动旋转;振动框架71上设置周转套筒20;

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轴96,所述翻转轴端部齿轮91与齿条92啮合,齿条由气缸13的活塞驱动来回运动,翻转轴上固定有翻转上盖94及翻转底板95,周转套筒20设置在翻转上盖及翻转底板间,所述翻转上盖及翻转底板间还设置推筒装置97,所述推筒装置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端与推杆98固定,推杆98与周转套筒20抵接;

如图6所述,所述第一振动装置及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框架71下端设置料板78,料板的下方设置限位板79,料板上设置通孔,豆芽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限位板抵接,料板与限位板间设置切刀80,切刀80的上部切刃与料板78的下方抵接以切割豆芽;所述切刀与传动杆固定,传动杆与推进装置的推进板17固定;通过调整限位板的高度可以调整切割长度,并且,第一振动装置及第二振动装置的切割长度可根据豆芽的根部高度及芽部高度进行调整。

周转套筒由进料装置装满豆芽后,被推进装置推送,依次经过第一振动装置、翻转装置、第二振动装置后,由后端的传输带经侧端的传输带到达前端到达传输带,再被进料装置装满豆芽,循环运动。每次推进装置都将一个整列的周转套筒向前推进一个工位;传输带均由传输电机带动,绕从动轮运动,从而将上方的周转套筒运至指定位置;

为防止翻转装置转动时有两侧的周转套筒发生干涉,所述周转套筒进入翻转装置前由定位装置限定周转套筒与翻转装置的距离以保证旋转时不发生干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架61上的气缸13,气缸的活塞端与联动杆62固定,联动杆下端设置具有中间凸起的定位杆63,定位杆下移时将周转套筒20向前端推移翻转装置与前端的周转套筒间的距离。定位杆63为两个,中间轴接的结构保证了当定位杆下端与底部接触后,随着联动杆62的下降,中间位置会向外凸起,增加了移动距离。

所述推筒装置的活塞杆的长度保证推出翻转装置后的周转套筒与翻转装置的距离,以防止翻转装置转动时与后端的周转套筒发生干涉。

所述第一振动装置的限位板下方设置漏孔,漏孔的下方设置回收箱;第二振动装置的料板上设置两排通孔,前端的通孔下方为限位板,后端的通孔下方为成品回收箱。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通过将豆芽放置在多行多列的周转套筒中(豆芽沿周转套筒的轴向放置,放入量适当),由推进装置向后方推进,周转套筒相互抵接,因此,前端的推动后端的周转套筒,推进装置推进一个工位,所有的周转套筒都向后移动一个工位;周转套筒依次通过第一振动装置、翻转装置、第二振动装置;

经过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使得豆芽的下端对齐后,掉入料板下方的通孔中并受限位板的限制,根据预先设定的切割长度将下端切掉;然后通过翻转装置翻转周转套筒,翻转装置翻转前通过定位装置将周转套筒与翻转套筒的距离保证不发生干涉;

经过翻转装置后,豆芽切割好的一端翻转到周转套筒的上方,周转套筒的下方是未切割的一端,经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后将豆芽的另外一端对齐后,按预先设定的切割长度将豆芽的另外一端切除;最终豆芽的两端都被切除,经第二振动装置料板下方的第二排通孔掉入成品箱,达到去除芽部及根部的技术效果。

为保证振动后豆芽能更好地对齐,所述第一振动装置及第二振动装置同时对多列周转套筒进行振动,优选地为3列。

当前端的周转套筒进料时推进装置不动作,此时,两个振动装置同时振动,翻转装置旋转180度,将进入翻转装置的周转套筒翻转后由推筒装置推送到后方位置,等待进入第二振动装置,然后推筒装置缩回,翻转装置也返回原来角度,等待下一列周转套筒的进入;而推筒装置向后方推动一个工位,也带动后方所有的周转套筒向后方移动一个工位,最后一排的卸料的周转套筒被送至后方的传输带上;前端的推进装置向后方推动一个工位,翻转装置前的周转套筒也向后移动一个工位。

为保证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气缸、各个电机(包括传输带电机、定位装置电机等)均由中心控制器控制,还包括位置感应器等,各感应器也与中心控制器连接;中心控制器可采用市购的plc,如西门子公司的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