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5408发布日期:2020-05-06 22:3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为挂面切断机的构成部件,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挂面全自动智能切断机生产时,一次多杆同时切断时,杆与杆碰撞容易导致面杆上的面挤压、掉面等问题,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如果采用每循环单杆切,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速度提高又会导致切断尺寸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前输送装置和后输送装置,在两者的相对端之间设有搁面板;该后输送装置包括送杆从动轮、送杆过渡轮和后送杆链条,送杆过渡轮设在送杆从动轮的后面,两者等高设置,后送杆链条环绕在送杆从动轮和送杆过渡轮的上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后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设有分杆输送装置,该分杆输送装置包括分杆从动轮、分杆过渡轮、分杆张紧轮、分杆张紧板、分杆链条、分杆链条托板和分杆齿,分杆链条环绕在分杆从动轮、分杆过渡轮和分杆张紧轮上,分杆张紧轮通过分杆张紧板连接在机架上;分杆从动轮与送杆从动轮同轴安装,分杆过渡轮与送杆过渡轮同轴安装;在分杆从动轮和分杆过渡轮之间上面的分杆链条下面设有分杆链条托板;在该分杆链条的外周设有等间隔分布的分杆齿。

所述的前输送装置包括送杆链轮、前送杆链条、前输送张紧轮、检测拨片和挑杆臂,前送杆链条环绕在送杆链轮和前输送张紧轮上,在送杆链轮的轴上铰接检测拨片的中部;在该送杆链轮的后面装有挑杆臂,该挑杆臂的上部铰接在该搁面板上,在该挑杆臂的顶端设有锯齿形凹槽,该挑杆臂装有能够驱动其摆动的驱动装置,在该检测拨片上设有能够检测挑杆臂顶端的锯齿形凹槽内是否有面杆的传感器,并在检测到锯齿形凹槽内有面杆的信息后控制该挑杆臂摆动设定的角度,将面杆输送到后输送装置上。

在所述的后输送装置的后送杆链条上等距设有四组铆钩,每组铆钩由两个高铆钩和五个矮铆钩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分杆输送装置,挑杆后对面杆进行分杆,使面杆与面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挑杆过程中及下架过程中面杆与面杆碰撞导致的掉面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挂面切断机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侧的结构视图(即图1中p处的放大图,不含面杆后输送装置c);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侧的结构视图(不含随动分杆装置b)。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切断机20的)机架18上的前输送装置a和后输送装置c,在两者的相对端之间设有搁面板4;该后输送装置c为现有技术,包括送杆从动轮12、送杆过渡轮13和后送杆链条14,送杆过渡轮13设在送杆从动轮12的后面,两者等高设置,后送杆链条14环绕在送杆从动轮12和送杆过渡轮13的上面,在后送杆链条14上设有等距设有四组铆钩,每组铆钩由两个高铆钩15和五个矮铆钩16组成。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输送装置a的输出端与后输送装置c的输入端之间设有分杆输送装置b,该分杆输送装置b包括分杆从动轮6、分杆过渡轮7、分杆张紧轮8、分杆张紧板9、分杆链条10、分杆链条托板11和分杆齿17,分杆链条10环绕在分杆从动轮6、分杆过渡轮7和分杆张紧轮8上,分杆张紧轮8通过分杆张紧板9连接在机架18上;分杆从动轮6与送杆从动轮12同轴安装,分杆过渡轮7与送杆过渡轮13同轴安装;在分杆从动轮6和分杆过渡轮7之间上面的分杆链条10下面设有分杆链条托板11;在该分杆链条10的外周设有等间隔分布的分杆齿17。

所述的前输送装置a为现有技术,包括送杆链轮1、前送杆链条2、前输送张紧轮21、检测拨片3和挑杆臂5,前送杆链条2环绕在送杆链轮1和前输送张紧轮21上,在送杆链轮1的轴上铰接检测拨片3的中部;在该送杆链轮1的后面装有挑杆臂5,该挑杆臂5的上部铰接在该搁面板4上,在该挑杆臂5的顶端设有锯齿形凹槽,该挑杆臂5装有能够驱动其摆动的驱动装置,在该检测拨片3上设有能够检测挑杆臂5顶端的锯齿形凹槽3内是否有面杆的传感器,并在检测到锯齿形凹槽3内有面杆19的信息后控制该挑杆臂5摆动设定的角度,将面杆19输送到后输送装置c上。

随动分杆装置b包含:送杆链轮1,前送杆链条2、检测拨片3、搁面板4、挑杆臂5、分杆从动轮6、分杆过渡轮7、分杆张紧轮8、分杆张紧板9、分杆链条10、分杆链条托板11、送杆从动轮12、送杆过渡轮13、后送杆链条14、高铆钩15、矮铆钩16、分杆齿17、送杆角钢18。

前送杆链条2一端为送杆链轮1,送杆链轮1与检测拨片3同轴心安装在搁面板4驼峰左侧;挑杆臂5在搁面板4驼峰两侧循环运动,完成面杆的搬运;分杆从动轮6固定在搁面板4驼峰右侧,与送杆从动轮12同轴心安装;分杆过渡轮7固定在搁面板4最右侧,与送杆过渡轮13同轴心安装;分杆张紧轮8固定在分杆张紧板9上,分杆张紧板9安装在送杆角钢18上。分杆从动轮6、分杆过渡轮7和分杆张紧轮8上挂有均布分杆齿17的分杆链条10;送杆从动轮12与送杆过渡轮13上挂有后送杆链条14,后送杆链条14上有两组高铆钩15和五组矮铆钩16;送杆轮在分杆轮和搁面板4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送杆链条2、分杆链条10、后送杆链条14以及与其有关的链轮均为左右并列的两套,附图中只表示了一侧,另一侧与图示的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送杆链轮1带动前送杆链条2移动,将面杆输送到搁面板4的挑杆位置同时将检测拨片3推动产生检测信号,信号控制挑杆臂5进行挑杆动作,将面杆从搁面板4驼峰左侧挑到右侧。面杆落到搁面板4上的同时落在分杆链条10的分杆齿17中间;当挑杆臂5挑第二个面杆时,因挑杆臂5本身宽度会将第一个面杆往前推动,从而分杆链条10也会向前移动一个齿距;第二个面杆落到搁面板4上的同时,也落到分杆链条10的第二个分杆齿17内。依次三个循环之后,搁面板4上的四个面杆,都被分杆链条10用分杆齿17分割开来。当下架链条后送杆链条14的高铆钩15带动面杆移动脱离搁面板4后,因分杆链条10的作用,面杆会落到下架链条14的矮铆钩16中间,面杆与面杆之间保持间隔,往前输送进行切断。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前输送装置和后输送装置,在两者的相对端之间设有搁面板;该后输送装置包括送杆从动轮、送杆过渡轮和后送杆链条,送杆过渡轮设在送杆从动轮的后面,两者等高设置,后送杆链条环绕在送杆从动轮和送杆过渡轮的上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后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设有分杆输送装置,该分杆输送装置包括分杆从动轮、分杆过渡轮、分杆张紧轮、分杆张紧板、分杆链条、分杆链条托板和分杆齿,分杆链条环绕在分杆从动轮、分杆过渡轮和分杆张紧轮上,分杆张紧轮通过分杆张紧板连接在机架上;分杆从动轮与送杆从动轮同轴安装,分杆过渡轮与送杆过渡轮同轴安装;在分杆从动轮和分杆过渡轮之间上面的分杆链条下面设有分杆链条托板;在该分杆链条的外周设有等间隔分布的分杆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输送装置包括送杆链轮、前送杆链条、前输送张紧轮、检测拨片和挑杆臂,前送杆链条环绕在送杆链轮和前输送张紧轮上,在送杆链轮的轴上铰接检测拨片的中部;在该送杆链轮的后面装有挑杆臂,该挑杆臂的上部铰接在该搁面板上,在该挑杆臂的顶端设有锯齿形凹槽,该挑杆臂装有能够驱动其摆动的驱动装置,在该检测拨片上设有能够检测挑杆臂顶端的锯齿形凹槽内是否有面杆的传感器,并在检测到锯齿形凹槽内有面杆的信息后控制该挑杆臂摆动设定的角度,将面杆输送到后输送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后输送装置的后送杆链条上等距设有四组铆钩,每组铆钩由两个高铆钩和五个矮铆钩组成。


技术总结
一种能够防止面杆发生碰撞的面杆输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前输送装置和后输送装置,在两者的相对端之间设有搁面板;该后输送装置包括送杆从动轮、送杆过渡轮和送杆链条,送杆过渡轮设在送杆从动轮的后面,两者等高设置,送杆链条环绕在送杆从动轮和送杆过渡轮的上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后输送装置的输入端之间设有分杆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随动分杆装置;作用;挑杆后对面杆进行分杆,使面杆与面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挑杆过程中及下架过程中面杆与面杆碰撞导致的掉面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云;柳先知;邵泽强;田青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科佳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