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番薯干烘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6630发布日期:2020-05-01 16:5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番薯干烘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番薯干烘制机。



背景技术:

番薯干制备工艺,依次包括番薯清洗、去皮、切片、烘制,以及后期调味等步骤,其中烘制步骤就要求对番薯片进行恰到好处的烘干,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现有的番薯干烘制机,大多仅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内下方的加热丝,以及设置在机体内中部位置处并用于安放番薯切片的架子,因此就导致在烘制过程中不方便随时添加调味料的问题,只能在放进去时一起添加,这就不能很好地满足番薯干制备要求,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在烘制时方便进行调味料添加的新型番薯干烘制机。

专利公告号为cn208523727u,公告日为2019.02.2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高品质草莓干用高效循环烘制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通过多个合页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安装有把手,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内壁交错设置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部由多个固定板分割成蛇形通道,所述固定板上插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烘制设备存在烘制使用不够灵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番薯干烘制机,其能通过在机体内设置加热丝、烘制架体、安装架单元、安装孔单元以及料筒单元的方式,达到番薯干烘制过程中有效添加调味料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调味料添加结构合理有效、易于拆装,添加动作简单方便、不易意外倒出,有效添加面积大,以及烘制过程添加调味料整体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番薯干烘制机,包括设有进出料口的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下方位置处的加热丝,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部靠近所述进出料口高度位置处并用于安放番薯切片的烘制架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侧面上方位置处的安装架单元,设置在所述机体侧壁上的安装孔单元,以及穿过所述安装孔单元且插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单元上并通过旋转后向下落料方式以用于在所述番薯切片上添加调味料的料筒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料筒单元包括两端封口的圆柱筒体,设置在所述圆柱筒体一侧端面上并用于插在在所述安装孔单元上的握持柱,设置在所述圆柱筒体另一侧端面上并用于与所述安装架单元进行插接安装的安装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筒体的筒体壁上并用于向下添加调味料的长轴向加料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料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持柱位于所述机体外侧端的握持套体。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料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筒体一侧端面上且与所述长轴向加料口关于所述圆柱筒体中心轴中心对称的加料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加料管上并通过重力下垂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轴向加料口保持在最高位的管体盖。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料筒单元还包括四周粘接设置在所述长轴向加料口内侧面上并用于拦截较大颗粒调味料的滤网。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架单元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侧面上的安装梁,设置在所述安装梁下表面上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料筒单元侧面上并用于插接安装所述安装柱的插接槽。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设有所述安装柱的所述圆柱筒体外侧端面和所述安装梁端面上均设有一个通过相互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轴向加料口保持在最高位的永磁铁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孔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侧壁上的安装孔,以及内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上的安装环,所述握持柱插在所述安装环内。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孔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环内环面上的滚珠槽,以及嵌入设置在所述滚珠槽上并用于所述握持柱进行滚动摩擦的滚珠体。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圆柱筒体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体内设置加热丝、烘制架体、安装架单元、安装孔单元以及料筒单元的方式,达到番薯干烘制过程中有效添加调味料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调味料添加结构合理有效、易于拆装,添加动作简单方便、不易意外倒出,有效添加面积大,以及烘制过程添加调味料整体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料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滤网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单元以及永磁铁块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孔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以及附图5所示,一种新型番薯干烘制机,包括设有进出料口的机体11,设置在所述机体11内部下方位置处的加热丝12,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11内部靠近所述进出料口高度位置处并用于安放番薯切片13的烘制架体1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11内侧面上方位置处的安装架单元1,设置在所述机体11侧壁上的安装孔单元2,以及穿过所述安装孔单元2且插接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单元1上并通过旋转后向下落料方式以用于在所述番薯切片13上添加调味料的料筒单元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丝12以及烘制架体14保证基本的烘制效果,所述料筒单元3在所述安装架单元1和所述安装孔单元2上旋转,使得调味料不仅可以落下,还可以沿着旋转方向飞洒出来,以增大有效添加效果,使得更多的番薯片可以被洒上调味料。

所述料筒单元3包括两端封口的圆柱筒体301,设置在所述圆柱筒体301一侧端面上并用于插在在所述安装孔单元2上的握持柱302,设置在所述圆柱筒体301另一侧端面上并用于与所述安装架单元1进行插接安装的安装柱303,以及设置在所述圆柱筒体301的筒体壁上并用于向下添加调味料的长轴向加料口304。所述料筒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持柱302位于所述机体11外侧端的握持套体305。所述料筒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柱筒体301一侧端面上且与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关于所述圆柱筒体301中心轴中心对称的加料管306,以及设置在所述加料管306上并通过重力下垂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保持在最高位的管体盖307。所述料筒单元3还包括四周粘接设置在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内侧面上并用于拦截较大颗粒调味料的滤网30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筒单元3的使用方法及优点如下:

第一,初始时,通过所述加料管306向所述圆柱筒体301内添加调味料,比如孜然粉、胡椒粉以及食盐等,然后将所述管体盖307封闭。

第二,将所述圆柱筒体301穿过所述安装孔单元2,最终使得所述安装柱303插在所述安装架单元1上,所述握持柱302架在所述安装孔单元2上,通过所述加料管306以及管体盖307增加的重量,保证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朝上,在烘制过程中需要添加时,再握持旋转所述握持柱302,使得调味料从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处洒落即可。

第三,所述握持套体305的材质为现有橡胶,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的长度为该方向上所述烘制架体14长度的80-90%,所述滤网308用于避免大颗粒的食言等调味料直接落下,造成撒料不均匀,当然,调味料本身在加入时需要提前研磨至足够细。

所述安装架单元1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机体11内侧面上的安装梁101,设置在所述安装梁101下表面上的安装板10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02靠近所述料筒单元3侧面上并用于插接安装所述安装柱303的插接槽103。设有所述安装柱303的所述圆柱筒体301外侧端面和所述安装梁101端面上均设有一个通过相互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将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保持在最高位的永磁铁块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103保证整个所述料筒单元3具有基本的环向旋转、竖向固定效果,而所述永磁铁块4则具有两个作用:

第一,所述永磁铁块4靠近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相互磁力吸引时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正好朝上,避免因为意外朝下而导致误加料的问题,而在所述圆柱筒体301需要旋转落料时,则适当施力以解除靠近磁力吸引作用即可,且需要较大量添加调味料时,使得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在最底端位置处两侧晃动即可,保证有效添加,此时所述握持柱302上标有所述长轴向加料口304的位置标记,所述标记朝下,即在撒料。

第二,两个所述永磁铁块4之间相互磁力吸引,又可以将所述料筒单元3轴向吸引“压在”所述插接槽103上,避免所述料筒单元3整个脱离所述安装架单元1,当然,即使脱离了,由于铁质的所述料筒单元3自身刚性条件,及在所述安装孔单元2处的插接效果,也不会使得所述料筒单元3落在所述烘制架体14上。

所述安装孔单元2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11侧壁上的安装孔201,以及内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01上的安装环202,所述握持柱302插在所述安装环202内。所述安装孔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环202内环面上的滚珠槽,以及嵌入设置在所述滚珠槽上并用于所述握持柱302进行滚动摩擦的滚珠体。所述安装孔201的内径大于所述圆柱筒体301的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橡胶材质的所述安装环202外径略大于所述安装孔201内径,保证插入卡合固定的高强度,而所述滚珠体保证所述握持柱302旋转时阻力较小,比较轻松,所述握持柱302旋转时适当向内推挤施压最好,而所述安装孔201则用于保证相对较粗的所述圆柱筒体301得以通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