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果香高山红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1258发布日期:2020-08-05 00:56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果香高山红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其制作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是由中国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的。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占据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红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新的生产工艺来制造出优质的红茶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红茶加工出来大都是甜香或蜜香,喝多了容易腻和反胃,而花香和花果香的红茶,苦涩味较重,茶叶不够鲜爽,醇厚甘甜风味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花果香高山红茶加工工艺,该工艺制备得到的红茶花果香浓郁,茶叶鲜爽、醇厚甘甜,同时减少了红茶的甜度和苦涩味,从而提高了红茶的品质,饮而不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花果香高山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采青:采摘一芽二叶茶青;

(2)晒青:将茶青平铺在晒青布上,厚度控制在5cm以内,晒到手摸茶叶柔软不刺手、茶叶叶面光泽消失,转为暗绿色,青味略起,中途翻动一次,茶叶萎凋失水率控制在5%-8%;

(3)摊凉:茶青通过晒青后叶温增高,迅速转移至室内摊凉,摊叶厚度控制在5cm以内;

(4)恒温恒湿萎凋:摊凉后的茶青置于恒温恒湿萎凋室,茶青平摊到茶叶萎凋筛中,厚度控制在2cm-4cm,萎凋时间18h-22h,萎凋室温度控制在16℃-20℃,湿度控制在55%-65%;萎凋程度控制在叶面柔软,茶梗折而不断,手捏茶成团而不散,茶叶青草味消失,茶叶散发出清香,茶叶萎凋失水率控制在38%-42%;

(5)揉捻:将萎凋好的茶叶装入揉捻机中揉捻60min-90min;揉捻程度控制在细胞破损率在80%以上,90%叶片卷曲成条;

(6)散团:揉捻后解散团块,散发热量,降低叶温,使后续茶叶均匀发酵;

(7)发酵:散团后的茶叶摊放在竹匾里,摊叶厚度在4cm-6cm,上下覆湿布,置于发酵箱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50min-180min后,再置于发酵室进行有氧发酵,发酵240min-360min,发酵室温度调节在28℃-32℃,湿度调节在80%-90%,发酵中途翻动2-3次;当叶色变为铜红色,青气消失,发出清新的花果香时发酵结束;

(8)烘干:发酵后的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2cm-4cm,温度设置75℃-85℃,烘干前期烘干机门半开,等手握茶叶有明显刺手感后关门,烘干220min-260min;

(9)变温提香:烘干1个月后进行,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2cm-4cm,温度设置75℃-85℃,时间设置180min-200min;时间到后摊叶厚度改为8cm-12cm,温度设置100℃-110℃,时间设置60min-80min。

进一步地,步骤(5)揉捻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次揉捻不加压揉捻15min-20min,第二次揉捻轻压揉捻15min-20min,第三次揉捻加压揉捻8min-10min,第四次揉捻减压揉捻8min-10min,第五次揉捻加压揉捻8min-10min,第六次揉捻减压揉捻3min-5min。

进一步地,步骤(7)厌氧发酵,发酵箱中采用真空充氮或真空充二氧化碳的形式处理。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花果香高山红茶,由以上加工工艺加工制得。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红茶加工方法,萎凋阶段采用温度为16℃-20℃,湿度为55%-65%的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萎凋,此条件下制得的红茶积累的茶黄素含量较高,对茶汤中鲜亮的颜色和浓烈的口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发酵阶段先进行无氧发酵再进行有氧发酵,且有氧发酵时间长于无氧发酵,不仅增强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促进生成更多的多酚氧化类等芳香性物质,而且还能消耗大量的涩味物质,减少了青气;烘干阶段烘干前期烘干机门半开,利于水分散发,避免茶叶闷叶;烘干后一个月后再通过变温提香方式,不仅能使茶叶紧致保持茶叶外形,还能有效的对茶叶进行吸湿处理,保持干度以防霉变,而且可以更大程度的减少茶多酚、儿茶素等的含量,更大程度的去除生青味,从本质上诱发出红茶的花果香味,茶叶在长时间储存下茶叶依然鲜爽、醇厚甘甜、香气浓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花果香高山红茶加工工艺

(1)采青:采摘一芽二叶茶青;

(2)晒青:将茶青平铺在晒青布上,厚度控制在5cm以内,晒到手摸茶叶柔软不刺手、茶叶叶面光泽消失,转为暗绿色,青味略起,中途翻动一次,茶叶萎凋失水率控制在6%;

(3)摊凉:茶青通过晒青后叶温增高,迅速转移至室内摊凉,摊叶厚度控制在5cm以内;

(4)恒温恒湿萎凋:摊凉后的茶青置于恒温恒湿萎凋室,茶青平摊到茶叶萎凋筛中,厚度控制在3cm,萎凋时间20h,萎凋室温度控制在18℃,湿度控制在60%;萎凋程度控制在叶面柔软,茶梗折而不断,手捏茶成团而不散,茶叶青草味消失,茶叶散发出清香,茶叶萎凋失水率控制在40%;

(5)揉捻:将萎凋好的茶叶装入揉捻机中揉捻,第一次揉捻不加压揉捻20min,第二次揉捻轻压揉捻20min,第三次揉捻加压揉捻10min,第四次揉捻减压揉捻10min,第五次揉捻加压揉捻10min,第六次揉捻减压揉捻5min;揉捻程度控制在细胞破损率在80%以上,90%叶片卷曲成条;

(6)散团:揉捻后解散团块,散发热量,降低叶温,使后续茶叶均匀发酵;

(7)发酵:散团后的茶叶摊放在竹匾里,摊叶厚度在5cm,上下覆湿布,置于真空充氮的发酵箱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50min后,再置于发酵室进行有氧发酵,发酵360min,发酵室温度调节在30℃,湿度调节在90%,发酵中途翻动2次;当叶色变为铜红色,青气消失,发出清新的花果香时发酵结束;

(8)烘干:发酵后的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3cm,温度设置80℃,烘干前期烘干机门半开,等手握茶叶有明显刺手感后关门,烘干240min;

(9)变温提香:烘干1个月后进行,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3cm,温度设置80℃,时间设置180min;时间到后摊叶厚度改为10cm,温度设置100℃,时间设置80min。

实施例2

(1)采青:采摘一芽二叶茶青;

(2)晒青:将茶青平铺在晒青布上,厚度控制在5cm以内,晒到手摸茶叶柔软不刺手、茶叶叶面光泽消失,转为暗绿色,青味略起,中途翻动一次,茶叶萎凋失水率控制在7%;

(3)摊凉:茶青通过晒青后叶温增高,迅速转移至室内摊凉,摊叶厚度控制在5cm以内;

(4)恒温恒湿萎凋:摊凉后的茶青置于恒温恒湿萎凋室,茶青平摊到茶叶萎凋筛中,厚度控制在3cm,萎凋时间20h,萎凋室温度控制在18℃,湿度控制在60%;萎凋程度控制在叶面柔软,茶梗折而不断,手捏茶成团而不散,茶叶青草味消失,茶叶散发出清香,茶叶萎凋失水率控制在38%;

(5)揉捻:将萎凋好的茶叶装入揉捻机中揉捻,第一次揉捻不加压揉捻20min,第二次揉捻轻压揉捻20min,第三次揉捻加压揉捻10min,第四次揉捻减压揉捻10min,第五次揉捻加压揉捻10min,第六次揉捻减压揉捻5min;揉捻程度控制在细胞破损率在80%以上,90%叶片卷曲成条;

(6)散团:揉捻后解散团块,散发热量,降低叶温,使后续茶叶均匀发酵;

(7)发酵:散团后的茶叶摊放在竹匾里,摊叶厚度在5cm,上下覆湿布,置于真空充氮的发酵箱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80min后,再置于发酵室进行有氧发酵,发酵240min,发酵室温度调节在30℃,湿度调节在90%,发酵中途翻动2次;当叶色变为铜红色,青气消失,发出清新的花果香时发酵结束;

(8)烘干:发酵后的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3cm,温度设置80℃,烘干前期烘干机门半开,等手握茶叶有明显刺手感后关门,烘干240min;

(9)变温提香:烘干1个月后进行,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3cm,温度设置80℃,时间设置180min;时间到后摊叶厚度改为10cm,温度设置100℃,时间设置80min。

实施例3

(1)采青:采摘一芽二叶茶青;

(2)晒青:将茶青平铺在晒青布上,厚度控制在5cm以内,晒到手摸茶叶柔软不刺手、茶叶叶面光泽消失,转为暗绿色,青味略起,中途翻动一次,茶叶萎凋失水率控制在8%;

(3)摊凉:茶青通过晒青后叶温增高,迅速转移至室内摊凉,摊叶厚度控制在5cm以内;

(4)恒温恒湿萎凋:摊凉后的茶青置于恒温恒湿萎凋室,茶青平摊到茶叶萎凋筛中,厚度控制在3cm,萎凋时间20h,萎凋室温度控制在18℃,湿度控制在60%;萎凋程度控制在叶面柔软,茶梗折而不断,手捏茶成团而不散,茶叶青草味消失,茶叶散发出清香,茶叶萎凋失水率控制在42%;

(5)揉捻:将萎凋好的茶叶装入揉捻机中揉捻,第一次揉捻不加压揉捻20min,第二次揉捻轻压揉捻20min,第三次揉捻加压揉捻10min,第四次揉捻减压揉捻10min,第五次揉捻加压揉捻10min,第六次揉捻减压揉捻5min;揉捻程度控制在细胞破损率在80%以上,90%叶片卷曲成条;

(6)散团:揉捻后解散团块,散发热量,降低叶温,使后续茶叶均匀发酵;

(7)发酵:散团后的茶叶摊放在竹匾里,摊叶厚度在5cm,上下覆湿布,置于真空充氮的发酵箱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170min后,再置于发酵室进行有氧发酵,发酵270min,发酵室温度调节在30℃,湿度调节在90%,发酵中途翻动2次;当叶色变为铜红色,青气消失,发出清新的花果香时发酵结束;

(8)烘干:发酵后的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3cm,温度设置80℃,烘干前期烘干机门半开,等手握茶叶有明显刺手感后关门,烘干240min;

(9)变温提香:烘干1个月后进行,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3cm,温度设置80℃,时间设置180min;时间到后摊叶厚度改为10cm,温度设置100℃,时间设置80min。

对比例1

步骤(4)萎凋阶段湿度调高至80%,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步骤(4)萎凋阶段湿度调低至40%,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3

步骤(7)发酵阶段未采用无氧发酵方式,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步骤(7)发酵阶段未采用有氧发酵方式,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步骤(9)变温提香阶段只采用低温,即烘干1个月后进行,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在3cm,温度设置80℃,时间设置180min;余同实施例1。

对比例6

步骤(9)变温提香阶段只采用高温,即烘干1个月后进行,茶叶摊放到箱式烘干机中,摊叶厚度改为10cm,温度设置100℃,时间设置80min;余同实施例1。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制备的红茶进行汤色、香气和滋味的感官进行评价:

从感官审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工艺所加工产品实施例1-3在汤色、香气、口感上要好于对比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