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秋红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21344发布日期:2020-11-13 16:1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茶的制作,具体涉及一种夏秋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种类繁多、特色各异,根据原料产地不同而,可分为如祁门红茶、政和工夫、滇红工夫等品种。现有红茶主要为春茶为原料加工而成,各地产品的主要差异取决于产地和品种,其加工工艺简单,同质化严重,品质特色不明显,且春茶采摘时间短,不利于茶树的价值最大化。而夏秋时间长,光照和雨水充足,茶叶生长快速,采用夏秋季节的茶叶为原料有利于提高收益,但是夏秋季节的茶叶按照传统的制造茶方法制作出来的红茶,其色泽不一、味道苦涩、香气平淡,在红茶市场上没有优势。为了提高夏秋茶叶的及经济效益,研究一种以夏秋茶为原料的红茶的加工方法,使其制作出能降低苦涩味、色泽均匀、香气独特浓郁的红茶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夏秋红茶的制作方法,解决夏秋季节的茶叶按照传统的制造茶方法制作出来的红茶色泽不一、味道苦涩、香气平淡,在红茶市场上没有优势,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夏秋红茶的制作方法,具体而言,其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采用夏秋季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为原料;(2)脱水:将鲜叶及时摊放在摊青槽上,吹风脱水4-6小时;(3)摊青:将脱水后的茶叶制品继续摊于摊青槽上8-12小时;(4)晒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制品在阳光下晒青;(5)碰青,将晒青后的茶叶制品置于开口容器中,双手抓抛茶叶制品或摇动所述开口容器,使其茶叶制品相互碰撞;(6)堆青:将碰青后的茶叶制品堆放20-40min;(7)揉捻:将堆青后的茶叶制品进行揉捻;(8)初烘:将揉捻好的茶叶制品进行烘干;(9)滚炒:将初烘后的茶叶制品进行炒制;(10)烘焙:将滚炒后的茶叶制品在58℃-73℃下慢焙,得到红茶。进一步地,步骤(2)中脱水温度为20-23℃,摊叶厚度8-10cm,脱水时间为4-6小时,直到茶叶含水量45%-50%。进一步地,步骤(3)中茶叶制品在摊青槽上摊铺的厚度为3-5cm,当温度为23-28℃时,摊青时间为8-12小时;当温度为25-27℃时,摊青时间为9-10小时。进一步地,步骤(4)中,在晴天的情况下,选择早上8-10点或下午17:00-18:00直接晾晒,其它时间,用遮阳网制造散光照晒,晒青时长为20-30min;在阴天的情况下,整天都能晒青,时间1-2小时;在下雨天的情况下,采用单色红光照射40-60min。另外,步骤(5)和步骤6中将茶叶制品置于直径1米的箥箕中,每个箥箕放入茶叶制品8-10斤,双手抓抛茶叶制品或摇动箥箕5min-8min,在堆青时需要堆放30min。进一步地,步骤(7)中,先调整揉捻机转速为30-35r/min,揉捻25-35min,再调整为40-45r/min,揉捻40-50min,然后再调整为30-35r/min,重揉20-30min,最后采用55-60r/min,揉捻10-20min。步骤(8)中烘干机的温度120-130℃,时间5-7min,烘至茶叶制品的含水为30-40%。进一步地,步骤(9)中采用炒干机滚炒茶叶,且所述炒干机的温度为70-80℃,单锅投叶量30-40kg,时间10-15min。此外,步骤(10)中的烘焙温度为温度60-70℃,时间1-2h。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夏秋季节的新鲜茶叶,通过脱水、摊青、晒青、碰青、堆青、揉捻、初烘、滚炒、烘焙步骤,在特定的工艺参数下制作出来的红茶,苦涩味降低,色泽均匀,且形成独特花香果味,不仅使其制作出来的红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采用夏秋季节的茶叶使其茶树的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良好。采用此方法制作出来的红茶口味一致,质量一致,提高了夏秋红茶的品质,适合大批量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夏秋红茶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采用夏秋季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为原料;要求茶叶新鲜干净,且无损伤。(2)脱水:将鲜叶及时摊放在摊青槽上,吹风快速脱水时间4-6小时。(3)摊青:将脱水后的茶叶制品继续摊于摊青槽上,时间8-12小时;摊青有助于茶叶内部的物质发生转化。(4)晒青:将摊青后的茶叶制品阳光下晒青,优选阳光不太强烈的时间晒青;促使花香物质的初步形成。(5)将晒青后的茶叶制品置于开口容器中,双手抓抛茶叶制品或摇动所述开口容器,使其茶叶制品相互碰撞;碰撞过程中使其花香物质进一步形成,增进花香浓度。(6)堆青:将碰青后的茶叶制品堆放20-40min;堆青促进水分均匀,花香均匀。(7)揉捻:将堆青后的茶叶制品进行揉捻;揉捻加速,并初步成型。(8)初烘:将揉捻好的茶叶制品进行初步烘干;初步烘干能钝化酶活性,发展香气。(9)滚炒:将初烘后的茶叶制品进行炒制;滚炒收紧茶条,促进热转化,促进滋味醇化。(10)烘焙:将滚炒后的茶叶制品在58℃-73℃下慢焙,干燥成型,得到红茶。基于上述工艺方法,进一步地,步骤(2)中脱水温度为20-23℃,摊叶厚度8-10cm,脱水时间为4-6小时,直到茶叶含水量45%-50%。脱水时可采用鼓风机、除湿机、空调等对茶叶进行快速脱水。具体体,可以选择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脱水温度为20℃,摊叶厚度为10cm时候,脱水时间为6小时。当脱水温度为21.5℃,摊叶厚度为9cm时候,脱水时间为5小时;当脱水温度为23℃,摊叶厚度为8cm时候,脱水时间为4小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步骤(3)中茶叶制品摊青的厚度设为3-5cm。当温度为23-28℃时,脱水时间为8-12小时;当温度为25-27℃时,脱水时间为9-10小时。具体实施时,可以当茶叶制品的摊叶厚度为3cm,温度为28℃时,脱水时间为8小时;当茶叶制品的摊叶厚度为4cm,温度为25℃时,脱水时间为10小时;当茶叶制品的摊叶厚度为5cm,温度为23℃时,脱水时间为12小时。本实施例的步骤(4)中,在大晴天的情况下,选择早上8-10点或下午17:00-18:00直接晾晒,其它时间用遮阳网制造散光照晒,晒青时长为20-30min;为阴天的情况下,整天都能晒青,其时间为1-2小时。当在下雨天的情况下,则可以直接采用单色红光照射40-60min。更具体地,实际工艺执行中步骤(5)和步骤6中将茶叶制品置于直径1米的箥箕中,每个箥箕放入茶叶制品8-10斤,双手抓抛茶叶制品或摇动箥箕5min-8min,然后堆青30min。进一步地,在步骤(7)中,先调整揉捻机转速为30-35r/min,揉捻25-35min,再调整为40-45r/min,揉捻40-50min,然后再调整为30-35r/min,重揉20-30min,最后采用55-60r/min,揉捻10-20min。揉捻机采用盘式揉捻机,揉桶盛满并适当压实后开始揉捻。具体制作时,优选揉捻机转速为30r/min,揉捻35min,再调整为40r/min,揉捻50min,然后再调整为30/min揉30min,最后采用55/min揉捻20min。或者,揉捻机转速为33r/min,揉捻29min,再调整为43r/min,揉捻44min,然后再调整为33r/min,揉捻24min,最后采用58r/min揉捻14min。再或者揉捻机转速为35r/min,揉捻25min,再调整为45r/min,揉捻40min,然后再调整为35r/min揉20min,最后采用60r/min揉捻10min。以上几种工序均可以提升揉捻的质量,保证茶品。作为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步骤(8)中烘干机的温度120-130℃,时间5-7min,烘至茶叶制品的含水为30-4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烘干机的温度为120℃时,烘干时间为5min,茶叶的含水量为40%;当烘干机的温度为125℃时,烘干时间为6min,茶叶的含水量为35%;当烘干机的温度为130℃时,烘干时间为7min,茶叶的含水量为30%;均可以使得初烘效果更好,为下一步滚炒奠定良好的工艺基础。同时,优选地,步骤(8)中炒干机的温度为70-80℃,炒干机的单锅投叶量30-40kg,时间10-15min。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炒干机中的温度为70℃,单锅投叶量40kg,时间15min;当炒干机中的温度为75℃,单锅投叶量35kg,时间12.5min。当炒干机中的温度为80℃,单锅投叶量30kg,时间10min;均可以获得较佳的滚炒效果。并且,接下来的烘焙工步中,步骤(9)中的烘焙温度为温度60-70℃,时间1-2h,可以获得较好的红茶。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烘焙温度为温度60℃,时间为2h;烘焙温度为温度70℃,时间为1h。最后,将上述实施方式制成红茶进行检测,其品质检测统计后的结果如下:1、感官审评结果2、理化指标结果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20.2-24.5%1.5-3.42.6-4.2%5.6-7.238.5-42.6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夏秋红茶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红茶苦涩味降低,色泽均匀,具有独特花香果味,其红茶口味一致,质量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夏秋红茶的品质,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适合大批量生产。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