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6389发布日期:2020-11-27 12:57阅读:9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马蜂蜂蛹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在边远山区的胡蜂养殖户,一是没有冰箱和电力条件,二是距离市场较远,不能及时将养殖得的蜂蛹变现。所以如何有效地保存好马蜂蛹,是山区马蜂养殖户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般蜂蛹取出以后直接烹调食用,味道最鲜,口感最好。如果数量较多,一时食用不完的,可置于冰箱冰冻,但保存时间一长,口感就有所变差,稍不注意,也会被压烂变形,而且如果碰上停电,更会造成全部损失。另外以这种办法保存也不便于包装售卖和远距离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将收回来的蜂蛹带壳分层处理,把带壳分层的蜂蛹隔水蒸熟,时间为18-22分钟,然后将蒸熟后的带壳蜂蛹进行晒干或烘干,晒干好或烘干好的程度为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带壳的干蜂蛹在常温下保存一个冬季的时间。

进一步地,蜂蛹隔水蒸熟的过程为,在锅里放上三分之一的水,大火煮沸,在蒸架上放带壳蜂蛹,然后大火蒸10-15分钟,出锅。

进一步地,使用纱布包在蜂蛹壳的外侧,然后将蜂蛹壳倒置放置在蒸架上。

进一步地,晒干的过程为:在太阳光底下晒20-32分钟,直到蜂蛹壳整体减重8-9%时,阳光照强度为6万lx,然后收回室内,室内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控制在40-60%,且保持室内通风,时间为十分钟,然后再拿出室外太阳光底下晒,反复上面过程直到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

进一步地,使用温度传感装和太阳光照强度装置检测蜂蛹壳上方温度和太阳光照强度,当太阳光照强度大于6万lx时,蜂蛹壳上方放置一层黑色纱布,当湿度小于65%时,使用加湿器增加蜂蛹壳外部空气湿度,在旋转架的侧边上安装太阳光照传感器感应太阳光照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蜂蛹壳放置在旋转架上,旋转架设置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经电机带动转动,旋转架旋转的速度为每分钟旋转两周,匀速旋转,旋转架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感应蜂蛹壳减重数据。

进一步地,烘干为炭火烘干或者烘焙机烘干,炭火烘干时,先使用铁丝网包住带壳蜂蛹,然后倒置放置在烘干架上,前期先放30%的炭火并平摊在带壳蜂蛹底部,烘烤15分钟后再放入50%炭火平摊,烘烤30分钟后,将20%的炭火放入再烘烤10分钟,将烘干架抬高二分之一的高度,把剩余的10%炭火放入烘烤直到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

进一步地,使用烘焙机烘干时烘焙分2次,第一次温度为105℃,第二次温度为90-95℃。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加工的马蜂蜂蛹口感好,便于运输,保存时间长,可以留到春节才售卖,那时市场早已没有蜂蛹出售,利用此时间差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并且隔水蒸熟,倒置放置,可以减少水分进入蜂蛹槽内,避免造成水泡蜂蛹的情况,影响蜂蛹的口感,并且在晒干或烘干过程中,使用多次晒或者烘,中间缓停,停留了足够的时间让蜂蛹内部水分的传递,不会出现蜂蛹外壳硬质化的情况,口感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将收回来的蜂蛹带壳分层处理,把带壳分层的蜂蛹隔水蒸熟,时间为18-22分钟,然后将蒸熟后的带壳蜂蛹进行晒干或烘干,晒干好或烘干好的程度为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带壳的干蜂蛹在常温下保存一个冬季的时间。通过8-11月采集蜂蛹然后加工保存,口感好,便于运输,保存时间长,可以留到春节才售卖,那时市场早已没有蜂蛹出售,利用此时间差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

本发明实施例中,蜂蛹隔水蒸熟的过程为,在锅里放上三分之一的水,大火煮沸,在蒸架上放带壳蜂蛹,然后大火蒸10-15分钟,出锅。使用纱布包在蜂蛹壳的外侧,然后将蜂蛹壳倒置放置在蒸架上。通过把蜂蛹壳倒置放置,蜂蛹内不会收集水分,因此蜂蛹不会因为水份的浸泡,从而使得蜂蛹保持最原始的味道,口感更好。如果不是倒置放置时,在蒸的过程中,水蒸气会形成水份留在蜂蛹槽内,会对蜂蛹造成浸泡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晒干的过程为:在太阳光底下晒20-32分钟,直到蜂蛹壳整体减重8-9%时,阳光照强度为6万lx,然后收回室内,室内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控制在40-60%,且保持室内通风,时间为十分钟,然后再拿出室外太阳光底下晒,反复上面过程直到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通过控制太阳强度和湿度,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蜂蛹表层直接失水过快硬化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温度传感装和太阳光照强度装置检测蜂蛹壳上方空温度和太阳光照强度,当太阳光照强度大于6万lx时,蜂蛹壳上方放置一层黑色纱布,当湿度小于65%时,使用加湿器增加蜂蛹壳外部空气湿度,在旋转架的侧边上安装太阳光照传感器感应太阳光照强度。控制湿度和太阳强度,同时间隙的控制,使得蜂蛹表层失水后,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内部的水份可以传递到表面,形成一个缓慢失水的过程,如果外表失水过快,会造成表面硬化,内部水份没有散掉,容易出现内部损坏,保存的时间不长,口感不好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蜂蛹壳放置在旋转架上,旋转架设置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经电机带动转动,旋转架旋转的速度为每分钟旋转两周,匀速旋转,旋转架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感应蜂蛹壳减重数据。通过设置旋转时晒干,可以有效的控制每一托蜂蛹的干湿程度均相同,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烘干为炭火烘干或者烘焙机烘干,炭火烘干时,先使用铁丝网包住带壳蜂蛹,然后倒置放置在烘干架上,前期先放30%的炭火并平摊在带壳蜂蛹底部,烘烤15分钟后再放入50%炭火平摊,烘烤30分钟后,将20%的炭火放入再烘烤10分钟,将烘干架抬高二分之一的高度,把剩余的10%炭火放入烘烤直到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烘焙机烘干时烘焙分2次,第一次温度为105℃,转速300转,第二次温度为90-95℃。通过中间缓停,停留了足够的时间让蜂蛹内部水分的传递,不会出现蜂蛹外壳硬质化的情况,口感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收回来的蜂蛹带壳分层处理,把带壳分层的蜂蛹隔水蒸熟,时间为18-22分钟,然后将蒸熟后的带壳蜂蛹进行晒干或烘干,晒干好或烘干好的程度为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带壳的干蜂蛹在常温下保存一个冬季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蜂蛹隔水蒸熟的过程为,在锅里放上三分之一的水,大火煮沸,在蒸架上放带壳蜂蛹,然后大火蒸18-22分钟,出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纱布包在蜂蛹壳的外侧,然后将蜂蛹壳倒置放置在蒸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晒干的过程为:在太阳光底下晒20-32分钟,直到蜂蛹壳整体减重8-9%时,阳光照强度为6万lx,然后收回室内,室内温度控制在28-30℃,湿度控制在40-60%,且保持室内通风,时间为十分钟,然后再拿出室外太阳光底下晒,反复上面过程直到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温度传感装置和太阳光照强度装置检测蜂蛹壳上方温度和太阳光照强度,当太阳光照强度大于6万lx时,蜂蛹壳上方放置一层黑色纱布,当湿度小于65%时,使用加湿器增加蜂蛹壳外部空气湿度,在旋转架的侧边上安装太阳光照传感器感应太阳光照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蛹壳放置在旋转架上,旋转架设置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经电机带动转动,旋转架旋转每分钟旋转两周,匀速旋转,旋转架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感应蜂蛹壳减重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为炭火烘干或者烘焙机烘干,炭火烘干时,先使用铁丝网包住带壳蜂蛹,然后倒置放置在烘干架上,前期先放30%的炭火并平摊在带壳蜂蛹底部,烘烤15分钟后再放入50%炭火平摊,烘烤30分钟后,将20%的炭火放入再烘烤10分钟,将烘干架抬高二分之一的高度,把剩余的10%炭火放入烘烤直到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烘焙机烘干时烘焙分2次,第一次温度为105℃,第二次温度为90-9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蜂蜂蛹的加工保存方法,属于马蜂蜂蛹加工技术领域,将收回来的蜂蛹带壳分层处理,把带壳分层的蜂蛹隔水蒸熟,然后将蒸熟后的带壳蜂蛹进行晒干或烘干,晒干好或烘干好的程度为摇晃整层蜂壳时,有蜂蛹剥离蛹壳的声音,带壳的干蜂蛹在常温下保存一个冬季的时间。该方法加工的马蜂蜂蛹口感好,便于运输,保存时间长,可以留到春节才售卖,那时市场早已没有蜂蛹出售,利用此时间差可以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并且隔水蒸熟,倒置放置,可以减少水分进入蜂蛹槽内,避免造成水泡蜂蛹的情况,影响蜂蛹的口感,使用多次晒或者烘,中间缓停,停留了足够的时间让蜂蛹内部水分的传递,不会出现蜂蛹外壳硬质化的情况,口感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寒松;廖国清;黄柳芝;韦云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廖国清
技术研发日:2020.09.02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