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缨子高粱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6079发布日期:2020-11-27 12:56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缨子高粱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缨子高粱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属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粱,俗名菱子,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涝、耐盐碱、耐瘩薄等多重抗逆性。高粱是国内白酒的主要酿造原料,每年需求量在600万吨左右,主要销往南方的贵州、四川等酿酒大省。随着白酒行业的发展,2019年仅贵州省高粱种植面积155.47万亩,2020年贵州省酒用高粱种植面积将达200万亩、产量50万吨,有机高粱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据高粱籽粒量与秸秆重量之间的关系,即秸秆系数k=1.32,今年仅贵州省高粱秸秆的产量将达到66万吨(r=1.32*50万吨)。

高粱秸秆在高粱籽收获后除了很少部分被资源化利用外,通常大部分就地焚烧,高粱秸秆野外焚烧释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既污染环境,又浪费秸秆资源。秸秆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质以及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丰富,可以作为牛羊等草食动物的饲料,例如玉米秸秆生产饲料的技术已经很成熟,高粱秸秆饲料技术较少,例如专利cn109907172a介绍了一种添加高粱秸秆生产袋装饲料的方法、专利cn107772079a介绍了一种高粱秸秆颗粒饲料的制备工艺,然而红缨子高粱秸秆生产饲料尚未报道,红缨子高粱和其他高粱、玉米都属于c4植物,秸秆结构和组分相似,通过研究发现参考玉米秸秆和其他高粱秸秆生产饲料的工艺生产牛羊等草食动物红缨子高粱秸秆生物饲料是可行的。

一般高粱等农作物秸秆,由于秸秆表皮角质层和茎节坚硬,直接饲喂或铡短饲喂其适口性差,导致采食率低,通过秸秆饲料专用菌剂在厌氧条件下发酵,能明显降低纤维含量,提高采食量;本发明结合酱香酒产业实际情况,把富含蛋白质的酿酒废弃物酒糟,添加到红缨子高粱秸秆中,既提高了其蛋白质含量又解决了酱香型酒糟的贮藏时间短、易腐败和不易储存备用的问题,得到蛋白含量高、高采食率和消化率的红缨子高粱秸秆生物饲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缨子高粱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以解决酒用红缨子秸秆焚烧污染环境以及做饲料时适口性差、蛋白质量低,酒糟易腐败变质、贮藏时间短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红缨子高粱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收集、铡短、揉搓、添加、混匀、厌氧发酵和饲用;

收集:将刚收获红缨子高粱籽粒后的高粱秸秆收集并运输到加工点;

铡短:用铡草机把秸秆切成长度在1~3cm的草料;

揉搓:对铡短成1~3cm秸秆进行破碎、揉丝,破坏秸秆的茎节和坚硬的表皮角质层,揉搓用单独的揉丝机或铡草揉搓一体的铡揉机实施。

添加:高粱秸秆经过揉丝后,往其加入秸秆饲料专用发酵菌剂和酱香型酒糟,菌剂中的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降解纤维素,软化秸秆、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添加酱香型酒糟提高秸秆饲料的蛋白质等营养;

混匀:把揉丝后的高粱秸秆、酒糟和秸秆饲料专用菌剂一起混合均匀,初步形成红缨子高粱秸秆生物饲料;

厌氧发酵:混匀的秸秆饲料,立即放入青贮池并密封或进入裹包机器压实、裹包,使秸秆饲料处于厌氧环境1~3个月后即可使用;

饲用:取出高粱秸秆饲料作为牛羊饲料的粗饲料部分,与牛羊精饲料混合饲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红缨子高粱秸秆生物饲料,按重量份,包括:含水率65%±5%的红缨子高粱秸秆70%~90%、含水率55%±5%的酒糟10%~30%,并按重量份加入0.5%~1%的秸秆饲料专用菌剂。

前述饲料中,秸秆饲料专用菌剂是指将200~400克的秸秆发酵剂加入50~100公斤含糖蜜15%~30%的糖蜜水溶液并搅拌均匀,密封保存30天~60天即制成的秸秆饲料专用菌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铡短1~3cm、揉丝工艺,把坚硬的红缨子高粱秆给破碎、丝化,再用秸秆饲料专用发酵菌剂降解纤维素,提升高粱秸秆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在低蛋白营养的红缨子高粱秸秆中,添加高蛋白的酱香型酒糟,提高饲料蛋白营养;用秸秆饲料专用发酵菌在厌氧条件处理高粱秸秆,其贮藏时间可以在3~12个月,可实现红缨子高粱秸秆生物饲料在冬春季节乃至全年使用;把传统作为农作物废弃物的红缨子高粱秸秆生产成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生物饲料,尤其是在草料匮乏的冬季销售高粱秸秆生物饲料既可以增加秸秆生物饲料加工企业的收入又解决了牛羊冬季饲草短缺的难题。高粱秸秆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野外焚烧,既污染空气又浪费资源,通过饲料化生产后,不但减少焚烧的秸秆,而且酿酒主要副产物酒糟也被大量资源化利用,减少丢糟对环境的影响;高粱秸秆生产生物饲料后,需要大量高粱秆,农民除了卖高粱籽外又可以出售高粱秸秆,增加高粱秸秆的收入途径,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参照工艺流程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缨子高粱秸秆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生产工艺分为收集、铡短、揉搓、添加、混匀、厌氧发酵和保存等流程;

收集:在8月份,农民收获红缨子高粱籽后,一般会把高粱秸秆砍倒晾晒在地里,在高粱秆被砍倒后应立即把秸秆收集并运送到加工点,如果高粱秸秆被晒干提高木质化或被雨水淋湿发霉后,就不能用于生产生物饲料;

收集:将刚收获红缨子高粱籽粒后的高粱秸秆收集并运输到加工点;

铡短:如用四达的9z-15型铡草机把秸秆切成长度在1~3cm的草料;

揉搓:对铡短成1~3cm秸秆进行破碎、揉丝,破坏秸秆的茎节和坚硬的表皮角质层,揉搓可用单独的揉丝机(例如:9zrs-90型秸秆揉丝机)或铡草揉搓一体的铡揉机实施。

添加:高粱秸秆经过揉丝后,往其加入秸秆饲料专用发酵菌剂(例如活力99生酵剂)和酱香型酒糟,菌剂中的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等降解纤维素,软化秸秆、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添加酱香型酒糟提高秸秆饲料的蛋白质等营养;

混匀:把揉丝后的高粱秸秆、酒糟和秸秆饲料专用菌剂一起混合均匀,初步形成红缨子高粱秸秆生物饲料(如营养成分和肉牛适口性图);

厌氧发酵:混匀的秸秆饲料,立即放入青贮池并密封或进入裹包机器(例如新圣泰yk5552)压实、裹包,使秸秆饲料处于厌氧环境1~3个月后即可使用;

保存:秸秆生物饲料在厌氧环境中可以保存3~12个月;

饲用:取出高粱秸秆饲料作为牛羊饲料的粗饲料部分,与牛羊精饲料按比例混合饲用。

红缨子高粱秸秆生物饲料:

示例1:按重量份,包括:含水率65%±5%的红缨子高粱秸秆75%、含水率55%±5%的酒糟25%,并按重量份加入0.8%的秸秆饲料专用菌剂;秸秆饲料专用菌剂是指将200~400克的秸秆发酵剂加入50~100公斤糖蜜水溶液(糖蜜15%~30%)并搅拌均匀,密封保存30天~60天即制成的秸秆饲料专用菌剂。

示例2:按重量份,包括:含水率65%±5%的红缨子高粱秸秆85%、含水率55%±5%的酒糟15%,并按重量份加入0.8%的秸秆饲料专用菌剂;秸秆饲料专用菌剂是指将200~400克的秸秆发酵剂加入50~100公斤糖蜜水溶液(糖蜜15%~30%)并搅拌均匀,密封保存30天~60天即制成的秸秆饲料专用菌剂。

示例3:按重量份,包括:含水率65%±5%的红缨子高粱秸秆80%、含水率55%±5%的酒糟20%,并按重量份加入0.9%的秸秆饲料专用菌剂;秸秆饲料专用菌剂是指将200~400克的秸秆发酵剂加入50~100公斤糖蜜水溶液(糖蜜15%~30%)并搅拌均匀,密封保存30天~60天即制成的秸秆饲料专用菌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