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薯类农作物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9799发布日期:2021-02-03 18:0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薯类农作物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薯类农作物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类作物,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山药、芋类等,这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块根和块茎,具有生长前期和块根膨大期两个生理分期,在红薯加工行业,由于红薯表面粘有泥沙,所以在对红薯进行加工之前要先对红薯进行清洗。
[0003]
但红薯在清洗过程中,红薯分泌的粘液容易粘在过滤网上,从而导致过滤网的网孔中被粘液黏住而堵住,且粘液较难清洗,单用冲洗。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薯类农作物清洗装置。
[0005]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薯类农作物清洗装置,其结构包括移动轮、排水阀、电机、箱体、导入口、搅拌杆、密封门、过滤网、乳化装置,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箱体底部侧面设有排水阀,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导入口,所述箱体内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搅拌杆设在过滤网上并安装在箱体内,所述搅拌杆与设在箱体外侧的电机相连接,所述箱体外侧设有密封门,所述乳化装置设在过滤网上方并安装在箱体内,所述乳化装置包括滚动体、拉绳、弹力绳、导轨、齿条、进油结构,所述导轨设有2个并分别连接在箱体内侧两侧,所述滚动体两端分别与2个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滚动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绳、弹力绳,所述弹力绳连接在箱体顶部,所述导轨顶部侧面连接有齿条,所述进油结构连接在箱体外侧。
[0006]
作为优化,所述箱体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进油结构相连接。
[0007]
作为优化,所述滚动体包括滚筒、齿轮、滑块,所述滚筒两端分别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滑块活动连接。
[0008]
作为优化,所述滑块设在导轨内,所述齿轮顶部与齿条相啮合,所述滑块两侧分别与拉绳、弹力绳相连接。
[0009]
作为优化,所述滚筒包括海绵层、筒体、空腔、出油结构,所述筒体外侧设有海绵层,所述筒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筒体内设有出油结构,所述出油结构与空腔相连通。
[0010]
作为优化,所述出油结构包括凹槽、弹簧、侧流道、弹力块、挡块,所述凹槽设在筒体内壁,所述凹槽两侧分别与侧流道相连通,所述凹槽内部通过弹簧与弹力块相连接,所述弹力块设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开口处设有挡块。
[0011]
作为优化,所述通孔内端设有橡胶圈。
[0012]
作为优化,所述进油结构包括抽吸泵、生油管、生油箱,所述生油箱连接在箱体外侧,所述生油箱通过生油管与抽吸泵相连接,所述抽吸泵与通孔相连接。
[0013]
作为优化,位于靠近齿条与滑块的中间为空心结构,所述滑块与齿条之间采用密封连接。
[0014]
有益效果
[0015]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红薯从导入口倒入到过滤网上,然后加入清水,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杆进行搅拌,使红薯在水中翻动,清洗更加彻底,清洗完后打开过滤网使水排出,而红薯则留在过滤网上,打开密封门,将红薯进行收集,当过滤网被粘液堵住时,启动抽吸泵将生油箱内的生油依次经过通孔、滑块、齿轮后进入空腔内,然后随着生油量增加,能够将弹力块向内挤压,使侧流道与空腔连通,从而使生油从侧流道流出到海绵层上,直到海绵层吸满生油,然后抽吸泵将剩余的生油抽吸回生油箱,然后拉动拉绳带动滚动体移动,通过齿条和齿轮的配合能够带动筒体进行滚动,通过筒体的滚动使海绵层挤压过滤网,从而将生油均匀地涂在过滤网上,然后松开拉绳,在弹力绳的拉动下滚动体自动复位与通孔接触,通过橡胶圈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在生油与粘液接触之后,通入洗洁精水进行搅拌,从而将粘液去除。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生油对红薯的粘液先进行乳化,然后再通过洗洁精水进行清洗,能够去除过滤网上的粘液,防止滤网堵塞。
附图说明
[0017]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薯类农作物清洗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薯类农作物清洗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乳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滚筒的第一种状态剖面图。
[0023]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滚筒的第二种状态剖面图。
[0025]
图中:移动轮1、排水阀2、电机3、箱体4、通孔40、导入口5、搅拌杆6、密封门7、过滤网8、乳化装置9、滚动体90、拉绳91、弹力绳92、导轨93、齿条94、进油结构95、滚筒a、齿轮b、滑块c、海绵层a1、筒体a2、空腔a3、出油结构a4、凹槽a40、弹簧a41、侧流道a42、弹力块a43、挡块a44、橡胶圈400、抽吸泵950、生油管951、生油箱9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实施例1
[0028]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加工的薯类农作物清洗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移动轮1、排水阀2、电机3、箱体4、导入口5、搅拌杆6、密封门7、过滤网8、乳化装
置9,所述箱体4底部安装有移动轮1,所述箱体4底部侧面设有排水阀2,所述箱体4顶部设有导入口5,所述箱体4内连接有过滤网8,所述搅拌杆6设在过滤网8上并安装在箱体4内,所述搅拌杆6与设在箱体4外侧的电机3相连接,所述箱体4外侧设有密封门7,所述乳化装置9设在过滤网8上方并安装在箱体4内,所述乳化装置9包括滚动体90、拉绳91、弹力绳92、导轨93、齿条94、进油结构95,所述导轨93设有2个并分别连接在箱体4内侧两侧,所述滚动体90两端分别与2个导轨93滑动连接,所述滚动体9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拉绳91、弹力绳92,所述弹力绳92连接在箱体4顶部,所述导轨93顶部侧面连接有齿条94,所述进油结构95连接在箱体4外侧,所述箱体4侧面设有通孔40,所述通孔40与进油结构95相连接,所述滚动体90包括滚筒a、齿轮b、滑块c,所述滚筒a两端分别连接有齿轮b,所述齿轮b与滑块c活动连接,所述滑块c设在导轨93内,所述齿轮b顶部与齿条94相啮合,所述滑块c两侧分别与拉绳91、弹力绳92相连接,所述滚筒a包括海绵层a1、筒体a2、空腔a3、出油结构a4,所述筒体a2外侧设有海绵层a1,所述筒体a2内部设有空腔a3,所述筒体a2内设有出油结构a4,所述出油结构a4与空腔a3相连通,所述出油结构a4包括凹槽a40、弹簧a41、侧流道a42、弹力块a43、挡块a44,所述凹槽a40设在筒体a2内壁,所述凹槽a40两侧分别与侧流道a42相连通,所述凹槽a40内部通过弹簧a41与弹力块a43相连接,所述弹力块a43设在凹槽a40内,所述凹槽a40开口处设有挡块a44,所述通孔40内端设有橡胶圈400,所述进油结构95包括抽吸泵950、生油管951、生油箱952,所述生油箱952连接在箱体4外侧,所述生油箱952通过生油管951与抽吸泵950相连接,所述抽吸泵950与通孔40相连接,位于靠近齿条94与滑块c的中间为空心结构,所述滑块c与齿条94之间采用密封连接,防止生油漏出。
[0029]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红薯从导入口5倒入到过滤网8上,然后加入清水,启动电机3带动搅拌杆6进行搅拌,使红薯在水中翻动,清洗更加彻底,清洗完后打开过滤网8使水排出,而红薯则留在过滤网8上,打开密封门7,将红薯进行收集,当过滤网被粘液堵住时,启动抽吸泵950将生油箱952内的生油依次经过通孔40、滑块c、齿轮b后进入空腔a3内,然后随着生油量增加,能够将弹力块a43向内挤压,使侧流道a42与空腔a3连通,从而使生油从侧流道a42流出到海绵层a1上,直到海绵层a1吸满生油,然后抽吸泵950将剩余的生油抽吸回生油箱952,然后拉动拉绳91带动滚动体90移动,通过齿条94和齿轮b的配合能够带动筒体a2进行滚动,通过筒体a2的滚动使海绵层a1挤压过滤网8,从而将生油均匀地涂在过滤网8上,然后松开拉绳91,在弹力绳92的拉动下滚动体90自动复位与通孔40接触,通过橡胶圈400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在生油与粘液接触之后,通入洗洁精水进行搅拌,从而将粘液去除。
[0030]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利用生油对红薯的粘液先进行乳化,然后再通过洗洁精水进行清洗,能够去除过滤网上的粘液,防止滤网堵塞。
[0031]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