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8055发布日期:2021-04-13 16:0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喝茶,同时,对茶叶的品质也有了较大的追求。
3.茶叶揉捻是茶叶制作流程中的道很重要的工序,现有技术中的揉捻机往往存在揉捻效率不高,揉捻的程度不一致的问题,茶叶在进行揉捻时容易产生碎屑,无法快速对其进行分离,而且无法对茶叶的大小进行分类,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影响工作效率。
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揉捻机构,所述揉捻机构包括揉捻罐,所述揉捻罐上设有广口进料斗,所述广口进料斗和揉捻罐相连通,所述揉捻罐的顶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揉捻罐的内设有转轴,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揉捻罐内并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上揉捻盘,所述揉捻罐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斜杆,两个斜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圆管,所述圆管上固定安装有下揉捻盘,所述圆管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绞龙,所述第一绞龙贯穿圆管,且第一绞龙的顶端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揉捻罐的底部设有弯管,所述弯管和揉捻罐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弯管远离揉捻罐额一端连接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管,所述传送管和弯管固定连接,且传送管和弯管相连通,所述传送管内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绞龙,所述传送管远离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绞龙远离弯管的一端贯穿圆板并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和传送管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导管的下方设有筛分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筛分箱,所述筛分箱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进料孔,所述导管的底端贯穿进料孔并延伸至筛分箱内,所述筛分箱远离传送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和筛分箱相连通,所述筛分箱内设有筛板,所述筛板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状块,所述筛分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圆杆,两个环状块分别和对应的两个圆杆滑动连接,所述筛分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四个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和对应的环状块固定连接,且四个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
对应的圆杆上,所述筛分箱远离排料管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滑孔并和筛板相适配,所述筛分箱远离排料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和推杆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揉捻罐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装配孔和转动孔,所述广口进料斗贯穿第一装配孔并和第一装配孔的内壁固定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转动孔并和转动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揉捻罐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弯管贯穿装配孔并和装配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圆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绞龙贯穿圆孔,且所述圆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和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第二绞龙上。
11.优选的,所述推杆的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环形块,两个环形块分别位于筛分箱内和筛分箱外。
12.优选的,所述筛分箱远离滑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料管贯穿安装孔并和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13.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顶端分别和筛分箱的四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筛分箱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排料口。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茶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5.①
摊青、冻青和杀青:将采摘的茶叶剔除病害叶和老叶后,保留完整、正常的新鲜茶叶摊放在竹簸箕中静置摊青;摊青后将茶叶放置于冷库中冷冻冻青,然后将冻青后茶叶放置在通风室内静置;之后再通过炒锅对茶叶进行杀青,杀青时间为2~3min、杀青温度为400~500℃;
16.②
将步骤

杀青后的茶叶投放进揉捻机构内进行趁热揉捻,使杀青叶卷曲成条;
17.③
将步骤

中揉捻后的茶叶输送进筛分机构内进行筛分,将茶叶筛分成大叶和小叶,同时将杀青后遗留的杂质灰尘清除;
18.④
烘干和提香:将经过筛分后的茶叶投入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得到成型的茶叶;之后再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锅式炒干机中炒香。
19.本发明的茶叶加工设备通过设置与转轴相连的第一绞龙以及设置于第一绞龙外部的圆管,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使得经上揉捻盘和下揉捻盘揉捻后的茶叶又被第一绞龙抽进上揉捻盘和下揉捻盘之间进行二次揉捻,提高了揉捻效率和揉捻效果。
20.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弯管使得茶叶能够在弯管处形成自封闭,茶叶堆积在揉捻罐底部,能够被第一绞龙抽起,以便于二次揉捻的进行。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茶叶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两次烘干工艺,最大限度地保证茶叶干燥均匀,同时在干燥过程中,还将茶叶摊放回潮,进一步保证茶叶干燥的一致性,从工艺上保证茶叶干燥的质量,通过设置两个揉捻盘对茶叶的压力不断变换,有利于茶叶形成茶条,还可以加快茶叶的卷曲,同时有效的避免茶片之间相互抱团,形成茶团,圆柱形的揉捻罐使得茶叶不会聚集于一处被反复揉捻从而影响品质;通过设置绞龙能够对茶叶进行翻滚,增加了揉捻的均匀度;整体密封的设计也保证了茶叶在揉捻过程中香气不会过多的挥发,增加了茶叶的品质,有利于提高茶叶的揉捻效果。
22.本发明还通过往复式筛分机构对茶叶进行选别,筛选精度有了极大提升,设备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加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加工设备中揉捻机构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加工设备中传送机构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加工设备中筛分机构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揉捻机构;101、揉捻罐;102、广口进料斗;103、第一电机;104、转轴;105、上揉捻盘;106、斜杆;107、圆管;108、下揉捻盘;109、第一绞龙;110、弯管;2、传送机构;201、传送管;202、圆板;203、第二绞龙;204、第二电机;205、导管;3、筛分机构;301、筛分箱;302、进料孔;303、排料管;304、筛板;305、环状块;306、圆杆;307、弹簧;308、滑孔;309、推杆;310、第三电机;311、偏心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2.将采摘的茶叶剔除病害叶和老叶后,保留完整、正常的新鲜茶叶摊放在竹簸箕中,形成叶层,叶层厚度控制在2~4cm,摊放温度为12~18℃,摊放时间为4~10h;再将摊青后将茶叶放在0℃温度冷库中冷冻为1~2h;然后将冻青后茶叶放置在温度为25~30℃的通风室内静置5~6h;之后再将茶叶放在400~500℃的炒锅内进行2~3min杀青。
33.实施例2
34.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5.将杀青后的茶叶通过广口进料斗102投进揉捻罐101内,时候启动第一电机103,第一电机103转动并带动转轴104转动,转轴104再带动上揉捻盘105转动,从而上揉捻盘105和下揉捻盘108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经过转轴104带动的第一绞龙109转动,从而第一绞龙109可以将堆积在揉捻罐101底部的茶叶抽进圆管107内,之后,圆管107的茶叶再从圆管107的顶部冒出并滩落在下揉捻盘108上,于是进入到揉捻罐101内的茶叶便可以经过上揉捻盘105和下揉捻盘108的不断配合进行揉捻,使茶叶在揉捻罐101内进行二次揉捻,控制上揉捻盘105的揉捻转速为50r/min,每次6~8min。
36.实施例3
37.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8.揉捻工作完成后,启动第二电机204,第二电机204转动并带动第二绞龙203转动,第二绞龙203可以将揉捻罐101内的茶叶通过弯管110抽进传送管201内,而弯管110底部设有排料阀可以对弯管110内堆积的茶叶碎渣进行排除,随着第二绞龙203的不断转动,传送管201内的茶叶将通过导管205流进筛分箱301内,之后再启动第三电机310,第三电机310转动并带动偏心轮311转动,在四个圆杆306和四个弹簧307的的作用下,偏心轮311不断的转
动的同时再通过推杆309带动筛板304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从而进入到筛分箱301内的茶叶通过筛板304的筛分,从而得到不同大小的茶叶。如图4所示,不同大小的茶叶可以分别通过筛板304上部的排料管303或筛分箱301底部的通孔排出。如图5所示,圆杆306远离弹簧307的一端还设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于卡止环状块305,以防止圆杆306因惯性或其他原因在摆动过程中脱出环状块305。这里第一电机103、第二电机204和第三电机310的启动时间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并与加入揉捻罐101的茶叶量进行匹配,使得每次揉捻的茶叶能够得到充分的揉捻并使得揉捻后及时从弯管110被抽出后进行筛分,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启动第一电机103预设时间后再启动第二电机204,这个预设时间根据可以对茶叶至少进行n次揉捻,这里的n可以是2、4、6等次数,可根据揉捻质量要求进行相应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39.实施例4
40.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1.将经过筛分后的茶叶投入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得到成型的茶叶,烘干步骤为初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06℃,烘干时间为10~12min;第一次摊放回潮:时间为30~35min;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80~85℃,烘干时间为6~8min,第二次摊放回潮:时间为30~35min;之后再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入锅式炒干机中炒香。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