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红枣制备黑枣的多功能发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0104发布日期:2021-01-05 17:4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红枣制备黑枣的多功能发酵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红枣制备黑枣的多功能发酵筒。



背景技术:

红枣味甘、性温,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极高,集药、食、补三大功能为一体,被称为“木本粮食,滋补佳品”,是对人体健康很好的一种保健品。研究表明,新鲜红枣中的含糖量高达19%、蛋白质1.2%、脂肪0.2%、粗纤维1.6%,以及多种有机酸、环磷酸腺苷、维生素a、维生素c、多种微量钙、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常食红枣可健脾益胃、补血养气安神、增加免疫力、润心肺降血压、抑制癌细胞。

我国红枣资源丰富,但是,红枣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个大的瓶颈,红枣近成熟期遇雨裂果发生十分普遍,红枣裂果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果实裂果后在微生物的感染下会迅速霉烂,失去商品价值。山西沿黄枣区一般年份裂果率在30%以下,灾害多雨年份可达75%以上,甚至绝收,近十几年裂果灾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因此,研发裂果前枣果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红枣裂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黑枣是新鲜红枣或半红枣通过加工制作而成。在感官方面,黑枣呈黑褐色,入口酸甜可口;与鲜枣相比,蔗糖含量明显降低,还原糖、总酸、部分氨基酸等的含量明显升高。作为一种新型红枣加工制品,黑枣所拥有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功效是鲜枣及枣粉不能替代的。为提高黑枣加工品质,黑枣的加工涉及到发酵、搅拌、灭菌、喷淋、加热、保湿等工艺,现有技术是在多个设备条件下完成的。为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必要开发同时具备搅拌、灭菌、喷淋、加热、保湿、抽气等功能的发酵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红枣制备黑枣的多功能发酵筒,该发酵筒具备搅拌、灭菌、喷淋、加热、保湿、抽气等功能,可在同一设备中完成多种不同的工艺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半红枣制备黑枣的多功能发酵筒,包括双层筒、搅拌系统、加热系统、上料装置、出料装置、灭菌装置、喷淋装置、温、湿度检测装置、抽气装置。所述双层筒包括外层筒、内层筒和内层筒盖,外层筒和内层筒均为卧式圆柱形,外层筒底部设有移动轮,内层筒的主体在外层筒内,内层筒的颈部为喇叭口状,收缩后的内层筒颈部外端伸出外层筒外,内层筒盖经合页与外层筒活动连接,内层筒盖外边与合页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盖开关扣,与盖开关扣对应的外层筒处设有开关扣旋钮。所述的开关扣旋钮为螺杆状,底端与外层筒外侧铰接,顶部设有旋转钮。

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轴、搅拌轮、皮带、减速器、电机和支撑轮,所述的搅拌轴穿过外层筒右侧的中心,由轴承支撑,一端与内层筒侧筒壁的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搅拌轮,搅拌轮经皮带与减速器及电机连接。所述的支撑轮的轴固定在内层筒外端颈部下侧两边的外层筒上,两个支撑轮对称支撑着内层筒的外端颈部,使内层筒与外层筒处于同轴心状态。电机的控制系统设有开关和正反转按钮,可根据需要而操作。

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电磁加热线、加热线支架和保温层。加热线支架固定在外层筒和内层筒的柱状体之间,电磁加热线绕在加热线支架上,在电磁加热线与外层筒之间设有保温层。

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料斗、料斗出口、料斗盖,料斗设在内层筒盖的外侧中上部,呈倒梯形,所述料斗出口设在内层筒盖的中央,在内层筒盖的外侧与料斗连通,料斗盖设在料斗的顶端,料斗盖的四边中部设有固定螺丝,当密封发酵筒时,料斗盖与料斗顶边之间设有密封垫,由螺丝将料斗盖密闭固定在料斗上。

所述的出料装置包括搅拌系统和螺旋档板。所述螺旋档板呈斜线焊接在内层筒的筒体内,高度50-100mm。当内层筒顺时针(正向)转动时,螺旋档板带动物料向内层筒的里边(左侧)输送,当内层筒逆时针(反向)转动时,螺旋档板带动物料向内层筒的外边(开口处)输送,便将筒内的物料输送至筒外。

所述的灭菌装置包括紫外线灭菌灯和电源线脚,紫外线灭菌灯设在内层筒盖内侧的左上部,内层筒盖外侧的电源线脚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柜。

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喷头和喷淋管及开关,喷头设在内层筒盖内侧的右上部,内层筒盖外侧设有连通喷头的喷淋管及开关,在喷淋管及开的外端连接蠕动泵调控液体流量。

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在内层筒盖内侧的左上部,内层筒盖外侧设有温度传感线和湿度传感线,温度传感线和湿度传感线分别连接控制柜。

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气孔、管道及阀门,气孔设在内层筒盖内侧的中部一侧,内层筒盖外侧设有连通气孔的管道及阀门。在管道及阀门的外端连接抽气泵,干燥时用于抽出发酵筒内的湿气。

所述的内层筒盖内侧的边缘设有密封垫,常规操作时不用密封垫,当密封发酵筒时,安装密封垫,通过开关扣旋钮将内层筒盖与内层筒密闭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发酵筒设计了搅拌、灭菌、喷淋、加热、保湿等装置,具有搅拌、灭菌、喷淋、加热、保湿的功能,可在同一发酵筒中完成多种不同的工艺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1、外层筒,12、内层筒,13、内层筒盖,14、移动轮,15、合页,16、开关扣,17、开关扣旋钮,21、搅拌轴,22、搅拌轮,23、皮带,24、减速器,25、电机,26、支撑轮,31、电磁加热线,32、加热线支架,33、保温层,41、料斗,42、料斗出口,43、料斗盖,44、螺丝,51、螺旋档板,61、灭菌灯,62、电源线脚,71、喷头,72、喷淋管及开关,81、温度传感器,82、湿度传感器,83、温度传感线,84、湿度传感线,91、气孔,92、管道及阀门,9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半红枣制备黑枣的多功能发酵筒,包括双层筒、搅拌系统、加热系统、上料装置、出料装置、灭菌装置、喷淋装置、温、湿度检测装置、抽气装置。所述双层筒包括外层筒11、内层筒12和内层筒盖13,外层筒11和内层筒12均为卧式圆柱形,外层筒11底部设有移动轮14,内层筒12的主体在外层筒11内,内层筒12的颈部为喇叭口状,收缩后的内层筒12颈部外端伸出外层筒11外,内层筒盖13经合页15与外层筒11活动连接,内层筒盖13外边与合页15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盖开关扣16,与盖开关扣16对应的外层筒11处设有开关扣旋钮17。所述的开关扣旋钮17为螺杆状,底端与外层筒11外侧铰接,顶部设有旋转钮。

所述的搅拌系统包括搅拌轴21、搅拌轮22、皮带23、减速器24、电机25、支撑轮26,所述的搅拌轴21穿过外层筒11右侧的中心,由轴承支撑,一端与内层筒12侧筒壁的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搅拌轮22,搅拌轮22经皮带23与减速器24及电机25连接。所述的支撑轮26的轴固定在内层筒12外端颈部下侧两边的外层筒11上,两个支撑轮26对称支撑着内层筒12的外端颈部,使内层筒12与外层筒11处于同轴心状态。电机25的控制系统设有开关和正反转按钮,可根据需要而操作。

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电磁加热线31、加热线支架32和保温层33。加热线支架32固定在外层筒11和内层筒12的柱状体之间,电磁加热线31绕在加热线支架32上,在电磁加热线31与外层筒11之间设有保温层33。

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料斗41、料斗出口42、料斗盖43,料斗41设在内层筒盖13的外侧中上部,呈倒梯形,所述料斗出口42设在内层筒盖13的中央,在内层筒盖13的外侧与料斗41连通,料斗盖43设在料斗41的顶端,料斗盖43的四边中部设有固定螺丝44,当密封发酵筒时,料斗盖43与料斗41顶边之间设有密封垫,由螺丝44将料斗盖43密闭固定在料斗41上。

所述的出料装置包括搅拌系统和螺旋档板51。所述螺旋档板51呈斜线焊接在内层筒12的筒体内,高度50-100mm。当内层筒12顺时针(正向)转动时,螺旋档板51带动物料向内层筒12的里边(左侧)输送,当内层筒12逆时针(反向)转动时,螺旋档板51带动物料向内层筒12的外边(开口处)输送,便将筒内的物料输送至筒外。

所述的灭菌装置包括紫外线灭菌灯61和电源线脚62,紫外线灭菌灯61设在内层筒盖13内侧的左上部,内层筒盖13外侧的电源线脚62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柜。

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喷头71和喷淋管及开关72,喷头71设在内层筒盖13内侧的右上部,内层筒盖13外侧设有连通喷头71的喷淋管及开关72,在喷淋管及开关72的外端连接蠕动泵调控液体流量。

所述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81和湿度传感器82,温度传感器81和湿度传感器82分别设在内层筒盖13内侧的左上部,内层筒盖13外侧设有温度传感线83和湿度传感线84,温度传感线83和湿度传感线84分别连接控制柜。

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气孔91、管道及阀门92,气孔91设在内层筒盖13内侧的中部一侧,内层筒盖13外侧设有连通气孔91的管道及阀门92。在管道及阀门92的外端连接抽气泵,干燥时用于抽出发酵筒内的湿气。

所述的内层筒盖13内侧的边缘设有密封垫93,常规操作时不用密封垫93,当密封发酵筒时,安装密封垫93,通过开关扣旋钮17将内层筒盖13与内层筒12密闭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