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米的流水线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0981发布日期:2021-08-31 17:3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炒米的流水线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米的流水线生产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炒米,蒙语叫做“蒙古勒巴达”,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清香爽口,充饥耐饿,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由于经过水浸,使糜子皮表层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渗透到米粒中,增加了炒米中维生素的含量。

在传统炒米的加工工艺中,需要多道工序多个步骤结合完成,需要对物料进行多次的加工与转移,这一过程往往使用人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低,且产品品质浮动较大,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且加工的成品质量稳定,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的一种炒米的流水线生产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包括上料装置、振动筛分机构、定量料斗、煮锅机构、沥水机构、炒制机构、碾米机和色选机,其中:上料装置、振动筛分机构、定量料斗、煮锅机构、沥水机构、炒制机构、碾米机和色选机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上料装置的出料口与振动筛分机构的进料口连接;振动筛分机构的出料口与定量料斗的进料口连接;定量料斗的出料口与煮锅机构的进料口连接;沥水机构的出料口与炒制机构的进料口连接;炒制机构的出料口与碾米机的入料口连接;碾米机的出料口与色选机的进料口连接。

上述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其中:上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料仓、送料传送带、汇料传送带和中央提升机;进料机构与两个料仓固定配装连接;两个料仓呈镜像对称布置;两个料仓的物料出口各自位于其下端位置处,两个物料出口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送料传送带,两个送料传送带的传输方向呈对向布置;送料传送带的物料出口下方设置有汇料传送带,汇料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与送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呈垂直布置;汇料传送带的物料出口与中央提升机的物料进口配装连接;中央提升机的物料出口与振动筛分机构配装固定连接;振动筛分机构包括分料管道、振动筛机、除尘风机和出料提升机;分料管道与中央提升机的物料出口配装连接,分料管道设置有三根支管,分别与一个振动筛机的物料入口配装连接,并在支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振动筛机上设置有除尘风机;振动筛机与出料提升机配装固定连接;出料提升机与定量料斗的进料口连接;中央提升机的物料出口与分料管道配装连接。

上述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其中:定量料斗的进料口与出料提升机配装连接;定量料斗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流量计,流量计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微处理器与上料装置电连接并控制其启停;定量料斗的出料口与煮锅机构通过传送带连接。

上述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其中:煮锅机构包括锅体、搅拌机构与加热装置,搅拌机构设置在锅体的内部,加热装置设置在锅体的底部;沥水机构包括沥水筐与接水槽,沥水筐活动连接在接水槽的内部;煮锅机构的出料口与沥水机构的沥水筐连接。

上述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其中:炒制机构包括底座机构、滚筒机构、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其中:底座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动力机构,支撑架包括架体和限位滚轮;架体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滚轮,限位滚轮的上方配装连接有滚筒机构;动力机构与限位滚轮配装连接,驱动其转动;滚筒机构的两端面位置处分别配装连接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滚筒机构包括外筒、内筒和滚环;滚环固定连接在外筒的外壁上,与限位滚轮配装连接;外筒同轴固定套接在内筒的外部;进料机构处设置有燃烧器;滚筒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铁砂;外筒的两个端面与内筒的外壁固定封闭连接;滚环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外筒的两端位置处;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筒绞龙,内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筒绞龙,外筒绞龙与内筒绞龙的螺旋方向相反;内筒上靠近出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筛孔,作为物料的出口;内筒上靠近进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作为物料的入口。

上述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其中: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口、倒v形管道和进料提升机;倒v形管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下方分别与两个进料提升机的物料入口配装连接;物料提升机的物料出口与料仓的内部空腔连通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其中: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横板、搅拌装置和电动机;固定横板固定连接在煮锅的上方锅沿上;搅拌装置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固定横板上;搅拌装置包括竖轴、横轴与搅拌叶片;竖轴与横轴呈倒t字型固定连接,竖轴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横轴的两端面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搅拌叶片。

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上料,将原料用上料装置输送至振动筛分机构内;

步骤2:筛分,用振动筛机将原料进行筛分,将杂质分离出来,并将剩余的原料用出料提升机输送至定量料斗;

步骤3:定量,使用定量料斗将原料输送至煮锅机构,当输送量达到预设值时,分别向上料装置、振动筛机、出料提升机发出电信号,控制其停机;

步骤4:煮制,煮锅机构对锅内的原料用水进行煮制,持续25-60分钟后将原料倾倒至沥水机构内;

步骤5:沥水;

步骤6:炒制,经沥水机构固液分离的原料在炒制机构内炒制处理;

步骤7:碾米,经炒制后的原料经由碾米机碾压处理;

步骤8:色选,将炒制后的原料用色选机进行异色颗粒自动分拣;

步骤9:包装储存。

上述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生产工艺,其中:在步骤1中,原料为糜子,或者糜子与小米。

上述的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生产工艺,其中:中国步骤3中,定量料斗用提升机将原料自动输送至煮锅机构内;上述步骤4中,煮制完成后,煮锅机构自动倾倒,将物料与水一起倾倒至沥水机构中;上述步骤6中,原料通过提升机自动输送至碾米机中;上述步骤8中,原料通过传送带自动输送至色选机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且加工的成品质量稳定,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上料装置与振动筛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炒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装置、2-振动筛分机构、3-定量料斗、4-煮锅机构、5-沥水机构、6-炒制机构、7-碾米机、8-色选机、11-进料机构、12-料仓、13-送料传送带、14-汇料传送带、15-中央提升机、21-分料管道、22-振动筛机、23-除尘风机、24-出料提升机、61-底座机构、62-滚筒机构、63-进料机构、64-出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包括上料装置1、振动筛分机构2、定量料斗3、煮锅机构4、沥水机构5、炒制机构6、碾米机7和色选机8,其中:上料装置1、振动筛分机构2、定量料斗3、煮锅机构4、沥水机构5、炒制机构6、碾米机7和色选机8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上料装置1的出料口与振动筛分机构2的进料口连接;振动筛分机构2的出料口与定量料斗3的进料口连接;定量料斗3的出料口与煮锅机构4的进料口连接;沥水机构5的出料口与炒制机构6的进料口连接;炒制机构6的出料口与碾米机7的入料口连接;碾米机7的出料口与色选机8的进料口连接;其中:上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11、料仓12、送料传送带13、汇料传送带14和中央提升机15;进料机构11与两个料仓12固定配装连接;两个料仓12呈镜像对称布置;两个料仓12的物料出口各自位于其下端位置处,两个物料出口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送料传送带13,两个送料传送带13的传输方向呈对向布置;送料传送带13的物料出口下方设置有汇料传送带14,汇料传送带14的传输方向与送料传送带13的传送方向呈垂直布置;汇料传送带14的物料出口与中央提升机15的物料进口配装连接;中央提升机15的物料出口与振动筛分机构2配装固定连接;振动筛分机构2包括分料管道21、振动筛机22、除尘风机23和出料提升机24;分料管道21与中央提升机15的物料出口配装连接,分料管道21设置有三根支管,分别与一个振动筛机22的物料入口配装连接,并在支管上设置有开关阀;振动筛机22上设置有除尘风机23;振动筛机23与出料提升机24配装固定连接;出料提升机24与定量料斗3的进料口连接;中央提升机15的物料出口与分料管道21配装连接。

其中:定量料斗3的进料口与出料提升机24配装连接;定量料斗3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流量计,流量计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微处理器与上料装置1电连接并控制其启停;定量料斗3的出料口与煮锅机构4通过传送带连接;煮锅机构4包括锅体、搅拌机构与加热装置,搅拌机构设置在锅体的内部,加热装置设置在锅体的底部;沥水机构5包括沥水筐与接水槽,沥水筐活动连接在接水槽的内部;煮锅机构4的出料口与沥水机构5的沥水筐连接。

其中:炒制机构6包括底座机构61、滚筒机构62、进料机构63和出料机构64,其中:底座机构61包括支撑架和动力机构,支撑架包括架体和限位滚轮;架体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滚轮,限位滚轮的上方配装连接有滚筒机构62;动力机构与限位滚轮配装连接,驱动其转动;滚筒机构62的两端面位置处分别配装连接有进料机构63和出料机构64;滚筒机构62包括外筒、内筒和滚环;滚环固定连接在外筒的外壁上,与限位滚轮配装连接;外筒同轴固定套接在内筒的外部;进料机构63处设置有燃烧器;滚筒机构62的内部设置有铁砂;外筒的两个端面与内筒的外壁固定封闭连接;滚环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外筒的两端位置处;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外筒绞龙,内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筒绞龙,外筒绞龙与内筒绞龙的螺旋方向相反;内筒上靠近出料机构64的一端设置有筛孔,作为物料的出口;内筒上靠近进料机构63的一端设置有通孔,作为物料的入口。

其中:进料机构11包括进料口、倒v形管道和进料提升机;倒v形管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下方分别与两个进料提升机的物料入口配装连接;物料提升机的物料出口与料仓12的内部空腔连通固定连接;其中:搅拌机构包括固定横板、搅拌装置和电动机;固定横板固定连接在煮锅的上方锅沿上;搅拌装置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固定横板上;搅拌装置包括竖轴、横轴与搅拌叶片;竖轴与横轴呈倒t字型固定连接,竖轴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横轴的两端面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搅拌叶片。

使用上述炒米生产流水线设备的炒米生产流水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上料,将原料用上料装置1输送至振动筛分机构2内;其中:原料为糜子,或者糜子与小米

步骤2:筛分,用振动筛机22将原料进行筛分,将杂质分离出来,并将剩余的原料用出料提升机24输送至定量料斗3;

步骤3:定量,使用定量料斗3将原料输送至煮锅机构4,当输送量达到预设值时,分别向上料装置1、振动筛机22、出料提升机24发出电信号,控制其停机;

步骤4:煮制,煮锅机构4对锅内的原料用水进行煮制,持续25-60分钟后将原料倾倒至沥水机构5内;

步骤5:沥水;

步骤6:炒制,经沥水机构5固液分离的原料在炒制机构6内炒制处理;

步骤7:碾米,经炒制后的原料经由碾米机7碾压处理;

步骤8:色选,将炒制后的原料用色选机8进行异色颗粒自动分拣;

步骤9:包装储存。

其中:在步骤3中,定量料斗3用提升机将原料自动输送至煮锅机构4内;上述步骤4中,煮制完成后,煮锅机构4自动倾倒,将物料与水一起倾倒至沥水机构5中;上述步骤6中,原料通过提升机自动输送至碾米机7中;上述步骤8中,原料通过传送带自动输送至色选机8中。

工作时:物料首先进入上料装置1的进料机构11,由进料机构11将物料由提升机输送到两个料仓12,实现储料功能;同时,进料机构11的v形管的两条分管可以单独控制开合,以实现向两个料仓12输送不同物料的功能;然后由料仓12经由两条送料传送带13汇集到汇料传送带14,该动作可实现混料功能;然后由汇料传送带14传送至中央提升机15,中央提升机15将物料提升输送至分料管道21,经由分料管道21的分配,输送到三台振动筛机22,对物料进行除杂;除杂后的物料再输送至定量料斗3,当输送物料的质量达到定量料斗3的预设值时,定量料斗3出料口处设置的流量计向微处理机发出电信号,然后微处理器分别向送料传送带13、汇料传送带14、中央提升机15、振动筛机22、出料提升机24发出停止电信号,使其停机,直至下次手动启动。

而到达定量料斗3的物料经由传送带,继续被输送至煮锅机构4,对其进行煮制处理后,倾倒在沥水机构5内进行沥水,沥水后的物料被投送至炒制机构6内进行充分的炒制,再经由传送带与提升机输送到碾米机7内进行碾压,最后经由传送带与提升机输送至色选机8进行除杂,获得炒米成品。

另外,振动筛分机构2的除尘风机23、碾米机7上的风机均通过管路与一条除尘管道连通连接;而煮锅机构4、炒制机构6上分别设置有余热回收管路,并均与一条余热回收管道连通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