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焙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0320发布日期:2022-01-19 15: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焙茶模块(2);焙茶模块(2)包括支撑架(21),设置有多层,用于放置茶叶;第一多孔板(22),设置在支撑架(21)的侧面,第一多孔板(22)上布置有用于气体通过的通孔;炭焙模块(3);炭焙模块(3)包括炭焙炉(31),炭焙炉(31)用于储放并燃烧木炭,炭焙炉(31)与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连通;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的进口与炭焙模块(3)连通,使炭焙模块(3)中的气体进入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的出口与焙茶模块(2)通过第一多孔板(22)相连通;加热组件(5);设置在焙茶模块(2)外,用于对焙茶模块(2)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炭焙炉(3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32),盖板(32)用于调节炭焙炉(31)与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的连通面积,盖板(32)与第一动力源传动连接并在第一动力源的驱动下横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焙茶模块(2)还设置有可开合的箱门(26),焙茶模块(2)的后侧设置有排气口(23),排气口(23)设置有控制其开度的第一气路开关,焙茶模块(2)上方设置有放气口(25),放气口(25)设置有与控制其开度的第二气路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焙茶模块(2)之间的第二气体流动通道(6),第二气体流动通道(6)内设置有多个叶片(63),叶片(63)与第二动力源连接并在第二动力源的驱动下可翻转,第二气体流动通道(6)与焙茶模块(2)通过第二多孔板(62)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外壳体(1)上对应设置排烟口(61),第二气体流动通道(6)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排烟口(61)和炭焙炉(3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气体流动通道(6)从下至上延伸至外壳体(1)的中间部分并通过上方的挡片封闭,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从下至上延伸至外壳体(1)的中间部分封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挡片上方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三多孔板(7),支撑架(21)上部的侧面设置有多层挡板(8),挡板(8)分别竖立在支撑架(21)各层隔板侧边,第三多孔板(7)设置在挡板(8)的侧面,挡板(8)固定于带有孔隙或者不设孔隙的底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焙茶模块(2)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架(21)在焙茶模块(2)内可转动,第二气体流动通道(6)设置在焙茶模块(2)之间,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包围在焙茶模块(2)外侧。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焙茶模块(2)或第一气体流动通道(4)内设置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气体检测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气体检测装置检测气体中一氧化碳或/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并将浓度信号输送至控制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输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加热组件(5)、第一动
力源连接并控制加热组件(5)的加热温度、盖板(32)的开合。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气路开关、第二气路开关连接并控制排气口(23)、放气口(25)的开度,控制装置还与盖板(32)和叶片(63)连接并控制其运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一种自动焙茶设备,包括外壳体、焙茶模块、炭焙模块、第一气体流动通道、加热组件;焙茶模块;焙茶模块包括支撑架和第一多孔板,支撑架用于放置茶叶,第一多孔板设置在支撑架的侧面;炭焙模块包括炭焙炉,炭焙炉用于储放并燃烧木炭;炭焙炉外还有空余的空间提供炭焙炉空气;第一气体流动通道的进口与炭焙模块连通,使炭焙模块中的气体进入第一气体流动通道,第一气体流动通道的出口与焙茶模块通过第一多孔板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焙茶模块中保持在较稳定的温度,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也保持在稳定的浓度,根据预先的程序设置,无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一样可以焙出风味优异的茶。茶。茶。


技术研发人员:叶增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精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