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银杏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836822发布日期:2022-07-22 23:1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方银杏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银杏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银杏茶是利用银杏树的叶子加工而成的茶饮,银杏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其已知的化学成分多达200余种,主要有黄酮类、萜类、酚类、生物碱、聚异戊烯、奎宁酸、亚油酸、莽草酸、抗坏血酸、a-已烯醛、白果醇、白果酮、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据不完全统计,银杏茶所含黄酮类化合物多达45种以上、双黄酮类化合物6种以上、银杏素2种以上、酮氨酸5种以上、氨基酸7种以上、微量元素多达15种,还含有维生素b1、b2、b12等。经常饮用银杏茶能增强人体体力,提高免疫功能。据现代医学分析,银杏茶对心脏血管病治疗效果很好,具有抗血栓功能,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起到保护血管、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目的,对心、脑、肝、肾都有保护作用;还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液循环、提高末梢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解除痉挛、降低血压等作用。
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目前“三高”人群大有趋于年轻化的趋势,且“亚健康”群体人数众多,从科学的观点出发,这类人群在严格意义上而言不属于“疾病”人群,但是其身体存有“健康隐患”,若不加以“预防或调理介入”,任其自然发展必然趋于“严重或恶化”,若能通过饮用具有保健调理功能的日常饮品加以调理,其“亚健康”状态完全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所以发展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产品现实意义巨大。
4.由于银杏叶所含成分复杂,部分成分若未经加工直接饮用对人体有害,因此,市场正常流通的银杏茶一定是经过加工制作的安全产品。目前,现有的银杏茶主要以经过加工的银杏原叶及粉碎后的袋泡为主,此类产品的茶形简单、口味单一、口感酸涩、品质参差不齐,消费群体接受程度有限,已然滞后于时代发展,难以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故而,产品形式新颖化、口味个性化、口感时代化已然决定了银杏保健茶是否适宜于市场发展走向,是否适应于人民健康不断发展的需求动向,成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方银杏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银杏茶产品形式单一、口味单调、功效欠佳、饮服不便等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复方银杏保健茶,包括按质量比计的以下组份:
[0008][0009]
进一步地,包括按质量比计的以下组份:
[0010][0011]
进一步地,银杏叶单独加工为银杏叶茶。
[0012]
进一步地,绿茶、罗汉果和薄荷加工为混合膏体。
[0013]
一种复方银杏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步骤1、选取新鲜的银杏叶,经清洁筛选后由模具切型;
[0015]
步骤2、切形完整的银杏叶片经杀青、揉捻、烘炒,精制后得银杏叶茶;
[0016]
步骤3、分别选取合格的绿茶、罗汉果、薄荷,经清洁筛选后计量称重,并分别粉碎为细粉料;
[0017]
步骤4、将粉碎的花茶、罗汉果、薄荷的细粉料按比例混合均匀,置于2~3倍(体积或重量)水中,以60℃~65℃超声波辅助浸提,每次浸提60分钟,反复2~3次,收集浸提液;
[0018]
步骤5、浸提液经膜过滤浓缩后抽吸负压制得浸膏,膏状物经压型模具压制成型,再经真空干燥,制得配方膏体块;
[0019]
步骤6、将银杏叶茶和配方膏体块分别计量分装、灭菌合格后按比例合装成品,最终制得复方银杏保健茶。
[0020]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切形模具尺寸为2.5cm~4cm,切形模具为单头模式或多头模式。
[0021]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经切形模具切头的银杏叶形状为典型的扇形。
[0022]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绿茶、罗汉果、薄荷的细粉料的目数为30-50目。
[0023]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膜过滤浓缩采用uf精滤和nf浓缩。
[0024]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压型模具为单头模式或多头模式。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
本发明设计新颖、构思精巧、搭配科学、功效稳定,口感口味丰富,剂型多样,易于保存携带,饮用方便,感观精致,特色鲜明,贴合时代发展需求,可满足市场上对于新型银杏保健茶产品的迫切需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便捷实用的降压降脂健康产品。
[0027]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银杏茶产品形式单一、口味单调、功效欠佳、饮服不便等不足,在参照现代医学、药学及养生保健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有益于银杏茶的增效、互补和协调作用,经大量筛选验证,从药食同源的材料中筛选出绿茶、罗汉果、薄荷三种常用原材料,
创新采用绿茶、罗汉果、薄荷等调味增效的辅料与银杏叶复方搭配,制成复方冲泡银杏保健茶。本发明其辅料添加极大改善了银杏茶的感官品质和口感风味,同时兼顾增效、互补和调和银杏叶的功效,重点突出和强化了降血压、降血清胆固醇、改善心脑血液循环功能。
[0028]
本发明同步提出采用复配法加工,以此来改善产品形态、丰富口味、优化口感,通过将银杏叶单独制茶,其他配方辅料单独加工制膏体,按照复方计量配制,并采用单剂量分装,最后同银杏叶茶搭配合装成品。本发明既保持了银杏叶“原滋原味”的功效与观赏性,又采用小剂量独立分装,不仅易于携带保存,饮用方便,而且精致美观,特色鲜明,既保持了银杏叶的功效特性,又体现了增益互补的复方特色。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方银杏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针对现有银杏茶产品形式单一、口味单调、功效欠佳、饮服不便等不足,在参照现代医学、药学及养生保健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有益于银杏茶的增效、互补和协调作用,经大量筛选验证,从药食同源的材料中筛选出绿茶、罗汉果、薄荷三种常用原材料,创新采用绿茶、罗汉果、薄荷等调味增效的辅料与银杏叶复方搭配,制成复方冲泡银杏保健茶。本发明其辅料添加极大改善了银杏茶的感官品质和口感风味,同时兼顾增效、互补和调和银杏叶的功效,重点突出和强化了降血压、降血清胆固醇、改善心脑血液循环功能。
[0031]
本发明采用日常冲泡方式饮用,主要具有降血压、降血清胆固醇、改善心脑血液循环功能;采用复方配制,以银杏叶为主要原料,绿茶、罗汉果、薄荷为配方辅料,所选辅料均为药食同源的常用原材料,安全、无毒、无害。
[0032]
本发明包括按质量比计的以下组份:
[0033][0034]
本发明最佳配制,包括按质量比计的以下组份:
[0035][0036][0037]
本发明银杏叶单独加工为银杏叶茶,绿茶、罗汉果和薄荷加工为混合膏体。本发明
提出采用复配法加工,以此来改善产品形态、丰富口味、优化口感,通过将银杏叶单独制茶,其他配方辅料单独加工制膏体,按照复方计量配制,并采用单剂量分装,最后同银杏叶茶搭配合装成品。本发明既保持了银杏叶“原滋原味”的功效与观赏性,又采用小剂量独立分装,不仅易于携带保存,饮用方便,而且精致美观,特色鲜明,既保持了银杏叶的功效特性,又体现了增益互补的复方特色。
[0038]
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
步骤1、选取新鲜的银杏叶,经清洁筛选后由模具切型;
[0040]
步骤2、切形完整的银杏叶片经杀青、揉捻、烘炒,精制后得银杏叶茶;
[0041]
步骤3、分别选取合格的绿茶、罗汉果、薄荷,经清洁筛选后计量称重,并分别粉碎为细粉料;
[0042]
步骤4、将粉碎的绿茶、罗汉果、薄荷的细粉料按比例混合均匀,置于2~3倍(体积或重量)水中,以60℃~65℃超声波辅助浸提,每次浸提60分钟,反复2~3次,收集浸提液;
[0043]
步骤5、浸提液经膜过滤浓缩后抽吸负压制得浸膏,膏状物经压型模具压制成型,再经真空干燥,制得配方膏体块;
[0044]
步骤6、将银杏叶茶和配方膏体块分别计量分装、灭菌合格后按比例合装成品,最终制得复方银杏保健茶。
[0045]
在步骤1中,银杏叶经切制成形(缩小)且单独炒制成茶,切形模具尺寸2.5cm~4cm,切形模具可设计为单头模式或多头模式,多头模式可提高切形效率,模具切头形状为银杏叶的典型扇形。
[0046]
在步骤2中,在不损伤银杏叶原有药用成份的前提下,银杏叶经杀青、揉捻、烘炒,精制后,对叶片中的“毒性”成分降解转化,确保银杏茶无毒副作用,同时增强银杏叶活性成分黄铜甙、银杏萜内脂成份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以此更利于人体吸收。
[0047]
在步骤3中,绿茶、罗汉果、薄荷的细粉料的目数为30-50目。
[0048]
在步骤4中,绿茶、罗汉果、薄荷的混合细粉料采用中温条件下超声波辅助的水提方式,防止高温对敏感成分降解破坏,同时还能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提取效率。
[0049]
在步骤5中,膜过滤浓缩采用uf精滤和nf浓缩。所述组合式的膜分离及过滤系统,利用膜分离的纯物理分离特性,具有常温常压条件下运行特点以及系统全密闭的优异卫生保障条件,采用超滤膜过滤除杂、纳滤膜浓缩精制,最大化确保了浸提液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富集,有效成分不被化学物质、高温高压以及杂菌微生物等破坏。浸提液经浓缩后在负压环境中制取浸膏,可降低制膏蒸发温度,避免高温对膏体中的有效成分的分解、降解、或转化。浸膏后经模具压型,压型模具形状多样,压型模具为单头模式或多头模式,多头模式可提升效率。
[0050]
在步骤6中,将银杏叶茶与配方膏体块分别计量分装后,最终按照配方用量的比例合装成品的混合式包装形式,采用冲泡方式品饮。
[0051]
本发明制作方法科学、构思精巧,其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工艺安全卫生,成品品质稳定、易于保存携带、饮用方便、美观精致、特色鲜明,可满足市场上对于新型银杏保健茶产品的迫切需求,也延续了传统银杏茶的古朴特点。本发明不仅丰富了产品形式,优化了口感,而且还拓展了银杏保健茶文化理念,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温和降压降脂的健康产品。
[005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