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大黄鱼生长和体色的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1474233发布日期:2022-09-10 00:0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大黄鱼生长和体色的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及其应用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添加剂及其应用,尤其涉及大黄鱼幼鱼生长和体色改良的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同时,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添加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2.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在分类上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perciformes),黄鱼属(larimichthys),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自上个世纪 60-80年代,大黄鱼苗种培育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后,大黄鱼产业迅猛发展,养殖产量逐年增高。
3.但在我国大黄鱼养殖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养殖鱼生长下降、体色黄度降低和肌肉中重要的高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下降等严峻问题。在大黄鱼消费端,普遍追求体色黄的野生或近似野生大黄鱼;因养殖鱼生长速度慢和体色不理想,售价和利润始终无法提高。为提高养殖鱼品质,养殖从业者不得不使用冰鲜鱼打浆投喂,在浪费渔业资源的同时还存在严重的水体污染。
4.胆汁酸、叶黄素、虾青素乳化藻油、溶血卵磷脂和大麻二酚均为天然生物原料提取或纯化制得,l-蛋氨酸为通过发酵工艺制得。已有研究表明,上述复合物中部分成分具有改善鱼类生长和色素沉积的作用,而复配后的综合增益效果尚未有任何研究报道。
5.因此,为提高养殖大黄鱼品质,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开发一种有效改善大黄鱼生长、体色和肌肉品质的添加剂对于缓解行业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人工养殖大黄鱼生长和体色的复合功能性添加剂。
7.一种改善大黄鱼体色和肌肉品质的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包括胆汁酸、叶黄素、虾青素乳化藻油、l-蛋氨酸、溶血卵磷脂、大麻二酚和面粉。
8.进一步,所述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含有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胆汁酸0-15%、叶黄素0-7.5%、虾青素乳化藻油0-7.5%、l-蛋氨酸0-25%、溶血卵磷脂0-5%和大麻二酚0-0.25%,其余为面粉。
9.进一步,所述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中,胆汁酸15%,叶黄素7.5%,虾青素乳化藻油7.5%,l-蛋氨酸25%,溶血卵磷脂5%,大麻二酚(cbd)0.25%,其余为面粉。
10.更进一步,所述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中,所述胆汁酸、叶黄素、l-蛋氨酸、溶血卵磷脂、大麻二酚和微晶纤维素分析纯度不低于98%,虾青素乳化藻油中虾青素分析纯度不低于2%。
11.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大黄鱼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在制备大黄鱼饲料中的应用。
12.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大黄鱼复合功能性添加剂的水产养殖饲料;所述水产养殖饲料中,包括基础饲料、鱼油和大黄鱼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其中,所述复合功
能性添加剂占总质量的4%,鱼油占5.5-6.5%。
13.进一步,所述基础饲料包括白鱼粉、磷虾粉、豆粕、大豆浓缩蛋白、高筋面粉、氯化胆碱、大豆卵磷脂粉、vc磷酸酯、磷酸二氢钙、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诱食剂、防霉剂和抗氧化剂。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提供的大黄鱼复合功能性添加剂能够显著促进大黄鱼幼鱼的生长。
16.(2)本发明提供的大黄鱼复合功能性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大黄鱼幼鱼体色。
17.(3)本发明提供的大黄鱼复合功能性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大黄鱼幼鱼肌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成活率的影响对比图;
19.图2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终末体重的影响对比图;
20.图3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增重率的影响对比图;
21.图4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对比图;
22.图5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体长的影响对比图;
23.图6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肥满度的影响对比图;
24.图7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侧部亮度(l*)的影响对比图;
25.图8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侧部红色值(a*)的影响对比图;
26.图9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侧部黄色值(b*)的影响对比图;
27.图10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腹部亮度(l*)的影响对比图;
28.图11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腹部红色值(a*)的影响对比图;
29.图12为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对大黄鱼幼鱼侧部黄色值(b*)的影响
30.图中:“*”、“**”和“***”均表示差异显著,“*”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白,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32.实施例1
33.如无特殊说明,本实施例中所用到的试剂均可以商购途径购买得到。
34.大黄鱼幼鱼复合功能性添加剂的制备:先按质量百分数由7.5%虾青素乳化藻油和0.25%大麻二酚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物1;其次,15%胆汁酸、7.5%叶黄素、 25%l-蛋氨酸和5%溶血卵磷脂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物2,之后复合物2与39.75%面粉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物3;最后将复合物1均匀滴入复合物3中混合均匀后过 40目筛,以过筛后筛上物为0为准。
35.大黄鱼幼鱼基础饲料配方为:白鱼粉40%、磷虾粉3%、去皮豆粕10%、高筋面粉24.65%、大豆浓缩蛋白6%、氯化胆碱0.2%、大豆卵磷脂粉2%、vc磷酸酯0.05%、磷酸二氢钙2%、维生素预混料1%、矿物质预混料0.5%、诱食剂 0.5%、防霉剂0.05%和乙氧基奎琳0.05%。
36.大黄鱼幼鱼饲料的制备工艺:将白鱼粉、磷虾粉、去皮豆粕、高筋面粉和大豆浓缩蛋白混匀后超微粉碎至120目得混合物1;将氯化胆碱、大豆卵磷脂粉、vc磷酸酯、磷酸二氢钙、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诱食剂、防霉剂和乙氧基奎琳混合均匀得混合物2;将混合物1、混合物2和鱼油混匀后,加水10~15%进行制粒。
37.饲料1(对照组)
38.大黄鱼幼鱼基础饲料,油源为鱼油,占饲料总质量的6%,不添加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以4%微晶纤维素代替。
39.饲料2(本发明技术方案)
40.大黄鱼幼鱼基础饲料加入鱼油和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复合功能性添加剂添加量为大黄鱼幼鱼基础饲料总质量的4%,鱼油占饲料总质量的6%。
41.复合诱食剂中,按质量分数计,组分包括胆汁酸15%,叶黄素7.5%,虾青素乳化藻油7.5%,l-蛋氨酸25%,溶血卵磷脂5%,大麻二酚(cbd)0.25%和面粉39.75%。
42.以下表1为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配方:
43.表1本发明技术方案和对照组的饲料配方
[0044][0045]
其中,维生素预混料(iu或mg kg-1
干重):维生素a棕榈酸盐,3000000iu;维生素d3,1200000iu;dl-α-生育酚40.0mg kg-1
;甲萘醌,8.0mg kg-1
;硫胺
ꢀ‑
hcl,5.0mg kg-1
;核黄素,5.0mg kg-1;d-泛酸钙,16.0mg kg-1;吡哆醇-hcl, 4.0mg kg-1;肌醇,200.0mg kg-1
;d-生物素,8.0mg kg-1
;叶酸,1.5mg kg-1
;对氨基苯甲酸,5.0mg kg-1
;烟酸,20.0mg kg-1
;维生素b12,0.01mg kg-1
;维生素c(含量35%),2000.0mg kg-1
。矿物质预混料(mg kg-1
干重)ca(h2po4)
·
h2o, 675.0;coso4·
h2o,0.15;cuso4·
h2o,5.0;feso4·
7h2o,50.0;kcl,0.1; mnso4·
2h2o,101.7;mnso4·
2h2o,18.0;nacl,80.0;naseo3·
h2o,0.05; znso4·
7h2o,20.0。诱食剂为1%甜菜碱和3%甘氨酸与填充剂混合后制得(均由青岛玛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0046]
实验用幼鱼选择初始体重为12.9
±
0.02g的大黄鱼2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进行为期63天的摄食生长实验;养殖水温为18~22℃。使用对照组和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饲料进行喂养。
[0047]
投喂饲料1的为con组,喂食饲料2的为gn组。
[0048]
生长与体型采用电子天平和游标卡尺直接测定;体色采用体色仪测定;肌肉脂肪酸组成采用gc-ms测定。
[0049]
统计与分析方法:
[0050]
存活率(sr,%)=wa/wb
×
100%
[0051]
增重率(wg,%)=(na-nb)/nb
×
100%
[0052]
肥满度(cfr,g/cm3%)=na/(la)3×
100%
[0053]
特定生长率(sgr,%/day)=(lnna-lnnb)/实验周期
×
100%
[0054]
其中wa是养殖结束后每个养殖桶的大黄鱼幼鱼数量,wb为每个养殖桶幼鱼的初始数量;la为终末体长;na和nb分别为终末体重和初始体重。
[0055]
实验数据将采用spss 20.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后进行tukey’s多重比较,显著性水平为p《0.05。所得实验数据用平均值
±
标准误(means
±
s.e.m.,n=3)表示。
[0056]
1)生长性能
[0057]
如图1-4所示,饲料中添加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不影响大黄鱼幼鱼成活率,但显著提高了大黄鱼幼鱼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这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4%复合功能性添加剂可显著促进大黄鱼幼鱼的生长,同时不影响存活率,有效缩短了养殖周期。
[0058]
2)体型
[0059]
如图5-6所示,饲料中添加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不影响影响了大黄鱼的体长和肥满度,且添加后表现出提高体长的趋势。这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4%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不会导致大黄鱼幼鱼体型异常和肥胖。
[0060]
3)体色
[0061]
如图7-12所示,饲料中添加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不影响大黄鱼幼鱼侧部亮度、侧部红色度、侧部黄色度和腹部亮度;但腹部黄色度显著升高。这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4%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会显著改善大黄鱼幼鱼腹部黄色度,使其外观更接近于野生大黄鱼。
[0062]
4)肌肉脂肪酸组成
[0063]
如表2所示,饲料中添加复合功能性添加剂不影响大黄鱼幼鱼肌肉总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但显著提高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且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呈升高趋势。这表明,肌肉中的重要脂肪酸含量得到改善。
[0064]
表2大黄鱼幼鱼肌肉脂肪酸组成(mg/g)
[0065][0066][0067]
注:“*”、“**”和“***”均表示差异显著,“*”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0068]
本实施例中的基础饲料不限于所列举的组成成分,能够满足大黄鱼生长需要营养的饲料在添加本发明所述添加剂的基础上,均能获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