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

文档序号:33392367发布日期:2023-03-08 11:36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2.桑椹味道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药食两用的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桑椹营养物质丰富,皮薄肉软,外表面凹凸不平,且含水量高,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桑椹采后非常容易腐烂变质,货架期极短,成熟的桑椹果实常温仅能贮藏2天左右,严重地制约了桑椹的商业价值,限制了其鲜果产业的发展。
3.目前,桑椹鲜果保鲜应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贮藏方法和化学贮藏方法。其中,物理贮藏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等,能够有效抑制桑椹表面微生物的生长,达到桑椹保鲜的目的,但这类贮藏技术的设施设备要求较高,成本较大。而化学贮藏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其中的化学残留、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消费者广泛的认同。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绿色环保,成本可控的桑椹采后保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绿色安全,成本可控,而且能够有效抑制桑椹表面微生物生长,延长桑椹货架期。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将桑椹鲜果置于储存容器中,通入大气等离子体,进行灭菌,得到灭菌后桑椹鲜果;
8.向所述灭菌后桑椹鲜果表面喷涂壳聚糖溶液,干燥,形成壳聚糖薄膜,将所得桑椹鲜果密封。
9.优选的,所述储存容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所述进气口通入大气等离子体;所述出气口保持通气状态。
10.优选的,所述储存容器的体积为8000~20000cm3。
11.优选的,所述大气等离子体的通入流量为1~1.1m3/min。
12.优选的,通入所述大气等离子体至储存容器内的气压为101~102kpa。
13.优选的,所述大气等离子体的电流为2~6a,温度为9~25℃。
14.优选的,所述灭菌的时间为30~600s。
15.优选的,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0.1~2wt%。
16.优选的,所述壳聚糖薄膜的厚度为0.2~0.5mm。
17.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方式为风干;所述风干的方法为采用电风扇吹风,所述电风扇的转速为500~1500r/min。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桑椹鲜果置于储存容
器中,通入大气等离子体,进行灭菌,得到灭菌后桑椹鲜果;向所述灭菌后桑椹鲜果表面喷涂壳聚糖溶液,干燥,形成壳聚糖薄膜,将所得桑椹鲜果密封。本发明采用大气等离子体进行灭菌,大气等离子体中富含活性氧、活性氮粒子,可以诱导微生物细胞产生氧化应激,造成氧化损伤,最终导致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细胞死亡,从而降低水果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大气等离子体可以改变果胶酯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等酶的构象,降低其活性,延缓水果采后软化、营养物质消耗的过程。壳聚糖通过分子交联可在果实表面形成选择性透过的屏障,阻隔细胞内外物质的传递,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果品表面构成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半透薄膜体,可以有效抑制果品的呼吸强度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延缓水果的软烂,同时减弱其贮藏过程中的机械损伤,从而延缓果实细胞的衰老和腐败。同时,壳聚糖薄膜可以阻断外界微生物和果品内部的营养交换,也可以诱导果实产生抑菌物质,从而抑制果品表面细菌的生长,降低果品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因此,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桑椹采后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失重率,维持桑椹采后的出汁率,抑制桑椹表面细菌的生长,从而有效延长桑椹的货架期,常温贮藏成熟桑椹可贮藏4~6天,有效延长桑椹货架期2~4天。
19.本发明的方法对桑椹的品质如ph、tss、总酚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均没有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够延缓桑椹采后花色苷的损失。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2为不同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腐烂率变化;
22.图3为不同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失重率变化;
23.图4为不同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出汁率变化;
24.图5为不同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细菌总数变化;
25.图6为不同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ph值变化;
26.图7为不同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tss值变化;
27.图8为不同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总酚含量变化;
28.图9为不同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花色苷含量变化;
29.图10为处理时间和壳聚糖浓度交互作用对桑椹贮藏第4天腐烂率影响;
30.图11为处理时间和电流强度交互作用对桑椹贮藏第4天腐烂率影响;
31.图12为电流强度和壳聚糖浓度交互作用对桑椹贮藏第4天腐烂率影响;
32.图13为“2.6a-308s-1.45%”处理条件下桑椹在25℃贮藏期间腐烂率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将桑椹鲜果置于储存容器中,通入大气等离子体,进行灭菌,得到灭菌后桑椹鲜果;
35.向所述灭菌后桑椹鲜果表面喷涂壳聚糖溶液,干燥,形成壳聚糖薄膜,将所得桑椹鲜果密封。
36.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所需材料或设备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37.本发明将桑椹鲜果置于储存容器中,通入大气等离子体,进行灭菌,得到灭菌后桑椹鲜果。
38.在本发明中,所述桑椹鲜果优选为八成熟、果粒饱满、颜色为紫黑色的桑椹鲜果。本发明对所述桑椹鲜果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方式获取即可。
39.在本发明中,所述储存容器优选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保持通气状态;所述储存容器优选为乐扣箱。
40.在本发明中,所述储存容器的体积优选为8000~20000cm3,根据所需保鲜的桑椹鲜果调整即可。本发明对储存容器的规格没有特殊的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即可,所述储存容器的规格优选为:长
×

×
高=(40~48)cm
×
(25~33)cm
×
(8~12)cm。
41.本发明优选将桑椹鲜果置于保鲜盒中单层平铺,保鲜盒暂不加盖,然后将保鲜盒置于乐扣箱中,将乐扣箱加盖密封,装置内气压维持大气压,加盖密封可以保障等离子体如桑椹充分接触。
42.本发明优选通过所述储存容器的进气口通入大气等离子体;本发明优选采用等离子体反应器在漩涡式喷气机作用下通入大气等离子体。本发明对所述漩涡式喷气机及其转速没有特殊的限定,本领域熟知的漩涡式喷气机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转速即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漩涡式喷气机型号为sm-290,转速为2900r/min。
43.在本发明中,所述大气等离子体的通入流量优选为1~1.1m3/min,更优选为1.05m3/min。
44.本发明优选通入所述大气等离子体至储存容器内的气压为101~102kpa。
45.在本发明中,所述大气等离子体的电流优选为2~6a,更优选为2.6a;温度优选为9~25℃。
46.在本发明中,所述灭菌的时间优选为30~600s,更优选为300~315s,进一步优选为308s。
47.得到灭菌后桑椹鲜果后,本发明向所述灭菌后桑椹鲜果表面喷涂壳聚糖溶液,干燥,形成壳聚糖薄膜。
48.本发明优选将盛有灭菌后桑椹鲜果的保鲜盒自储存容器中取出,再进行所述喷涂。
49.在本发明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1~2wt%,更优选为1~1.45wt%;平均喷涂于每颗桑椹鲜果表面的壳聚糖溶液的体积优选为0.2~0.4ml。
50.在本发明中,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方法优选为:称取壳聚糖粉末(食品级,脱乙酰度》90%),溶于1wt%醋酸溶液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51.本发明对所述喷涂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本领域熟知的方法采用喷壶喷涂即可。
52.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方式优选为风干;所述风干的方法优选为采用电风扇吹风,所述电风扇的转速优选为500~1500r/min,更优选为1000r/min。
53.在本发明中,所述壳聚糖薄膜的厚度优选为0.2~0.5mm。
54.将所得桑椹鲜果密封优选为将保鲜盒加上密封盖。
55.图1为本发明桑椹鲜果的保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将桑椹平铺于保鲜盒内,置于乐扣箱内,采用等离子体反应器通过漩涡式喷气机通入大气等离子体,进
行灭菌,然后采用喷壶向桑椹表面喷洒壳聚糖溶液成膜,加盖密封贮藏。
5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7.以下实施例中,漩涡式喷气机型号为sm-290;
58.称量天平(bsa2245-cw),研钵,纱布,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北京陆桥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59.ph计(梅特勒托利多),手持糖度计(标康bk-506),福林酚(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氯化钾(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酸钠(sigma-aldrich)。
60.壳聚糖溶液的配制:称取所需质量的壳聚糖粉末(食品级,脱乙酰度》90%),溶于1wt%醋酸溶液后稀释至所需浓度。
61.实施例1
62.桑椹:采购于广东汕头桑椹采摘园,品种为大10(或称大十,无籽大十,无籽大10),成熟度为八成熟,果粒饱满,颜色为紫黑色。
63.1)桑椹准备
64.挑选大小统一、色泽与成熟度均一致且无机械损伤的完好大10品种(或称大十,无籽大十,无籽大10)桑椹鲜果,每颗桑椹质量控制在5.0
±
0.50g,备用。
65.2)将30颗桑椹鲜果于保鲜盒中单层平铺,保鲜盒暂不加盖;
66.3)将保鲜盒置于带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乐扣箱((hpl894),尺寸为长
×

×
高=45.6cm
×
29.6cm
×
11.2cm)中,将乐扣箱加盖密封,使用等离子体反应器通过进气口在转速2900r/min漩涡式喷气机作用下通入大气等离子体至容器内的气压为101kpa,通入流量为1.05m3/min,进行灭菌,得到灭菌后的桑椹鲜果;所述大气等离子体的电流为2a,温度为25℃;所述灭菌的时间为300s;
67.4)取出保鲜盒,用喷壶向桑椹表面喷涂质量浓度为1%的壳聚糖溶液,平均喷涂于每颗桑椹表面的壳聚糖溶液体积0.4ml,使用1000r/min电风扇吹风30min,使壳聚糖溶液风干成膜,风干后形成壳聚糖薄膜,厚度0.5mm;
68.5)将保鲜盒加上密封盖,进行常温密封贮藏,记为第5组(2a-300s+1%壳聚糖溶液)。
69.实施例2
70.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壳聚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记为第6组(2a-300s+2%壳聚糖溶液)。
71.对比例1
72.对桑椹鲜果不进行任何额外处理,记为第1组(ck)。
73.对比例2
74.将桑椹鲜果使用质量浓度1%的壳聚糖溶液喷涂成膜后密封贮藏,记为第2组(1%壳聚糖溶液)。
75.对比例3
76.将桑椹鲜果使用质量浓度2%的壳聚糖溶液喷涂成膜后密封贮藏,记为第3组(2%
壳聚糖溶液)。
77.对比例4
78.将桑椹鲜果使用电流2a,处理300s等离子体处理后密封贮藏,等离子体处理的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记为第4组(2a-300s)。
79.结果测试
80.1)腐烂率测定
81.将桑椹鲜果按照上述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的方法处理过后,在温度为25℃、湿度为90%的紫外灭菌的恒温智能保鲜库中贮藏,每隔2天统计一次表面腐烂率情况,在贮藏的第2、4、6天分别做记录。腐烂率记录公式为:
[0082][0083]
测定结果参见表1和图2,每个案例3个重复。
[0084]
表1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在25℃贮藏期间腐烂率(%)
[0085][0086]
注:不同字母表示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0087]
根据表1可知,保鲜处理从第二天开始,对桑椹腐烂率的降低有着显著影响。第二天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的腐烂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第一组),腐烂率差值在25%以上,并且也显著低于单独壳聚糖涂抹组(第二、三组),腐烂率差值在20%以上,与此同时,也显著低于单独等离子体处理组(第四组),腐烂率差值在4%以上,而两结合处理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贮藏第4天和第6天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在第4天,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的腐烂率比空白对照组(第一组)降低了约25%,比单独壳聚糖涂抹组(第二、三组)降低了约25%,比单独等离子体处理组(第四组)降低了约10%,在第6天,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的腐烂率比空白对照组(第一组)降低了约42%,比单独壳聚糖涂抹组(第二、三组)降低了约35%,比单独等离子体处理组(第四组)降低了约12%。以上数据说明,结合处理的保鲜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桑椹采后常温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在贮藏6天期间,可以使桑椹的腐烂率降低40%以上,并且,结合处理的方法对腐烂率的降低效果会显著优于单独处理的方法。
[0088]
根据图2可知,在桑椹贮藏期间,桑椹腐烂率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桑椹贮藏的第0~4天,腐烂率上升幅度最大,第4~6天,桑椹腐烂率的上升幅度会相对减缓,处理
组和对照组都符合这一规律,而结合处理组在两个阶段的腐烂率上升幅度都会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单处理组。综上可知,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膜的桑椹保鲜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桑椹在6天内25℃常温贮藏条件下的腐烂率,有效延长桑椹货架期。
[0089]
2)失重率测定
[0090]
将桑椹鲜果不同处理后,在温度为25℃、湿度为90%的紫外灭菌的恒温智能保鲜库中贮藏,每隔2天统计一次失重率情况,在贮藏的第2、4、6天分别做记录。失重率计算公式如下:
[0091][0092]
测定结果参见表2和图3。
[0093]
表2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在25℃贮藏期间失重率(%)
[0094][0095]
根据表2可知,在贮藏的第2天,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失重率差异不显著,在贮藏的第4天,处理组与对照组失重率的差异开始逐步显现,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和壳聚糖处理组(第二、三组)的失重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第一组)和等离子体单独处理组(第四组),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和壳聚糖处理组(第二、三组)间失重率差异不显著。在贮藏第6天,与第4天的趋势相似,但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和壳聚糖处理组(第二、三组)的失重率与空白对照组(第一组)和等离子体单独处理组(第四组)的差异进一步扩大,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的失重率与空白对照组(第一组)失重率差值可达5%左右,而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和壳聚糖处理组(第二、三组)的失重率的差值也进一步增大。以上数据说明,结合处理的保鲜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桑椹采后常温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在贮藏6天期间,可以使桑椹的失重率降低5%以上,并且,结合处理的方法对腐烂率的降低效果会显著优于单独处理的方法。
[0096]
根据图3可知,在桑椹贮藏期间,桑椹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失重率的增长幅度也随之增加。而结合处理组能有效延缓桑椹在贮藏期间失重率的增长幅度,并在贮藏第6天表现出良好的失重率降低效果。综上可知,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膜的桑椹保鲜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桑椹在6天内25℃常温贮藏条件下的失重率,有效延长桑椹货架期。
[0097]
3)出汁率测定
[0098]
将桑椹鲜果按照不同方法处理过后,在温度为25℃、湿度为90%的紫外灭菌的恒温智能保鲜库中贮藏,在贮藏的第0天和第4天,对桑椹进行出汁率测定,通过研钵充分研磨桑椹,并用纱布进行过滤。出汁率计算公式如下:
[0099][0100]
测定结果参见表3和图4。
[0101]
表3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在25℃贮藏期间出汁率(%)
[0102][0103]
根据表3可知,在处理当天(第0天),处理组和对照组间,桑椹出汁率差异不显著,说明各项处理对桑椹的出汁率没有直接影响。在贮藏4天后,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的出汁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第一组)和单处理组(第二、三、四组),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与空白对照组(第一组)的出汁率差值在5%以上。
[0104]
根据图4可知,在桑椹贮藏期间,桑椹出汁率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而降低,处理组和对照组都符合这一规律。但在贮藏第4天时,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的桑椹出汁率会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说明结合处理会延缓贮藏期间桑椹汁液的损失,使贮藏期间,桑椹的汁液损失降低,有效延长桑椹货架期。
[0105]
4)细菌总数测定
[0106]
将不同组别处理后的桑椹放入超净工作台中,无菌取出桑椹样本(10g),放入已灭过菌装有90ml 0.85%无菌盐水溶液的锥形瓶中,用漩涡仪振荡3min,制成体积比为1:10的样品原液。按10倍梯度逐步稀释原液,稀释到合适的3个稀释度备用。吸取0.1ml样品稀释液于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pca)上,用一次性涂布棒将稀释液均匀涂布于pca平板,放在37℃生化培养箱中培养24~48h,以测定细菌菌落总数。将不同组别处理后的桑椹立即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每48h检测1次。测定结果参见表4和图5。
[0107]
表4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在20℃贮藏期间的细菌总数(logcfu/g)
[0108][0109]
根据表4可知,在处理当天,结合处理组(第五、六组)和等离子体处理组(第四组)的细菌总数会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第一组)和壳聚糖处理组(第二、三组)。说明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杀灭桑椹表面细菌,达到对桑椹灭菌保鲜的作用。对贮藏第2天和第4天的桑椹进行细菌计数,可以发现桑椹表面的细菌总数与第0天的结果相似,进一步证明了结合处理和等离子体单独处理能有有效杀灭桑椹表面的细菌,同时,壳聚糖处理组(第二、三组)桑椹表面细菌总数会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第一组),这可能是因为壳聚糖膜能抑制桑椹表面细菌的增长。
[0110]
根据图5可知,在桑椹贮藏期间,桑椹表面细菌总数会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而增长。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杀灭桑椹表面的细菌,因此结合处理组和等离子体处理组处理当天的细菌总数会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这两组的细菌总数增长速率会低于壳聚糖单独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而壳聚糖膜对细菌的生长有着抑制作用,因此壳聚糖膜单独处理组的细菌总数增长速率会低于空白对照组,这也解释了在贮藏第6天,结合处理组的细菌总数会略低于等离子体单独处理组。综上可知,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膜的桑椹保鲜方法能够有效杀灭桑椹表面的细菌,显著降低桑椹在处理后的细菌总数,同时也能抑制细菌在桑椹表面的生长,有效延长桑椹货架期。
[0111]
实施例3~4以及对比例5~8
[0112]
替换桑椹原料为:桑椹采摘于浙江大学长兴实验站,品种为大10(或称大十,无籽大十,无籽大10),成熟度为八成熟,果粒饱满,颜色为紫黑色;分别按照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的方法处理桑椹,分别记为实施例3~4和对比例5~8。
[0113]
结果测试
[0114]
1)桑椹ph测定
[0115]
将不同处理后的桑椹果实放入恒温智能冷库中进行贮藏,贮藏温度为25℃,湿度为90%,在处理当天,贮藏第0天、第2天和第4天进行品质测定。
[0116]
将不同处理后的桑椹果实放入100目的双侧滤布中进行手动挤压,通过ph计对挤出来的果汁进行测定。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见表5和图6。
[0117]
表5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的ph
[0118][0119]
ph值间接反映出水果的酸度,是水果口感参考的重要指标。根据表5结果可知,在贮藏的6天内,各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间ph值差异不显著。说明各种处理对桑椹的ph值影响不大,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桑椹的酸度没有显著。
[0120]
根据图6可知,在桑椹贮藏期间,桑椹的ph随贮藏时间增加而上升,这可能和桑椹在贮藏期间的成熟过程有关,各处理组和对照组都符合这一趋势。其中,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涂抹处理,对贮藏期间桑椹ph值没有显著影响,对桑椹的酸度没有显著影响,即没有改变桑椹的酸度口感。
[0121]
2)桑椹tss测定
[0122]
将不同处理后的桑椹果实放入恒温智能冷库中进行贮藏,贮藏温度为25℃,湿度为90%,在处理当天,贮藏第0天、第2天和第4天进行品质测定。
[0123]
不同处理后的桑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便携式数显糖度计进行测定,具体的操作方法与ph的测定一致。测定结果见表6和图7。
[0124]
表6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0125][0126]
可溶性固形物(tss)是水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与水果的糖度风味密切相关。由表6可知,在处理当天,结合处理组的桑椹tss与空白对照组的tss含量相近,且和其余处理组的tss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贮藏的第二天与第四天,桑椹的tss含量仍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即结合处理组,单独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间tss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大气压低温等离
子体结合壳聚糖涂抹处理对桑椹采后ts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未影响其采后贮藏的糖度风味。
[0127]
由图7可知,贮藏期间,桑椹的tss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而逐步降低,这可能与桑椹在贮藏期间糖分被逐步消耗有关。各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都符合这一变化趋势,说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桑椹的这一生理活动没有显著影响,对贮藏期间的tss含量变化不产生显著影响,对桑椹采后的糖度风味没有显著影响
[0128]
3)桑椹总酚含量测定
[0129]
总酚是羟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的酚类及其聚合物的总称,桑椹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和药理作用,总酚的含量是衡量桑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具体操作方法采用福林酚法进行测定。没食子酸用于校准标准曲线。称取1g桑椹样品,使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溶液,超声波提取3次,每次提取30min,后10000rpm,离心5分钟,合并提取液作为待测液用作桑椹总酚含量测定。将1ml待测液与1ml福林酚试剂混合,然后加入1.5ml碳酸钠(20%w/v)。在室温下避光孵育1小时后,在765nm处测量吸光度。结果以基于鲜重的μg gae g-1
表示。测定结果见表7和图8。
[0130]
表7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的总酚含量(mg
·
gae/g)
[0131][0132]
由表7可知,在贮藏的第0天、第2天和第4天,各组间桑椹的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贮藏时间相同时,处理组(单独处理组和复合处理组)的总酚含量会略大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桑椹贮藏期间的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0133]
由图8可知,桑椹在贮藏的0~4天期间,桑椹的总酚含量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桑椹在贮藏期间逐步成熟有关。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的桑椹在贮藏期间也符合这一变化规律,说明处理对这一生理活动没有显著影响,对贮藏期间的总酚含量变化不产生显著影响,对桑椹采后的总酚含量品质没有显著影响。
[0134]
4)桑椹花色苷含量测定
[0135]
桑椹中富含花色苷,有抗氧化等保健功效,花色苷含量是桑椹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花色苷含量使用ph微分法进行测量。将桑椹进行研磨后过滤,量取所得滤液1ml用两种不同的溶液稀释:氯化钾(0.025m,ph1.0)和乙酸钠(0.4m,ph4.5)(7ml),ph由盐酸调节。用乙酸缓冲液(ph3.0)作为空白在530nm和700nm处测量吸光度。计算ph1.0和ph4.5之间的吸
光度差异,公式为:
[0136]
od=(od
530nm-od
700nm
)ph1-(od
530nm-od
700nm
)ph4.5
[0137]
计算花色苷含量:
[0138]
花色苷含量(mg/g)=od
×
mw
×
df/(ε
×
l)
[0139]
其中,mw=449.2和ε=26900分别为花色苷的分子量和摩尔吸光率,作为标准;df为稀释因子,是指样品原液的稀释倍数,其数值为原液体积和终体积的比值,l是路径长度。花色苷含量浓度单位为mg/g。测定结果见表8和图9。
[0140]
表8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的花色苷含量(mg/g)
[0141][0142]
由表8可知,在贮藏的第0天,各组间桑椹的花色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贮藏时间增加,处理组(单独处理组和复合处理组)的花色苷含量会逐步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桑椹贮藏期间的花色苷含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0143]
由图9可知,在贮藏期间,桑椹中的花色苷含量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花色苷被氧化有关,处理组和对照组都符合这一趋势。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涂抹处理能显著延缓桑椹花色苷含量的下降,对桑椹贮藏期间的品质维持有重要意义。
[0144]
实施例5
[0145]
采用design expert 11中的“box-behnken”进行实验设计,以贮藏第4天的腐烂率为评价指标,其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电流强度范围为:0.1~5a,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时间范围为:30~600s,壳聚糖溶液浓度范围为0.1~2%。其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密闭容器内压强为101kpa,容器内气体温度为25℃,密闭容器采用乐扣箱(hpl836),尺寸为29.5cm
×
23.0cm
×
11.8cm,漩涡式喷气机型号为sm-290,转速为:2900r/min;大气等离子体通气流量为1.05m3/min,其他过程同实施例1。
[0146]
共设计17组实验组,每组处理条件及实验结果如表9所示:
[0147]
表9不同条件处理后桑椹第4天腐烂率
[0148][0149][0150]
对实验结果进行响应面模型分析,各项指标统计如表10所示,
[0151]
表10模型可行性分析
[0152]
[0153]
其中model p-value小于0.0001结果显著,lack of fitp-value大于0.01结果不显著,r2,adjusted r2均大于0.9,adjusted r2与predicted r2差值小于0.2,c.v.%小于4,adeq precision大于10,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对处理条件进行优化。
[0154]
根据模型结果,“处理时间-壳聚糖溶液浓度”、“电流强度-处理时间”和“电流强度-壳聚糖溶液浓度”响应面分析图分别如图10、11和12所示,根据响应面实验,推测最优处理条件为“2.6a-308s-1.45%”。
[0155]
结果验证
[0156]
以“2.6a-308s-1.45%”的处理条件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处理桑椹,一组50颗桑椹,共三组重复。分别在第2天、第4天、第6天和第8天测定桑椹的腐烂率,测定方法同上,测定结果如表11和图13所示。
[0157]
表11“2.6a-308s-1.45%”条件处理桑椹贮藏期间腐烂率
[0158][0159]
由表11和图13可知,“2.6a-308s-1.45%”条件下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壳聚糖涂抹处理能有效降低桑椹在25℃条件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可以使桑椹在25℃条件贮藏的第4天腐烂率在19%以下,第6天腐烂率在30%以下,并能控制第8天腐烂率在50%以内,有效延缓了桑椹采后的腐烂,延长了桑椹货架期。
[016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