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枣去核机

文档序号:35036828发布日期:2023-08-05 21:2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枣去核机

本技术属于农产品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红枣去核机。


背景技术:

1、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除供鲜食外,去核红枣常可以制成蜜枣、枣泥、枣酱、枣粉、枣汁及枣汁饮料、枣酒等,枣核可用于生产活性炭、烟薰液。因此,将红枣进行去核处理,给人们直接食用与二次加工提供很大便利。

2、目前,尤其是家庭中的红枣去核,所有工序主要由人工完成,人工放置、扶正红枣;人力冲核;冲核完成后,人工取出;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存在伤手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红枣去核机,解决人工去核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及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去核自动化。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红枣去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机顶盖,所述机壳与机顶盖之间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分别与机壳及机顶盖通过第一连接螺栓组连接,所述机壳底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机壳通过第二连接螺栓组连接;所述机顶盖上设置有电源线出入口及红枣入口,所述机壳侧面底部设置有枣核出口及成品出口,所述托板将机顶盖、机壳及底座围成的空间分为上部空间i及下部空间ii,所述上部空间i中设置有电机、红枣通道、两个导路、推杆及冲针,所述电机的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线出入口伸出机顶盖,所述红枣通道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导路固定设置于托板上且内部分别穿装推杆及冲针,所述推杆及冲针顶端连接为一体,所述推杆及冲针的底端伸入所述下部空间ii;所述托板正面设置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上安装所述电机,所述托板反面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组、红枣推板,所述托板上贯通设置有圆孔,所述红枣通道通过该圆与下部空间ii连通,所述下部空间ii内设置有去核机构及分隔挡板机构。

4、而且,所述去核机构包括主动轴及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及从动轴分别由第一轴承座组及底座上设置的第二轴承座组支承,所述主动轴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联轴器、圆柱凸轮及主动不完全齿轮,所述联轴器与电机连接,所述圆柱凸轮与所述推杆接触并带动推杆在导路中上下移动;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中心转动件及从动圆柱齿轮,所述从动圆柱齿轮与主动不完全齿轮啮合并完成从动轴的间歇转动;所述中心转动件外围设置有随动转动件,所述随动转动件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底座上设置的固定圆柱凸轮接触,随同转动件在转动同时可沿转动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5、而且,所述随动转动件的个数为3个,3个所述随动转动件以花键连接方式嵌入所述中心转动件且与中心转动件共同形成三个空腔以盛装红枣,所述三个空腔处于三个工位时,可分别完成装枣、冲核、卸枣三个工序;装枣工序通过所述红枣入口、红枣通道及圆孔完成,冲核工序通过所述冲针、推杆及圆柱凸轮完成,枣核由枣核出口排出,卸枣工序通过随动转动件及固定圆柱凸轮完成,红枣成品由成品出口排出。

6、而且,所述分隔挡板机构包括一体制成的第一竖直挡板、第二竖直挡板、第三竖直挡板、第一圆锥面板及第二圆锥面板,所述第一竖直挡板及第二竖直挡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圆锥面板,所述第三竖直挡板与第二竖直挡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面板,所述第一竖直挡板、第二竖直挡板及第三竖直挡板分别嵌装入所述底座上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内。

7、而且,所述托板反面设置有红枣推板,所述红枣推板辅助完成卸枣工序。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9、1、本实用新型的红枣去核机,能够实现装枣、冲核、卸枣三个工序的自动化进行,完成红枣去核,节省时间及人力成本,去核效率高。

10、2、本实用新型的红枣去核机,结构设置巧妙,空间布局合理,并且,托板反面设置的红枣推板可辅助完成卸枣工序。

11、3、本实用新型的红枣去核机,操作安全性高,第一圆锥面板及第二圆锥面板不仅有利于枣核、成品排出,还可遮蔽去核机构中的运动件,保证人员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红枣去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6)及机顶盖(5),所述机壳(16)与机顶盖(5)之间设置有托板(12),所述托板(12)分别与机壳(16)及机顶盖(5)通过第一连接螺栓组(6)连接,所述机壳(16)底端连接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与所述机壳(16)通过第二连接螺栓组(17)连接;所述机顶盖(5)上设置有电源线出入口(1)及红枣入口(2),所述机壳(16)侧面底部设置有枣核出口(3)及成品出口(4),所述托板(12)将机顶盖(5)、机壳(16)及底座(18)围成的空间分为上部空间i及下部空间ii,所述上部空间i中设置有电机(7)、红枣通道(10)、两个导路(11)、推杆(8)及冲针(9),所述电机(7)的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线出入口(1)伸出机顶盖(5),所述红枣通道(10)与托板(12)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导路(11)固定设置于托板(12)上且内部分别穿装推杆(8)及冲针(9),所述推杆(8)及冲针(9)顶端连接为一体,所述推杆(8)及冲针(9)的底端伸入所述下部空间ii;所述托板(12)正面设置有电机支座(41),所述电机支座(41)上安装所述电机(7),所述托板(12)反面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组(15)、红枣推板(14),所述托板(12)上贯通设置有圆孔(13),所以红枣通道(10)通过该圆孔(13)与下部空间ii连通,所述下部空间ii内设置有去核机构及分隔挡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枣去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核机构包括主动轴(32)及从动轴(39),所述主动轴(32)及从动轴(39)分别由第一轴承座组(15)及底座(18)上设置的第二轴承座组(40)支承,所述主动轴(32)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联轴器(31)、圆柱凸轮(33)及主动不完全齿轮(34),所述联轴器(31)与电机(7)连接,所述圆柱凸轮(33)与所述推杆(8)接触并带动推杆(8)在导路(11)中上下移动;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中心转动件(27)及从动圆柱齿轮(36),所述从动圆柱齿轮(36)与主动不完全齿轮(34)啮合并完成从动轴(39)的间歇转动;所述中心转动件(27)外围设置有随动转动件(37),所述随动转动件(37)下端设置有支撑杆(38),所述支撑杆(38)与底座(18)上设置的固定圆柱凸轮(35)接触,随同转动件(37)在转动同时可沿转动轴线方向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枣去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转动件(37)的个数为3个,3个所述随动转动件(37)以花键连接方式嵌入所述中心转动件(27)且与中心转动件(27)共同形成三个空腔(30)以盛装红枣,所述三个空腔(30)处于三个工位时,可分别完成装枣、冲核、卸枣三个工序;装枣工序通过所述红枣入口(2)、红枣通道(10)及圆孔(13)完成,冲核工序通过所述冲针(9)、推杆(8)及圆柱凸轮(33)完成,枣核由枣核出口(3)排出,卸枣工序通过随动转动件(37)及固定圆柱凸轮(35)完成,红枣成品由成品出口(4)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枣去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挡板机构包括一体制成的第一竖直挡板(19)、第二竖直挡板(22)、第三竖直挡板(23)、第一圆锥面板(20)及第二圆锥面板(21),所述第一竖直挡板(19)及第二竖直挡板(22)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圆锥面板(20),所述第三竖直挡板(23)与第二竖直挡板(22)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圆锥面板(21),所述第一竖直挡板(19)、第二竖直挡板(22)及第三竖直挡板(23)分别嵌装入所述底座(18)上设置的第一凹槽(24)、第二凹槽(25)及第三凹槽(2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枣去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2)反面设置有红枣推板(14),所述红枣推板(14)辅助完成卸枣工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红枣去核机,机壳与机顶盖之间设置有托板,托板将机顶盖、机壳及底座围成的空间分为上部空间I及下部空间II,机壳底端连接有底座;机顶盖上设置有电源线出入口及红枣入口,机壳侧面底部设置有枣核出口及成品出口,上部空间I中设置有电机、红枣通道、两个导路、推杆及冲针,电机的电源线通过电源线出入口伸出机顶盖,红枣通道与托板固定连接,两个导路固定设置于托板上且内部分别穿装推杆及冲针,推杆及冲针的底端伸入下部空间II;下部空间II内设置有去核机构及分隔挡板机构。本技术结构设置巧妙,空间布局合理,解决人工去核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及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去核自动化,去核效率提高,安全有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环,孔馨垚,余强,付欣羽,钟雨成,庄永兴,彭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农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