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1883发布日期:2022-09-02 22:4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巴氏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巴氏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巴氏消毒法是一种能杀灭牛奶里的病菌但又不影响牛奶口感的消毒方法。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min。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s。现有技术中采用巴氏消毒方法进行奶制品消毒一般采用热传导的方式进行加热,靠近加热管的位置的液体被加热,然后通过液体对流方式进行传导,并且通过设置在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收集液体的温度。这种加热方式加热效率低,而且温度控制不精准。有可能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而关闭加热功能时,而一部分液体没有达到设定温度,从而达不到灭菌的效果,因而不能保证消毒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巴氏消毒装置,其能确保液体温度达到消毒温度以上,进而确保消毒效果。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巴氏消毒装置,包括:底座,设置有电源插头入口;外壳,设置于底座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未消毒液体储存盒,设置有液体出口,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上;主控电路板,设置于外壳中;液体流道,液体流道的一端连接未消毒液体储存盒的液体出口,液体流道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流量传感器、泵、进液温度传感器、加热模块、出液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道的另一端连接外壳上的液体出口;控制面板电路板,设置于外壳中,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设定面板,设置于外壳的表面,与控制面板电路板电连接;消毒完成液体储存盒,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上,接收由外壳上的液体出口流出的液体。
5.进一步地,流量传感器为水流量传感器。
6.进一步地,进液温度传感器和出液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
7.进一步地,加热模块为加热管。
8.进一步地,液体为乳制品或果汁。
9.进一步地,乳制品为母乳、牛奶或羊乳。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能直接对乳制品或果汁等液体进行加热,更加便捷高效。
12.2.将液体加热至75℃,通过液体流道使液体加热均匀,避免局部加热温度过高,能够确保消毒效果,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
13.3.在泵体入口和出口使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同时通过流量传感器收集流量信号,并通过主控电路板实时反馈修正加热输出功率,可确保液体温度达到消毒温度以上,进而确保消毒效果。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16.图2为图1的巴氏消毒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17.图3示出了图2液体流向图,其中箭头方向为液体流向。
18.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的立体图。
19.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20.图示说明:1-底座;2-外壳;21-液体出口;3-未消毒液体储存盒;4-主控电路板;5-液体流道;51-单向阀;52-流量传感器;53-泵;54-进液温度传感器;55-加热模块;56-出液温度传感器;6-控制面板电路板;7-设定面板;8-消毒完成液体储存盒。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有电源插头入口(未示出),电源可使用ac电源,通过底座1与电源联通,底座1起支撑及电源连接作用;外壳2,设置于底座1上,与底座1配合连接,设置有液体出口21;未消毒液体储存盒3,设置有液体出口(未示出),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1上;主控电路板4,设置于外壳2中;液体流道5,液体流道5的一端连接未消毒液体储存盒3的液体出口(未示出),液体流道5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51、流量传感器52、泵53、进液温度传感器54、加热模块55、出液温度传感器56,液体流道5的另一端连接外壳2上的液体出口21;控制面板电路板6,设置于外壳2中,与主控电路板4电连接;设定面板7,设置于外壳2的表面,与控制面板电路板6电连接;消毒完成液体储存盒8,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1上,接收由外壳2的液体出口21流出的液体。
22.参照图3,参照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中消毒液体的液体流向为:未消毒液体储存盒

单向阀

流量传感器



进液温度传感器

加热模块

出液温度传感器

消毒完成液体出口

消毒完成液体储存盒。
23.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流量传感器为水流量传感器。
2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进液温度传感器和出液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
25.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的一实施例中,加热模块为加热管。
26.以奶水为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27.1、将需要消毒的奶水倒入到未消毒液体储存盒3中,将未消毒液体储存盒3放到底座1的对应位置上;
28.2、插入电源线,按设定面板7上的启动开关;
29.3、按压启动开关后,泵53启动,从未消毒液体储存盒3的液体出口将奶水从未消毒液体储存盒3中吸出,进入到液体流道5中,加热模块55启动,通过单向阀51、流量传感器52、进液温度传感器54、出液温度传感器56控制液体的温度,加热过的奶水从外壳2上的液体出口21回流到消毒完成液体储存盒8中,消毒完成。
30.4、在未消毒液体储存盒3中装上清水,重复以上工作步骤,完成器具清洗。
31.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原理如下:加热模块的入口处装配有进液温度传感器,用于探测进入到加热模块中的液体的温度,且液体流道上配置有流量传感器用于收集流道上液体的流量,主控电路板根据收集到的进液温度信号和流量信号,控制加热模块的功率输出大小。同时,出液温度传感器收集经过加热后的液体的实际温度,并根据出液温度对加热功率进行修正,达到精确控制温度的目的。
32.本实用新型的巴氏消毒装置可用于各类乳制品或果汁的消毒,例如,母乳、牛奶或羊乳等。
3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巴氏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有电源插头入口;外壳,设置于底座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未消毒液体储存盒,设置有液体出口,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上;主控电路板,设置于外壳中;液体流道,液体流道的一端连接未消毒液体储存盒的液体出口,液体流道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流量传感器、泵、进液温度传感器、加热模块、出液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道的另一端连接外壳上的液体出口;控制面板电路板,设置于外壳中,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设定面板,设置于外壳的表面,与控制面板电路板电连接;消毒完成液体储存盒,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上,接收由外壳上的液体出口流出的液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氏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量传感器为水流量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氏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液温度传感器和出液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氏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模块为加热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氏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为乳制品或果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巴氏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乳制品为母乳、牛奶或羊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巴氏消毒装置,包括:底座,设置有电源插头入口;外壳,设置于底座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未消毒液体储存盒,设置有液体出口,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上;主控电路板,设置于外壳中;液体流道,液体流道的一端连接未消毒液体储存盒的液体出口,液体流道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流量传感器、泵、进液温度传感器、加热模块、出液温度传感器,液体流道的另一端连接外壳的液体出口;控制面板电路板,设置于外壳中,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设定面板,设置于外壳的表面,与控制面板电路板电连接;消毒完成液体储存盒,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上,接收由外壳上的液体出口流出的液体。本实用新型能确保液体温度达到消毒温度以上,进而确保消毒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余茂 陈志光 林宏 段庆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石地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3
技术公布日:2022/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