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3378发布日期:2022-10-05 06: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


背景技术:

2.茶叶生产时,为了保证茶叶的外观及方便分装,一般会对茶叶进行“理条”处理,人工进行理条处理时,在炒锅里用手将茶叶顺锅沿带入手中,在此过程中茶叶达到一次理的效果,称为“抓条”;然后在手离锅一段距离时用腕力甩出,且不一次甩尽,甩出的茶叶沿着锅壁滚下,达到第二次理条的效果,称为“甩条”,理条完成的茶叶形成规整好看的条形。
3.而在批量生产中,常使用理条机对茶叶进行理条,通过将茶叶放置在弧形的理条槽内,然后控制理条槽左右往复横移使茶叶沿着加热后的弧形壁移动,达到水平移动和上下移动的效果,理条机依赖理条槽的弧形壁在平移过程中使茶叶形成弧形路径,但与人工理条相比,人手顺着锅沿带的动作的相应作用力保证茶叶形成锅沿的弧形路径理条,理条机由于茶叶之间的相互作用,仅平移并不能保证所有茶叶具有相应的弧形路径,因此其理条后的效果明显差于人工理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能够提高理条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包括理条机底座,理条机底座上设有支撑槽,支撑槽与上方的复合动作底板水平滑动接触并由平移电机驱动水平移动,复合动作底板上方设有理条槽座,复合动作底板一端设有转动滑动复合机构,转动滑动复合机构与理条槽座一端同时转动和滑动复合连接,复合动作底板另一端设有端部上下移动机构,端部上下移动机构与理条槽座另一端转动连接并带动此端上下移动,理条槽座上设有理条槽。
7.上述的支撑槽与复合动作底板滑动接触结构为:支撑槽上方设有多根滑杆,复合动作底板下端与滑杆滑动接触。
8.上述的转动滑动复合机构结构为:复合动作底板端部两侧设有水平放置的底板滑杆,底板滑杆上设有滑动接触的滑块,两侧的滑块之间设有连杆,理条槽座底部设有和连杆转动连接的支撑爪。
9.上述的端部上下移动机构包括与复合动作底板两侧固定连接的上下移动支板,上下移动支板上端设有垂直设置的往复滑槽,往复滑槽内设有滑动接触的往复滑块,两侧的往复滑块之间设有往复杆,理条槽座在上下移动支板端设有连爪,连爪与往复杆转动连接。
10.上述的往复滑块外侧设有伸出的驱动杆,驱动杆与往复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往复连杆另一端与转盘转动连接,两侧的转盘共轴且中轴穿过上下移动支板,转盘由上下驱动电机驱动转动。
11.上述的转盘上设有调节滑槽,调节滑槽内设有调整螺杆,调整螺杆与调整滑块啮
合,调整滑块与调节滑槽滑动接触,调整滑块与往复连杆转动连接。
12.上述的理条槽下方设有加热电阻。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通过理条槽内的茶叶在平移和上下的复合再结合弧形的理条槽做弧形上升曲线和下降动作,趋近与人工理条的“抓条”和“甩条”动作,提高茶叶理条效果和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18.图4为图3中b-b的剖视图;
19.图5为图4中c-c的剖视图;
20.图6为图5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7为端部上下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8为端部上下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中:理条机底座1、支撑槽2、滑杆3、平移电机4、平移丝杠5、螺母座6、复合动作底板7、转动滑动复合机构8、底板滑杆81、滑块82、连杆83、支撑爪84、理条槽座9、理条槽10、端部上下移动机构11、驱动轮111、转盘112、往复连杆113、往复滑块114、调整螺杆115、往复杆116、驱动杆117、调节滑槽118、调整滑块119、连爪12、上下驱动电机13、加热电阻14、上下移动支板15、往复滑槽151。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图8中所示,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包括理条机底座1,理条机底座1上设有支撑槽2,支撑槽2与上方的复合动作底板7水平滑动接触并由平移电机4驱动水平移动,复合动作底板7上方设有理条槽座9,复合动作底板7一端设有转动滑动复合机构8,转动滑动复合机构8与理条槽座9一端同时转动和滑动复合连接,复合动作底板7另一端设有端部上下移动机构11,端部上下移动机构11与理条槽座9另一端转动连接并带动此端上下移动,理条槽座9上设有理条槽10。
25.通过平移电机4驱动复合动作底板7往复平移运动,使理条槽座9具有水平方向移动,端部上下移动机构11带动理条槽座9一端上下移动,此动作通过转动滑动复合机构8同时带动另一端作转动和滑动复合运动,理条槽10内的茶叶在此动作的复合再结合弧形的理条槽10做弧形上升曲线和下降动作,趋近与人工理条的“抓条”和“甩条”动作,提高茶叶理条效果和质量稳定性。
26.上述的支撑槽2与复合动作底板7滑动接触结构为:支撑槽2上方设有多根滑杆3,复合动作底板7下端与滑杆3滑动接触。
27.上述的转动滑动复合机构8结构为:复合动作底板7端部两侧设有水平放置的底板滑杆81,底板滑杆81上设有滑动接触的滑块82,两侧的滑块82之间设有连杆83,理条槽座9底部设有和连杆83转动连接的支撑爪84。
28.当理条槽座9另一端上升或者下降时,其端部轨迹相对于另一端支点即连杆83和支撑爪84的连接处为弧形,使得连杆83和支撑爪84两者之间转动,同时其弧形的运动的水平运动分量带动滑块82沿着底板滑杆81水平移动。
29.上述的端部上下移动机构11包括与复合动作底板7两侧固定连接的上下移动支板15,上下移动支板15上端设有垂直设置的往复滑槽151,往复滑槽151内设有滑动接触的往复滑块114,两侧的往复滑块114之间设有往复杆116,理条槽座9在上下移动支板15端设有连爪12,连爪12与往复杆116转动连接。
30.往复滑块114沿着往复滑槽151上下移动带动往复杆116上下移动,往复杆116带动理条槽座9此端上下移动。
31.上述的往复滑块114外侧设有伸出的驱动杆117,驱动杆117与往复连杆113一端转动连接,往复连杆113另一端与转盘112转动连接,两侧的转盘112共轴且中轴穿过上下移动支板15,转盘112由上下驱动电机13驱动转动。
32.通过转盘112转动带动往复连杆113两端运动,往复滑块114沿着滑槽151做上下往复运动。
33.上述的转盘112上设有调节滑槽118,调节滑槽118内设有调整螺杆115,调整螺杆115与调整滑块119啮合,调整滑块119与调节滑槽118滑动接触,调整滑块119与往复连杆113转动连接。
34.通过调整螺杆115的转动,使得调整滑块119沿着调节滑槽118滑动而改变往复连杆113一端的转动半径,进而改变往复滑块114的上下行程,从而对理条槽座9上下运动进行调节。
35.上述的理条槽10下方设有加热电阻1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