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2599发布日期:2023-07-07 14: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


背景技术:

1、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传统嫩豆腐水分含量高,常温下保质期短,而在低温下,则会由于蛋白质变性而形成海绵状或层状结构,如冻豆腐,从而破坏嫩豆腐的细嫩、顺滑的口感,不再是所需求的嫩豆腐。

2、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豆腐冷冻后的口感,向豆浆中添加了淀粉和转谷氨酰胺酶,制成的豆腐抗冻性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豆浆黏度大,难以控制凝结反应。进一步地,在不改变豆浆浓度前提下,通过将生浆固形物含量浓缩至10~16%,进一步改善了豆腐抗冻性。但是由于豆浆浓缩的工艺要求高,难以控制,工业化生产困难。

3、在上述现有的方案中,不仅工艺实施复杂,而且,只考虑了豆腐的物理性质,即,豆腐冷冻后的耐冻性存在与否,并没有追求豆腐的口感和豆香味,上述方案制成的嫩豆腐在冷冻后的口感和豆香味与传统嫩豆腐相比,仍存在明显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利用豆腐制备工艺制备的嫩豆腐,经过冷冻的嫩豆腐在解冻后具有细嫩、爽滑的口感,且豆香味浓郁,降低了冷冻对嫩豆腐的口感和豆香味的影响,且工业生产方便。

2、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豆腐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制备豆浆,以豆类作为原料制得豆浆;

5、s2、制备改性液,水中添加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获得改性液;

6、s3、添加所述改性液至在第一温度的所述豆浆中,获得过程品;

7、s4、加热所述过程品至第二温度,保温第一时间,冷却后获得嫩豆腐。

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第一温度的豆浆中添加可得然胶、变形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形成合格的过程品,豆浆温度过低,则变性淀粉不能完全糊化,过程品容易发生沉淀而造成豆腐分层,豆浆温度过高,由于变性淀粉糊化过快,过程品的黏度会快速增大,导致加热形成的过程品不均匀、有沉淀,质地变差。在第二温度下对过程品加热,过程品中的可得然胶在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不可逆凝胶,其性质好,嫩豆腐在冷冻后保持无孔洞,从而保证了解冻后的嫩豆腐口感细腻。

9、可选地,以重量份计数,所述豆浆为100份,用于制备所述改性液的所述可得然胶为0.1-2份、所述变性淀粉为3-6份、所述白砂糖为0.5-1份、所述葡萄糖内酯为0.3-2份、所述水为10-20份。

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解冻后的嫩豆腐口感保持合适。改性液配比及其与豆浆的比例会对豆腐的制备形成显著影响,改性液中变性淀粉含量过高,过程品难以糊化,白砂糖含量过高,则会影响可得然胶在豆腐制备中的作用,可得然胶含量过高,则其凝胶效果造成的嫩豆腐强度大,口感硬化,偏离嫩豆腐的本质,豆腐解冻后不具备口感细腻的效果。

11、可选地,所述变性淀粉为磷酸酯双淀粉。

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解冻后的豆腐具有无气孔的端面形态,口感与新鲜嫩豆腐无差异,同时,解冻后的豆腐的豆香味很足,无豆腥味。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温度在60-80℃范围内。

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变性淀粉糊化良好,过程品均匀性好,从而使得制备的豆腐均匀性好。

15、可选地,所述第二温度在80-100℃范围内。

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得然胶在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性质良好的不可逆凝胶,便于形成无孔洞,口感细腻的豆腐。

17、可选地,所述第一时间在10-30min范围内。

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满足过程品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需求,获得凝固为成型的嫩豆腐。

19、可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对切分后的所述嫩豆腐冷冻。

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制成的嫩豆腐分切后保藏。

21、可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

22、s101、用水浸泡黑豆或黄豆,获得湿豆;

23、s102、所述湿豆与水一起研磨后滤掉渣料,获得第一浓度的浆液;

24、s103、在第三温度下对浆液加热,保持第二时间,获得豆浆。

2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以黑豆或黄豆为豆浆的原料,用水将豆体软化,获得便于磨碎的湿豆,通过在一定量的水中研磨湿豆,使浆液的浓度保持为第一浓度,控制该第一浓度能够控制豆浆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对后期所需的豆腐的制备具有重要影响。在第三温度下对浆液加热保持第二时间,能够使浆液中的蛋白质变性形成絮状物,以便于后续制备豆腐。

26、可选地,所述第一浓度为8-12度。

27、通过控制第一浓度进而控制了豆浆的浓度,在该浓度下,凝胶成型的豆腐冷冻后,气孔少,口感佳。

2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9、豆腐,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制备而成。

30、有益效果:

31、本发明提供的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通过控制工艺时间和工艺温度,在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葡萄糖内酯和豆浆的共同作用下,冷冻的豆腐在解冻后的横截面无孔洞,使得解冻后的豆腐保持其冷冻前细嫩爽滑的口感,而且,豆浆由豆类原料制成,豆香味浓郁,白砂糖具有缓和冷冻后豆腐酸味的作用,从而使豆腐在解冻后的豆香味突显。



技术特征:

1.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数,所述豆浆为100份,用于制备所述改性液的所述可得然胶为0.1-2份、所述变性淀粉为3-6份、所述白砂糖为0.5-1份、所述葡萄糖内酯为0.3-2份、所述水为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为磷酸酯双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在60-80℃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在80-100℃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在10-30min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对切分后的所述嫩豆腐冷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浓度为8-12度。

10.豆腐,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豆腐制备工艺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豆腐制备工艺及豆腐。豆腐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豆浆,以豆类作为原料制得豆浆;S2、制备改性液,水中添加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和葡萄糖内酯,获得改性液;S3、添加所述改性液至在第一温度的所述豆浆中,获得过程品;S4、加热所述过程品至第二温度,保温第一时间,冷却后获得嫩豆腐。在可得然胶、变性淀粉、白砂糖、葡萄糖内酯和豆浆的共同作用下,冷冻的嫩豆腐在解冻后的横截面无孔洞,使得解冻后的嫩豆腐保持其冷冻前细嫩爽滑的口感,而且,豆浆由豆类原料制成,豆香味浓郁,白砂糖具有缓和冷冻后嫩豆腐酸味的作用,从而使嫩豆腐在解冻后的豆香味突显。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蒋军,孟德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