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普洱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6443发布日期:2023-12-13 08:3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灵芝普洱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远在2500年前的《贝叶经》中记载,傣族先民长者喝茶时喜欢加入野生灵芝等天然植物,长期饮用有利于强身健体,心安神定。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中药之首灵芝,久食轻身抗老,延年益寿。

2、随着多元化,精细化消费,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普洱茶加入其他天然植物,保健效果不是特别理想,香气不够独特,滋味不够醇厚甘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普洱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随着多元化,精细化消费,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普洱茶加入其他天然植物,保健效果不是特别理想,香气不够独特,滋味不够甘甜醇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灵芝普洱茶加工工艺,在云南普洱熟茶加工过程融合一定直径的灵芝与石斛制作而成,具体包括一下步骤:

3、(1)普洱茶,精选形态为散茶的,色泽褐红、条索均匀,内质茶汤红透明亮、口感醇厚、滑润、甘甜,经3年以上陈放的云南大叶种普洱熟茶。

4、(2)野生灵芝,挑选海拔800~1600米,常年气温18~26℃,年降雨量在1500毫升以上森林中。7-10月份生长在麻粟树根,叶径6cm以上、表皮褐红色、凸凹不平、叶面底部橙黄色、叶面略有杂草、沙石的野生红灵芝(赤芝)。去泥脚,用清水洗净,阳光晒干至水份低于5%以下。

5、(3)石斛,挑选海拔1000~1800米,常年气温16~22℃,年降雨量1500毫升以上的热带或亚热带雨林山谷中。采摘当年11月份至次年1月份大树寄生长的铁皮石斛或紫皮石斛鲜条,低温(50℃以下)烘干至水分低于5%以下。

6、(4)将步骤(1)中3年以上陈放普洱熟茶、步骤(2)中的野生红灵芝(赤芝)与步骤(3)中的当年11月份-次年1月份铁皮石斛或紫皮石斛进行配比,野生红灵芝(赤芝)与3年以上陈放普洱熟茶的质量配比5%-20%之间,铁皮石斛或紫皮石斛与3年以上陈放普洱熟茶配比2%-15%之间。

7、(5)将步骤(4)配比好的灵芝与石斛置入铁制器皿中加入1公斤∶100l水,用材火焖煮24-48小时之间,提纯至20%-35%之间,过滤去渣,自然冷却12小时以上。

8、(6)用步骤(5)冷却好的灵芝水与普洱茶搅拌均匀,卧堆发酵24-72小时,堆厚控制80cm-150cm之间,堆温控制60℃以下,湿度控制80%以上,翻堆3次以上,自然风干,筛选。

9、上面所述所述的加工工艺制得的灵芝普洱茶。

10、本发明提供一种灵芝普洱茶加工工艺灵芝普洱茶,以野生灵芝为原料,原料生长于阔林中的枫树和枫香树腐蚀的菌丝上,菌丝越丰富,则长出的野生灵芝越大越漂亮。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的散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石斛,生长在海拔较高的热带或亚热带雨林山谷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灵芝普洱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云南普洱熟茶加工过程融合一定直径的灵芝与石斛制作而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艺制得的灵芝普洱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普洱茶加工工艺,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在云南普洱熟茶加工过程融合一定直径的灵芝与石斛制作而成。本发明以野生灵芝为原料,原料生长于阔林中的枫树和枫香树腐蚀的菌丝上,菌丝越丰富,则长出的野生灵芝越大越漂亮。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的散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甘甜。石斛,生长在海拔较高的热带或亚热带雨林山谷中。

技术研发人员:腾开红,李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腾开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