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6724发布日期:2023-12-13 09:2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豆类原料去皮,具体为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


背景技术:

1、豆类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是人体营养获取的不可或缺的途径,豆类原料常常用于豆腐等豆制品的制作,在其去皮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便是干法去皮,即采用滚动摩擦的方式使豆粒与豆皮分离,达到去皮的目的;但现有技术中,去皮装置的方式比较简单,多采用辊类结构对豆类原料进行摩擦去皮,由于放料缺乏分流机构,导致大量的物料无序涌入去皮机构,容易造成彼此之间的相互挤压,可能会造成物料变形甚至破损,这样在摩擦滚动去皮时就会造成物料损耗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包括外壳机构,所述外壳机构的内部分别安装有

3、动力机构,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且电机的输出轴向上依次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二和花键;

4、分流机构,其包括支撑箱,并通过支撑柱支撑安装于外壳机构的内腔,所述支撑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固定块一、固定块二,所述支撑箱和转盘之间还设置有纵向往复组件;

5、去皮机构,其设置在转轴一外表面的顶部,包括外筒和转筒,所述外筒安装于外壳机构的内壁,且外筒的内壁安装有去皮柱一,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安装有去皮柱二,所述转筒固定安装在转轴一的外表面;

6、风选机构,包括固定筒、风选槽和风扇,所述固定筒与外壳机构的内壁固定安装,其外表面开设有多组风选槽,所述风扇固定安装在转轴一外表面底部,并包裹于固定筒的内部,所述风选槽设置为二十组,其等角度开设于固定筒的外表面。

7、优选地,所述纵向往复组件包括两组凸块一和两组凸块二,所述凸块一分别安装在支撑箱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凸块二分别安装在转盘底部的前后两侧,上述两者的形状均为半球形,所述凸块一到转盘轴线的距离等于凸块二到转盘轴线的距离。

8、优选地,所述外壳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底部放置有收料箱;

9、其中,所述支撑柱的数量设置为两组并分别焊接在箱体内壁顶部的左右两,所述固定筒、外筒均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

10、优选地,转筒的外表面呈锥台形设计,其与外筒的内壁平行分布,所述外筒的底部开设有朝向转轴一轴线的导流槽。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由空心不锈钢制成,其朝向分流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分流斜面。

12、优选地,所述转轴二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支撑箱的底部,且外表面安装有花键,并与转盘卡合安装。

13、优选地,所述转盘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形状为半球形。

14、优选地,所述去皮柱一和去皮柱二均设置为多组并分别分布在外筒的内壁和去皮柱一的外表面,每组所述去皮柱一和去皮柱二的数量均为九个,且去皮柱一和去皮柱二之间呈交错分布。

15、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一安装在转盘上表面的水平部分,所述固定块二安装在转盘上面的斜面部分,且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导槽。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装置采用干法去皮,其在入料口设计有全新优化的分流机构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动、高效且均匀分流功能,本装置在工作时,通过设置有电机带动转轴一、转轴二、花键和转盘转动,使转盘将沿进料口落下的物料进行绕轴向带动,在此过程中,物料以颗粒为单位与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碰撞接触,使其表皮初步轻微破损,物料在转盘的上表面被带动并产生离心运动,逐渐沿着转盘的斜面向上移动,并向上越过转盘的外边缘,均匀向下移动,从而使物料能够均匀地落在去皮机构中,避免物料被挤压发生损坏。

18、2、然后,通过设置有去皮机构将物料进行高效去皮,通过电机提供动力,通过转轴一带动转筒和去皮柱二沿着外筒的内壁高速转动,使转筒和去皮柱一进行水平交错,当物料进入外筒和转筒之间的缝隙时,通过转筒的锥台设计使物料紧贴转筒的外表面,并通过去皮柱一和去皮柱二之间交错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间距对物料进行均匀挤压,使物料的外表面被轻松剥下,再通过转动的转筒和去皮柱二将物料旋转向下带动并实现出料。

19、3、最后,通过设置有全新设计的风选机构对物料去皮后进行360°径向无死角风选,通过设置有电机带动转轴一和风扇转动,使其沿着风选槽的缝隙产生水平的径向气流,从而轴线内侧向外吹动物料中的皮,经过均匀去皮并下落的物料混合物中的皮能够被来自风选槽的径向气流吹走,提高风选效率,增强了过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包括外壳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机构(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往复组件包括两组凸块一(35)和两组凸块二(36),所述凸块一(35)分别安装在支撑箱(31)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凸块二(36)分别安装在转盘(32)底部的前后两侧,上述两者的形状均为半球形,所述凸块一(35)到转盘(32)轴线的距离等于凸块二(36)到转盘(32)轴线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机构(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顶部安装有进料口(12),所述箱体(11)的底部放置有收料箱(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筒(43)的外表面呈锥台形设计,其与外筒(41)的内壁平行分布,所述外筒(41)的底部开设有朝向转轴一(22)轴线的导流槽(4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7)由空心不锈钢制成,其朝向分流机构(3)的一侧开设有分流斜面(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二(23)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支撑箱(31)的底部,且外表面安装有花键(24),并与转盘(32)卡合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2)的顶部安装有缓冲块(321),所述缓冲块(321)的形状为半球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皮柱一(42)和去皮柱二(44)均设置为多组并分别分布在外筒(41)的内壁和去皮柱一(42)的外表面,每组所述去皮柱一(42)和去皮柱二(44)的数量均为九个,且去皮柱一(42)和去皮柱二(44)之间呈交错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一(33)安装在转盘(32)上表面的水平部分,所述固定块二(34)安装在转盘(32)上面的斜面部分,且固定块一(33)和固定块二(3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导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豆类原料去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豆类原料的去皮装置,包括外壳机构,所述外壳机构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动力机构,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且电机的输出轴向上依次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二和花键;分流机构,其包括支撑箱,并通过支撑柱支撑安装于外壳机构的内腔,所述支撑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盘。本装置使转盘将沿进料口落下的物料进行绕轴向带动,在此过程中,物料以颗粒为单位与固定块一和固定块二碰撞接触,使其表皮初步轻微破损,物料在转盘的上表面被带动并产生离心运动,逐渐沿着转盘的斜面向上移动,并向上越过转盘的外边缘,均匀向下移动,从而使物料能够均匀地落在去皮机构中,避免物料被挤压发生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杨君敏,李玉林,孙民长,杨倩倩,杨进洁,张树成,臧庆佳,武世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