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30995发布日期:2023-12-21 05:4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营养剂,具体涉及一种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是指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2、而蛋白质是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结构,是功能因子和调控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同时,由于人体一直处于活动状态,其人体内的蛋白质始终处于不断水解和不断合成的动态平衡之中,从而达到组织蛋白质更新和修复的目的。

3、因此,当人体存在吸收障碍时,将会导致人体蛋白质不足,进而导致机体体力下降、体重降低、水肿、抗病力减弱等症状的发生。

4、基于此,急需一种在人体存在吸收障碍时,能有效补充机体所需蛋白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改善预后的目的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基体存在吸收障碍时人体不能有效吸收蛋白质,导致出现基体出现体重降低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酪蛋白345~660份、乳清蛋白260~545份、牛奶分离蛋白50~110份、二氧化硅5~12份、不可溶性膳食纤维1~3份、水溶性膳食纤维5~9份和3~8份改性促进吸收剂;

4、改性促进吸收剂包括位于内部的维生素,包覆在维生素表面的聚多巴胺膜,以及包覆在聚多巴胺膜表面的可食用性纤维素膜。

5、优选地,按重量份计,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包括以下组分:酪蛋白563份、乳清蛋白372份、牛奶分离蛋白78份、二氧化硅7份、不可溶性膳食纤维2份、水溶性膳食纤维7份和5份改性促进吸收剂;其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为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为玉米水溶性膳食纤维。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地,改性促进吸收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1、将多巴胺盐酸盐溶于缓冲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

9、步骤2、通过喷涂的方式将步骤1中的混合溶液喷涂于维生素颗粒上,然后于室温下静置12~24h制得在维生素表面包覆有聚多巴胺膜的中间体;喷涂过程中确保维生素颗粒表面均被润湿,同时采用喷涂方式可避免维生素发生溶解。

10、步骤3、将复合膳食纤维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增稠剂、增塑剂搅拌制得呈粘稠状的混合物;

11、步骤4、将步骤2制得的中间体与混合物进行混合,使得中间体表面完全包覆上混合物后捞出,经干燥后获得改性促进吸收剂。

12、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缓冲溶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缓冲溶液的ph值为8.5。

13、进一步地,混合溶液中多巴胺盐酸盐的浓度为6~9g/l。

14、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维生素为维生素b2。

15、进一步地,步骤3中复合膳食纤维与增稠剂、增塑剂的质量比为6~11:1.2~3.8:0.1~0.8。

16、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复合膳食纤维由质量比为5~7:1~3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组成;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为玉米水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为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

17、进一步地,增稠剂为明胶,增塑剂为甘油。

18、进一步地,步骤4中干燥条件为:首先在55~65℃干燥30~60min,然后在35~45℃干燥2~3h,最后在25~30℃干燥6~9h。

19、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首先将二氧化硅、牛奶分离蛋白进行混合10-20min;然后加入乳清蛋白继续混合30-60min,再接着加入酪蛋白混合40-60min,最后加入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改性促进吸收剂继续混合10~20min,得到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优选地,前述混合时的转速为25~50rpm。

2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中的食品中加入了膳食纤维和改性促进吸收剂(即,改性维生素b2),在本发明中维生素b2可以促进蛋白质吸收,同时膳食纤维可提高肠的蠕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因此,本发明主要是通过维生素b2和膳食纤维的双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吸收障碍引起的机体体重降低等症状。

23、2、本发明中的改性促进吸收剂在表面包覆一层可以食用的纤维膜,纤维膜在过胃时,不容易被胃酸破坏,进而对聚多巴胺膜形成保护,利于后期聚多巴胺膜利用其粘性将维生素b2粘黏在小肠的内壁上,避免因肠道蠕动增强,导致维生素b2在小肠中的停留短,人体无法充分的吸收维生素b2成分,进而降低机体对蛋白质吸收的问题。

24、另外,本发明中的可食用性纤维素膜制备过程中选用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膳食纤维以及明胶等物质进行制备,在本发明中,明胶除了具有增稠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粘性,在本发明中,明胶的粘附性将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粘结起来,并同时将其粘连在聚多巴胺膜上,经干燥形成可食用纤维膜。

25、在本发明中,改性促进吸收剂在过胃时,由于胃中缺少可降解纤维素的活性因子,同时可食用纤维膜中的膳食纤维在胃中会发生膨胀,因此,可食用纤维膜中的膳食纤维可对明胶和聚多巴胺膜形成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胃酸对明胶的水解,从而确保改性促进吸收剂过胃后能到达小肠;另外,由于明胶具有肠溶的特点,随着改性促进吸收剂在肠道中时间的延长,明胶发生溶解,从而导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从聚多巴胺膜上脱落,将聚多巴胺膜暴露,而聚多巴胺膜具有很好的粘附性,可粘黏在小肠内壁,如此延长了维生素b2在小肠中的停留时间,利于人体对维生素b2的吸收,进而提高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26、3、本发明中用聚多巴胺包覆在维生素b2表面,在本发明中,聚多巴胺表面富含氨基(-nh2)和羟基(-oh),而氨基和羟基都是强给电子基团,同时维生素b2分子中异咯嗪上1,5位n存在的活泼共轭双键有关,既可作氢供体,又可作氢递体;因此,聚多巴胺包覆在维生素b2上时,聚多巴胺中的氨基、羟基可与维生素b2分子中异咯嗪上1,5位n存在的活泼共轭双键相互作用形成氢键,增强聚多巴胺与维生素b2之间的结合力,从而避免肠道的蠕动过大导致维生素b2从聚多巴胺上脱落。

27、4、本发明在制备改性促进吸收剂时,选用温度逐渐降低的方式进行干燥,如此避免干燥过程中纤维素膜表面形成裂纹,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可食用纤维素膜的致密性,利于对内部的聚多巴胺形成保护。

28、5、本发明中的特殊医学用途蛋白质配方食品制备时,最后加入改性促进吸收剂,如此避免混合过程对改性促进吸收剂表面的可食用纤维素膜层造成破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