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71774发布日期:2024-03-22 10:2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牛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2023年牛蛙养殖量越来越大,食用牛蛙也越来越普遍。鲜牛蛙肉口感嫩滑,经工业化加工冷冻后肉质容易变干、变柴。牛蛙根据宰杀后重量规格分为大蛙(≥125g/只)和中小蛙(100g/只以下)。小规格牛蛙因为个小肉薄比较容易处理。大规格牛蛙腿部粗,由多个肌肉束层层包裹而成,每层肌肉表面都有膜覆盖,添加剂和水分难以渗透。加之鲜蛙组织结构比冻蛙完整,渗透慢很多。常规处理采用保水剂长时间浸泡或滚揉,可以适当增重(一般低于15%),水分吸只收在表层,里层进不去。牛蛙速冻预制后流通到餐饮消费端,客户购买冻品使用时,通常解冻失水严重,对大规格鲜蛙而言所吸水分几乎全部失去,影响客户感官;大腿外层有添加剂作用口感尚可,里层水分和添加剂渗透不足仍然干柴,缺乏弹性和嫩度,里外层差距大,严重影响消费体验。故大规格鲜蛙保水一直是个难题。

2、大规格鲜牛蛙加工中面临的问题一是保水率不高解冻失水高;二是由此导致的口感不均匀或口感差。水分和口感之间又存在联系:水分保持得好,蛙肉的弹性、嫩度都会提升。工厂常规采用保水剂长时间浸泡或滚揉处理,通常还用外裹淀粉、增稠剂等物质来降低解冻失水。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冷冻牛蛙解冻后表面有很多浆,外观粘糊,不能满足部分客户对外观干净清爽或不外裹成分的要求。现有牛蛙的研究包括通过各种配方来达到保鲜、调味、改善口感等方面的效果。如专利cn115568495a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黄原胶等物质配成溶液滚揉加工,谷氨酰胺转氨酶改善外层口感,内部渗透困难;同时会使肉粘连,黄原胶使牛蛙表面稠糊。cn104432126a采用酶和调料滚揉处理,侧重于调味。cn109588645a采用磷酸盐、碳酸盐传统滚揉方式处理,所得牛蛙增重不高,口感有一定改善。cn114176196a采用磷酸盐、碳酸盐、改性海藻糖溶液浸泡处理牛蛙,冻前增重最高仅13.7%;cn108419821a中前处理采用冰水浸泡,但后端采用常规方法(保水剂低浓度长时间)处理,水分增长和添加剂渗透不充分,故后续调味步骤中还要加入松肉粉(酶)和食用碱继续嫩化,不仅操作复杂,且多段均采用常量添加剂处理,并不能促进渗透;加入酶和食用碱到经过处理的牛蛙中,会使表面已经嫩化的肉进一步过嫩,而里层仍然作用不充分;此外食用碱为碳酸钠,使用强碱性物质使牛蛙肉发黄,浓度高了肉更黄,外观不佳。总体而言,目前没有一种能大幅提升大规格鲜蛙增重,降低解冻失水,保持外观清爽、颜色自然,弹性和嫩滑度好的方法。因此本发明开发一种大规格鲜蛙综合加工工艺,通过工艺改进和品质改良剂双重作用,使大规格鲜蛙实现水分和物质充分渗透发挥作用,降低后端解冻失水、提升口感和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格鲜牛蛙的预制加工方法,使鲜蛙增重率达到25%以上,明显降低解冻失水、颜色自然,使预制牛蛙烹饪后嫩滑有弹性,且口感均匀。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原料处理:新鲜牛蛙去皮去内脏去脚趾,清洗后水中浸泡;

5、s2、滚揉腌制:采用品质改良剂,食盐、白砂糖制成滚揉液;牛蛙和滚揉液投入滚揉锅真空滚揉,真空度-0.8mpa,间歇滚揉60min(滚15min,停5min)。

6、s3、将滚揉后的牛蛙捞出,冰水漂洗,沥水;

7、s4、切块:将滚揉后的牛蛙切块;

8、s5、切块后的牛蛙冷冻后包装;

9、完成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

10、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清洗后置于蛙肉质量0.5-1.2倍0-4℃冰水中浸泡10-14h,增重14-18%。

11、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浸泡中间每隔3h搅拌或将牛蛙上下翻动一次。

12、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品质改良剂中,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5-4.5):(2.5-3.5):(2.5-3.5)。

13、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品质改良剂与水的重量比为(5-10):100,滚揉液:蛙肉质量比为(0.3-1):1;滚揉溶液温度10-15℃。

14、优选地,所述滚揉液中,食盐按蛙肉重计0.4-0.5%,白砂糖按蛙肉重计0.4-0.5%。

15、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品质改良剂与水的重量比为(5-10):100,滚揉液:蛙肉质量比为(0.3-0.7):1;滚揉溶液温度10-15℃。

16、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真空滚揉的条件为:真空度-0.6~-0.9mpa,间歇滚揉总时间为60min,滚揉12-17min,停3-7min。

17、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切块后的牛蛙在-40℃或以下快速冷冻后包装。

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大规格鲜牛蛙增重冻后增重高达25%,出成增加,水分充足且里外层渗透充分。

20、2、采用非外裹物质方案大大降低解冻失水;保持牛蛙牛蛙外观清爽。

21、3、水分和添加剂充分作用,保持牛蛙口感嫩滑,里外层口感均匀。本法采用阶梯式处理方案,先冰水浸泡使牛蛙吸收一部分水分,同时肌肉结构胀开;再采用高浓度溶液滚揉,形成牛蛙和滚揉溶液之间的离子浓度差,在真空和滚揉摔打作用加持下,便于保水剂更好穿透各层级膜,更多更快地渗透进入内部。高浓度保水剂进入,一方面对肉纤维发挥改性作用;另一方面锁住原有水分,同时再利用浓度差带入更多水分,综合改善牛蛙冻后得率、外观、弹性、嫩度,使蛙肉均匀性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清洗后置于蛙肉质量0.5-1.2倍0-4℃冰水中浸泡10-14h,增重14-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浸泡中间每隔3h搅拌或将牛蛙上下翻动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品质改良剂中,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3.5-4.5):(2.5-3.5):(2.5-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品质改良剂与水的重量比为(5-10):100,滚揉液:蛙肉质量比为(0.3-1):1;滚揉溶液温度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揉液中,食盐按蛙肉重计0.4-0.5%,白砂糖按蛙肉重计0.4-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真空滚揉的条件为:真空度-0.6~-0.9mpa,间歇滚揉总时间为60min,滚揉12-17min,停3-7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切块后的牛蛙在-40℃或以下快速冷冻后包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方法,该方法采用预处理和高浓度滚揉工艺,加工步骤依次为原料预处理、滚揉腌制、漂洗、切块、速冻包装五个主要步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规格鲜蛙的预制加工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所需时间较短,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生产。该方法工业化生产中使鲜蛙增重率达到25%,明显降低解冻失水、颜色自然,使预制牛蛙烹饪后嫩滑有弹性,且口感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娟,杨望望,雷免花,张玉姣,屈云,谭家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兴发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