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5852发布日期:2023-08-14 00:2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红茶发酵,具体为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1、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

2、现有的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一般通过将发酵室的室温调至22~30℃,湿度控制在90%左右,最后保持发酵室良好的通气条件,但是由于红茶在发酵时会产生温度,当温度烫手时需要对红茶进行翻叶处理,随着红茶在发酵的时间增长,红茶的温度也会随之增高,导致红茶的发酵时难以处于合适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所述发酵装置本体的内腔开设有发酵腔室,所述发酵腔室的右侧内壁中部偏上与偏下位置均开设有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的内腔均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同轴均安装有发酵盒,所述发酵盒为回形设计,所述发酵盒的内腔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发酵盒的上部位开口设计,所述发酵盒的开口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与发酵盒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气孔。

3、优选的,所述发酵盒的左侧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发酵腔室的内壁上。

4、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四角均旋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旋接于发酵盒的表面。

5、优选的,所述发酵装置本体的右侧上部、中部与下部均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的内腔均安装有风机。

6、优选的,所述发酵装置本体的左侧安装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右侧上部、中部与下部均安装有加湿头,且位于上部与中部的加湿头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发酵盒的上方,位于下部的加湿头安装于位于底部的发酵盒的下方。

7、优选的,所述发酵装置本体与加湿头对应位置均开设有插入口,所述加湿头均贯穿插入口伸入于发酵腔室的内腔中,所述发酵装置本体的正面安装有调节门。

8、有益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加设的电机最终能够带动放置槽中的红茶叶进行晃动,使得红茶叶不会长时间堆积在一起,红茶叶的发酵温度不会升高至难以控制的温度,红茶能够长时间的处于发酵合适的温度,提高了红茶的发酵效率;

11、2、该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加设的通气孔能够保证发酵盒中的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配合电机带动发酵盒的转动,能够加快发酵盒中的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使得红茶叶能够与空气充分的接触,能够提高红茶的发酵质量,且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能够控制发酵盒中的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的频率,通过控制发酵盒中气体的流动交换频率够对红茶浓度的增添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发酵腔室(2),所述发酵腔室(2)的右侧内壁中部偏上与偏下位置均开设有安装腔室(3),所述安装腔室(3)的内腔均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转子同轴均安装有发酵盒(5),所述发酵盒(5)为回形设计,所述发酵盒(5)的内腔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发酵盒(5)的上部位开口设计,所述发酵盒(5)的开口安装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表面与发酵盒(5)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气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盒(5)的左侧均通过轴承安装于发酵腔室(2)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7)的上表面四角均旋接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底端均旋接于发酵盒(5)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本体(1)的右侧上部、中部与下部均开设有通气口(10),所述通气口(10)的内腔均安装有风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本体(1)的左侧安装有加湿器(12),所述加湿器(12)的右侧上部、中部与下部均安装有加湿头(13),且位于上部与中部的加湿头(13)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发酵盒(5)的上方,位于下部的加湿头(13)安装于位于底部的发酵盒(5)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本体(1)与加湿头(13)对应位置均开设有插入口(14),所述加湿头(13)均贯穿插入口(14)伸入于发酵腔室(2)的内腔中,所述发酵装置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调节门(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红茶发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增添红茶浓度的发酵装置,所述电机的转子同轴均安装有发酵盒,所述发酵盒为回形设计,所述发酵盒的内腔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与发酵盒的底部均开设有通气孔。加设的电机最终能够带动放置槽中的红茶叶进行晃动,使得红茶叶不会长时间堆积在一起,红茶叶的发酵温度不会升高至难以控制的温度,红茶能够长时间的处于发酵合适的温度,提高了红茶的发酵效率;加设的通气孔能够保证发酵盒中的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配合电机带动发酵盒的转动,能够加快发酵盒中的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使得红茶叶能够与空气充分的接触,能够提高红茶的发酵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谭琼,陈震华,陈泽敏,陈晓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里森食品(广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