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941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绿茶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绿茶酸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乳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茶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给人们造成严重的肥胖问题,同时,伴随肥胖而来的疾病也困扰着众多消费者,仅靠药物难以根治,更重要的是调整膳食结构和改变饮食习惯,平衡营养吸收从而控制体重增长,避免和减少各种疾病的产生。[0003]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或复原乳为原料,经过杀菌后再向牛乳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乳制品。在发酵过程中,乳糖、蛋白质、脂肪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变得更易吸收。同时,乳酸菌能产生多种营养物,促进人体肠道蠕动,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产毒,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癌、 抗癌的作用。绿茶作为世界公认的健康饮品,除常规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六大功能性成分,如维生素类、嘌呤生物碱类、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氨基酸和多糖类,具有多种功效作用,如抗氧化、抗癌;减少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改善皮肤;清洁口腔;助消化、利尿; 增强免疫力;降脂、减肥等。酸奶与绿茶都具有良好的降脂、调节代谢的功效。研究表明,喝酸奶不但可 以降压降脂,还可以减少饥饿感,抑制食欲。具有长期饮茶习惯的人(每周至少喝茶I次达半年以上时间),身体脂肪含量的比例会明显小于未喝茶的人,同时腹部脂肪也较少,而且随着喝茶习惯时间愈长,燃脂效果愈是明显。调查结果显示,长期饮用酸奶或绿茶的人群健康程度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0004]绿茶的饮用往往需要高温水冲泡,饮用不方便,且风味单一。目前,方便摄取的茶饮料、茶食品逐渐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将茶与酸奶结合,通过低糖低脂的配方工艺制造出的绿茶风味酸奶,不仅能充分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使人们在饮用酸奶的时候,不必担心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热量,而且可以让众多不喜欢绿茶苦涩味的消费者找到新的食用方法,因此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0005]然而,大部分市售茶味酸奶多采用香精调味而成,茶添加量低,没有实质的功效作用。目前一些绿茶酸奶还存在很多缺陷,比如,生产出的酸奶易产生凝乳脆弱、乳清析出等问题;且现有绿茶酸奶产品多采用速溶绿茶粉(绿茶水溶性浸提物的干粉)添加到酸奶中,速溶绿茶粉营养物质种类少,功效成分在干燥过程中损失较多,绿茶综合利用程度不高。公开号CN10104063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绿茶酸奶饮料,以 1000-2000:150-800的比例在发酵后将绿茶粉添加到酸奶中,该方法在酸奶成品中添加绿茶粉,两者只是简单的混合,绿茶粉不参与发酵,绿茶与酸奶功效物质之间协同作用较小; 同时,该方法绿茶粉添加量较大,茶粉容易团聚,分散不匀,易发生沉淀,产品苦涩,风味不佳,且生产成本较高。公开号CN101595914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绿茶酸奶及其生产方法,由牛奶与绿茶粉按100:0. 08-1. 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并共同发酵得到的食品,该方法所用的绿茶粉为速溶绿茶粉,水溶性较好,解决了绿茶粉溶解性问题,但生产速溶茶粉过程中,不溶性功效物质及难溶物损失较大,失去了很多未溶出的功效成分,产生大量茶渣,且制备干粉过程中水溶性功效物质损失也较严重,茶风味不明显。孙卉子等以5%绿茶粉、5% 白砂糖和10%脱脂奶粉为原料,制备获得了绿茶粉酸奶,并对酸奶发酵过程中绿茶粉功效成分及产品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但该方法绿茶粉添加量较多,成本较高,制备过程中功效成分损失较大,且产品稳定性及风味口感仍不够理想(孙卉子等.酸奶发酵对绿茶粉功效成分和抗氧化性的影响·食品工业科技,2011,32(9) : 131-133)。[0006]超微绿茶粉是茶树鲜叶经滚筒杀青或高温蒸汽杀青、烘干等工艺处理后,瞬间超微粉碎至400目以上的纯天然茶叶超微细粉末,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泽以及营养、功效物质,其茶多酚、叶绿素、氨基酸等功效物质含量均高于普通茶粉,且还含有一定量的茶叶蛋白、膳食纤维等,营养丰富。但由于超微绿茶粉中水不溶性成分含量较高,若直接用于传统酸奶生产工艺中,稳定性较差,影响酸奶质构,且产品口感不好。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功效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营养均衡,茶粉稳定性好,质构细腻,酸甜可口,茶风味显著的绿茶酸奶,解决了现有产品茶功效物质少、乳清易析出、苦涩味延滞等问题。[0008]一种绿茶酸奶,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0009]脱脂奶粉超微绿荼粉稳定剂矫味剂甜味剂水9-12%0.5-1.5%1.2-1.9%O. I-0.5% 3-9%75.1-86.2%,[0010]该产品以脱脂奶粉和超微绿茶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合适的稳定剂提高产品稳定性;并根据传统酸奶生产工艺,改善配方,添加矫味剂和甜味剂,遮蔽产品不良风味,生产出兼具绿茶和酸奶多种功效作用、风味独特、口感细腻的绿茶酸奶制品。[0011]所述的超微绿茶粉为茶鲜叶经滚筒杀青或高温蒸汽杀青、烘干等工艺处理后,瞬间超微粉碎得到的纯天然茶叶超微细粉末,富含水溶和水不溶性营养、功效物质,无污染、 无添加剂、无色素,添加到酸奶中,既能强化营养又能起到天然色素添加剂的作用。[0012]所述的超微绿茶粉的粒径优选为500-800目,该粒径下,超微绿茶粉加工性能较好,且更有利于在酸奶中的均为分散。[0013]所述的稳定剂可以为大豆多糖、果胶、黄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变性淀粉和蛋白含量为70-85%的浓缩乳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的稳定剂包括 大豆多糖0-8份,变性淀粉0-8份,蛋白含量为70-85%的浓缩乳清蛋白5-12份。[0014]单一种类的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效果不够理想,不同稳定剂在性能、功效上各有不同,相互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使其在性能上互补,效果更好,为此,更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的稳定剂包括大豆多糖4-8份,变性淀粉4-8份,蛋白含量为70-85%的浓缩乳清蛋白5-8份。大豆多糖、变性淀粉和浓缩乳清蛋白在酸奶中均易溶解,可以解决传统稳定剂溶解性不好的问题;且这三种稳定剂复配使用,更有利于超微绿茶粉在酸奶中的均匀分散, 可有效提闻茶粉的稳定性。[0015]所述的矫味剂可以为环糊精。环糊精能包埋苦涩味物质,遮蔽不良气味; 同时,在高温杀菌过程中还能对功效成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0016]所述的甜味剂可以为白砂糖、安赛蜜和阿斯巴甜中的至少一种。白砂糖能促进乳酸菌的生长,成本低;安赛蜜和阿斯巴甜甜值较高,这三种甜味剂可以很好的遮蔽茶粉苦涩味的延滞作用。[0017]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的甜味剂包括白砂糖30-80份,安赛蜜0-0. 5份,阿斯巴甜0-0. 5份。该配比的甜味剂,用量少,热量低,产品甜味效果好,具体用量配比可以根据口味需要确定。[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绿茶酸奶的制备方法,包括[0019](I)将超微绿茶粉加入水中,过20-80目滤布,取滤液,均质2-5次,得到超微绿茶粉溶液;[0020](2)将脱脂奶粉、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溶解于30_45°C水中,混匀,得到复原乳;[0021](3)将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混合均匀,加热至60-70°C,保温2_5min ;然后均质1-2次,于90-95°C灭菌4-8min,得到原料液;[0022](4)将经活化的嗜热链球菌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接种于原料液中,于37_45°C 发酵培养4-8h ;[0023](5)发酵完成后,快速冷却至15-30°C,破乳;然后置于4°C后熟12_24h,制得绿茶酸奶。[0024]该制备方法先将溶解性不太好的超微绿茶粉配制成溶液,均质之后再与溶解性较好的复原乳混合,这样可使超微绿茶粉更均匀地分散在复原乳中。[0025]各原料用量占所有原料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脱脂奶粉9_12%,超微绿茶粉O.5-1. 5%,稳定剂 I. 2-1. 9%,矫味剂 O. 1-0. 5%,甜味剂 3_9%,水 75. 1-86. 2%。[0026]步骤(I)中,所述的超微绿茶粉与水的重量比可以为1:30-1 100,有利于超微绿茶粉的溶解。[0027]通过多次均质处理,可进一步减小超微绿茶粉的粒径,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减少沉淀,提高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的均质压力为50-100MPa。[0028]步骤(2 )中,所述的稳定剂在发酵之前添加,相比发酵后添加,工艺更加简便,稳定效果更好。[0029]步骤(3)中,所述的均质处理可以促进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的互溶,从而使超微绿茶粉均匀分散在复原乳中。优选地,所述的均质压力为15-25MPa。[0030]于90_95°C灭菌4-8min既能实现有效灭菌,而且能保持超微绿茶粉和复原乳中有益成分的活性。[0031]步骤(4)中,以嗜热链球菌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的复合菌用于酸奶的发酵,对原料液的协同发酵效果较好。[0032]所述的接种可以为将活菌浓度在IO9个/mL以上的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和活菌浓度在IO9个/mL以上的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接种到原料液中;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的体积比优选为1:2-2:1 ;总接种量优选为30-50mL/lkg原料液。[0033]其中,可以采用脱脂乳作为嗜热链球菌或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的培养基。[0034]采用所述的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作为绿茶酸奶的发酵剂,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0035]本发明以超微绿茶粉添加到复原乳中,经过合适的均质、灭菌、接种、发酵、破乳和后熟工艺制备获得了绿茶酸奶。[0036]采用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37](I)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对超微绿茶粉溶液进行多次均质处理,进一步减小了茶粉粒径,增加了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并且,均质处理与复合稳定剂起到协同作用,使超微绿茶粉在复原乳中分散均匀,有效减少了沉淀,提高了稳定性,产品质构均匀。[0038](2)所制得的产品口感细腻、爽滑,酸甜可口,且茶叶特有香味及淡绿色与酸奶独特的奶香味及乳白色协调融合,赋予产品特殊的风味与色泽;同时,超微绿茶粉功效物质种类丰富且含量较多,茶多酚、叶绿素、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普通茶粉,且绿茶中的多酚物质会与牛乳蛋白结合,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使产品兼具绿茶和酸奶的保健功能,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0039](3)本发明采用低热量低脂肪配方,茶粉的整体利用不产生废料,避免了环境污染,拓展了传统饮茶方式,为健康、营养、方便的新型茶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大量消耗茶鲜叶,提高了茶资源利用率,可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超微绿茶粉均为茶鲜叶经高温蒸汽杀青、烘干等工艺处理后,瞬间超微粉碎得到的纯天然茶叶超微细粉末。[0041]实施例I[0042]Ikg绿茶酸奶的原料包括脱脂奶粉IOOg,超微绿茶粉5g,稳定剂(蛋白含量为80% 的浓缩乳清蛋白12g),矫味剂(β -环糊精lg),甜味剂(白砂糖50g,安赛蜜O. 3g),余量为水。其中,超微绿茶粉粒径为500目。[0043]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44](I)超微绿茶粉溶液的制备将5g绿茶粉分散于495g的水中,用50目滤布过滤, 取滤液,用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lOOMPa),得到超微绿茶粉溶液;[0045](2)复原乳的制备将脱脂奶粉、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按配方用量溶解于 336. 7g 40°C水中,循环搅拌15min使料液充分水化,得到复原乳;[0046](3)原料液的制备将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混合均匀,加热至60°C,保温3min 进行预热;然后用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15MPa),于95°C灭菌5min,冷却至37°C,得到原料液;[0047](4)接种和发酵将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接种到原料液中,于37°C发酵培养4. 5h ;其中, 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的体积比为I. 8:1. 2,总接种量为30mL/lkg原料液;[0048](5)破乳和后熟发酵完成后,快速冷却至20°C,破乳;然后置于4°C后熟12h,制得绿茶酸奶。[0049]实施例2[0050]Ikg绿茶酸奶的原料包括脱脂奶粉120g,超微绿茶粉10g,稳定剂(变性淀粉2g, 蛋白含量为80%的浓缩乳清蛋白10g),矫味剂(β -环糊精3g),甜味剂(白砂糖50g,安赛蜜O.4g),余量为水。其中,超微绿茶粉粒径为600目。[0051]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52](I)超微绿茶粉溶液的制备将IOg绿茶粉分散于490g的水中,用50目滤布过滤, 取滤液,用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90MPa),得到超微绿茶粉溶液;[0053](2)复原乳的制备将脱脂奶粉、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按配方用量溶解于 314. 6g 40°C水中,循环搅拌15min使料液充分水化,得到复原乳;[0054](3)原料液的制备将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混合均匀,加热至60°C,保温3min 进行预热;然后用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20MPa),于95°C灭菌5min,冷却至38°C,得到原料液;[0055](4)接种和发酵将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接种到原料液中,于38°C发酵培养5h ;其中,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的体积比为I. 2:1. 8,总接种量为30mL/lkg原料液;[0056](5)破乳和后熟发酵完成后,快速冷却至20°C,破乳;然后置于4°C后熟16h,制得绿茶酸奶。[0057]实施例3[0058]Ikg绿茶酸奶的原料包括脱脂奶粉110g,超微绿茶粉12g,稳定剂(大豆多糖2g, 蛋白含量为80%的浓缩乳清蛋白10g),矫味剂(β -环糊精4g),甜味剂(白砂糖30g,阿斯巴甜O. 4g),余量为水。其中,超微绿茶粉粒径为800目。[0059]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60](I)超微绿茶粉溶液的制备将12g绿茶粉分散于488g的水中,用60目滤布过滤, 取滤液,用均质机均质3次(均质压力80MPa),得到超微绿茶粉溶液;[0061](2)复原乳的制备将脱脂奶粉、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按配方用量溶解于 343. 6g 40°C水中,循环搅拌15min使料液充分水化,得到复原乳;[0062](3)原料液的制备将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混合均匀,加热至60°C,保温3min 进行预热;然后用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20MPa),于90°C灭菌5min,冷却至40°C,得到原料液;[0063](4)接种和发酵将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接种到原料液中,于40°C发酵培养5. 5h ;其中, 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的体积比为I. 5:1. 5,总接种量为30mL/lkg原料液;[0064](5)破乳和后熟发酵完成后,快速冷却至20°C,破乳;然后置于4°C后熟20h,制得绿茶酸奶。[0065]实施例4[0066]Ikg绿茶酸奶的原料包括脱脂奶粉90g,超微绿茶粉14g,稳定剂(大豆多糖4g,变性淀粉4g,蛋白含量为80%的浓缩乳清蛋白8g),矫味剂(β-环糊精5g),甜味剂(白砂糖 30g,安赛蜜O. 35g,阿斯巴甜0.05g),余量为水。其中,超微绿茶粉粒径为600目。[0067]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68](I)超微绿茶粉溶液的制备将14g绿茶粉分散于486g的水中,用50目滤布过滤, 取滤液,用均质机均质4次(均质压力70MPa),得到超微绿茶粉溶液;[0069](2)复原乳的制备将脱脂奶粉、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按配方用量溶解于 358. 6g 40°C水中,循环搅拌15min使料液充分水化,得到复原乳;[0070](3)原料液的制备将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混合均匀,加热至65°C,保温3min 进行预热;然后用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25MPa),于95°C灭菌5min,冷却至37°C,得到原料液;[0071](4)接种和发酵将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接种到原料液中,于37°C发酵培养6h ;其中, 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的体积比为2:1,总接种量为 30mL/lkg原料液;[0072](5)破乳和后熟发酵完成后,快速冷却至25°C,破乳;然后置于4°C后熟18h,制得绿茶酸奶。[0073]实施例5[0074]Ikg绿茶酸奶的原料包括脱脂奶粉120g,超微绿茶粉llg,稳定剂(大豆多糖6g, 变性淀粉8g,蛋白含量为80%的浓缩乳清蛋白5g),矫味剂(β -环糊精3g),甜味剂(白砂糖 30g,安赛蜜0.05g,阿斯巴甜O. 35g),余量为水。其中,超微绿茶粉粒径为800目。[0075]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76](I)超微绿茶粉溶液的制备将118绿茶粉分散于4898的水中,用80目滤布过滤, 取滤液,用均质机均质5次(均质压力60MPa),得到超微绿茶粉溶液;[0077](2)复原乳的制备将脱脂奶粉、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按配方用量溶解于 327. 6g 40°C水中,循环搅拌15min使料液充分水化,得到复原乳;[0078](3)原料液的制备将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混合均匀,加热至70°C,保温3min 进行预热;然后用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20MPa),于90°C灭菌5min,冷却至45°C,得到原料液;[0079](4)接种和发酵将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接种到原料液中,于45°C发酵培养5h ;其中, 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的体积比为1: 2,总接种量为 30mL/lkg原料液;[0080](5)破乳和后熟发酵完成后,快速冷却至25°C,破乳;然后置于4°C后熟24h,制得绿茶酸奶。[0081]实施例6[0082]Ikg绿茶酸奶的原料包括脱脂奶粉110g,超微绿茶粉15g,稳定剂(大豆多糖Sg, 变性淀粉6g,蛋白含量为80%的浓缩乳清蛋白5g),矫味剂(β -环糊精5g),甜味剂(白砂糖30g,安赛蜜0.2g,阿斯巴甜0.2g),余量为水。其中,超微绿茶粉粒径为600目。[0083]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84](I)超微绿茶粉溶液的制备将15g绿茶粉分散于485g的水中,用60目滤布过滤, 取滤液,用均质机均质5次(均质压力50MPa),得到超微绿茶粉溶液;[0085](2)复原乳的制备将脱脂奶粉、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按配方用量溶解于 335. 6g 40°C水中,循环搅拌15min使料液充分水化,得到复原乳;[0086](3)原料液的制备将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混合均匀,加热至60°C,保温2min 进行预热;然后用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25MPa),于95°C灭菌5min,冷却至37°C,得到原料液;[0087](4)接种和发酵将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活菌浓度IO9个/mL)接种到原料液中,于37°C发酵培养5. 5h ;其中, 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的体积比为I. 5:1. 5,总接种量为30mL/lkg原料液;[0088](5)破乳和后熟发酵完成后,快速冷却至20°C,破乳;然后置于4°C后熟18h,制得绿茶酸奶。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茶酸奶,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脱脂奶粉9-12%超微绿茶粉0.5-1.5%稳定剂1.2-1.9%矫味剂0.1-0.5%甜味剂3-9%水75.1-86.2%。
2.根据权利要求
I所述的绿茶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微绿茶粉的粒径为500-8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
I所述的绿茶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大豆多糖、果胶、黄原胶、海藻酸丙二醇酯、变性淀粉和蛋白含量为70-85%的浓缩乳清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
I所述的绿茶酸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的稳定剂包括 大豆多糖0-8份,变性淀粉0-8份,蛋白含量为70-85%的浓缩乳清蛋白5-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
I所述的绿茶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矫味剂为环糊精。
6.根据权利要求
I所述的绿茶酸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甜味剂为白砂糖、安赛蜜和阿斯巴甜中的至少一种。
7.—种绿茶酸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超微绿茶粉加入水中,过20-80目滤布,取滤液,均质2-5次,得到超微绿茶粉溶液;(2)将脱脂奶粉、稳定剂、矫味剂和甜味剂溶解于30-45°C水中,混匀,得到复原乳;(3)将超微绿茶粉溶液与复原乳混合均匀,加热至60-70°C,保温2-5min;然后均质1_2 次,于90-95°C灭菌4-8min,得到原料液;(4)将经活化的嗜热链球菌和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接种于原料液中,于37-45°C发酵培养4-8h ;(5)发酵完成后,快速冷却至15-30°C,破乳;然后置于4°C后熟12-24h,制得绿茶酸奶。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用量占所有原料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脱脂奶粉9-12%,超微绿茶粉O. 5-1. 5%,稳定剂I. 2-1. 9%,矫味剂O. 1-0. 5%, 甜味剂 3-9%,水 75. 1-86. 2%ο
9.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的均质压力为 50-100MPa ;步骤(3)中,所述的均质压力为15_25MPa。
10.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接种为将活菌浓度在IO9个/mL以上的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和活菌浓度在IO9个/mL以上的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接种到原料液中;嗜热链球菌发酵培养液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发酵培养液的体积比为1:2-2:1 ;总接种量为30-50mL/lkg原料液。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该绿茶酸奶包括以下原料脱脂奶粉9-12%,超微绿茶粉0.5-1.5%,稳定剂1.2-1.9%,矫味剂0.1-0.5%,甜味剂3-9%,水75.1-86.2%。本发明以超微绿茶粉添加到复原乳中,经过均质、灭菌、接种、发酵、破乳和后熟工艺制备绿茶酸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提高绿茶粉的稳定性,并防止绿茶功效成分的破坏。所制得的绿茶酸奶中茶功效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营养均衡,茶粉稳定性好;同时,产品质构细腻,酸甜可口,兼具绿茶和酸奶的风味。
文档编号A23C9/13GKCN102934689SQ201210323427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朱科学, 张士康, 王彬, 孙卉子, 周惠明, 蒋玉兰, 刘婧, 彭伟 申请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江南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