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双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20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乌鸡双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是加工食品--乌鸡双宝,它属于鸡蛋再加工的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鸡蛋加工如松花蛋,一般是选用鸡蛋、鸭蛋,且多是用鸭蛋,外包覆用糠和泥加纯碱和石灰,密封数天后食用,作为食品受人们欢迎。为提高类似食品的食用价值,中国专利CN86108471公开了一食疗彩蛋,本发明的目的要克服现有技术制作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医食合一,营养丰富且无铅的新颖松花蛋型食品--乌鸡双宝。
本发明的目的是可以通过经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乌鸡双宝是用乌骨鸡蛋经花椒、大料、山楂、丁香、姜、柏枝、砂仁,小茴香浸泡,外覆纯碱、石灰后存放数天制作的成品。
制作工艺方法(1)浸泡液制作将花椒、大料、山楂、丁香、姜、柏枝、砂仁、小茴香混合加水煮,待凉后过滤去残渣;(2)选上好乌骨鸡蛋,放置浸泡液中,时间为24小时;(3)将部分浸泡液与纯碱和石灰混合,包覆乌骨鸡蛋外;(4)密封,在温度20℃--25℃,存放20天。
实施例一将花椒50g,大料50g,山楂50g,丁香5g,姜50g,柏枝10g,砂仁10g,小茴15g混合后加水煮,煮30分钟,待凉过滤去残渣,即成浸泡液;将浸泡液再加水,使其略多于够泡1200只蛋用;经照蛋,选择上好的乌骨鸡蛋1200只放置浸泡液中,浸泡24小时;用部份浸泡液和纯碱2000g及石灰10K与谷糠或是锯未混合成泥状,包覆浸泡后的蛋外表;将包覆好的蛋放置容器密封,存放在温度为20℃-25℃状态,20天即成乌鸡双宝。
乌鸡双宝蛋清部份是浅黄、透明状,蛋黄部份略有汤心,没有全硬,部份有绿色。
具有无铅特点。
实施例二其它和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浸泡液采用如下配方将花椒约55g,大料约45g,山楂55g,丁香4.5g,姜55g,柏枝9g,砂仁11g,小茴13g混合后加水煮,煮30分钟,待凉过滤去残渣,即成浸泡液;将浸泡液再加水,使其略多于够泡1200只蛋用;浸泡20小时;用部份浸泡液和纯碱1800g及石灰12K与谷糠或是锯末混合成泥状,包覆浸泡后的蛋外表;实施例三其它和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浸泡液采用如下配方将花椒约45g,大料55g,山楂45g,丁香5.5g,姜45g,柏枝11g,砂仁9g,小茴17g混合后加水煮,煮30分钟,待凉过滤去残渣,即成浸泡液;将浸泡液再加水,使其略多于够泡1200只蛋用;纯碱用量2200g,石灰用量8K;前述的配方仅仅是本发明所述的乌鸡双宝的配方原则,任何在此基础上所作的改动,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这一点可从权利要求中体现出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食品相比有如下优点第一、浸泡液的配方选用如“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的桂皮,“行气调中”的砂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柏枝,“消食积、散瘀血”的楂,“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花椒,浸泡液具有药疗功能;第二,选用珍禽乌骨鸡蛋,营养丰富,滋阴补血。本发明完全保存了乌鸡蛋的营养,还具有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人体功能,增强大脑智力发育,延缓人体生理机能衰退之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乌鸡双宝及其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乌鸡双宝是用乌骨鸡经花椒、大料、山楂、丁香、姜、柏枝、砂仁、小茴香浸泡,外包覆纯碱、石灰存放数天制作的成品,可述的制作工艺方法(1)浸泡液制作将花椒、大料、山楂、丁香、姜、柏枝、砂仁、小茴香混合加水煮,待凉后过滤去残渣;(2)选上好乌骨鸡蛋,放置浸泡液中,时间为24小时;(3)将部份浸泡液与纯碱和石灰混合,包覆乌蛋外;(4)密封,在温度20℃-25℃存放20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乌鸡双宝及其工艺方法。乌鸡双宝是一种选用乌骨鸡蛋经花椒,大料,山楂,丁香,姜,柏枝,砂仁,小茴香浸泡,外包覆纯碱和石灰,存放数天后即成蛋清浅黄、透明,蛋黄有汤心的新松花蛋型。配比科学合理,工艺制作简单,保存了乌骨鸡蛋的优质营养素和滋阴补血的功效;选料精制,具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人体生理机能衰退之功效。
文档编号A23L1/32GK1098603SQ94106818
公开日1995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25日
发明者周逸潜, 安作新, 牟挹欣, 周孝荩, 裴玉秀 申请人:王清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