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制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30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摇制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摇制面机,是一种手动面食加工机械。
手摇轧面机是一种常见的家庭厨房用具。现在市场上典型的产品,如烟台产MTJ-150轧面机及河北产143-4手摇轧面机,普遍存在支架刚性差,特别是主轧辊对的齿轮端采用一块弯板与侧板连接,作为从动辊的支承,主动辊则支承在侧板上。使用时弯板易变形或与侧板之间产生位移,造成轧辊间隙成为楔状。这种传统轧面机的另一缺点是调整厚度的手轮操作不便,需要拔出对位后方能重新定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改进的手摇轧面机,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机械寿命,使操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轧面主辊对齿轮侧的轴头直接支承在机架侧板上形成辊对对机架两侧板的简支承,厚度调节手轮采用一个定位闸板机构该闸板下部设有一个条形孔槽,穿过偏心轴并架持在其上,可径向运动,闸板的上端为手按弯板,中部设有定位凸台和卡簧凸,定位凸的位置与手轮圆周上的定位缺口对应,卡簧凸与一个固定在侧板上的卡簧支承连接。
采用上述改进后主轧辊对的两侧轴头以相同方式直接支承于机架侧板上,只要保证侧板强度,就不会造成使用时辊对齿轮一侧中心距加大的不良后果,手轮的操作也变得十分方便,只要按下闸板,手轮与闸板脱开,实现换位,释放后闸板自动复位将手轮卡住,单手就能操作。新机型结构更紧凑,美观大方,使用寿命也更长。
下面就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调节手轮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3对辊对1、2、3平行设置支承于机架左、右侧板上,主辊对1为压面辊,辊对2、3为切面辊,压面辊1的主动辊1a的右端经齿轮7与从动辊1b传动连接,从动辊1b的轴为偏心轴8,其外端设置调节手轮9,转动偏心轴8,即可改变两辊1a、1b的中心距。
齿轮7设在左侧板5的内侧,侧板上的支承孔向外侧翻边,与右端一样,将辊对1的轴直接支承于机架侧板上。而传统的方案是将齿轮设在侧板外侧,主动辊直接支承于侧板上,使得侧板无法再直接支承从动辊,只能另加支承弯板,这样不但费工费料,实际使用效果也不好,受力后齿轮端的中心距会明显变大。
手轮调节定位机构中加设一块定位闸板11,该板上端为一弯头,作为手按端,下部设有条形孔槽,架持在从动辊1b的偏心轴8上,能沿径向上下运动,闸板11中部冲压出定位凸14,与手轮9上的定位缺口10对应,定位凸11下方冲压出两个卡簧凸12,一个圆周卡簧3,两端卡在左侧板5上,闸板11上的卡簧凸12卡在卡簧13的圆周外端。当闸板11被按下时,定位凸14与手轮定位缺口10脱开,此时手轮9可自由转动;手按外力解除之后,闸板11因卡簧13的作用向上运动,定位凸14插入手轮9的另一个定位缺口10内,完成换位。传统的方案是手轮与侧板经定位销连接定位,操作时手轮先需轴向运动,拔出后再转动换位。
权利要求1.一种手摇制面机,由压面辊,切面辊,压面辊调节手轮组成,其特征是压面辊齿轮端的轴头直接支承在机架侧板上,所述调节手轮设有一个定位闸板,该闸板下部设置条形孔槽,架持在偏心轴上,闸板上端为手按弯板,中产部设有定位凸台,与手轮圆周上的定位缺口对应,还设有卡簧凸台,卡在一个圆周卡簧上,该卡簧的两端与侧板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摇制面机,是对传统手摇轧面机的改进,将压面辊的齿轮置于侧板内侧,而将辊轴直接支承于侧板上,省去附加支承弯板,调节手轮加设定位闸板,以按下换位方式替代原来拔轮换位操作,改进后的机型结构更紧凑,质量提高,使用寿命延长,外观也更美观。
文档编号A21C3/00GK2188280SQ94201109
公开日1995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0日
发明者张伯权, 王晓飞 申请人:河北民用机械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