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破碎式田螺壳肉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加工田螺,使其壳破碎,肉壳分离的机械。
食用田螺,须去壳取肉。现有技术是,田螺的壳肉分离一直沿袭人工。靠人将一个个田螺去壳取肉,费工费时,大量加工,劳动强度大,不易保证质量。若加工不及时还会造成田螺的死亡,引起肉变质,甚至腐烂。因此靠人工分离田螺肉的方式必须改进,否则满足不了人们希望利用丰富的田螺资源的迫切需要。
现有用动力(电动机或柴油机)驱动的分离机,有干式分离机,如脱粒机、夹米机;有湿式分离机,如选矿机、选料机。它们都不能完成壳类生物的壳肉分离,其原因是壳类生物肉壳粘连程度紧,不易分离,另一方面壳类生物的外壳破碎后,碎片极易同肉掺杂在一起,难以剔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取代人工,又具备一般分离机械没有的功能,能加工田螺使其壳肉分离,工效和质量大提高的破碎式田螺壳肉分离机。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机槽内装上一个能在水中进行破碎和推动物体前进的滚筒,安装在滚筒轴线上的传动轮在动力驱动下,使滚筒绕其轴定向旋转。在槽上盖部分有料斗、喷水嘴,由阀门控制的进水管与喷水嘴相接,喷水嘴呈莲蓬状,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水孔。槽的上盖的侧前面有出肉口,槽的下部有可以拆卸的弧形筛床及倾斜的泄渣通道。其工作原理是,将田螺倒入进料斗,打开注水阀门,让一定流量的水从喷水孔注入,待机槽注入足以完全浸护田螺的水时,启动电动机或者柴油机,通过传动带使传动轮驱动滚筒转动,再将进料阀打开,使田螺进入机槽内,滚筒使喷入槽内的水携带着田螺随其转动的方向旋转,形成漩流。棒状的打击齿钉沿滚筒轴线方向呈螺旋线排列,主要用来给田螺破壳,长条形推进片均匀间隔的顺向排列在打击齿钉中,它的作用是将进入槽内的田螺在加工过程中顺着螺旋线的方向推进到出肉口,同时也可打击破碎田螺壳。上盖内壁上镶有数条与钉齿螺旋线方向排列一致的导向片,以保证推进效果。由于滚筒的转速大于漩流的速度,这样田螺受到了滚筒上排列的打击齿钉的强有力的敲击,其壳很快被击碎,被打碎壳的田螺在水的浸护下,受到来自喷水嘴注水的冲力、旋动的流水的离心力、转动的滚筒的打击力,这几个力多次作用的结果,强行使碎壳与田螺肉分离。被分离的碎壳及渣余从筛床的孔中泄出。旋动的流水,防止筛孔堵塞,长条形筛孔与滚筒轴线垂直,保证筛孔正常泄水、泄渣及泄碎壳。同时,去掉壳的田螺肉,在旋动的流水中很快被清洗干净,因其体积大,不能从槽底筛床的孔中泄出,而受滚筒上推进片的作用,顺着螺旋线路被送至出肉口,由此排出槽外。
该机具有破碎、分离、清洗、除渣、出肉多种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田螺加工机械。其优点是加工效率高,可代替60余人的劳动;加工质量好,所得到的田螺肉无残渣碎片,清洁干净;该机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滚筒示意图图3,本发明的筛床示意图图1所示,本发明由进料阀〔1〕,料斗〔2〕、上盖〔3〕、喷水嘴〔4〕、滚筒〔5〕、进水管〔6〕、导向片〔7〕、阀门〔8〕、出肉口〔9〕、传动轮〔10〕、泄渣通道〔11〕、机槽〔12〕、筛床〔13〕、电动机〔14〕等组成,滚筒〔5〕在机槽〔12〕内,机槽〔12〕装在机架上,装着滚筒〔5〕的滚筒轴由机架两侧支撑,滚筒轴一端装有传动轮〔10〕,通过传动带,传动轮〔10〕与电动机〔14〕(或者柴油机)配接,机槽〔12〕下部装有筛床〔13〕和倾斜的泄渣通道〔11〕,机槽〔12〕上有上盖〔3〕,上盖〔3〕内壁上镶有数条与打击齿钉〔16〕螺旋线方向排列一致的导向片〔7〕,上盖〔3〕的侧前部有出肉口〔9〕,上盖〔3〕上有料斗〔2〕、喷水嘴〔4〕,料斗〔2〕下部有进料阀〔1〕,阀门〔8〕在喷水嘴〔4〕上,喷水嘴有多个,它们和进水管连接,喷水嘴呈莲蓬状与上盖相连接处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水孔与槽内相通,使水可以喷入槽内。阀门〔8〕控制喷水嘴的进水量,进料阀〔1〕控制料斗的开关。本发明备有高压水泵〔15〕,以保证喷入机槽内的水有足够的压力。
图2所示,棒形打击齿钉〔16〕呈若干条螺旋线排列在滚筒〔5〕上,推进齿片〔17〕,呈长方形片状,分布在滚筒〔8〕靠近两端的部位上,靠近料斗一端为螺旋排列,靠近出肉口〔9〕一端为垂直滚筒轴线方向环行排列。
图3所示,筛床〔13〕呈弧形或半圆形板状,其面上均匀交错排列着若干长条形的筛孔〔18〕,其方向与滚筒轴线方向垂直,筛孔尺寸以4×25毫米为宜。筛床〔13〕近边缘处有若干个固定孔〔19〕。筛床的材料为金属板。
本发明,在无电供应的条件下,可以使用柴油机或者其它动力源,使该机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田螺,使其壳肉分离的破碎式田螺壳肉分离机,由动力(电动机或柴油机)驱动,其特征在于,装有一个在水中进行破碎和推动物体前进的滚筒[5],一个供滚筒加工田螺的机槽[12],机槽的上盖[3]上有料斗[2],进水管[6]及多个喷水嘴[4],喷水嘴由阀门[8]控制与进水管连接,上盖的侧前面有出肉口[9],上盖内壁上有若干个导向片[7],在机槽下部有筛床[13]和泄渣通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滚筒上有许多打击齿钉〔16〕,它们呈螺旋线方向均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
2的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滚筒上有若干个推进齿片〔17〕,推进齿片呈长方形片状。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3的分离机,其特征在于筛床〔13〕上有许多均匀交错分布的长条形的筛孔〔18〕,筛孔大小以4×25mm为宜。
5.根据权利要求
4的分离机,其特征在于筛床是金属板制成,其横截面呈半圆形或者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
5的分离机,其特征在于进水管〔6〕可接高压水泵〔15〕。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田螺的机械,主要用于使田螺壳肉分离。该机具有破碎、分离、清洗、除渣、出肉多种功能。工作时,在水的浸护下,装在机槽内上面螺旋排列着打击齿钉和推进齿片的滚筒转动,使田螺壳破碎。喷水嘴注水的冲力、漩流的离心力,转动滚筒的打击力,使田螺碎壳与肉分离。碎壳渣余从筛孔中泄出,田螺肉受推进齿片作用沿螺旋线方向至出肉口排出。
文档编号A22C29/00GK86206263SQ86206263
公开日1987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86年8月27日
发明者季大淼, 司建英, 余为鹏 申请人:湖北省洪湖县农机具科学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