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鸡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4826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醉鸡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醉鸡的加工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鸡已成为一般家庭的常见菜肴,主要有炖鸡、蒸鸡、油淋鸡、红烧鸡、炒鸡块等,熟食中有烤鸡、烧鸡、白斩鸡、成鸡、油炸鸡,目前上海的荣华鸡、小绍兴白斩鸡,及引进的肯德基等均颇有名气,但大都存在以下不足1、刚开始品尝时觉得香味可口,吃了几次后就觉得没什么味道,甚至感到油腻。2、熟食除了真空包装外难以保存较长时间。3、有些熟食中含有一定的添加剂,虽然在我国的少数地方也偶有醉鸡出现,但配方及加工方法均不外传,且大都采用生鸡、加工时间长又不卫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醉鸡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加工出来的醉鸡味道好、卫生,并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醉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沥干熟鸡60-80%、盐3-7%、酒18-38%;具体的加工方法采用a.将鸡活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后放入锅内,倒入开水直至浸没鸡;b.用旺火将鸡煮10-20分钟至鸡熟并去沫,闷2-10分钟再取出沥干;c.将沥干熟鸡的内外均匀涂抹上盐,腌制3-10小时;d.将腌制后的鸡放入容器倒入酒直至鸡浸没,然后加盖封浸泡至少二天。在配方中酒为低度白酒或黄酒,容器及腌制环境均应干净,基本无菌。
按本发明加工出的醉鸡香气扑鼻、鸡皮微脆、肉嫩、鲜美可口,鸡骨头颇有鲜味,肥而不腻使不少品尝过的亲友均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加工过程简单,并基本无细菌侵入,在常温下可保存2-3个月,在低温时保质期可达半年之久,整个配方由纯天然材料组成,没有任何于人体不利的化学成份及添加剂,且加工时间短、干净卫生,可作为一种新的加工食品,批量生产。
实施例1经多次试验选用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沥干熟鸡65%、盐5%、黄酒30%,具体的加工方法采用将肥嫩的三黄鸡活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后放入锅内,对准鸡内腔浇灌沸腾开水直至浸没鸡,用旺火将鸡煮15分钟至鸡熟并去沫,此时鸡是否熟可用筷戳鸡大腿部位,迅速将筷拔出,如筷子湿证明鸡未熟,筷子干燥说明鸡已熟,可关火(或将锅离火)闷五分钟,再将鸡取出沥干;将沥干的熟鸡剖成两片,在鸡的内外均涂抹上盐,腌制6小时,腌制的环境应干净卫生,基本无菌,再将腌制后的鸡放入干燥干净的容器内,倒入黄酒将鸡(块)全部浸没,然后加盖浸泡3天后即可食用。
实施例2选用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沥干熟鸡75%、盐6%、低度白酒10%;它的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中用旺火将鸡煮17分钟,关火后闷2分钟,腌制5小时,再将鸡切成12块,置于干净的容器内,倒入低度白酒浸泡2天后即可食用。
权利要求
1.醉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沥干熟鸡60-80%、盐3-7%、酒18-38%;具体的加工方法采用a.将鸡活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后放入锅内,倒入开水直至浸没鸡;b.用旺火将鸡煮10-20分钟至鸡熟并去沫,闷2-10分钟再取出沥干;c.将沥干熟鸡的内外均匀涂上盐、腌制3-10小时;d.将腌制后的鸡放入容器内倒入酒,直至鸡浸没,然后加盖封存浸泡至少二天。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醉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酒为低度白酒或黄酒;容器及腌制环境均应干净。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醉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沥干熟鸡65%、盐5%、黄酒30%;具体的加工方法采用将鸡活杀去毛和内脏,洗净后放入锅内,对准鸡内腔浇灌沸腾开水直至浸没鸡;用旺火将鸡煮15分钟至鸡熟并去沫,关火闷5分钟,再将鸡取出沥干;将沥干的熟鸡剖成两片,在鸡的内外均涂抹上盐,腌制6小时,腌制的环境应干净卫生,基本无菌;再将腌制后的鸡放入干燥干净的容器内,倒入黄酒将鸡(块)全部浸没,然后加盖浸泡3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醉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为:沥干熟鸡60—80%、盐3—7%、酒18—38%;具体的加工方法采用:将鸡活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后放入锅内,倒入开水直至浸没鸡;用旺火将鸡煮10—20分钟至鸡熟并去沫,闷2—10分钟再取出沥干;将沥干熟鸡的内外均匀涂抹上盐,腌制3—10小时;将腌制后的鸡放入容器内倒入酒至鸡浸没,然后加盖封存浸泡至少2天。按本发明加工出的醉鸡香气扑鼻、鸡皮微脆、肉嫩、鲜美可口、肥而不腻,整个加工过程简单,基本无细菌侵入,在常温下可保存2—3个月,并可作为一种新的加工食品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A23L1/315GK1175374SQ9611649
公开日1998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4日
发明者龚国璋, 刘玲琍 申请人:龚国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