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454阅读:20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馄饨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做包馅食品的机器,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
现在只有日本生产馄饨机,是一种面片夹馅对折成型法,外形为扁片状,不附合中国传统形,并需先轧面片,多工位成型,工艺很复杂,且机器占地面积很大,价格昂贵,不适合我国人民的食品文化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肠自卷切断封口成型传统形馄饨机,填补中国食品机械的空白,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改善食品卫生条件,丰富人民生活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所示(见


图1),由电机经减速箱(15)减速后,驱动绞龙(13),按图中箭头指示方向作匀速旋转运动,绞龙(13)左侧外围依次装有面斗(14)及缸筒(11),与减速箱(15)紧固连接;缸筒(11)的左端用螺环(7)紧固连接装有右端带辐板轮的内锥套(6),内锥套(6)的右端内部装有输馅管(8),其右端通过绞龙(13)的中心与供馅的叶片泵螺纹连接;内锥套(6)的外围装有外锥套(4),用螺母(5)与螺环(7)的左端螺纹连接,内外两锥套的左端形成环状间隙,外锥套(4)的上部开一细缝与环状间隙相通,外锥套(4)的外侧上部制成斜面,形成下部壁厚,上部壁薄;外锥套(4)的左端与其紧贴装有“V”字形截面为半圆形的砧座。绞龙(13)的一侧(图2的上方,
图1的左侧)面斗(14)内装有付辊(12),其右端(图2)与减速箱(15)内的另一驱动轴连接,经减速后按图中箭头指示方向作旋转运动,付辊(12)的左端(图2)与其紧固连接装有分割器柄(9),其左端用螺母(1)紧固装有分割器(2),与付辊(12)同步转动,分割器(2)的两个“V”字形分割杆的截面为圆形,转动时与砧座(3)的下部摩擦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效率较高,使用方便,不用另轧面片,一次成型,造价很低,仅相当于日本机价格的千分之五,且制品外观及口感均优于日本机的制品。
本实用新型借助于附图详述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展开工作部份纵向结构剖视图将肉馅放入叶片泵料斗,面团放入面斗(14)内,在付辊(12)辅助作用,绞龙(13)的推动下,将面团从内锥套(6)与外锥套(4)所组成的带细缝的环状间隙挤出带面片的管状面皮,由于外锥套(4)下部壁厚,上部壁薄,细缝的上部壁更薄,造成下部阻力大,上部阻力小,下部出面慢,上部出面快,故挤出的带面片的面管便自动往下弯卷对折,与此同时,叶片泵将肉馅通过输馅管(8)灌入面管内,经分割器(2)与砧座(3)的剪切作用,将其分割,由于分割杆和砧座(3)的截面均为圆形,无刃口,故分割后自行封口成型,其制品外观为大半圆的飞碟形。
权利要求1.一种由面斗(14)、绞龙(13)、缸筒(11)、外锥套(4)、内锥套(6)、分割器(2)、叶片泵等所组成的馄饨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缸筒(11)的左端用螺环(7)紧固连接装有左端带辐板轮的内锥套(6),内锥套(6)的外围装有外锥套(4),内外两锥套的左端形成环状间隙,外锥套(4)的上部开一细缝与环状间隙相通,外锥套(4)的外侧上部制成斜面,外锥套(4)的左端与其紧贴装有“V”字形截面为半圆形的砧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馄饨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付辊(12)的左端与其紧固连接装有分割器柄(9),其左端用螺母(1)紧固装有分割器(2),分割器(2)的两个“V”字形分割杆的截面为圆形,转动时与砧座(3)的下部摩擦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馄饨自动成型机,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现有馄饨机的结构,并彻底改变其加工方法。该机采取叶片泵供馅,绞龙供面,将面团从带细缝的环状间隙出口挤出外边带面片,内部灌肉馅的面管,并自卷对折切断封口成型。本机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一次成型,使用方便,其制品外形美观,大小均匀等特点,适合餐馆、食堂及速冻食品厂做馄饨使用。
文档编号A21C11/00GK2258697SQ96215330
公开日1997年8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5日
发明者李春和 申请人:李春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