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56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食料成型或加工装置的部件,涉及把红薯、马铃薯、焦藕等薯类淀粉或玉米、绿豆、大米或其它粮食淀粉加工成粉丝(片)的粉丝机的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
现有技术中,采用粉丝机生产粉丝(片)(例如薯类、玉米、大米等粉丝、粉片),一般是将淀粉等混合物投入粉丝机内,经持续加热使之糊化后,再经粉丝机头的漏粉筛板孔中挤压获得粉丝,自然冷却硬化后,浸入水中搓散,干燥而获得成品粉丝;由于从粉丝机头的漏粉筛板孔漏出的粉丝(片)温度较高(60℃~90℃),呈柔软状态,靠自然降温速度较慢,因而相互粘连在一起,水中搓散后表面凸凹不平、不光滑、外观质量差,且耐煮性能差,搓散过程中断条较多,损失严重,生产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联接在粉丝机头下端使用、可使粉丝(片)伸直光滑不粘连的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一种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之处是由两端开口、下段有进风口(2)、上段有向内凹进的边沿(3)且边沿(3)上均布有一组出风孔(5)、上端周边上均布有2~8个螺钉孔(4)的筒体(1)构成;筒体(1)的横切面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或相似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还可以包括冷凝管(8)(金属管),该冷凝管(8)从所述进风口(2)处导入所述筒体(1)、并沿筒体(1)内壁盘旋后导出;亦即冷凝管(8)在筒体(1)内靠近筒体(1)内壁盘旋成螺旋管状或波浪状或其它密布(或均布)于筒体(1)内壁的形状,既可使筒体(1)内温度与冷凝管(8)接近,又便于粉丝(片)通过筒体(1)内。采用此结构时,可以无出风孔(5)。
所述冷凝管(8)与筒体(1)内壁之间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层(9),以使筒体(1)内保持低温状态,避免冷凝管(8)中低温流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筒体(1)内还可以套有内筒体(10)(由金属制成),该内筒体(10)的周边与筒体(1)密封固定联接(例如焊接等),并在筒体(1)上段设置有出口(11)。采用此结构时,筒体(1)止可以无出风孔(5)。
上述筒体(1)外壁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层(12),以避免冷凝管(8)中或筒体(1)与内筒体(10)之间的低温流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使筒体(1)或内筒体(10)内保持低温状态、从粉丝机头挤压出的粉丝(片)得到有效降温。
所述筒体(1),内筒体(10)的下段可以向一侧倾斜或弯曲至90°左右,并可以向前方延长至任意长度,以利于粉丝(片)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特点(1)采用单独的筒体1结构时,将本实用新型联接在粉丝机头6下端周边,在粉丝生产过程中,冷空气从进风口2连续通入筒体1内、从出风孔5连续排出,冷空气流将粉丝机头6漏出的粉丝迅速降温,由于淀粉糊快速冷凝,形成难溶于水的凝胶,粉丝(片)相互不粘连,因而粉丝(片)外形伸直光滑,外观质量好,产品耐煮;(2)采用筒体1内设置冷凝管8结构时将本实用新型联接在粉丝机头6下端周边,在粉丝生产过程中,低温流体(例如冷空气、液氨、氟里昂等)从进风口2的冷凝管8内连续导入,在筒体1内经过盘旋状冷凝管8后连续导出,低温流体使粉丝机头6漏出的粉丝迅速降温、快速冷凝,使粉丝(片)相互间不粘连、外表伸直光滑、耐煮;(3)采用筒体1与内筒体10双层结构时将本实用新型联接在粉丝机头6下端周边,在粉丝生产过程中,低温流体(同前述)从进风口2连续进入筒体1与内筒体10构成的夹层中、从出口11连续导出,低温流体与粉丝机头6漏出的粉丝进行热交换,使粉丝迅速降温、快速冷凝,从而使粉丝(片)相互之间不粘连、外表伸直光滑,耐煮;(4)在冷凝管8与筒体1之间或筒体1的内、外周壁设置保温材料层,可有效避免低温流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竖直使用(附图及实施例所示)、也可以倾斜或按图示旋转90°后水平使用,视粉丝机头的形状结构而定;(6)结构简单实用,生产容易、成本低,可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粉丝(片)产品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纵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联接在粉丝机头6上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结构示意图5是联接在粉丝机头6上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联接在粉丝机头6上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联接在粉丝机头6上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进风口,3-边沿,4-螺钉孔,5-出风孔,6-粉丝机头,7-螺钉,8-冷凝管,9-保温材料层,10-内筒体,11-出口,12-保温材料层。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附
图1~4。一种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由两端开口、下段有进风口2、上段有向内凹进的边沿3且该边沿3上均布有一组出风孔5、上端周边上对称均布有4个螺钉孔4的筒体1构成;筒体1的下端向一侧倾斜,以利于粉丝的拉出。
使用时,筒体1的上端套接在粉丝机头6的下端周边上,再用螺钉7通过螺钉孔4将筒体1与粉丝机头6固定联接;粉丝生产过程中,将冷空气从进风口2连续通入筒体1内,冷空气流将连续挤压出的粉丝冷凝后,从出风孔5连续排出,带走粉丝中的热量和多余的水份,获得的粉丝不粘连,伸直光滑耐煮。
实施例2参见附图5。一种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由两段开口、上段有向内凹进的边沿3且该边沿3上有出风孔5、下段有进风口2、上端周边对称均布有3个螺钉孔4的筒体1,从进风口2导入筒体1内、并并沿筒体1内壁盘旋成螺旋状后导出的金属冷凝管8构成;使用时,筒体1的上端套接在粉丝机头6的下端周边上,用螺钉7通过螺钉孔4将筒体1与粉丝机头6固定联接(采用本实施例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结构时,其上段可以无凹进的边沿3,可以无出风孔5);粉丝生产过程中,将低温流体从进风口2处的冷凝管8内连续通入筒体1,低温流体流过筒体1内的盘旋状冷凝管8过程中,带走粉丝中的热量,使生产的粉丝不粘连、外表伸直光滑、耐煮,从冷凝管8流出筒体1的流体经降温可以反复循环使用。
实施例3参见附图6。一种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由筒体1(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从进风口2导入筒体1内、沿筒体1内壁盘旋成均布的波浪状后并导入的金属冷凝管8,设置于冷凝管8与筒体1内壁之间的保温材料层9等构成;其它同实施例2,略。
实施例4参见附图7。一种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由两端开口、下段有进风口2、上段有出口11、上端周边均布有6个螺钉孔4的金属或非金属筒体1,置于筒体1内、上下端周边沿与筒体1密封固定焊接的金属内筒体10,固定设置于筒体1外周壁上的保温材料层12等组成。
使用时,将筒体1的上端套在粉丝机头6的下端周边上,用螺钉7通过螺钉孔4将筒体1与粉丝机头6固定联接;粉丝生产过程中,将低温流体(同前述)从进风口2连续输入筒体1与内筒体10之间、从出口11连续排出,低温流体与粉丝机头6连续挤压出的粉丝(片)进行热交换,带走粉丝(片)中的热量,使粉丝(片)快速冷凝。相互不粘连、外表伸直光滑,产品耐煮。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良好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是由两端开口、下段有进风口(2)、上段有向内凹进的边沿(3)且边(3)上均布有一组出风孔(5)、上端周边上均布有2~8个螺钉孔(4)的筒体(1)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是从所述进风口(2)处还可以导入冷凝管(8),该冷凝管(8)在所述筒体(1)内沿内壁盘旋后导出。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是所述冷凝管(8)与筒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层(9)。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内还可以套有内筒体(10),该内筒体(10)的周边与筒体(1)密封固定联接,并在筒体(1)上段设置有出口(11)。
5.按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外壁周面上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层(12)。
6.按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内筒体(10)的下段可以向一侧倾斜或弯曲成90°左右,并可以再向前方延长。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内筒体(10)的下段可以向一侧倾斜或弯曲成90°左右,并可以再向前方延长。
专利摘要粉丝致冷防粘耐煮罩,其特征是由两端开口、下段有进风口、上段有向内凹进的边沿且均布有出风孔、上端周边上均布有螺钉孔的筒体等构成;从进风口还可导入冷凝管,该冷凝管沿筒体内壁盘旋后导出;也可以将筒体设计为双层密封结构,并在筒体上段设置出口。将本实用新型联接在粉丝机头上使用,连续通入冷空气或导入其它低温流体,可使生产的粉丝伸直、光滑、耐煮。
文档编号A23L1/16GK2257441SQ962327
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4日
发明者邹光友 申请人:邹光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