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伤害牙齿与口腔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823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伤害牙齿与口腔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和成型工艺,特别是指一种不伤害牙齿与口腔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
众所周知,槟榔是一种中成药物,从古到今,各种医书,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中药大全》等,都加以推介。槟榔不但具有益气、提神、发汗、解表、健牌益胃等特殊功效,同时也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喜爱的休闲的食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商贸流通领域的发展和扩大,作为休闲食品的槟榔,进一步为男女老少大众所接受,尤其是在中南地区乃至扩散到全国广为行销,有着越来越大的销售市场。上市的槟榔虽有各自的品牌、风味和口感,但传统的制作工艺不外乎所谓湿法制作工艺和干法制作工艺两种。用这两种工艺制作的槟榔,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入口后都易对牙齿和口腔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使人患上口腔炎、牙周炎、牙龈炎、咽喉炎等,严重者甚至造成拔牙、补牙、多发牙病史。而且,从槟榔入口到嚼完后吐出,很不卫生,给个人生活与工作以及社会环境都带来不良影响。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患口腔牙病者的682%为嚼槟榔造成,专家分析其原因,就是在人们嚼吃槟榔时,形成上、下牙齿对槟榔的相互嚼压而使牙齿磨损严重,槟榔所含纤维被嚼碎后,残余槟榔渣进入牙缝、牙龈、咽喉、舌腮等部位,嚼完后口腔极不卫生,因而造成对牙齿与口腔的伤害。
针对上述按传统制作工艺制作的槟榔食品存在着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制作槟榔食品的新工艺,使得加工制作出来的槟榔食品,既不伤害牙齿与口腔,又能保持传统的槟榔口感口味不变。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如下。参见图3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图,先按传统制作槟榔工艺制取有确定的天然形状的槟榔中间产品,将制得的槟榔中间产品进行消毒与灭菌,然后进行烘干,接下来是用烘干品制取无确定形状的槟榔主原料,其具体实施方案有两个,一是将烘干品粉碎并经筛选后制得粉末状槟榔主原料,二是将烘干品提取槟榔原汁并经过滤后制取液态状槟榔主原料,再接下来,将按上述两方案之一制取的无确定形状的槟榔主原料按配比依次加入食用胶和牙与口腔保健药物等配料,充分混合拌匀后倒入模具冲压成槟榔原型,冲压成型后外加传统配料,最后进行真空包装出厂。
采用本发明工艺制作的模压成型的槟榔食品,外观看似天然槟榔一样,嚼吃时却轻松自如,大大减轻了牙齿口腔的负担,彻底解决了槟榔长纤维对牙齿口腔的磨损和嚼吃后纤维杆残留口中对牙齿口腔造成伤害的问题。其主原料仍然是槟榔,嚼吃起来的口感口味并不改变现有传统工艺制作的槟榔的嚼感口味,而且由于加入了食用胶,因此比传统工艺制作的槟榔更耐嚼,回味更久更长,嚼完后槟榔残渣随食用胶一起吐出。由于混合料中还加入了对牙齿和口腔有益的中草药物,故还可起到保健作用。食用时同样可外滴卤汁,达到既提“神”、又不伤“神”的健牌益胃的特有功效。从整个制作工艺流程来比较,传统工艺是靠人手工切开槟榔壳体,既费工又费时,而本发明工艺可以机械化生产,大大缩短制作周期,节省时间,降低人工成本,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在销售旺季中尤能体现这一新工艺所带来的好处。此外,采用本发明模压成型的槟榔食品,在外形上整齐规范、大小统一,更适合选用最佳的规格包装。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工艺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分别为槟榔食品传统的湿法制作工艺和干法制作工艺的流程简图;图3为本发明的槟榔食品制作工艺流程简图;图4为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得的模压成槟榔原型后的槟榔食品的外形示意图;参见图3,本发明先按传统制作槟榔工艺(可同时参见图1与图2)制取有确定的天然形状的槟榔中间产品的具体作法是采用优质无霉、含水量不超过8%的干壳槟榔进行优化发酵、浸泡、蒸馏,在优化发酵后,采用各家独自配比方案,加入食用糖精、料酒、石灰水、桂子油、食用香精等。此后,对槟榔中间产品进行消毒与灭菌处理,即是将其倒入容器内,用45%的食用酒浸泡翻滚,使每个槟榔壳体的外表皮都与酒充分接触,起到初步消毒与灭菌的作用,时间以2-4小时为宜。消毒灭菌后,应将槟榔放置通风处吹干,做到以不沾手为佳,或者放入烘干房烘干也可。
接下来是用烘干品制取无确定形状的槟榔主原料,其具体实施方案有两个。按照第一方案,是将烘干品粉粹并经筛选后制得粉末状槟榔主原料,在粉碎中采用食品粉碎机,粉碎粒度为40-80目,粉碎后经筛选成为粉末状槟榔主原料,留存备用。按照第二方案,是将烘干品提取槟榔原汁并经过滤后制取液态状槟榔主原料,具体做法是,将烘干品置于食用压力容器内,加入15-20%的冷开水进行机械分离,直到槟榔和水溶液变为棕红色,再进行紧压,反复多次,犹如榨茶油一样,直到槟榔纤维杆变为白色,所提取后的槟榔原汁,需经过滤后成为液态状槟榔主原料,留存备用。
再接下来,将按上述两方案之一制得的备用料,作为本发明工艺的无确定形状的槟榔主原料,并按主原料80%、食用胶15%、食用口腔保健中草药3%、其它提神醒脑辅助草药2%的配比加以混合。食用胶选用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口香糖或泡泡糖采用的食品用胶。口腔保健中草药可采用现有药物牙膏中的保健药物,如田七、单氟磷酸钠(MFP)、氟化钠等。提神醒脑辅助草药采用冰片、薄荷、桂子油等。
将上述混合后的原料充分拌匀,使之为一体,然后倒入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制成与天然槟榔形状外观相同的槟榔食品(如图4所示),冲压模具可采用钢型凸凹模具。
冲压成型后,再外加用红灰、石灰水、食糖、桂子油等做成的卤料,最后进行真空包装出厂。外加配料也可在食用时临时加入。
权利要求
1.一种不伤害牙齿与口腔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先按传统制作槟榔工艺制取有确定的天然形状的槟榔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将制得的槟榔中间产品进行消毒与灭菌,然后进行烘干,接下来是用烘干品制取无确定形状的槟榔主原料,再接下来,将制取的槟榔主原料按配比依次加入食用胶和牙与口腔保健药物等配料,充分混合拌匀后倒入模具冲压成槟榔原型,冲压成型后外加传统配料,最后进行真空包装出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烘干品粉粹并经筛选后制得粉末状槟榔主原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烘干品提取槟榔原汁并经过滤后制取液态状槟榔主原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烘干品置于食用压力容器内,加入15-20%的冷开水进行机械分离,直到槟榔和溶液变为棕红色,再进行紧压,反复多次,直到槟榔纤维杆变为白色,所提取后的槟榔原汁,需经过滤后成为液态状主原料,留存备用。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按槟榔主原料80%、食用胶15%、食用口腔保健中草药3%、其它提神醒脑辅助草药2%的配比加以混合,制取混合料。
6.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槟榔食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冲压模具采用钢型凸凹模具。
全文摘要
一种不伤害牙齿与口腔的槟榔食品的一作工艺,先按传统制作槟榔工艺制取有确定天然形状的槟榔中间产品,再将中间产品经消毒与灭菌、烘干、制取无确定形状的粉末状槟榔主原料或液态状槟榔主原料、按配比加入食用胶和牙与口腔保健药物等、用模具冲压成槟榔原型、外加配料,最后进行真空包装出厂。用该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槟榔食品,既不伤害牙齿与口腔,又能保持传统的槟榔口感口味不变。该发明工艺适应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文档编号A23L1/48GK1193489SQ9710798
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8日
发明者肖文魁 申请人:肖文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