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380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药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保健药酒,属于以中药材为原料的药物配制品技术领域。
以中药材为原料通过白酒浸泡获得一种有益人体健康的配制品—保健药酒,俗称“补酒”在民间或宫庭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近千年来,人们一直没有间断过这种尝试,即将酒文化与医药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试图将有害人体健康的刺激性饮料转化为祛病延年的保健性饮料,本发明正是这种尝试的继续。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保健药酒,适量饮用这种酒可对人体产生补益与促进健康的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以中药生地、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获苓、泽泻、制附片、肉桂、枸杞、鹿角胶、兔丝子、杜仲、当归、旱莲草、女贞子、龟板胶、白芍、锁阳、豹骨、牛夕、猴骨、熊骨、海龙、海马、蛤蚧、羚羊角、金樱子、益智仁、合欢皮、龙骨、五味子、西洋参、血茸、冬虫夏草、覆盆子、柏子仁、酸枣仁、何首乌、川芎、藏红花、紫梢花、桑椹子、黑芝麻、天麻、丹参、黄芪、甘草、鳖甲、海狗肾、鹿鞭、驴鞭、车前子、木通、补骨脂、田三七、紫何车及粮食酒为原料,依次按11-13∶12-14∶13-15∶11-13∶7-9∶11-13∶13-15∶7-8∶5-7∶13-15∶9-11∶10-12∶9-11∶10.5-12.5∶8-10∶8-10∶10-12∶11-13∶10.5-12.5∶6-8∶7-9∶8-10∶5-7∶8-10∶9-11∶5-7∶5-7∶8.5-10.5∶9-11∶7-9∶6-8∶4-6∶9-11∶15-35∶4-6∶8.5-10.5∶9-11∶7-9∶10-12∶8-10∶7-9∶8-10∶11-13∶11-13∶12-14∶8-10∶13-15∶3-5∶9-11∶5-7∶15-17∶19-21∶8.5-10.5∶9-11∶8.5-10.5∶10-12∶19-21∶8000-12000重量比配伍,经下述工艺制备a、先将上述豹骨、猴骨和熊骨粉碎,再将粉碎的豹骨、猴骨、熊骨与上述鹿鞭、驴鞭、海狗肾、海马、海龙、血茸、蛤蚧及紫何车入锅加米醋适量先武火后文火共蒸煮40-60分钟去除汁液、取其中鹿鞭、驴鞭、海狗肾、海马、海龙、血茸及蛤蚧切片后再入锅与其余上述粉状豹骨、猴骨、熊骨共盐炒发泡。
b、蜜灸上述黄芪、甘草,研末密制上述肉桂、盐炒上述杜仲、酒灸上述川芎、分别醋炒上述羚羊角、酸枣仁及枸杞,然后将其中经醋炒的羚羊角入锅与上述兔丝子、龙骨、冬虫夏草、鳖甲、紫梢花加4-6倍锅中药材重量的清水共煮待沸20-30分钟后和汤留用。
c、将上述生地、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制附片、鹿角胶、当归、旱莲草、女贞子、龟板胶、白芍、锁阳、牛夕、金樱子、益智仁、合欢皮、五味子、西洋参、覆盆子、柏子仁、何首乌、藏红花、桑椹子、黑芝麻、天麻、丹参、车前子、木通、补骨脂及田三七进行清洗然后高温烘烤至干。
d、将上述分别经a、b、c工序处理过的各味药材及b工序中所留汤液混和入缸并加入上述酒料进行10-20天浸泡,然后勾兑缸中酒液至36°分瓶包装。,由此即获得了本发明的保健药酒。该药酒成分中,由于各种中药材据《本草纲目》与《中华药典》介绍,其中的主要成份如海马、海狗肾、鹿鞭、血茸、驴鞭等具补精益髓、滋阴补肾、暖肾壮阳的功能,尤血茸为鹿之督脉所发,气旺血充,故能补督脉、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为遍身骨节之主、肾之外垣、故能壮元阳;如龟板胶、善通任脉、既可破瘀血又兼补血之功;人参则补气益中;枸杞清神,入气入血,有和本之美;生地与熟地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肉桂、制附片温补肾中之阳;泽泻、茯苓、车前子、木通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阳之药配伍可收补中寓泻、补而不腻之效;益智仁、合欢皮、酸枣仁、黄芪等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田三七、藏红花与熟地、川芎、当归、白芍相配可补血活血、其中白芍又兼敛阴;熟地与兔丝子、枸杞为伍则补肝肾又益精髓;天麻、羚羊角可平肝祛风;锁阳、金樱子、龙骨、覆盆子、桑椹子补肾固精缩尿;杜仲、补骨脂、牛夕补肝肾、强腰膝、利关节;冬虫夏草、蛤蚧、五味子补肺益精;豹骨、猴骨、熊骨祛风止痛、强筋健骨,尤见长于治疗肝肾阴虚、风痛萎弱;鳖甲则滋阴散结;加女贞子、旱莲草合何首乌、补骨脂、黑芝麻补益肝肾、可促进白发转黑。总之,由上述中药材配伍并经加工处理使其药物成份融于白酒饮品之中而成为本发明的保健药酒可使服用者适量饮用之后对身体产生补益,促进健康。
实施例11.1、取猴骨8公斤,熊骨5公斤、豹骨6公斤合研成粉末备用;
1.2、取鹿鞭15公斤、驴鞭19公斤、海狗肾5公斤、海马9公斤、海龙8公斤、血茸2.4公斤、蛤蚧5公斤、紫何车19公斤与上述所研19公斤粉末状猴骨、熊骨、豹骨一并入锅加适量米醋共煮50分钟,先旺火烧沸后文火慢煮,然后去掉汁液;1.3、从锅中取出经过蒸煮的上述鹿鞭、驴鞭、海马肾、海马、海龙、血茸、蛤蚧、紫何车切片,再投入锅中与锅中所余粉末状豹骨、猴骨、熊骨混和中火盐炒发泡备用。
2.1、取黄芪13公斤与甘草3公斤混和常规蜜灸加工备用;2.2、取上等肉桂5公斤捣碎后常规方法密制备用;2.3、取杜仲9公斤盐炒备用;2.4、取川芎8公斤常规酒灸方法处理备用;2.5、取羚羊角5公斤、酸枣仁7公斤、枸杞13公斤分别醋炒备用;2.6、取兔丝子10公斤、龙骨6公斤、冬虫夏草4公斤、鳖甲9公斤、紫梢花8公斤混和入锅并投入上述醋炒5公斤羚羊角再添168公斤清水入锅共煮、煮沸25分钟后退火备用;3、取生地11公斤、熟地12公斤、山药13公斤、山茱萸11公斤、牡丹皮7公斤、茯苓11公斤、泽泻13公斤、制附片7公斤、鹿角胶9公斤、当归11公斤、旱莲草8公斤、女贞子8公斤、龟板胶10公斤、白芍11公斤、锁阳11公斤、牛夕7公斤、金樱子9公斤、益智仁9公斤、合欢皮7公斤、五味子4公斤、西洋参9公斤、覆盆子9公斤、柏子仁9公斤、何首乌10公斤、藏红花7公斤、桑椹子11公斤、黑芝麻11公斤、天麻12公斤、丹参8公斤、车前子9公斤、木通9公斤、补骨脂9公斤及田三七10公斤混和入筐清水漂洗后高温烘烤至干燥备用;4、将上述1.1-2.5工序中经加工留用的中药材、2.6工序中经加工保留的汤和药及第3工序中烘干的所有中药材共混和投入大缸,然后添入纯粮食白酒8000公斤进行15天浸泡加工。
5、滤出上述经浸泡加工所得缸中药酒常规方法勾兑至酒精浓度36°时分瓶包装即成为本发明的保健药酒。
实施例2采用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对上述相同的中药材和粮食酒进行含量不相同情况下的制作,上述中药材和粮食酒的成份取量分别为猴骨90克、熊骨70克、豹骨80克、鹿鞭160克、驴鞭210克、海狗肾60克、海马100克、海龙100克、血茸26克、蛤蚧60克、紫何车200克、黄芪140克、甘草50克、肉桂60克、杜仲100克、川芎100克、羚羊角60克、酸枣仁90克、枸杞140克、兔丝子120克、龙骨70克、冬虫夏草60克、鳖甲100克、紫梢花100克(2.6工序中使用清水2公斤)生地120克、熟地140克、山药140克、山茱萸130克、牡丹皮80克、茯苓130克、泽泻140克、制附片90克、鹿角胶100克、当归130克、旱莲草90克、女贞子100克、龟板胶110克、白芍130克、锁阳120克、牛夕90克、金樱子100克、益智仁110克、合欢皮80克、五味子60克、西洋参100克、覆盆子110克、柏子仁100克、何首乌110克、藏红花90克、桑椹子120克、黑芝麻130克、天麻130克、丹参100克、车前子100克、木通110克、补骨脂100克、田三七120克以及纯粮食酒10公斤。
权利要求
1.一种保健药酒,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生地、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获苓、泽泻、制附片、肉桂、枸杞、鹿角胶、兔丝子、杜仲、当归、旱莲草、女贞子、龟板胶、白芍、锁阳、豹骨、牛夕、猴骨、熊骨、海龙、海马、蛤蚧、羚羊角、金樱子、益智仁、合欢皮、龙骨、五味子、西洋参、血茸、冬虫夏草、覆盆子、柏子仁、酸枣仁、何首乌、川芎、藏红花、紫梢花、桑椹子、黑芝麻、天麻、丹参、黄芪、甘草、鳖甲、海狗肾、鹿鞭、驴鞭、车前子、木通、补骨脂、田三七、紫何车及粮食酒为原料,依次按11-13∶12-14∶13-15∶11-13∶7-9∶11-13∶13-15∶7-8∶5-7∶13-15∶9-11∶10-12∶9-11∶10.5-12.5∶8-10∶8-10∶10-12∶11-13∶10.5-12.5∶6-8∶7-9∶8-10∶5-7∶8-10∶9-11∶5-7∶5-7∶8.5-10.5∶9-11∶7-9∶6-8∶4-6∶9-11∶15-35∶4-6∶8.5-10.5∶9-11∶7-9∶10-12∶8-10∶7-9∶8-10∶11-13∶11-13∶12-14∶8-10∶13-15∶3-5∶9-11∶5-7∶15-17∶19-21∶8.5-10.5∶9-11∶8.5-10.5∶10-12∶19-21∶8000-12000重量比配伍,经下述工艺制备a、先将上述豹骨、猴骨和熊骨粉碎,再将粉碎的豹骨、猴骨、熊骨与上述鹿鞭、驴鞭、海狗肾、海马、海龙、血茸、蛤蚧及紫何车入锅加米醋适量先武火后文火共蒸煮40-60分钟去除汁液、取其中鹿鞭、驴鞭、海狗肾、海马、海龙、血茸及蛤蚧切片后再入锅与其余上述粉状豹骨、猴骨、熊骨共盐炒发泡。b、蜜灸上述黄芪、甘草,研末密制上述肉桂、盐炒上述杜仲、酒灸上述川芎、分别醋炒上述羚羊角、酸枣仁及枸杞,然后将其中经醋炒的羚羊角入锅与上述兔丝子、龙骨、冬虫夏草、鳖甲、紫梢花加4-6倍锅中药材重量的清水共煮待沸20-30分钟后和汤留用。c、将上述生地、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制附片、鹿角胶、当归、旱莲草、女贞子、龟板胶、白芍、锁阳、牛夕、金樱子、益智仁、合欢皮、五味子、西洋参、覆盆子、柏子仁、何首乌、藏红花、桑椹子、黑芝麻、天麻、丹参、车前子、木通、补骨脂及田三七进行清洗然后高温烘烤至干。d、将上述分别经a、b、c工序处理过的各味药材及b工序中所留汤液混和入缸并加入上述酒料进行10-20天浸泡,然后勾兑缸中酒液至36°分瓶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药酒,属于以中药材为原料的药物配制品技术领域,它以豹骨、鹿鞭、海马、蛤蚧、黄芪、肉桂、杜仲、川芎、羚羊角、枸杞、菟丝子、鳖甲、生地、熟地、山药、当归、龟板胶、益智仁、西洋参、天麻、田三七等数十种中药材配伍制作并经粮食酒浸泡10—20日滤得,具有滋阴补肾、破瘀通脉、益精壮阳、健脾安神等功效,适量饮用可对人体产生补益与促进健康的作用。
文档编号C12G3/04GK1200281SQ9710808
公开日1998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8日
发明者王治立 申请人:王治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