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31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薯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尤指一种休闲食品—薯条。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已经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开始向往口味更佳、食用方便的休闲食品,以在茶余饭后、亲朋聚会时食用,于是市场上的各种风味的休闲食品层出不穷,花样番新,市面上已有的薯条一般均是直接由土豆(马铃薯)切制而成,油炸后洒上一些如盐、味精等的作料,即可食用。这种薯条的营养成份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口味上也较单一,口感亦欠佳。本发明的目的即是针对现有薯条所存在的缺点而加以改进,旨在提供一种营养更丰富均衡、口感更佳、味道更鲜的薯条,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增产品竞争力。为此,本发明一种薯条,主要由薯粉制成,其特征是在薯粉中还加入有蛋清粉、奶粉、卡拉胶、食盐及味精,上述组份混合后加入净水搅拌成面团状挤压设备成型出条状薯条。其中水与混合后的配料的比例为水∶料=1.7∶1(重量)。各组份的含量是按重量百分比计为薯粉70-72%;蛋清粉18-20%;奶粉8-10%;卡拉胶0.5-1%;食盐1.4-2.5%;味精0.1-0.5%。上述各配料均为市售食用原料,薯粉主要是为土豆粉。本发明中与现有薯条配料不同之处主要是又添加了蛋清粉、奶粉及卡拉胶,其中蛋清粉的作用是提供蛋白质及鲜味,并可优化成型产品的凝固性、酥松性、弹性及润滑性,使食用时更爽口,口感更佳;奶粉主要是提供蛋白质,并有增加鲜味的作用;卡拉胶的作用是改善成型产品的粘性及弹性,使之不易断裂,另外还可使薯条具有一种海鲜味。本发明的薯条是由土豆粉再加工成型的一种产品,除了可挤压出条状的薯条外,还可利用不同的挤压设备制出各种其它形状的薯条,包括空心状,以增加新奇感,可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更增市场竞争力。本发明利用上述配方,制成了一种营养更丰富、均衡,口感更好、口味更佳、食用简单方便的休闲食品。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lt;实施例一&gt;按表一称取各组料并充分混合后,按水∶料=1.7∶1加入纯净水搅拌成面团状,利用常规食品工业用挤压设备挤出条状薯条,分装。表一(单位公斤)<tablesid="table1"num="001"><table>配料薯粉蛋清粉奶粉卡拉胶食盐味精重量7118.880.51.40.3</table></tables>上述挤压出的生条状薯条,可在食用油中炸3~5分钟,成金黄色后滤出余油冷却,包装,即成为可直接食用或用微波炉加热后的即食食品。&lt;实施例二&gt;按表二的配方重量,其余同实施例一。表二(单位公斤)<tablesid="table2"num="002"><table>配料薯粉蛋清粉奶粉卡拉胶食盐味精重量701881.02.50.5</table></tables>&lt;实施例三&gt;按表三的配方重量,其余同实施例一。表三(单位公斤)<tablesid="table3"num="003"><table>配料薯粉蛋清粉奶粉卡拉胶食盐味精重量7018100.51.40.1</table></tables>&lt;实施例四&gt;按表四的配方重量,其余同实施例一表四(单位公斤)&lt;实施例五&gt;按表五配方重量,其余同实施例一。表五(单位公斤)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任何依据本发明所作的等效改变,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薯条,包括薯粉,其特征是在薯粉中还加入有蛋清粉、奶粉、卡拉胶、食盐及味精,上述配料混合后加入净水搅拌成面团状挤压成型为条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粉,其特征是水与混合后的配料比例为水∶料=1.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粉,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份的含量是薯粉70-72%;蛋清粉18-20%;奶粉8-10%;卡拉胶0.5-1%;食盐1.4-2.5%;味精0.1-0.5%。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薯条,包括薯粉,其特征是在薯粉中还加入有蛋清粉、奶粉、卡拉胶、食盐及味精,上述配料充分混合后与净水比例搅拌成面团状经挤压成型为条状。其中水与混合后的配料的比例为水:料=1.7∶1。各组份的含量是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薯粉70—72%;蛋清粉18—20%;奶粉8—10%;卡拉胶0.5—1%;食盐1.4—2.5%;味精0.1—0.5%。本发明是一种营养更丰富均衡,口感更好、味道更佳、食用简单方便的休闲食品。文档编号A23L1/214GK1297700SQ9912516公开日2001年6月6日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6日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6日发明者李清平,陈光耀申请人:李清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