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044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茶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茶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
[0002]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因此杀青机、揉捻机以及烘干机是生产绿茶最常见的设备之一。现有生产绿茶的设备都是个子独立工作,不能自动化生产,因此生产的速度慢,效率低。现有技术中也常常用到蛟龙输送装置作为各个生产设备的输送连接部件,从而来提高速度和效率,但是由于普通的蛟龙输送装置的蛟龙叶片与外壳之间配合很紧密,茶叶会被挤压在蛟龙叶片与外壳之间,不仅会导致茶叶变形断裂,还有可能导致堵塞从而使生产无法进行。现有的揉捻机都设置有料桶,不能持续进行进料,都是一桶一桶的进行加工,这样就难以进行持续的自动化生产加工。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生产的速度快,效率高的绿茶生产系统。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绿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装置、杀青机、第二输送带装置、第一蛟龙输送装置、揉捻机、第二蛟龙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和烘干机,所述的杀青机设置在第一输送带装置的末端,所述的第二输送带装置设置在杀青机的末端,所述的第一蛟龙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二输送带装置的末端,第一蛟龙输送装置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下料管,所述的揉捻机位于下料管的下方,所述的第二蛟龙输送装置设置在揉捻机的下方出料口,所述的第三输送带装置设置在第二蛟龙输送装置的末端,所述的烘干机设置在第三输送带装置的末端。
[0006]所述的第一输送带装置、第二输送带装置和第三输送带装置的输送带上都横向设置有防滑料板。
[0007]所述的第一蛟龙输送装置和第二蛟龙输送装置的蛟龙叶片上设置有滚轮。
[0008]所述的下料管与第一蛟龙输送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板。
[0009]所述的揉捻机包括固定架、底座、揉盘、下料斗和导料盘,所述的底座固定设置在固定架的上方,所述的揉盘通过转架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的下料斗设置在揉盘的侧部且上部位于下料管的下方,所述的导料盘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侧部且位于下料斗的下方。
[0010]所述的下料管设置有一个以上,每个下料管的下部分别对应一个揉捻机。
[0011]本发明通过输送装置将生产绿茶的各个设备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可以实现持续的自动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中的蛟龙输送装置在蛟龙叶片上添加了滚轮,滚轮可以在蛟龙叶片上沿着外壳的内壁滚动,不仅可以避免蛟龙叶片挤压茶叶造成茶叶的变形甚至折断,而且滚轮还具有在蛟龙输送装置内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茶叶均匀散开从而更均匀顺差的输送。本发明中的揉捻机可以通过下料斗进行持续的进料,茶叶通过下料斗进入导料盘,然后从揉盘的边侧下部直接进入到揉盘下部进行揉捻与传统的进料方式完全不同,可以提高揉捻小效率。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持续性自动化生产,生产的速度快,效率高,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卡料,对茶叶损伤小。
【附图说明】
:
[00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绿茶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带装置1、杀青机2、第二输送带装置3、第一蛟龙输送装置4、揉捻机5、第二蛟龙输送装置6、第三输送装置7和烘干机8,杀青机2设置在第一输送带装置I的末端,第二输送带装置3设置在杀青机2的末端,第一蛟龙输送装置4设置在第二输送带装置3的末端,第一蛟龙输送装置4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下料管9,揉捻机5位于下料管9的下方,第二蛟龙输送装置6设置在揉捻机5的下方出料口,第三输送带装置7设置在第二蛟龙输送装置6的末端,烘干机8设置在第三输送带装置7的末端。
[0016]第一输送带装置1、第二输送带装置3和第三输送带装置7的输送带上都横向设置有防滑料板10。
[0017]第一蛟龙输送装置4和第二蛟龙输送装置6的蛟龙叶片上设置有滚轮11。
[0018]下料管9与第一蛟龙输送装置4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板12。
[0019]揉捻机5包括固定架51、底座52、揉盘53、下料斗54和导料盘55,底座52固定设置在固定架51的上方,揉盘53通过转架设置在底座52的上方,下料斗54设置在揉盘53的侧部且上部位于下料管9的下方,导料盘55固定设置在底座52的侧部且位于下料斗54的下方。
[0020]下料管9设置有三个以上,每个下料管9的下部分别对应一个揉捻机。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绿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装置、杀青机、第二输送带装置、第一蛟龙输送装置、揉捻机、第二蛟龙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和烘干机,所述的杀青机设置在第一输送带装置的末端,所述的第二输送带装置设置在杀青机的末端,所述的第一蛟龙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二输送带装置的末端,第一蛟龙输送装置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下料管,所述的揉捻机位于下料管的下方,所述的第二蛟龙输送装置设置在揉捻机的下方出料口,所述的第三输送带装置设置在第二蛟龙输送装置的末端,所述的烘干机设置在第三输送带装置的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带装置、第二输送带装置和第三输送带装置的输送带上都横向设置有防滑料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蛟龙输送装置和第二蛟龙输送装置的蛟龙叶片上设置有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管与第一蛟龙输送装置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机包括固定架、底座、揉盘、下料斗和导料盘,所述的底座固定设置在固定架的上方,所述的揉盘通过转架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的下料斗设置在揉盘的侧部且上部位于下料管的下方,所述的导料盘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侧部且位于下料斗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管设置有一个以上,每个下料管的下部分别对应一个揉捻机。
【专利摘要】一种绿茶生产系统,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输送带装置、杀青机、第二输送带装置、第一蛟龙输送装置、揉捻机、第二蛟龙输送装置、第三输送装置和烘干机,杀青机设置在第一输送带装置的末端,第二输送带装置设置在杀青机的末端,第一蛟龙输送装置设置在第二输送带装置的末端,第一蛟龙输送装置的下方均匀设置有下料管,揉捻机位于下料管的下方,第二蛟龙输送装置设置在揉捻机的下方出料口,第三输送带装置设置在第二蛟龙输送装置的末端,烘干机设置在第三输送带装置的末端。本发明可以持续性自动化生产,生产的速度快,效率高,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卡料,对茶叶损伤小。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4886284
【申请号】CN201510227595
【发明人】魏荣军
【申请人】郎溪县鑫荣茶机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