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58864阅读:来源:国知局
喷洗水管151设于两条传输链条110之间,且该喷洗水管151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第一喷水孔152。本发明的洗瓶区设有的喷洗水管151可对豆腐瓶内部进行喷洗,使豆腐瓶内部更加干净。
[0026]参照图1和图4所示,洗瓶区15还设有用于清洗豆腐瓶外部并对豆腐瓶进行杀菌的蒸汽管道153,该蒸汽管道153设于所述第一传输带11的上方,当豆腐瓶倒扣在第一传输带11上时,该蒸汽管道153高于豆腐瓶的高度,处于豆腐瓶的上方,该蒸汽管道153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蒸汽喷孔(由于视角原因,图中未示出),该蒸汽喷孔朝向豆腐瓶。
[0027]参照图1所示,第一传输带11上设有用于封装豆腐瓶的瓶盖的封盖装置16,该封盖装置16是现有技术,在此就不详述。该封盖装置16装设于所述加汤区13的后方。第一传输带11的尾端还连接有第二传输带17,该第二传输带17与第一传输带11垂直连接。第二传输带17与第一传输带11垂直连接,从而可避免生产线过长,节省空间。
[0028]参照图1和图3所示,第二传输带17上设有用于清洗豆腐瓶外观的清洗装置18。该清洗装置18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二传输带17上的第一壳体181和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81内的两根喷水管182,该第一壳体181包括两个侧壁183和连接该两个侧壁183的顶壁184,该两根喷水管182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壁183,该两根喷水管18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第二喷水孔185。
[0029]参照图1和图3所示,第二传输带17上设有用于吹干豆腐瓶外观的吹干装置19。该吹干装置19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二传输带17上的第二壳体191和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91内的四根喷气管192,该第二壳体191包括两个侧壁193和连接该两个侧壁193的顶壁194。该四根喷气管192均分成两组,该两组喷气管192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91的两侧壁193,每组喷气管192分成上下排布,该四根喷气管19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喷气孔 195。
[0030]参照图1所示,第二传输带17的尾端设有理瓶机20,该理瓶机20包括圆盘201、设于圆盘201边缘的第二护栏202和用于将豆腐瓶由第二传输带17导向圆盘201的导向带203。该导向带203装设于所述圆盘201上。第二传输带17的尾端设有理瓶机20,从而可容纳大量包装好的豆腐瓶,方便将包装好的豆腐瓶一个个由理瓶机20上收集下来。
[0031]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本发明先将豆腐瓶倒扣在两条传输链条110上,两条传输链条110带动豆腐瓶运动,喷洗水管151由第一喷水孔152喷出水对豆腐瓶的内部进行洗涤。同时,蒸汽管道153沿着蒸汽喷孔喷出蒸汽,对豆腐瓶外部进行清洗,并对豆腐瓶进行杀菌。杀菌后的豆腐瓶随着两条传输链条110传动到装瓶区12,装瓶区12的工人将杀菌后的豆腐瓶由传输链条110取下,并在人工操作台121上将豆腐装入豆腐瓶内。然后工人将装好豆腐的豆腐瓶重新放入传输链条110上,在传输链条110的带动下,装好豆腐的豆腐瓶进入加汤区13,在后续豆腐瓶的推动下,先前的豆腐瓶被推上调节板134。调节板134是倾斜设置地,因此,该豆腐瓶也呈一定角度倾斜。汤料开关130打开后,汤料往豆腐瓶内注入,豆腐瓶内的汤料被加满后,就会由豆腐瓶的倾斜方向溢出,从而保证豆腐瓶放正后,豆腐瓶的瓶颈有一段空间未被注满汤料。注好汤料的豆腐瓶在后续豆腐瓶的推动下被推下调节板134,豆腐瓶自动被摆正。随后,注好汤料的豆腐瓶在传动链条110的带动下传到封盖装置16下进行封盖。封盖好的豆腐瓶由第一传输带11进入第二传输带17,并在第二传输带17的带动下进入清洗装置18,清洗装置18的两根喷水管182对豆腐瓶外观进行清洗。清洗好的豆腐瓶在第二传输带17的带动下进入吹干装置19,吹干装置19的喷气管192吹干豆腐瓶外部。最后,吹干后的豆腐瓶就传入理瓶机20内,工人由理瓶机20内收集包装好的豆腐瓶。
[0032]本发明豆腐瓶内的汤料不会加的过满,从而避免人工倒汤料的麻烦工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本发明可避免人工倒汤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3]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安装架、用于传输豆腐瓶的第一传输带,该第一传输带装设于所述安装架上,该第一传输带上依次设有用于往豆腐瓶内装豆腐的装瓶区、用于往豆腐瓶内加汤料的加汤区,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护栏,该第一护栏装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加汤区设有用于加汤料的汤料添加装置,该汤料添加装置包括用于调配汤料的调汤装置、与所述调汤装置连接的汤料管道以及控制汤料关闭或者打开的复数个汤料开关,该复数个汤料开关设置于所述汤料管道上,且该复数个汤料开关排布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上方,其特征是:所述汤料开关的下方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豆腐瓶内的加汤量的调节板,且该调节板设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表面,该调节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护栏上,该调节板的上表面呈倾斜地设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板的下方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调节板的倾斜度的调节块,该调节块包括垫块和与垫块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垫块的下表面呈水平地设置,该垫块的上表面呈倾斜地设置,该垫块垫在所述调节板的一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板的前端设有斜向前方的第一斜面,所述调节板的后端设有斜向后方的第二斜面;所述调节块通过一螺栓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装瓶区设有用于将豆腐放进豆腐瓶的人工操作台,该人工操作台设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一侧;所述第一传输带包括两条同步传动的传输链条。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装瓶区的前方设有洗瓶区,该洗瓶区设有用于清洗豆腐瓶内部的喷洗水管,所述喷洗水管设于所述两条传输链条之间,且该喷洗水管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第一喷水孔。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洗瓶区还设有用于清洗豆腐瓶外部并对豆腐瓶进行杀菌的蒸汽管道,该蒸汽管道设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上方,该蒸汽管道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蒸汽喷孔。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输带上设有用于封装豆腐瓶的瓶盖的封盖装置,该封盖装置装设于所述加汤区的后方;所述第一传输带的尾端还连接有第二传输带,该第二传输带与所述第一传输带垂直连接。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传输带上设有用于清洗所述豆腐瓶外观的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二传输带上的第一壳体和装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两根喷水管,该第一壳体包括两个侧壁和连接该两个侧壁的顶壁,该两根喷水管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壁,该两根喷水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第二喷水孔。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传输带上设有用于吹干所述豆腐瓶外观的吹干装置,该吹干装置包括装设于所述第二传输带上的第二壳体和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四根喷气管,该第二壳体包括两个侧壁和连接该两个侧壁的顶壁,该四根喷气管均分成两组,该两组喷气管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壁,该四根喷气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复数个喷气孔。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传输带的尾端设有理瓶机,该理瓶机包括圆盘、设于圆盘边缘的第二护栏和用于将豆腐瓶由第二传输带导向圆盘的导向带,该导向带装设于所述圆盘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制豆腐瓶内汤量的豆腐乳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安装架、第一传输带,该第一传输带上依次设有装瓶区、加汤料的加汤区。第一传输带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护栏,该第一护栏装设于安装架上。加汤区设有汤料添加装置,该汤料添加装置包括用于调配汤料的调汤装置、与调汤装置连接的汤料管道以及控制汤料关闭或者打开的复数个汤料开关,该复数个汤料开关设置于汤料管道上,且该复数个汤料开关排布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上方,汤料开关的下方设有用于控制豆腐瓶内的加汤量的调节板。该调节板的上表面呈倾斜地设置。本发明在汤料开关的下方设有调节板,从而避免人工倒汤料的麻烦工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IPC分类】A23C20/02
【公开号】CN105211319
【申请号】CN201510698585
【发明人】郑淑贞, 郑剑洪
【申请人】莆田市涵兴食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