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形红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94761阅读:来源:国知局
短时提温冲击的温度越高,每次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应越短;
红茶发酵度为80-90%,属全发酵的茶类,其烘焙时的基本烘焙温度视芽叶的老嫩以及不同品种对火功的不同要求作出决择。通常在< 85°C的条件下可长时间烘焙,但对于忌讳火味的红茶品种,基本烘焙温度60—65°C,则高温区宜设在80-95°C,高温持继时间为15分钟以下;对于要彰显火香的品种,再采用高温120度左右,持继< 30分钟的冲击,香气会很好,但也会有点火味;
步骤3)和4)的顺序可以互换。当然,先去除污染物残渣,再进行高温烘焙,有助于防止污染物的二次污染;
5)将净化后的原料茶加湿软化、模压成型、干燥,制成5—17克重的团形红茶;
需要指出的是,增加步骤4)的目的是弥补成品散茶因加湿吸水被弱化了的香气、滋味,
使原料茶的香气、滋味恢复至净化前的状态,而后续的团形红茶成型过程中,还会将原料茶加湿软化,故,为了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对原料茶进行净化处理时,可以不进行步骤
4),而将用于激发茶叶香气的短时提温冲击放到后续的团形红茶的成型过程中进行。另外,对原料茶净化处理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既要净化原料茶,又要避免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流失,不损失原料茶已有的香气、滋味。同样,为了保证所制备团形红茶的品质,制备时同样需要防止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流失,不损失原料茶已有的香气、滋味。将净化后的原料茶制成团形红茶的具体步骤可参阅ZL201310428538.8号专利。
[0022]实施例2
以祁门红茶成品散茶作为原料茶制备团形红茶,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成品散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纯净水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 30°C,直至茶叶吸水饱和;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 10% ;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以控制茶叶温度< 70°C ;
2)步骤1)重复二次;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65°C,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95°C、持续时间15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得到所需的净化成品散茶;
5)将净化后的原料茶加湿软化、模压成型、干燥,制成5—17克重的团形红茶。
[0023]实施例3
以滇红功夫红茶成品散茶作为原料茶制备团形红茶,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成品散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纯净水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润湿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 25°C ;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 10% ;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以控制茶叶温度< 60°C ;
2)步骤1)重复二次;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60°C,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80°C、持续时间15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得到所需的净化成品散茶;
5)将净化后的原料茶加湿软化、模压成型、干燥,制成5—17克重的团形红茶。
[0024]实施例4
以坦洋工夫红茶成品散茶作为原料茶制备团形红茶,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成品散茶置入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喷洒纯净水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润湿茶叶并静置,同时控制茶叶温度< 20°C ;
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 10% ; 干燥过程中,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和微波功率,以控制茶叶温度< 60°C ;
2)步骤1)重复三次;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65°C,期间施加至少2次温度为85°C、持续时间15分钟的短时提温冲击,得到所需的净化成品散茶;
5)将净化后的原料茶加湿软化、模压成型、干燥,制成5—17克重的团形红茶。
[0025]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本发明说明书中介绍的原则所做出的符合本发明思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团形红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成品红茶散茶作为原料茶,其特征在于,制备时,首先对原料茶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将净化后的原料茶加湿软化、模压成型、干燥,制成5—17克重的团形红茶;其中,所述净化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C,同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 10% ;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 80°C ; 2)步骤1)重复至少一次; 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还包括步骤: 4)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间以短时提温冲击,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以及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香气来确定; 并且,所述步骤3)、4)的顺序可以互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干燥时,控制茶叶温度< 60 °C。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为:首先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茶叶的加湿具体为: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后静置,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后静置。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为正山小种,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85°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120°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30分钟。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为祁门红茶,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65°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95°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15分钟。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为滇红功夫红茶,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60°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80°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15分钟。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茶为坦洋工夫红茶,所述步骤4)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65°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85°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15分钟。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团形红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成品红茶散茶作为原料茶,制备时,首先对原料茶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将净化后的原料茶制成5—17克重的团形红茶;所述净化处理的具体步骤为: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2)步骤1)重复至少一次;3)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污染物残渣,完成对原料茶的净化处理。总之,本发明在不损伤茶叶已有香气、滋味、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原料茶内外的彻底净化,保证了最终所制备的团形红茶的卫生安全。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105248692
【申请号】CN201510747853
【发明人】林志宾
【申请人】林志宾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