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茯砖茶及其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11079阅读:来源:国知局
,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 E、 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 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 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 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20%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 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 - 6s ; Η、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 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厘放在掠直区,经过120min左右使砖温由80 C左 右降到40°C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 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 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 术,前一阶段10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8天为干燥期; K、 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 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0022] 实施例3 : 如图1所示,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两者 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B、 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12份,荷叶片6 份,茶汁22份; C、 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 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8304- 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E、 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 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 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 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30%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 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 - 6s ; Η、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 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厘放在掠直区,经过150min左右使砖温由80 C左 右降到25°C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 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 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 术,前一阶段14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7天为干燥期; K、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 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0023] G、将发酵面团倒入饼模中做型,再烘焙、冷却即成。
[0024] 实施例4 : 如图1所示,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Α、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两者 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Β、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份,荷叶片4 份,茶汁17份; C、 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 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8304- 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 Ε、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 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 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 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25%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匀; G、 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 - 6s ; Η、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 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匣放在凉置区,经过90min左右使砖温由80°C左右 降到50°C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包 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 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 术,前一阶段11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10天为干燥期; K、 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 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
[0025] 根据黑茶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参照国标感官评价标准,分别对实施例1、实施例 2、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外形(占总评分35%)、香气(占总评分25%)、汤色(占总评分10%)、 滋味(占总评分30%)、叶底(占总评分的10%)进行综合评分。且该感官审评由长期研究黑茶 的5位专家组成的评定小组完成。该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0026] 表1保健茯砖茶感官审评标准
实施例1-实施例4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27] 表2实验结果表
参照评分标准及各实施例得分可知:本发明生产出的保健茯砖茶,外形呈砖片形,砖 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金花繁盛,汤色橙红,香气纯正,并具有特殊的菌花 香、荷香及药香,风味独特,并富含保健功能。它的研制生产,不仅增加了砖茶的花色品种, 还拓宽了降香黄檀、荷叶和黑茶的综合利用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0028]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 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 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保健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精制二级黑毛茶loo 份,降香黄檀片5-12份,荷叶片2-6份,茶汁12-22份。2. -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原料粉碎:将晒干后的降香黄檀和荷叶分别粉碎,制成降香黄檀片和荷叶片,使二者 粒径大小达到10目以上; B、 原料称量: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12份,荷叶片 2-6份,茶汁12-22份; C、 混合均匀:将称取的降香黄檀叶、荷叶片、二级黑毛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 D、 水分检测:对混合均匀后的制茶初料进行水分测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 T8304- 2002《茶水分测定》;要求制茶初料水分含量在8% ; E、 初料称量:对通过水分检测的制茶初料,根据成品砖茶质量要求,一般成品砖茶单位 标准重量为2kg,成品标准干度为8%,称取所需重量的制茶初料; F、 加茶汁和搅拌:加入茶汁,使茶胚达到"发花"所需要的含水量,也有利于压紧成型, 加入的茶汁以进烘前的湿砖含水量控制在20% - 30%为标准,并搅拌均匀,使水分分布均 匀; G、 蒸茶:将上述茶胚进行气蒸,使初料受热变软且具有粘性蒸茶时间一般在5 - 6s; Η、装匣紧压:将蒸过的初料装匣紧压,压力设计为20吨; I、 冷却定型和检验:紧压完成后,将厘放在掠直区,经过90min左右,使砖温由80C左 右降到50°C左右,然后退砖,将茶砖从匣子中推出;对茶砖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茶砖经过 包装,待送烘房发花干燥,若不合格则返回重制; J、 发花干燥:将包装好的茶砖有次序的送入到烘房中,排列在烘架上,通过调温排湿技 术,前一阶段12天为"发花"期,后一阶段5 -10天为干燥期; K、 出烘:检验干燥后砖茶的含水量,水分含量不超过8%,即可停止升温,并打开烘房的 门窗降温,至砖茶冷却后出烘,即为成品。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加入的 茶汁是由黑茶的茶梗、茶果熬煮制成。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健茯砖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J中的发花 干燥分两步完成:第一阶段:发花温度为28°C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时间为 12天;第二阶段:干燥温度逐渐升高,一般自30°C上升至42-45°C,相对湿度则应逐渐降低 至IJ50%以下。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茯砖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精制二级黑毛茶100份,降香黄檀片5-12份,荷叶片2-6份,茶汁12-22份。其制作方法:A、原料粉碎;B、原料称量;C、混合均匀;D、水分检测;E、初料称量;F、加茶汁和搅拌;G、蒸茶;H、装匣紧压;I、冷却定型和检验;J、发花干燥;K、出烘。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营养价值丰富,保健功能好;能有效开发和利用海南地区特色农产品降香黄檀叶,促进当地农产品市场发展,满足消费者对保健功能的渴求,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成本较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IPC分类】A23F3/06, A23F3/14
【公开号】CN105265645
【申请号】CN201410330887
【发明人】宿楠楠
【申请人】宿楠楠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