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9685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香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风味要求也越来越高,红烧肉风味香精广受欢迎,且应用范围广泛,从休闲食品;素食面制品;方便面到冷鲜肉,食品流动快速,消耗量大。因此一种肉香饱满浓郁,回味绵长的红烧肉风味香精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该香精加入红烧五花肉中有逼真的风味,肉香饱满浓郁,回味绵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4]本发明的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所述红烧五花肉香精的组分包括:按质量百分比,乙酸0.1?0.3% ;
[0005]丁酸 0.5 ?0.6%;
[0006]3-甲硫基丙醛0.3?0.4% ;
[0007]2,4-癸二烯醛 0.001 ?0.002% ;
[0008]大茴香醛I?2% ;
[0009]2-巯基-3- 丁醇 I ?2 % ;
[0010]2-甲基-3-呋喃硫醇0.3?0.4% ;
[0011]丙硫醇0.3 ?0.4%;
[0012]二丙基二硫醚0.5?I % ;
[0013]双二硫醚0.01 ?0.04% ;
[0014]二烯丙基硫醚0.1?0.2% ;
[0015]乙基麦芽酚0.3?0.5 % ;
[0016]愈创木酚0.03 ?0.04 % ;
[0017]甲基环戊烯醇酮MCP 0.05% ;
[0018]3-巯基-2- 丁酮 0.6 ?0.7% ;
[0019]呋喃酮2?3%;
[0020]蒸馏姜油0.2?0.3% ;
[0021]肉桂油0.3 ?0.4%;
[0022]香兰素I?2%;
[0023]2-乙酰基吡嗪0.03?0.04% ;
[0024]硫噻唑1.5?2%;
[0025]丁位十二内酯 0.1 ?0.2 % ;
[0026]其余为色拉油。
[0027]优选的,所述红烧五花肉香精的组分包括:按质量百分比,乙酸0.3% ;
[0028]丁酸 0.6%;
[0029]3-甲硫基丙醛0.34% ;
[0030]2,4-癸二烯醛 0.001 % ;
[0031]大茴香醛1%;
[0032]2-巯基-3- 丁醇 I % ;
[0033]2-甲基-3-呋喃硫醇0.34 % ;
[0034]丙硫醇0.36%;
[0035]二丙基二硫醚 0.9% ;
[0036]双二硫醚0.03%;
[0037]二烯丙基硫醚0.17%;
[0038]乙基麦芽酚0.42%;
[0039]愈创木酚0.03%;
[0040]甲基环戊烯醇酮MCP 0.05% ;
[0041]3-巯基-2- 丁酮 0.66% ;
[0042]呋喃酮2.5%;
[0043]蒸馏姜油0.24%;
[0044]肉桂油0.34%;
[0045]香兰素I % ;
[0046]2-乙酰基吡嗪0.03% ;
[0047]硫噻唑1.72%;
[0048]丁位十二内酯 0.17% ;
[0049]其余为色拉油。
[0050]优选的,所述红烧五花肉香精的组分包括:按质量百分比,乙酸0.2% ;
[0051]丁酸 0.5%;
[0052]3-甲硫基丙醛0.35% ;
[0053]2,4-癸二烯醛 0.002 % ;
[0054]大茴香醛1.5%;
[0055]2~ 疏基 _3- 丁醇 1.8% ;
[0056]2-甲基-3-呋喃硫醇0.3%;
[0057]丙硫醇0.4%;
[0058]二丙基二硫醚 0.8% ;
[0059]双二硫醚0.02%;
[0060]二烯丙基硫醚0.15%;
[0061]乙基麦芽酚0.4%;
[0062]愈创木酚0.03%;
[0063]甲基环戊烯醇酮MCP 0.05% ;
[0064]3-巯基-2- 丁酮 0.66 % ;
[0065]呋喃酮2.5%;
[0066]蒸馏姜油0.2%;
[0067]肉桂油0.4%;
[0068]香兰素2%;
[0069]2-乙酰基吡嗪0.03% ;
[0070]硫噻唑2%;
[0071]丁位十二内酯 0.17%;
[0072]其余为色拉油。
[0073]有益效果
[0074]本发明加入红烧五花肉中有逼真的风味,肉香饱满浓郁,回味绵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香精配方与已公开的CN103385448A专利配方相比,增加了油脂香和奶香香韵,使整个香精更加协调,风味更为饱满,留香、回味更自然。
【具体实施方式】
[007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76]实施例1
[0077]按质量百分比,乙酸0.3% ;丁酸0.6% ;3-甲硫基丙醛0.34% ;2,4_癸二烯醛0.001 % ;大茵香酸I % ;2~疏基-3- 丁醇I % ;2~甲基-3_咲喃硫醇0.34%;丙硫醇0.36%;二丙基二硫醚0.9% ;双二硫醚0.03% ;二烯丙基硫醚0.17% ;乙基麦芽酚0.42% ;愈创木酚0.03% ;甲基环戊烯醇酮MCP 0.05% ;3-巯基-2- 丁酮0.66% ;呋喃酮2.5% ;蒸馏姜油0.24% ;肉桂油0.34% ;香兰素1% ;2-乙酰基吡嗪0.03% ;硫噻唑1.72% ;丁位十二内酯0.17% ;其余为色拉油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红烧五花肉香精。
[0078]本实施例的香精加入红烧五花肉中有逼真的风味,肉香饱满浓郁,回味绵长。
[0079]实施例2
[0080]按质量百分比,乙酸0.2% ;丁酸0.5% ;3-甲硫基丙醛0.35% ;2,4_癸二烯醛0.002% ;大茴香醛1.5% ;2-巯基-3-丁醇1.8% ;2_甲基-3-呋喃硫醇0.3 % ;丙硫醇
0.4% ;二丙基二硫醚0.8% ;双二硫醚0.02% ;二烯丙基硫醚0.15% ;乙基麦芽酚0.4% ;愈创木酚0.03% ;甲基环戊烯醇酮MCP 0.05% ;3-巯基-2- 丁酮0.66% ;呋喃酮2.5% ;蒸馏姜油0.2% ;肉桂油0.4% ;香兰素2% ;2_乙酰基吡嗪0.03% ;硫噻唑2% ;丁位十二内酯0.17% ;其余为色拉油的配比混合均匀,得到红烧五花肉香精。
[0081]本实施例的香精加入红烧五花肉中有逼真的风味,肉香饱满浓郁,回味绵长。
【主权项】
1.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烧五花肉香精的组分包括:按质量百分比, 乙酸0.1?0.3% ; 丁酸 0.5 ?0.6% ; .3-甲硫基丙醛0.3?0.4% ; .2,4-癸二烯醛(λ 001 ?(λ 002% ; 大茴香醛1?2% ; .2-巯基-3-丁醇1?2% ; .2-甲基-3-呋喃硫醇0.3?0.4% ; 丙硫醇0.3?0.4% ; 二丙基二硫醚0.5?1% ; 双二硫醚0.01?0.04% ; 二烯丙基硫醚0.1?0.2% ; 乙基麦芽酚0.3?0.5% ; 愈创木酚0.03?0.04% ; 甲基环戊烯醇酮MCP 0.05% ; . 3-巯基-2-丁酮 0.6 ?0.7% ; 呋喃酮2?3% ; 蒸馏姜油0.2?0.3% ; 肉桂油0.3?0.4% ; 香兰素1?2% ; . 2-乙酰基吡嗪0.03?0.04% ; 硫噻唑1.5?2% ; 丁位十二内酯0.1?0.2 % ; 其余为色拉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烧五花肉香精的组分包括:按质量百分比, 乙酸0.3% ; 丁酸 0.6% ; .3-甲硫基丙醛0.34% ; .2,4-癸二烯醛 0.001% ; 大茴香醛1% ; . 2-巯基-3-丁醇1%.2-甲基-3-呋喃硫醇0.34% ; 丙硫醇0.36% ; —■丙基—■硫酿0.9% ; 双二硫醚0.03% ; 一.稀丙基硫酿0.17% ; 乙基麦芽酚0.42% ; 愈创木酚0.03% ; 甲基环戊烯醇酮MCP 0.05% ; .3-巯基-2-丁酮 0.66% ; 呋喃酮2.5% ; 蒸馏姜油0.24% ; 肉桂油0.34% ; 香兰素1% ; . 2-乙酰基吡嗪0.03% ; 硫噻唑1.72% ; 丁位十二内酯0.17% ; 其余为色拉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烧五花肉香精的组分包括:按质量百分比, 乙酸0.2% ; 丁酸 0.5% ; .3-甲硫基丙醛0.35% ; . 2,4-癸二烯醛 0.002% ; 大茴香醛1.5% ; .2-巯基-3-丁醇 1.8% ; .2-甲基-3-呋喃硫醇0.3% ; 丙硫醇0.4% ; —■丙基—■硫酿0.8% ; 双二硫醚0.02% ; 一.稀丙基硫酿0.15% ; 乙基麦芽酚0.4% ; 愈创木酚0.03% ; 甲基环戊烯醇酮MCP 0.05% ; .3-巯基-2-丁酮0.66% ; 呋喃酮2.5% ; 蒸馏姜油0.2% ; 肉桂油0.4% ; 香兰素2% ; .2-乙酰基吡嗪0.03% ; 硫噻唑2% ; 丁位十二内酯0.17% ; 其余为色拉油。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烧五花肉香精,组分包括:乙酸;丁酸;3-甲硫基丙醛;2,4-癸二烯醛;大茴香醛;2-巯基-3-丁醇;2-甲基-3-呋喃硫醇;丙硫醇;二丙基二硫醚;双二硫醚;二烯丙基硫醚;乙基麦芽酚;愈创木酚;甲基环戊烯醇酮MCP;3-巯基-2-丁酮;呋喃酮;蒸馏姜油;肉桂油;香兰素;2-乙酰基吡嗪;硫噻唑;丁位十二内酯;其余为色拉油。本发明加入红烧五花肉中有逼真的风味,肉香饱满浓郁,回味绵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A23L27/26, A23L13/40
【公开号】CN105326006
【申请号】CN201510719032
【发明人】周静龙, 邵余
【申请人】宁波威龙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