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珠烟嘴多味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0972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爆珠烟嘴多味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烟助具,具体涉及一种爆珠烟嘴多味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社会大力普及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吸烟成瘾,很难戒掉。 为了降低吸烟草给人的身体带来的危害,在香烟的加工过程中,给香烟的一头增加了一个过滤嘴。 香烟上自带的过滤嘴多为海绵内里,其过滤效果比较有限,吸入人体内的有害物质还是比较多。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香烟过滤器,这些香烟过滤器大多具有一根用于插接香烟的插烟管、连接在插烟管后部的小孔过滤管以及套接在小孔滤管上的吸嘴。这些香烟过滤器可以通过小孔减少香烟烟气的通过量使烟味变淡和使有害物质吸附到过滤管内壁上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但是这些过滤器仅能起到过滤功能,并不能进一步地对烟气的口味进行调节。

此前,申请人曾在公开号为CN 106418684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香烟调味管,包括套管和活塞柱,活塞柱的前半部插置在套管的后端中,套管的前端开口,……”的技术方案,通过该调味管结合爆珠多味球可以方便地实现对香烟烟味的调节功能。但是在此后的使用中发现,爆珠多味球中的调味液在被活塞柱压挤破后其内的调味液会顺着烟气管道流到吸烟者的口中,会造成异样口感。

鉴于此,需要对此前的方案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够防止调味液进入吸烟者口腔的爆珠烟嘴多味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一种爆珠烟嘴多味芯,包括前塞、后塞和前后开口的套管;

所述套管的中部设有将其分隔成前腔和后腔的L形隔片,所述L形隔片的底壁沿所述套管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L形隔片的立壁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布置且朝向所述套管的前端开口方向延伸,所述立壁的外侧面与和其位置相对的所述套管一侧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孔道,所述前腔和后腔通过所述通气间隙孔道相连,所述立壁的内侧面、底壁的顶面和所述套管的另一侧内壁面构成用于放置爆珠多味球的容置仓;

所述前塞包括第一挡片、第一连接柱和压头,所述前塞内部设有第一烟气通道,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挡片上,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的出气口设于所述压头的侧面处,所述压头用于在插入后将放置在所述容置仓中的爆珠多味球挤破;

所述后塞包括柱头、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挡片,所述后塞的内部设有第二烟气通道,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柱头的侧面处,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挡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的底面上反向延伸形成有第二立壁,所述第二立壁的外侧面与和其位置相对的所述套管一侧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通气间隙孔道,所述第二通气间隙孔道反向延长连接于所述通气间隙孔道。

进一步的,所述前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后腔的内径,所述通气间隙孔道在所述前腔与后腔之间的连接处呈台阶状。

进一步的,还包括海绵柱,所述海绵柱用于堵置在所述容置仓和/或后腔中。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二):一种爆珠烟嘴多味芯,包括前塞、后塞和前后开口的套管;

所述套管的中部设有将其分隔成前腔和后腔的圆形隔片,所述圆形隔片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周向上设有一圈朝向所述套管前端开口方向延伸的挡缘,所述前腔和后腔通过所述通气孔道相连,所述挡缘与所述套管的内壁之间构成用于放置爆珠多味球的环形容置仓;

所述前塞包括第一挡片、第一连接柱和环状压头,所述前塞内部设有第一烟气通道,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挡片上,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环状压头的侧面处,所述环状压头用于在插入后将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仓中的爆珠多味球挤破;

所述后塞包括柱头、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挡片,所述后塞的内部设有第二烟气通道,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柱头的侧面处,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挡片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海绵柱,所述海绵柱用于堵置在所述容置仓和/或后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爆珠烟嘴多味芯中的前塞、后塞分别从套管的两端插入,前塞和后塞内烟气通道出口和进口均相对套管内壁具有特定间距,呈悬置状设于套管内。结合立壁或挡缘的长度设置,使调味液的不易绕过立壁或挡缘进入后腔。即使少量调味液进入到后腔内,也会因后塞的进气口与套管内壁存在预设间隙而不会顺沿着后塞中的烟气通道而进入吸烟者口中。因此,无论本发明中调味管处于何种姿势,爆珠多味球破裂后所施放出的调味液都不会进入烟气通道。并且,烟气中的焦油分子在本发明中爆珠烟嘴多味芯内部通过时,还由于立壁或挡缘的存在,会对烟气中的焦油产生吸附作用,使得大量焦油吸附在套管内壁上,而不被吸进人体,减轻了焦油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另外,本发明中的用于连接前腔和后腔的通气间隙孔道的孔径较小,在非抽吸状态下,调味液因其自身的张力作用而不能自行流过通气间隙孔道并进入到后腔中。

本发明中的爆珠烟嘴多味芯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止调味液进入到使用者的口中,改善了对烟气的调味效果,还减轻了焦油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爆珠烟嘴多味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爆珠烟嘴多味芯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前塞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前塞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前塞沿其轴向剖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套管前端的端部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套管沿其轴向剖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套管在图7基础上进行优选的结构剖示图;

图9是后塞的立体结构图;

图10是后塞沿其轴向剖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中套管沿其轴向剖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爆珠烟嘴多味芯的使用方式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爆珠烟嘴多味芯,包括前塞1、后塞3和前后开口的套管2。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套管2的中部设有将其分隔成前腔7和后腔8的L形隔片,所述L形隔片的底壁4沿所述套管2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L形隔片的立壁5沿所述套管2的轴向布置且朝向所述套管2的前端开口方向延伸,所述立壁5的外侧面与和其位置相对的所述套管2一侧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孔道6,所述前腔7和后腔8通过所述通气间隙孔道6相连,所述立壁5的内侧面、底壁4的顶面和所述套管2的另一侧内壁面构成用于放置爆珠多味球的容置仓9。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前塞1包括第一挡片9、第一连接柱10和压头11,所述前塞1内部设有第一烟气通道12,所述第一烟气通道12的进气口13设于所述第一挡片9上,所述第一烟气通道12的出气口14设于所述压头11的侧面处,所述压头11用于在插入后将放置在所述容置仓9中的爆珠多味球挤破。

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后塞3包括柱头15、第二连接柱16和第二挡片17,所述后塞3的内部设有第二烟气通道18,所述第二烟气通道18的进气口19设于所述柱头15的侧面处,所述第二烟气通道18的出气口20设于所述第二挡片17上。

如图8所示,为进一步的阻止调味液进入后腔8,可以在所述底壁4的底面上反向延伸形成有第二立壁21,所述第二立壁21的外侧面与和其位置相对的所述套管2一侧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通气间隙孔道,所述第二通气间隙孔道反向延长连接于所述通气间隙孔道6。可以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的是:所述前腔7的内径大于所述后腔8的内径,所述通气间隙孔道6在所述前腔7与后腔8之间的连接处呈台阶状。

为吸附调味液,也可以还包括海绵柱(图中未示出),所述海绵柱用于堵置在所述容置仓9和/或后腔8中。

如图12所示,使用时,将前塞1通过按压进套管中并通过压头将爆珠多味球压破,然后如图12所示,把本实施例中的爆珠烟嘴多味芯放置到传统的香烟过滤器98中便可实现对香烟99的烟味进行调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进行的替换,本实施例中的爆珠烟嘴多味芯,包括前塞、后塞和前后开口的套管。

如图11所示,所述套管的中部设有将其分隔成前腔和后腔的圆形隔片22,所述圆形隔片22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23,所述通气孔23周向上设有一圈朝向所述套管前端开口方向延伸的挡缘24,所述前腔和后腔通过所述通气孔23道相连,所述挡缘24与所述套管的内壁之间构成用于放置爆珠多味球的环形容置仓25。

所述前塞包括第一挡片、第一连接柱和环状压头(图中未示出),所述前塞内部设有第一烟气通道,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挡片上,所述第一烟气通道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环状压头的侧面处,所述环状压头用于在插入后将放置在所述环形容置仓25中的爆珠多味球挤破。

所述后塞包括柱头、第二连接柱和第二挡片,所述后塞的内部设有第二烟气通道,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进气口设于所述柱头的侧面处,所述第二烟气通道的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挡片上。

为吸附调味液,也可以还包括海绵柱,所述海绵柱用于堵置在所述容置仓和/或后腔中。

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