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烟板、压烟机构及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0955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压烟板、压烟机构及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废烟支烟丝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烟板、压烟机构及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有多种运行方式的废弃烟支处理设置以对废弃烟支进行回收处理,例如棒打式、剖切式等废烟支处理机。采用该技术的优点是处理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比较适用于处理大批量产生的中低档废烟支,但其缺点就是烟丝回收率较低,烟丝中含杂物比例较高,从而造成了烟丝的大量浪费,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目前还存在一种气吹式的废烟烟丝回收装置,利用高压洁净空气,从烟支滤嘴侧将烟丝从烟支纸筒中分离,从而实现对烟丝的回收。采用该设备的优点是烟丝回收率和整丝都较高,烟丝中几乎不含杂物,目前主要应用于中高档卷烟的废烟支回收处理。

现有的气吹式废烟烟丝回收装置中,采用将烟支进行压紧,吹烟丝机构的气嘴对准烟支过滤嘴端面,通过高压洁净空气将纸筒中的烟丝吹出。但传统的压烟机构在实际压烟过程中由于结构受限不能保证良好的压烟效果,导致在吹气过程中,部分烟支会被吹跑,部分烟支又被过分压紧而导致烟丝无法从纸筒中被吹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压烟机构因结构受限不能保证良好的压烟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压烟效果好的压烟板、压烟机构及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

压烟板,所述压烟板包括本体及具有弹性的压烟部,所述压烟部设置于所述压烟板一侧,且沿所述本体的纵长方向延伸,所述压烟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表面沿所述本体的纵长方向还间隔设有若干贯穿所述压烟部的压烟槽。

上述压烟板,压烟部具有弹性,则压烟板的下压行程可适当增长,压烟部挤压变形,从而使烟支的滤嘴被弹性压紧,且不会因过分压紧而导致烟丝无法被吹出,保证具有一个较佳的压烟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烟部为硅胶压烟部或橡胶压烟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烟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烟支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烟槽的截面轮廓线为弧形、抛物线、V形、U形或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压烟机构,包括输送线、驱动机构及如上述的压烟板,所述输送线用于输送烟支,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线一侧,所述压烟板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压烟板在垂直于所述输送线的方向上作往复运动,以压紧或释放烟支的滤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包括循环前移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沿其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容置槽,所述压烟板的压烟槽与所述容置槽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烟板包括压紧烟支的压紧位置,当所述压烟板位于所述压紧位置,所述压烟板的所述本体相对所述输送带间隔一定距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及驱动板,所述驱动组件择一地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或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同步联动地刚性连接,所述驱动板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所述本体连接于所述驱动板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同步带动所述驱动板在垂直于所述输送线的方向上作往复运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烟机构还包括支架及防跳烟组件,所述防跳烟组件包括具有弹性的支撑件及至少一个压杆,所述驱动机构装设于位于所述输送线一侧的所述支架,所述支撑件一端固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本体下方,至少一个所述压杆设置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压烟板的一侧,且相对所述输送线间隔预设距离;

其中,所述压烟部与所述支撑件在输送线的输送方向上错开设置。

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包括下烟装置、至少一吹气装置及如上述的压烟机构,所述下烟装置设置于所述输送线的进料端,用于将烟支按照预设排列方式输送至输送线,至少一所述吹气装置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输送线一侧,用于提供向烟支的滤嘴端吹气的气流,所述压烟板设置于所述输送线上方,用于压紧或释放烟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的A-A向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的B-B向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处于未压烟状态下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处于压烟状态下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压烟板10,用于压紧以预设排列方式排列于输送线30上的烟支的滤嘴,使烟支在高压洁净空气的吹烟丝过程中,不会被吹跑,且又不会过分压紧而使烟丝无法吹出,保证压烟效果。

该压烟板10包括本体12及具有弹性的压烟部14,该压烟部14设置于压烟板10一侧,且沿本体12的纵长方向延伸,压烟部14远离本体12的一侧表面沿本体12的纵长方向还间隔设有若干贯穿压烟部14的压烟槽16。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该本体12呈长板状,该压烟部14呈长条状,沿本体12的纵长方向设置于本体12的一侧表面。

在压烟过程中,输送线30沿其输送方向间歇式运动,本体12相对输送线30向下(垂直于输送线30)移动,使排列于输送线30的烟支定位于压烟槽16内。由于压烟部14具有弹性,则压烟板10的下压行程可适当增长,压烟部14被挤压变形,从而使烟支的滤嘴被弹性压紧,且不会因过分压紧而导致烟丝无法被吹出,保证具有一个较佳的压烟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压烟机构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实现条状的金属压烟条上下移动而与烟支刚性接触对烟支进行压紧,压烟效果差。同时,多次压烟后容易出现零件松动的情况,更加剧了压烟效果的变差。本发明中的压烟板10利用的是压烟部14的弹性挤压变形增加与烟支的滤嘴的接触面积而增加与烟支的摩擦力,以及与烟支的滤嘴的弹性接触而提高压紧程度。在实际生产调试过程中,可根据压烟部14的弹性程度调试出适当的下压行程,使压烟板10具有一个较佳的压烟效果,且不会出现多次压烟后零件的松动的情况,进一步保证压烟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压烟部14为硅胶压烟部或橡胶压烟部,使压烟部14具有一个较佳的弹性,保证压烟效果。优选地,该压烟部14为硅胶压烟部,硅胶材料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且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保证压烟效果,并不会造成对烟支的污染。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在此不一一赘述,能实现具有较佳的机械强度,不会在压烟过程中对烟支产生污染的目的即可。

应当理解的是,压烟板10中与烟支接触的部分为压烟部14,则本体12起到支撑压烟部14,且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作用。因此,本体12应当具有一定的强度,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为金属或其他具有较高的刚度的其他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板或碳纤维板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压烟槽16的截面形状与烟支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具体地,该压烟槽16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抛物线、V形、U形或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如此,使烟支可初步定位于压烟槽16内,且随着压烟板10下压增加与烟支的接触面积,进一步保证压烟效果。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该压烟槽16的截面形状为V形,使烟支定位于压烟槽16内时,与压烟槽16的两侧壁抵接而限位,继续下压烟板10,压烟槽16的两侧壁发生挤压变形而压紧烟支的滤嘴。

需要说明的是,压烟槽16的截面形状与烟支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是指压烟槽16的截面形状与烟支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或接近,使烟支可部分容置于压烟槽16内而被定位,且增加与烟支的接触面积,而保证压烟效果。例如,烟支的截面形状通常为圆形,则该压烟槽16的截面轮廓线具体可为圆弧、V形等与烟支的截面形状轮廓线大致相同或接近的形状,从而保证烟支可被定位于压烟槽16内而被压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压烟部14与本体12一体成型。如此,可保证多次压烟后压烟部14与本体12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压烟部14与本体12连接发生松动而影响压烟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压烟部14与本体12也可分体设置,通过锁紧件锁紧,在此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的压烟板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烟机构20,该压烟机构20包括输送线30、驱动机构40及上述的压烟板10。该输送线30用于输送烟支,该驱动机构40设置于输送线30的一侧,该压烟板10连接于驱动机构40,该驱动机构40驱动压烟板10在垂直于输送线30的方向上作往复运动,以压紧或释放烟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压烟机构20还包括支架50(见图2),该支架50设置于输送线30一侧,该驱动机构40装设于支架50,压烟板10连接于驱动机构40并延伸至输送线30的上方,驱动机构40驱动压烟板10上下移动,压烟部14实现对以预设方式排列于输送线30上的烟支的滤嘴的压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输送线30包括循环前移的输送带32,输送带32沿其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容置槽34,压烟板10的压烟槽16与容置槽34一一对应。烟支下料后落入容置槽34内,输送带32前移而带动烟支作间歇式运动,即将烟支输送到预设的工位后,便于吹气装置吹气。其中,压烟槽16与容置槽34一一对应,一个容置槽34内对应装有一个烟支,在压烟板10下压的过程中,压烟槽16与容置槽34配合将烟支压紧,压烟效果好。

需要指出的是,为保证压烟效果,若干容置槽34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也即与输送带32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对应地,与容置槽34一一对应的压烟槽16与容置槽34也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压烟板10包括压紧烟支的压紧位置,当压烟板10位于压紧位置,压烟板10的本体12相对输送线30间隔一定距离。具体地,当压烟板10位于压紧位置,压烟部14挤压变形而将烟支压紧于输送带32的容置槽34内,在一种情况下,本体12可贴靠于输送带32,但如此不好观察及把握是否到达压紧位置。通过设定压烟部14的厚度,以及容置槽34与压烟槽16的形状、深度,使压烟槽16与容置槽34配合将烟支压紧于容置槽34内时,压烟板10(本体12)距离输送带32一定距离。如此,便于观察与调试出恰当的压烟板10的下压行程,且为下压行程预留了余量,保证在不同工况下对烟支压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可以理解,当压烟板10到达压紧位置,压烟本距离输送带32的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0包括驱动组件(图未示)、第一传动组件42、第二传动组件44及驱动板46,驱动组件择一地与第一传动组件42或第二传动组件44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同步联动地刚性连接。驱动板46一侧连接于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本体12连接于所述驱动板46相对的另一侧,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同步带动驱动板46在垂直于输送线30的方向上作往复运动。具体地,支架50包括两个,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分别装设于对应的支架50,驱动组件与第一传动组件42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同步联动地刚性连接,使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可同步带动驱动板46运动,从而使驱动板46及压烟板10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输送带32大致平行,进而使在压烟板10下方并沿输送带32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烟支受到相同大小的压力,保证了压烟效果。

进一步地,压烟机构20还包括同步连接组件48,该同步连接组件48刚性连接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使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同步联动。具体地,该同步连接组件48包括与两根分别与第一传动组件42及第二传动组件44连接的连接轴,以及连接两根连接轴的联轴器。如此,设置一个驱动组件即可实现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的同步动作。

需要指出的是,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44可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传动机构设置,例如,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旋转动力,第一传动组件42或第二传动组件44通过齿轮传动或其他传动方式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输出转化为驱动板46的上下往复运动。由于驱动机构40的具体结构不是本发明的重点,故不再此赘述其具体结构及原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压烟机构20还包括连接件60,该连接件60一端连接于驱动板46的另一侧,也即连接于驱动板46远离第一传动组件42及第二传动组件44的一侧,该连接件60的另一端连接于本体12远离压烟部14的一侧。如此,驱动板46可在第一传动组件42及第二传动组件44的同步驱动下沿垂直于输送线30的方向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压烟板10上下运动,进而使压烟部14压紧或释放烟支的滤嘴。

进一步地,该连接件60为连接板,该连接件60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连接件60沿驱动板46的纵长方向间隔布设,压烟板10的本体12与至少两个连接件60远离驱动的一端固定连接。如此,进一步地使压烟板10与输送带32保持大致平行,从而使在压烟板10下方并沿输送带32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烟支受到相同大小的压力,保证了压烟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3,该压烟机构20还包括防跳烟组件70,防跳烟组件70包括具有弹性的支撑件72及至少一个压杆74,驱动机构40装设于位于输送线30一侧的支架50,支撑件72一端固接于对应的支架50,另一端延伸至本体12下方,至少一个压杆74设置于支撑件72远离压烟板10的一侧,且相对输送线30间隔预设距离。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支撑件72为具有弹性的金属板,该金属板一端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于支架50,另一端弯折延伸至压烟板10的下方,压杆74固定于金属板朝向输送带32的一侧,且自吹烟工位延伸至输送线30的尽头。

如此,烟支在输送线30的输送带32作间歇运动的过程中,防跳烟组件70间隔输送带32预设距离,可防止烟支跳动而脱离输送线30,避免乱烟。且压烟板10与烟支因粘接作用将烟支带起,防跳烟组件70可阻挡烟支向上移动,从而防止烟支脱离输送带32,进一步避免乱烟。

需要指出的是,该预设距离应当小于烟支的径向尺寸,如此,可避免烟支脱离输送线30而造成乱烟。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预设距离为防跳烟组件70与输送带32的容置槽34的敞口处的距离,该预设距离小于烟支的径向尺寸,使烟支无法从输送带32脱离跳出。

特别地,该防跳烟组件70具有弹性,使防跳烟组件70具有弹性回复力,当压烟板10下压过程中,可能存在压烟板10与防跳烟组件70接触的情况,此时,防跳烟组件70可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有状态。且在输送带32作间歇运动时,个别烟支会飞出而卡到防跳烟组件70与输送带32之间,防跳烟组件70具有弹性,使其有一定的避位余量。一是便于人工取出被夹烟支,二是在一定情况下,烟支在输送带32的作用下可继续输送而不至于影响其他烟支,造成其他烟支的弹出、损坏。如此,进一步地避免了跳烟。

进一步地,压烟部14与支撑件72在输送线30的输送方向上错开设置。也就是说,压烟部14与支撑件72错开,使压烟部14可向下移动直至压紧位于输送线30的烟支的滤嘴。如此,可避免压烟板10与防跳烟组件70产生干涉而影响压烟。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压烟板10位于压紧位置,压烟部14挤压变形而将烟支压紧于输送带32的容置槽34内,此时,压烟板10(本体12)距离输送带32一定距离,该距离应当保证支撑件72间隔输送带32预设距离,且不与压烟板10(本体12)接触。如此,为下压行程预留了余量,保证在不同工况下对烟支压紧,提高了使用便利性,且可避免压烟板10的本体12不与支撑件72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压烟板10向下(朝向输送线30)移动使烟支被压紧时,一般情况下,压烟板10的本体12不与支撑件72接触。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下压行程略大而导致本体12与支撑件72接触,此时,由于支撑件72具有弹性,其可发生弹性形变,而避免影响压烟效果,当压烟结束后,可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有状态。如此,在保证压烟效果的前提下,还可起到防跳烟的作用,进一步地保证了压烟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杆74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压杆74沿支撑件7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压杆74包括两个,两个压杆74大致位于烟支的纸筒部分的前端上方及相对的后端上方。如此,保证烟支无法从输送带32的容置槽34内跳出,进一步地避免跳烟。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压杆74的数量及压杆74的布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从原理上讲,压杆74数量愈多,则避免跳烟的效果愈好,但在基本保证不会发生跳烟的前提下,应当尽量少的布置压杆74,以节省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72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支撑件72沿输送线30的输送反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前述的支架50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支架50设置于输送线30的同一侧,支撑件72与支架50的数量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支撑件72固定于对应的一个支架50。如此,使压杆74与支撑件72之间至少具有两个连接节点,从而保证压杆74相对输送带32基本平行(保持水平),进而使压杆74与输送带32之间的间距均匀,而进一步地避免乱烟。

基于上述的压烟机构20,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100,该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100包括下烟装置80、至少一吹气装置90(见图2)及上述的压烟机构20,下烟装置80设置于输送线30的进料端上方,用于将烟支按照预设排列方式输送至输送线30,至少一吹气装置90沿输送线30的输送方向设置于输送线30一侧,用于提供向烟支的滤嘴端吹气的气流,压烟板10设置于输送线30上方,用于压紧或释放烟支。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输送线3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下烟工位、两个吹气工位。下烟工位位于输送线30的进料端(前端),下烟装置80设置于输送线30的上方,将烟支按照纵向地排布于输送线30的输送带32的容置槽34内。输送带32循环前移,吹气装置90设置于对应的吹气工位,并位于输送线30一侧,且对准烟支的滤嘴端。支架50设置于输送线30设有吹气装置90的同一侧,驱动机构40设置于支架50上,并驱动压烟板10在输送线30的上方可往复运动,以压紧或释放烟支。压烟板10位于吹气工位,用于在吹气装置90吹气时压紧烟支的滤嘴。防跳烟组件70的支撑件72连接于相应的支架50,并延伸至输送带32上方,且位于压烟板10与输送带32之间。

进一步地,该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100还包括检测装置110及剔除装置120,沿输送线30的输送方向相邻吹气工位还设有检测工位及剔除工位。检测装置110设置于检测工位,相邻吹气工位而设,并与驱动机构40连接,用于由驱动机构40驱动沿垂直于输送线30的方向相对输送线30作往复运动而触压检测烟支是否去丝合格。剔除装置120设置于剔除工位,相邻检测工位而设,并与驱动机构40连接,用于由驱动机构40驱动沿垂直于输送线30的方向相对输送线30作往复运动剔除去丝不合格的烟支。具体到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检测装置110与剔除装置120均装设于驱动板46,从而由驱动板46驱动上下移动实现相应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装置110与剔除装置120均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检测与剔除方式实施,且本发明的重点不在于此,故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及原理。

上述压烟板10、压烟机构20及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100,压烟部14具有弹性,则压烟板10的下压行程可适当增长,压烟部14挤压变形,从而使烟支的滤嘴被弹性压紧,且不会因过分压紧而导致烟丝无法被吹出,保证具有一个较佳的压烟效果。此外,烟支在输送线30作间歇运动的过程中,防跳烟组件70间隔输送线30预设距离,可防止烟支跳动而脱离输送线30,避免乱烟。且压烟板10与烟支因粘接作用将烟支带起,防跳烟组件70可阻挡烟支向上移动,从而防止烟支脱离输送线30,避免乱烟,进一步地保证压烟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